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筷子,古称箸、梜,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筷子长七寸六。下列最接近筷子长度是(
)A.23mm B.23cm C.23dm D.23m2.刘德华台北演唱,一曲《中国人》唱出了多少海峡两岸人民的心声。在演唱时,简体汉字歌词在巨大的屏幕上熠熠生辉,每一个字都如跳动的火苗,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心中那炽热的民族情怀。关于演唱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场观众听到从音响发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
B.演唱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现场传播的速度比手机播放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D.熟悉他的观众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刘德华演唱的,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4.成语“立竿见影”描述了一种光学现象,下列四种现象与“立竿见影”原理相同的是(
)A.对着镜子画脸谱
B.雨后彩虹
C.“折断”的筷子
D.皮影戏5.近年来,“碳板跑鞋”备受跑步爱好者的追捧。碳板由碳纤维丝和环氧树脂制成,它使鞋底更加坚硬,减少扭曲形变,提高了鞋子的稳定性;人每跑一步,碳板都能储存、释放能量,相当于在脚底安装了弹射装置,从而大幅提升跑步成绩。关于碳板这种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度小 B.硬度大 C.弹性好 D.导热性好6.2024年12月底天王杯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中,世青赛冠军胡哲安杀入决赛。如图是胡哲安在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和球对球拍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羽毛球离开球拍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羽毛球最终会落到地面,是因为没有了力的作用7.“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改变了中国,被誉为现代“新四大发明”。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高铁站台设置黄色安全线应用到了物理知识: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B.乙图中,支付盒子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它没有动能
C.丙图中,共享单车的车座后部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人的压强
D.丁图中,行驶在平直路面的电动无人快递车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的8.生活中,我们应“珍爱生命,规范用电”。下列符合用电安全的是(
)A.更换灯泡前先断开电源 B.可以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
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不一定要接地 D.电器设备起火可用水直接扑灭9.如图所示是我国舷号为18,排水量为8万余吨的航空母舰“福建舰”进行日常训练的情景。结合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
B.舰载机逐渐起飞,“福建舰”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C.“福建舰”匀速航行时,其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D.“福建舰”匀速航行时,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10.如图甲是小明为家庭养殖场设计的电热孵化器的工作原理图,R1、R2和R3为阻值相同的加热电阻。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为滑动变阻器,热敏电阻Rt置于孵化器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当孵化器内温度升高到孵化温度时,衔铁被吸合,触点a与触点c接触,此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为20m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A.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衔铁被吸合后,工作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C.孵化温度为37℃时,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50Ω
D.若想将孵化温度调高,应将R的滑片P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11.近代物理揭示了原子是由______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__构成的。12.如图所示,小明在网上让一个“鉴宝”主播鉴赏一枚古币时,使用放大镜观察古币上的字,看到的字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若想让字更大一些看得更清楚,应将放大镜适当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古币。
13.如图所示是过年时用于装饰玻璃的新型静电窗花,它本身不带粘胶,通过简单摩擦便可轻松地“粘”在光滑的玻璃上。窗花在摩擦的过程中会因为得到电子而带______电荷(填电荷种类),它能“粘”在玻璃上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
14.中国探索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火箭发射探测器时带了3×104kg液态氢燃料,这些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可以将______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使用液态氢做燃料的原因是氢的______大。[q氢=1.4×1015.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如图甲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其中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图乙中______为定滑轮(选填“A”或“B”)。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N,若某段要将输电线绷直需要8000N的力,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应该悬挂______个坠砣。这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______cm,坠砣重力做功______J。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6.请在图中作出关于凹透镜的完整光路。
17.如图甲所示是一名中学生用笤帚清扫落叶的情景,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F的力臂l。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18.(1)如图(1)所示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将两段电阻丝分别密封在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容器内封闭着等量的空气。如图(2)所示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
(3)小明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小明在如图所示情况下,无论如何移动铜棒ab,电流计都没有示数,说明要产生感应电流电路必须是______。19.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根据______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20.小明用如图甲做“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
(1)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画出正确的连线(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目的是防止电路中______过大而损坏电路。
(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接下来首先应该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检查导线连接是否良好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C.更换小灯泡
(4)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Ω。
(5)图丙中的曲线A是小静同学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出的图像,曲线B是小明同学用相同的器材和电路图做这个实验时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出的图像,根据曲线B的特点分析小明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错误______。
(6)根据丙图图像可以判断出小明使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V。21.小明的妈妈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夏天一周充一次电,而入冬后两天就需要充电。小明产生了疑问,夏天和冬天走的路程基本相同,为什么区别会这么大呢?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电池在25℃环境下的容量。于是他提出下列两个猜想:
猜想一:电池的实际容量与电池的新旧程度有关;
猜想二:电池的实际容量与环境温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进行的实验如下:将家里新旧程度不同的两部不同品牌的手机,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充满电,然后同时开始播放同一部电影,2h后较新手机的剩余电量为80%,较旧手机的剩余电量为30%,于是小明得出电池实际容量与电池的新旧程度有关。这一结论。你认为小明的实验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
(2)小明用强光手电筒上,标有“3.7V,5000mA⋅h”字样的充电电池进行实验,将充电电池分别放在25℃、5℃、−5℃、−15℃的环境下充满电并利用手电筒放电(充电电池的充电、放电功率始终不变),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小明通过______来反映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实际容量。温度/℃充满电所需时间/h满电放电时间/h251.556.6651.295.67−51.165.07−151.034.48(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个电池,环境温度越高,电池容量越______。
(4)小明反思实验过程,发现整个实验最大的问题是______。要优化这个问题应选用一个电池容量______(选填“小一些”或“大一些”)的充电电池进行实验。
(5)通过以上探究,小明进行合理推测,纯电动汽车更适合在我国______(选填“南”或“北”)方使用。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2.小明学校在流感季节用机器人对校园进行消杀,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10kg,空载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1×10−2m2,g取10N/kg。求:
(1)机器人空载时所受的重力。
(2)
23.小明寒假去哈尔滨旅游,为了保暖购买一件具电加热功能的羽绒服,如图甲所示,该羽绒服胸部按钮有“高温”、“低温”和“关”三个挡位,“高温”挡功率为20W,“低温”挡功率为8W,该羽绒服加热部分的电路简图如图乙所示,若该羽绒服配备的移动电源容量为10000mA⋅h(以10000mA的电流持续供电1小时),电压恒为5V,S为挡位切换开关,R1和R2均为电热丝。
(1)当S处于2的位置时,该羽绒服处于______(选填“高温”或“低温”)挡。
(2)当羽绒服处于“高温”挡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A?R2的阻值是多少Ω?
(3)24.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亚洲第一座100MW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该光热电站1.2万面定日镜(定日镜总面积1.4×106m2)和20000吨熔盐组成,它们可以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使太阳光时刻都能聚集到吸热器上,它的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在该系统中,吸热器将定日镜所捕捉到的太阳光转化为液态熔盐的内能并存储起来,然后通过熔盐放热使水变成水蒸气从而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最后通过高压输电线将电能传输到变电站供广大用户使用。
(1)太阳能属于______(选填“清洁”或“非清洁”)能源,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______,最终转化为电能。
(2)若地球表面每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平均功率为1000W,则所有定日镜10min接收的太阳能可以使液态20000吨熔盐温度升高5.25℃,则:
①液态熔盐吸收的热量为多少?[已知液态熔盐比热容为4×103J/(kg⋅℃)]
②在此过程中的光热转化效率为多少?
(3)该光热发电站一年产出的电能为1.404×1013J。若采用煤发同样多的电,将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排出,且每燃烧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4cm,一根筷子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23cm左右,23cm=230mm=2.3dm=0.23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答案】A
【解析】解:A.现场观众听到从音响发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故A正确;
B.演唱时发出的声音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声音在现场传播的速度与手机播放的声音传播速度一样快,因为都在空气中传播,故C错误;
D.熟悉他的观众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刘德华演唱的,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因为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属于声学部分的常考知识。3.【答案】B
【解析】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热,故B正确;
C、雪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故C错误;
D、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答案】D
【解析】解: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形成的。
A、对着镜子画脸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折断”的筷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本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属于基础题目。5.【答案】D
【解析】解:A、碳板由碳纤维丝和环氧树脂制成,其质量较小,根据ρ=mV可知,与其它物质相比,体积相同时,密度较小,故A正确。
B、它使鞋底更加坚硬,减少扭曲形变,可知其硬度大,故B正确。
C、它相当于在脚底安装了弹射装置,从而大幅提升跑步成绩,可知其弹性好,故C正确。
D、人每跑一步,碳板都能储存、释放能量,可知其导热性差,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密度公式、物质的基本属性,结合题干内容分析解答。6.【答案】A
【解析】解:A、击球时,球拍对乒乓球施加的力是球拍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正确;
B、击球时,拍对球的力和球对拍的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球离开球拍之后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乒乓球最终会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1)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此题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辨别、弹力、惯性、重力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难度不大。7.【答案】D
【解析】解:A.甲图中,高铁站台设置黄色安全线应用到了物理知识: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支付盒子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它没有动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共享单车的车座后部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人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行驶在平直路面的电动无人快递车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动能的影响因素,减小压强的方法,电磁波的应用。8.【答案】A
【解析】解:A、更换灯泡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需断开电源开关,故A符合用电安全;
B、湿抹布容易导电,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所以不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故B不符合用电安全;
C、在家庭电路中,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可防止因漏电而触电,故C不符合用电安全;
D、生活用水是导体,电器设备起火,不能用水直接灭火,故D不符合用电安全。
故选:A。
(1)更换灯泡时,需断开电源开关;
(2)生活用水是导体;
(3)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4)生活用水是导体,电器设备起火,不能用水直接灭火。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不能违反。9.【答案】C
【解析】解:A.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不是重力,故A错误;
B.舰载机逐渐起飞,总重力减小,根据“福建舰”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所受浮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
C.浮力的方向是始终是直向上,“福建舰”匀速航行时,其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C正确;
D.“福建舰”匀速航行时,受力平衡,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平衡,故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1)根据排水量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分析;
(2)根据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
(3)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4)根据平衡条件分析。
本题考查浮力与浮沉条件,属于中档题。10.【答案】D
【解析】解:A.由乙图可知,Rt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衔铁被吸合前,工作电路R1接入电路,衔铁被吸合后,工作电路R2、R3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故B错误;
C.当温度为37℃时,Rt=50Ω,则R的阻值为:
R=UI−Rt=6V0.02A−50Ω=250Ω
故C错误;
D.温度升高,Rt阻值减小,控制电路的吸合电流、电源电压均不变,则变阻器R的阻值应增大,应将R的滑片向右调,故D正确。
故选:D。
(1)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2)衔铁被吸合前,工作电路R1接入电路,衔铁被吸合后,工作电路11.【答案】原子核
夸克
【解析】解:近代物理揭示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故答案为:原子核;夸克。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本题考查原子和分子组成物质,属于基础题。12.【答案】正立
放大
远离
【解析】解:考古人员使用放大镜观看古代铜钱上的字,由图可知,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若考古人员想让字更大一些看得更清楚,像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大,应将放大镜适当远离文物。
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远离。
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3.【答案】负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解:如图所示是过年时用于装饰玻璃的新型静电窗花,它本身不带粘胶,通过简单摩擦便可轻松地“粘”在光滑的玻璃上。窗花在摩擦的过程中会因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它能“粘”在玻璃上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答案为:负;吸引轻小物体。
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实质以及带电体的性质,并能运用摩擦起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14.【答案】4.2×1012
1.25×10【解析】解:(1)3×104kg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氢q氢=3×104kg×1.4×108J/kg=4.2×1012J;
(2)由Q放=Q吸=cmΔt可知,水的质量为:m水15.【答案】A
20
10
400
【解析】解:由图可知,滑轮A为定滑轮,滑轮B为动滑轮;
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P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2,某段要将输电线绷直需要8000N的力,
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G砣=12FP,=12×8×103N=4000N,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应该悬挂:n′=G砣G0=4000N200N=20,
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2sP,
则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距离:sP=12h=12×20cm=10cm,16.【答案】
【解析】解: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17.【答案】解:从支点O向动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力臂的概念画出动力F的力臂l。
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18.【答案】−8;
电阻;
电流计;电路是闭合的。
【解析】解:(1)如图(1)所示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是−8℃。
(2)图2中,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而电阻不同,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电阻的关系。
(3)小明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时通过观察
电流计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小明在如图所示情况下,无论如何移动铜棒ab,电流计都没有示数,因开关是断开的,说明要产生感应电流电路必须是
电路是闭合的。
故答案为:(1)−8;(2)电阻;(3)电流计;电路是闭合的。
(1)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不变,结合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
(3)根据实验操作分析。
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和电学的两个实验,为基础题。19.【答案】水平;二力平衡;
甲、乙;粗糙。
【解析】解:(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压力大小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故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超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对比乙、丙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水平;二力平衡;(2)甲、乙;粗糙。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20.【答案】见解答图;
电流;
B;
2.5;5;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
3。
【解析】解:(1)原电路图中,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灯泡、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
(2)为了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
(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可能是电路中电阻太大,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小,接下来首先应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如果小灯泡还不发光,再检查导线连接是否良好,如果还不发光,可能是小灯泡坏了,再更换小灯泡,故选:B;
(4)当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时,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
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5A,则小灯泡的电阻为:
R=UI=2.5V0.5A=5Ω;
(5)由图B可知,当电压为0时,电路中有较大的电流;当电压增大时,电流反而减小;若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电压表不是并联在灯泡两端,而是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
(6)有图丙可知,当电路中电流为0.4A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都为1.5V,根据串联分压可知,电源电压U=UV+U滑=1.5V+1.5V=3V。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电流;(3)B;(4)2.5;5;(5)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6)3。
(1)根据电路连接和电表的使用分析回答;
(2)为了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
(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可能是电路中电阻太大,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小,接下来首先应该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如果小灯泡还不发光,再检查导线连接是否良好,如果还不发光,可能是小灯泡坏了,再更换小灯泡,据此分析;
(4)21.【答案】不合理;没有控制两块电池的品牌相同;
满电放电时间;
大;
消耗时间太长;小一些;
南。
【解析】解:(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进行的实验如下:将家里新旧程度不同的两部不同品牌的手机,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充满电,然后同时开始播放同一部电影,2h后较新手机的剩余电量为80%,较旧手机的剩余电量为30%,于是小明得出电池实际容量与电池的新旧程度有关。这一结论。我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合理,理由:没有控制两块电池的品牌相同;
(2)小明通过满电放电时间来反映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实际容量。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个电池,环境温度越高,电池容量越大。
(4)小明反思实验过程,发现整个实验最大的问题是消耗时间太长。要优化这个问题应选用一个电池容量小一些的充电电池进行实验,即充放电时间短。
(5)通过以上探究,小明进行合理推测,纯电动汽车更适合在我国南方使用,因为南方的气温高。
故答案为:(1)不合理;没有控制两块电池的品牌相同;(2)满电放电时间;(3)大;(4)消耗时间太长;小一些;(5)南。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模拟试卷: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策略
- 条形统计图(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模拟试题:应急救援装备选购与验收试题解析
- 2025年初中地理模拟试卷:地图与地球运动原理分析
-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故障处理与应急演练: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精讲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策略提升
- 2025年马术教练资格认证考试重点解析试题卷
-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试卷:英语短剧表演脚本编排与舞台布局
-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得体表达专项训练试题集
- 2025念珠菌病诊断和管理全球指南解读课件
- 碘对比剂应用护理安全性
- 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军队文职考试(会计学)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矿井提升设备》课件2
-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电子邮件
- 工具表单-岗位价值评估表(海氏)
- 《肺功能测定及报告》课件
- DB33T 2515-2022 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4年中国酸奶乳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