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化学与能源考点0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方法考点02燃烧条件的实验考点03化石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考点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方法1.(2024安徽,10)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灯使用的青铜是一种金属材料B.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2.(2024湖南,14)花鼓戏《补锅》中唱到“于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3.(2024福建,5)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B.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C.用水浇灭炭火D.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4.(2024甘肃白银,6)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B.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C.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5.(2024江苏苏州,11)火的使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A.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发生燃烧B.将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着火点C.电线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浇灭D.炒菜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6.(2024山东滨州,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火上浇油C.立竿见影D.杯弓蛇影7.(2024山东滨州,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D.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8.(2024四川眉山,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B.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9.(2024四川南充,4)化学与生命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甲状腺肿大B.水基型灭火器扑灭木材燃烧引起的火灾C.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D.亚硝酸钠用于腌制蔬菜、鱼、肉等食品10.(2024山东烟台,3)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动车不能在居民楼内充电,以免发生火灾B.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D.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11.(2024四川成都,5)“生命宝贵,安全第一”。下列情况的灭火方法或原理错误的是选项实例方法原理A森林发生火灾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C酒精洒在桌上起火用湿毛巾盖灭降低温度,隔绝空气D图书馆图书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降低温度,隔绝空气12.(2024四川广安,4)安全责任重如山,防火防灾记心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冬季在家里用木炭生火取暖,应注意开窗通风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C.实验中,不慎打翻酒精灯引起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3.(2024河南,21)给某液体加热的操作如图所示。(1)图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请纠正。(2)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①酒精灯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什么条件?②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什么?14.(2024江苏盐城,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引用的“淘金”过程发生的变化,从化学的视角看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2)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纤维(选填“天然”或“合成”)。(3)姜夔“高花未吐,暗香已远”蕴含科学道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远”的原因是。(4)苏轼“投泥泼水愈光明”中“投泥泼水”反映的化学原理是C+H2OCO+H2,“愈光明”指的是(填写物质化学式)燃烧的结果。(5)《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6)《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硝石”主要成分是KNO3,KNO3在肥料中属于(选填“复合肥料”或“农家肥”)。(7)《三国志》记载:“扬汤止沸,不如去薪”。“薪”指柴、草等燃料,“去薪”灭火的原理是。(8)《天工开物》记载:“煤饼烧石成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灰”指CaO,“烧石成灰”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15.(2024江西,1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用火历史。(1)火的利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下列有关火的利用不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是________。A.驱赶野兽,开拓家园 B.火攻水淹,夺城掠地C.取暖照明,改善生活 D.冶炼金属,发展生产(2)《庄子·杂篇·外物》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然(燃)”,从燃烧条件分析“木与木相摩”的取火原理是。(3)《天工开物》记载有关炼铁过程:“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煤炭,或用木炭”。该过程中炭的作用是,炼出的铁可锻打成薄片是利用了铁的性。(4)火的利用促进燃料的发展,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部分地区对家用燃料进行了“气代煤”改造,用天然气代替煤的意义是(任写一条)。考点2燃烧条件的实验16.(2024重庆B卷,12)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处物质为白磷B.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C.a、b两点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c处通入氧气白磷能燃烧17.(2024四川乐山,10)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利用可调节温度的电炉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氯化钠不是可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温度为60℃时,只有①处白磷燃烧B.为控制变量,①②③④处所取白磷、红磷、氯化钠的质量应相等C.当温度为260℃时,②处红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当温度升至500℃时,④处氯化钠可能燃烧18.(2024云南省卷,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检验产生的气体探究水的组成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爆炸实验室制取CO2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实验19.(2024河北,16)老师在课上演示了两个趣味实验。(1)“火焰分割”。先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网a平伸到火焰上部,如图甲所示;再将常温的铁丝网b平伸到火焰下部,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如图乙所示。①铁块能拉成铁丝是利用了铁的性。②“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的主要原因:铁丝网b吸收热量,(选填字母)。A.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
B.使温度降低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2)“铁花飞溅”。将铁粉抖撒到酒精灯火焰上方,铁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宛如美丽的“铁花”。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0.(2024山东烟台,16)氢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安全高效的制氢和储氢是氢能成为主要能源的关键。(1)电解水制氢气可用铁作电极,是利用了铁的。氢气在与电源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2)高压气态储氢是通过恒温高压将氢气储存在压力容器中,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主要发生改变的是。(3)氢化物储氢是利用氢气与金属(如Al)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如),从而进行氢的储存,该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活性炭具有很多的微孔结构,可用作储氢材料,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5)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天然气(CH4)制氢的突破,在400℃条件下,将天然气与水蒸气直接转化为氢气与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原因是。21.(2024云南省卷,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仪器a的名称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B装置收集氧气,体现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停止加热时,为防止倒吸,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填“熄灭酒精灯”或“把导管移出水面”)。(3)用上述收集的O2完成如图C所示的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4)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22.(2024四川成都,19)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呢?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资料:1.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2.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1装置测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1)加热时,曲颈甑内液态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的现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设计与实验】设计并利用图2装置测空气里氧气含量。(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①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3)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优化与实验】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经讨论后,分别取足量红磷、白磷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4、图5。(4)图4中氧气含量从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5)图5中BC段压强增大,原因是。计算白磷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精确到0.01%)。【反思与交流】(6)图2实验水面未达到刻度“1”,原因是装置中的氧气未消耗完。红磷燃烧不能将氧气消耗完的主要原因是。(7)上述实验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对环境“不友好”。结合实验原理和药品弊端,可选择的替代药品有(写一种)。考点3化石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23.(2024湖北,12)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24.(2024湖北,13)《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C.“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D.“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25.(2024甘肃白银,4)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随意焚烧秸秆B.乱丢废旧电池C.发展清洁能源D.提倡毁林造田26.(2024河北,8)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乡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防沙降尘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C.回收废旧电器,节约资源D.农业上合理施用化学肥料27.(2024河南,4)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28.(2024湖北,4)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C.推广使用煤炭燃料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29.(2024湖南,8)湖南大力实施千村美丽示范建设工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废旧家俱随意丢弃 B.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理C.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30.(2024四川广安,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质餐筷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C.合理开发使用新能源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31.(2024四川泸州,2)《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地下冒出的黑色“洧水”指的是A.石油B.猪油C.矿泉水D.盐湖水32.(2024四川遂宁,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与农业B.化学与能源①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②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①化石燃料使用便捷,我们无需开发新能源②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化学与环境D.化学与生活①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②推行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①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②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33.(2024四川宜宾,2)宜宾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十大“美好宜居”城市。下列做法利于城市宜居的是A.推广使用电动汽车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C.任意排放工业废水D.大量使用塑料口袋34.(2024云南省卷,9)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B.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变废为宝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节约水资源35.(2024重庆A卷,1)“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总书记对重庆的嘱托。下列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A.开发新技术新能源B.继续推进长江禁渔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36.(2024重庆A卷,5)“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A.液氢 B.液氧 C.酒精 D.石油37.(2024重庆B卷,2)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 B.氢能 C.石油 D.潮汐能38.(2024江苏苏州,20)捕集空气中CO2加氢制甲醇(CH3OH),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B.反应②中,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2.2kgCO2C.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无需额外补充D.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实现“零碳”排放39.(2024福建,11)请参加社会性议题“汽车能源的变迁”的项目式学习。(1)传统汽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石油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写一个)。(2)天然气和乙醇可替代传统汽车能源。①甲烷(CH4)和乙醇(C2H6O)均属于(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电池可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①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能转化为电能。②以“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是否能减少CO2的排放”为题进行小组辩论,你的看法和理由是。40.(2024河北,15)风电的开发可以有效助力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医学生的情绪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俱乐部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大学《文化活动方案策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模)吕梁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企业竞争力问题-复杂系统分析
- 硬件产品的市场趋势跟踪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制作工艺流程考核试卷
- 棉花仓储库存动态监控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材料力学性能与选材考核试卷
- 术中低体温预防课件
- 膜分离技术与海水淡化和水再用参考资料课件
-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培训班) 课件
- 2022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移动餐车租赁合同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优质课说课课件
- 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 幼儿园绘本故事:《再见电视机》 课件
- 三.国际法习题之经典案例分析
- 中国传媒大学-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课件-第一章 舆论传播的源与流
-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水密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