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_第1页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_第2页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_第3页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_第4页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日期: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CATALOGUE目录01祭文背景与作者简介02文本解读与赏析03字词用法及句式分析04文学价值与影响评价05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01祭文背景与作者简介祭文起源祭文是古代祭祀或祭奠时所用的文字,通常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祭文特点祭文一般具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深刻等特点,常常通过回忆逝者生前的事迹或品德来表达哀思。祭文起源及特点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韩愈生平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其散文风格质朴自然、刚健雄浑,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地位韩愈生平与文学地位《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当时韩愈身处官场,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加之侄儿突然离世,使得他深感悲痛和无助,从而写下这篇祭文以寄托哀思。创作缘由韩愈写《祭十二郎文》是为了祭奠其侄十二郎,表达对其英年早逝的悲痛和怀念之情。02文本解读与赏析简要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奠定祭文的感情基调。开头部分回忆与十二郎的生平往事,表达深深的怀念与哀思,并穿插议论抒情。正文部分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哀痛之情,并寄托对十二郎的无限哀思和追悼。结尾部分全文结构梳理01020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表达了作者自幼丧父,依靠兄嫂抚养长大的孤苦无依之情。“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通过疑问句表达作者对十二郎去世的震惊与不愿相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表达了作者对兄嫂高尚品德的赞扬和对十二郎不幸遭遇的痛惜。“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矣!”再次确认十二郎去世的事实,表达作者深切的哀痛和无尽的遗憾。关键句子解析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运用通过疑问句和感叹句的巧妙运用,表达作者对十二郎去世的震惊、不愿相信以及深切的哀痛之情,增强了祭文的感染力。叙事抒情相结合通过回忆与十二郎的生平往事,表达作者深深的怀念与哀思,叙事中穿插抒情,情感真挚动人。用词精准、语言质朴祭文用词精准,语言质朴自然,无过多雕饰,却能深入人心,表达出作者深切的哀痛之情。情感表达技巧探讨03字词用法及句式分析古义指“死亡和活着的重量”,今义指“分量大小,程度深浅”轻重古今异义词辨析古义指“报告申诉”,今义指“传达信息或解释说明”告诉古义指“限制、制约”,今义指“受到束缚或限制”约束古义指“成人自立”,今义指“创立、建立”成立通假字汇总不省(xǐng)所怙(hù)01省,通“醒”,指明白;怙,依靠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sì)兮02嗣,通“祀”,指后代敛不凭其棺03敛,通“殓”,指入殓窆(biǎn)不临其穴04窆,通“殡”,指下葬;穴,指墓穴状语后置句如“祭十二郎之祭”应理解为“祭十二郎的祭文”省略句如“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省略了主语“吾兄”被动句如“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中“夭”字表被动,意为“被夭折”感叹句如“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达强烈的感叹和疑问特殊句式剖析04文学价值与影响评价叙事简练文章在叙述上简练而有力,通过对家常琐事和身世遭遇的叙述,展现出深厚的家族情感和亲情。祭文典范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视为祭文的典范,其情感深沉、文笔质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情感真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侄儿十二郎的怀念和痛惜之情,真实而深沉,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唐代文学中地位对后世祭文创作影响情感表达后世祭文创作在情感表达上深受《祭十二郎文》的影响,许多祭文都力求表达真挚的情感和对逝者的怀念。叙事风格家族观念文章的叙事风格对后世祭文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质朴无华、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成为后世祭文创作的典范。文章所体现的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对后世祭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祭文更加注重家族情感的表达和维护。文学欣赏通过阅读《祭十二郎文》,读者可以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家族观念,以及作者韩愈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历史了解情感共鸣尽管文章写于千年之前,但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亲情观念,仍然能够引起当代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家族的重要性。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祭十二郎文》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侄儿的怀念。当代读者阅读价值05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祭鳄鱼文》韩愈在潮州时,曾写一篇《祭鳄鱼文》,文章述说鳄鱼危害,宣示自己与鳄鱼决绝,并设坛祭鳄,为民除害。《师说》韩愈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理文。此文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千古佳作。相关文学作品推荐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杂文,旨在表达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之情。文章以马为引子,通过对千里马与伯乐关系的论述,表达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马说》韩愈的《进学解》以解答学生提问的方式,阐述了自己的治学见解和为人处世之道。文章语言简练明快,立论精辟,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进学解》韩愈其他名篇欣赏传统文化中祭祀习俗简介祭祀神灵除了祭祀祖先外,古人还会祭祀各种神灵,如天地、山川、日月等自然神,以及关公、观音等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这些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祭祀礼仪祭祀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祭祀前的准备到祭祀过程中的具体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