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主动练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1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主动练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2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主动练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3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主动练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4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主动练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主要的因素有()①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②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③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④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支持建设铁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有铁路自身的原因,如题中①;也有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的影响,如题中②③。铁路建设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清政府并不支持铁路建设,故题中④错误。答案:A2。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A.第一条自建唐胥铁路通车B。自己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C。民国时期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D.外国列强纷纷在中国修筑铁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1909年詹天佑设计并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答案:B3.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的影响程度不同B.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C。地理环境不同D。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解析: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外国便于侵略;中国内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外资势力侵入不便,这是造成两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答案:D4.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是()A.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B.卢作孚创办民生轮船公司C。鸦片战争后怡和公司成立D。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兴起解析: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往来空梭于中国内江和外海,挤占中国航运业,直到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兴起,水运交通的近代化才开始起步。本题C项显然不正确,B项1925年成立不属于近代水运。答案:A5。下列关于近代水运业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C.我国轮船运输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随着经济发展,火轮船在民国时期已经普及到内陆省份解析: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的起步,它吸取了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近代水运发展极不平衡,火轮船主要往来于沿海、沿长江航线,故A、C、D三项不正确.答案:B6。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文明.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文明的近代化。答案:D7.“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解析:根据题干“不愁鱼雁”、“音书万里”等有效信息可以断定该诗赞扬的是电报通讯的便捷。答案:D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材料二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货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所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子(1901)前后,仅顺天府(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材料五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一如它们所有的经济扩张活动,“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马克思语)。俄国外交大臣维特揭示列强争夺铁路的奥秘时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将铁路修筑权抓在手里。"——上述材料均摘自《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主要影响。(3)综合从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谈谈你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解析:第(1)问中的特点,可从材料一、二中通过提取“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中外修筑的铁路总里程的对比”等信息概括出在近代中国修建铁路一度受阻,第(2)(3)问中的中国修建铁路的“影响"及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都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又要分析出其消极方面.参考答案:(1)遭到国内守旧势力的反对;被帝国主义控制了铁路修筑权。(2)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城镇经济和铁路相关行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3)修筑铁路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但由于帝国主义的控制,铁路的修筑带来的是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查:“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缘洋商之货,进出只须完税,并无捐项,华商之货,进出既应完税,又须报捐,华商避捐,因托洋行。洋商图利,愿为代报。”——《海防档》材料二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是不过商人图借洋船之便利,而洋人之稽查防范,不使内地商人窃擅其技一,已可概见”。-—《海防档》请回答:(1)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形式出现?(2)从中国轮船航运业艰难兴起的史实中,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些规律性东西?解析: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早期中国航运业,商人购买洋般后,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般牌行驶.原因:避免报捐。或是商人雇买洋般与外国人合伙经营.原因是不仅借助洋人的管理和技术,又可购买轮船零件。(2)从中国轮船业艰难兴起的史实中,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对他们又有一定的依赖性。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末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修建,遭到了朝野反对。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有:(1)扰民;(2)夺民生计;(3)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4)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建铁路是“是臣下之利而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旧时沿江沿海主要靠沙船承运.一直到19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尚有3000多艘沙船。但十几年后,在外国轮船航运业的挤压下,旧式沙船锐减,仅剩400余艘。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公司也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的主张,但是在旧中国经济落后的条件下这一理想难以实现.请回答:(1)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第一条铁路是何时何地修建的?(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行业的情况?它产生的标志是什么?(3)依据上述三段材料,概括中国近代交通业发展落后的原因。解析:(1)问结合课本内容回答;(2)问从材料中归结。参考答案:(1)1881年,从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2)水运业。它产生的标志是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的成立。(3)原因:一是封建落后的思想意识;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排挤;三是旧中国经济实力的落后;四是战争频繁,政局混乱。走近高考11.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D.辛亥革命发生后解析: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成于1909年,可根据这一时间选C,A项为19世纪60~90年代,B项为1898年,D项为1911年后.答案:C12.阅读下列材料: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以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银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金额单位:万两年度1873。8~1874。71877。8~1878.71881.8~1882.71883。8~1884.7资本47.6075。10100.00200.00借款12。30381.97353。75227.09船只吨位4.08826。91629。47433。378运费收入49.17232.23188.47192.37付出借款利息1。7736。5310.7522。42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请回答:(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解析:解答第(1)问时应侧重从表中分别看出其资本、船只吨位、运费收入总体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但借款及需付利息负担却不断加重,然后再把资本与官款对比,从而进一步引申出私人资本虽不断增加,但官款膨胀速度更快.第(2)问应结合材料,从交通工具的改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抵制等方面总结归纳。参考答案:(1)一直在发展,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款膨胀快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加重等。(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或刺激了私人资本投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略。13.(2006全国文综,40)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图7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7,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伺。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家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中“其余为……列强资本所控制"这一信息,结合图7所体现的铁路分布区域特点不难作答。第(2)问也是一个典型的材料解析题,根据材料中“铁道为人所夺,国家为人瓜分"“此区域农产最富……矿产丰富”等信息可判断出孙中山在政治、经济两方面的战略意图。第(3)问是一个简单的识记再现题目,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区域分布不平衡(或铁路集中于东部和东北地区);铁路主权受到严重损害.(2)维护国家主权(或抵御列强侵略);开发利用西部资源.(3)康藏、青藏、新藏公路。14。(2004北京高考,26)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材料一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材料二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