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1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2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3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4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典题精讲例1近代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有()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观念③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思路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从经济活动、思想观念、对外联系、与传统运输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思考。答案:D黑色陷阱:容易漏选②,因为②与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没有直接的联系,解题时容易忽略这一点。变式训练19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尚有3000多艘旧式沙船,但十几年后旧式沙船仅剩400余艘。这种情况说明了()A。外国轮船独占中国的航运业B。旧式沙船落后,被国人自己淘汰C.发展航运业无利可图D.中国人自己的新式航运业诞生较晚答案:A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所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子(1901年)前后,仅顺天府(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材料五: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一如他们所有的经济扩张活动,“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马克思语)。俄国外交大臣维特揭示列强争夺铁路的奥秘时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铁路修筑权抓在手里.”—-均摘自《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二、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主要影响。(3)综合从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谈谈你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思路解析:第(1)问中的特点,可从材料一、二中通过提取“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中外修筑的铁路总里程的对比”等信息概括出在近代中国修建铁路一度受阻;第(2)(3)问中的中国修建铁路的“影响"及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都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又要分析出其消极方面.参考答案:(1)遭到国内守旧势力的反对;被帝国主义控制了铁路修筑权。(2)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城镇经济和铁路相关行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3)修筑铁路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但由于帝国主义的控制,铁路的修筑带来的是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绿色通道: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或认识,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依据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结果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和概括。变式训练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35年德意志地区仅有铁路6千米,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960千米。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材料二: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朝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参考答案:(1)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2)说明清统治者思想愚昧守旧,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中国铁路起步晚,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便于列强侵夺中国铁路路权.问题探究问题铁路在近代中国命运多舛,经过漫长的岁月,火车这个带动现代工业文明的功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与这里的老百姓经历艰难的磨合之后,终于开始造福于这个民族。你怎样理解铁路与中国老百姓经历了艰难的磨合这句话?导思:中国人由开始恐惧火车,到最后接纳火车、使用火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火车在中国的发展史,与中国近代社会在磨难中前进的历程是同步的。探究:随着列强的炮声,中国的门户被打开,外国商品、资本涌入,英国商人不经允许,竟然私自在中国修筑了铁路,铁路一度令国人叹为观止,但事故的出现,又令民情汹汹,清政府用重金赎回、拆毁并掷入大海.义和团运动,竟然把铁路和对帝国主义一样仇恨,把“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这些活动作为反帝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