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59.080.30CCSW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5362—2025纺织品织物蓄热系数的测定改型平面瞬态热源法Textiles—Determinationofthermaleffusivityoffabrics—Modifiedtransientplanesourcemethod2025-02-28发布2025-09-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45362—202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海世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上示科技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广东炬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绍兴泰鼎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宇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相变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卓谷服饰有限公司、江阴海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国检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单导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雅戈尔服装控股有限公司、五邑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清庆、马雷雷、冯睿、傅科杰、郑敏、谭万昌、颜鹰、王庆淼、高权、李峥嵘、黄齐、吴晓航、姚锐敏、邹洁、应朝晖、吴宁西、黄钢、付道旦、崔凯。Ⅰ/GBT45362—2025纺织品织物蓄热系数的测定改型平面瞬态热源法范围12本文件描述了采用改型平面瞬态热源测试织物蓄热系数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含有填充物的织物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20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术语和定义3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改型平面瞬态热源modifiedtransientplanesource;MTPS具有单面平面热源和安装在垂直于平面热源上的加热保护环的装置,通过与试样的一面接触,使瞬时的热脉冲进入试样。3.2蓄热系数thermaleffusivity表征一种材料与另一种材料接触时交换热量的能力。注:蓄热系数的定义式如式()1所示:e=λ·cp·ρ…………(1)·K)];式中:12e———材料的蓄热系数,单位为瓦二分之一次方秒每平方米开尔文[W·s/(m2λ———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cp———材料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ρ———材料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m)。3g原理4向传感器的加热元件施加恒定的电流,提供少量热量并单向传递至试样,试样与传感器接触面温度升高引起传感器电压变化,通过传感器电压变化与测试时间的关系曲线确定升温速率,并以此计算试样的蓄热系数。1/GBT45362—2025试验仪器5蓄热系数测试仪5.1示意图见图1。仪器组成包括:a)传感器,直径为(18.0±0.01)mm,可显示所测试样表面温度并精确至0.01℃,准确度应在±1%范围内,精度应在±5%范围内;b)加热器,能向试样的一面提供瞬时热脉冲;c)控制器,向加热器提供功率脉冲;d)加热保护环,能确保热量单向、垂直传递至试样;e)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及数据分析软件,数据采集装置能以每秒不低于20个数据点的采集速率采集、存储、显示信号(包括测量和计算信号),数据分析软件能运行必要的计算,通过温度和时间变化计算并记录蓄热系数;f)加压装置,能向试样施加10kPa~50kPa的压强。注:一般采用标称值500g、最大允许误差0.025g的标准砝码。a)蓄热系数测试仪结构示意图b)传感器示意图标引序号说明:1———织物试样;2———传感器;3———加热器;4———控制器;5———数据处理系统;6———加压装置;7———加热保护环。图1蓄热系数测试仪示意图2/GBT45362—2025厚度仪5.2应符合GBT3820/的要求。试样制备6如试样单层厚度达到或超过1.0mm,从待测样品中取5块试样。如试样单层厚度不足1.0mm,从待测样品中取5组组合试样,每组组合试样的厚度应达到或超过1.0mm。另在待测样品中取若干块补充试样。取样时确保任何两块试样不含相同的纱线,试样的大小应能完全覆盖传感器区域。注:1.0mm及以上的厚度能保证测试期间热流不会穿透其最大试验穿透厚度,以及确保即使织物的蓄热系数很高,在测试期间热流的穿透深度仍保持在织物内部。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7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6529/的规定执行,试验前将试样调湿平衡。测试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空气流动,以减少温度波动。试验步骤88.1将1块或1组组合试样正面朝上置于改型平面瞬态热源的传感器上方,并将传感器完全覆盖。对于组合试样,各相邻层之间按30°叠加放置,以保证试样的各层不与相邻层对齐。在试样上方放置500g标准砝码(压强为20kPa),以确保试样与传感器紧密接触。如该压强下试8.2样无法与传感器紧密接触或经相关方协商,可选择其他压强,使用加压装置进行加压,并在报告中注明。开始试验。向加热器和加热保护环提供恒定的瞬时功率脉冲,使试样表面在1s~3s内出现8.31℃~3℃的温升。记录试样的蓄热系数。8.48.5使试样和仪器冷却至环境温度。注:冷却时间通常不超过1min。8.6在8.1中1块或1组组合试样上方逐层叠加补充试样进行测试,计算各层数与前一层数蓄热系数的偏差,如蓄热系数变化率不超过±5%,应认为前一层数已经足够,以足够试样层下的蓄热系数作为该(组)试样的蓄热系数。8.7以8.6确定的足够的试样层对另外4个(或4组)试样重复8.1~8.5测试步骤。结果计算9以5个(或5组)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样品的蓄热系数,结果按/GBT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珍氏美新代理初级课程 第一课:加入珍氏美的心态
- 2025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暂无答案)
- 2025隧道工程交通运输洞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社区灾后恢复的个人行动计划
- 医疗器械行业操作规范手册
- 家电行业智能家居设计与安装方案
- 移动应用开发与发布作业指导书
- 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与预算测试卷
- 环保行业环保技术操作指南
-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 机器学习 试卷2套
- IATF16949-2024 内部审核方案
- 电子商务师(三级)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if函数的使用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康复治疗技术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四单元参考活动3《设计橡皮章》课件(第二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上册+
- HJ24-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
- CJT 186-2018 地漏 标准规范
-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