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二轮复习备考质量会上讲话:二轮复习被严重忽视的几个关键步骤_第1页
校长在二轮复习备考质量会上讲话:二轮复习被严重忽视的几个关键步骤_第2页
校长在二轮复习备考质量会上讲话:二轮复习被严重忽视的几个关键步骤_第3页
校长在二轮复习备考质量会上讲话:二轮复习被严重忽视的几个关键步骤_第4页
校长在二轮复习备考质量会上讲话:二轮复习被严重忽视的几个关键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齐聚于此,和各位深入探讨复习备考质量的关键键工作。这不仅是对过往教学成果的全面复盘,更是为冲刺阶段制定精确策略的重要契机。我想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与诸位分享我的思考与见解。一、二轮复习的高效课堂三要素二轮复习是一场攻坚战,怎么才能打得漂亮,关键在课堂。许多老师在这阶段左支右绌,有的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有的却能游刃有余步步为营。差别在哪?经年累月的教学中,我摸索出一套方法,和各位分享。1.精挑教材,去芜存菁。二轮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提纯浓缩。许多老师常在茫茫题海中让学生泛舟,殊不知这正好是耗时低效之举。每次备课先自问:这个知识点是不是真正重要?是不是学生的拦路虎?张老师前天备"化学平衡"一课,通览近五年高考真题,发现考查焦点始终在"平衡移动方向预测"和"浓度变化分析",便舍弃了教材中大段的理论推导,直接聚焦这两大核心。王阳明曾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精挑教材不是简单取舍,而是在大量实践中提炼出的教学智慧,给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大收益。把学生领入知识的森林,更要指引他们找到出口。2.精讲要点,深入浅出。很多老师喜欢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但不知学生的注意力稍不留神便飘散无踪。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三明一暗":明确讲解核心概念,明确剖析解题方法,明确指出常见误区,暗中观察学生反应。上周讲"离子反应"时,我注意到张老师的课堂气氛不对,随即他变换策略,拿出预备的分子模型,直观演示离子间作用机制。霎时间,全班恍然大悟。课堂上要在教案角落匆匆记下"模型好"、"类比难"之类简短提示,为下次教学积累经验。精讲不是快讲,是抓住关键,击中要害,让短暂的课堂迸发最强的光芒。3.精细反思,查漏补缺。很多老师认为下课铃声意味着教学工作的结束,其实那才是教学提升的开始。要坚持每天抽出半小时总结当日课堂:哪些环节流畅,哪些解释欠妥,学生在什么地方卡壳……比如讲完"概率统计"后,发现学生对"排列组合应用场景"辨识不清,就要设计五道典型题,分门别类的讲解区别。更重要会定期抽查学生笔记和作业,从中寻找教学改进点。张老师一次偶然翻阅小李的笔记,发现他对"熵变"概念理解偏差,当即调整了下节课的重点。精细反思如同农夫精耕细作,确保每一寸教学土地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学之路漫长艰辛,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心灵的历练。有时忙得连续几节课喉咙嘶哑,但看到学生恍然大悟的神情,一切疲惫顿时烟消云散。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渐渐领悟,教学不在于花哨技巧,而在于内心的纯粹与专注。无论是备课钻研,还是课堂讲解,抑或批改作业,都努力做到心无旁骛,专注于当下。这种全神贯注,不仅能提升教学效果,更让你们忙碌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喜悦。总之,二轮复习中的这三个方法,是我多年教学经验的凝练。唯有精挑教材、精讲要点、精细反思,才能在紧张备考季为学生点亮前行明灯,助他们扬帆远航!二、每天刷一套真题在二轮复习的关键阶段,很多教师都在忙于各种专题训练和知识梳理,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朴素最有效的方法,每天标准时间内(75分钟+30分钟)完成一套完整真题。这件事看似简单,却常常被我们搁置一边,被所谓更"紧急"的事情代替,实在可惜!为什么说二轮复习中教师自己必须每天刷真题?简单讲,真题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揭示学科本质与命题规律。这句话看似大家都懂,但只有当你沉下心来,一套套按照高考节奏做完,才能真正体会其中奥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么,怎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刷题"?特别强调: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要严格按照标准考试时间(75分钟)一丝不苟地完成整套试卷,然后用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逐题对照,深入研究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答题时的盲点、错点,恰恰是学生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或者说,正是因为你自己对某些问题理解不够透彻,才导致学生在同样的地方迷失方向。不相信?亲自试一试就知道了!当然,问题随之而来:问题一:日常工作已经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专门拿出来做一套完整试卷?这确实是现实困难,但也是个优先级问题。正如一位资深教研员说过:"只有重视,才有时间;一个不把某事放在心上的人,永远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件事。"我深有同感。如果你真认为这件事如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你一定会挤出时间。比如早到校半小时,或者利用晚自习前的空档,75分钟做题,30分钟批改,完全可以实现。临时有事耽搁了,第二天补回来就是。问题二:天天做真题有什么实际价值?这才是核心问题,也是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其价值在于:它能直接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精准助力。具体怎么用?很简单,你今天做完的这套题,明天上课前10分钟就能用上。将你做题过程中遇到的疑点、易错点,以随堂检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你解析中获得的解题技巧,以点拨提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一两个关键点即可,贪多嚼不烂,事倍功半。如此一来,你的做题就有了双重意义:既是自我提升,又是教学资源,何乐而不为?总之,二轮复习阶段,教师每天用心做一套标准真题,既是自己教学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有力武器。很多老师常因为表面的忙碌或错误的认知(觉得平时已经做过很多题了,不需要再专门完整做一遍)而放弃这个习惯,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遗憾。所以,请重视起来,立即行动起来,坚持做下去。你会慢慢体会到专业成长的喜悦,也会看到学生成绩的明显提升!三、上课要留白二轮复习,每个学校都在抓紧时间,老师们恨不得一天能当两天用,学生们也在被各科老师推着往前跑。满满的练习、考试、讲解循环往复,日历上的日子一天天减少,焦虑却在一天天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却要提出一个看似"浪费时间"的建议——上留白课。每周安排一节课,不讲新知识,不做新题目,只是停下来,回头看看。很多同事都会摇头:"时间都不够了,还留白?"但经过实践,我越发确信,越是紧张的复习,越需要这样的留白。所谓留白课,就是在一周的密集训练后,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们回顾这一周做过的题目,特别是分析他们整理归纳的效果。抽查他们对做错题目的笔记,检查他们对易混概念的理解,让他们当场再现解题思路。这不是简单地过一遍答案,而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全面"体检"。上周的留白课上,有老师发现了两个我完全没想到的问题第一,竟然有那么多学生做完题后,对着答案抄一遍就算完事。尤其是主观题,卷面干干净净,连分析痕迹都没有。问他们为什么,回答是"没时间"、"来不及"。这才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记不住解题思路,因为从未真正"思考"过,只是做了个"搬运工"。第二,更让我震惊的是,上周刚做过的选择题,老师随机提问相关知识点时,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一脸茫然。原来他们做题只是为了"做完",而不是为了"学会"。这种情况下,再多的题海也只是在沙滩上写字,涨潮就没了。这就是留白课的价值所在。它像是行驶途中的一个观察点,让师生都能爬上高处,看看已经走了多远,还有哪些弯路。没有这样的停顿与观察,复习就变成了无目的的狂奔。有人会说,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进度?是的,会。但如果不这样做,表面上的"进度"又有什么意义?我想起了一位大学教授说过的话:"学习不是贴瓷砖,不是覆盖了就算完成,而是像盖房子,每一层都必须夯实才能往上建。"留白课就是那个夯实的过程。其实,留白的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中国画最讲究的就是"留白",不是画不满,而是"计白当黑"。张大千的山水,看似水墨未及之处,恰是云雾缭绕;齐白石的虾,几笔勾勒,大片留白处却让人感受到水的流动。学习亦如此,适当的留白,反而能让知识在脑海中"活"起来。还记得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有位年轻研究员向爱因斯坦请教问题,爱因斯坦问他:"你每天花多少时间思考?"研究员回答:"我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做实验。"爱因斯坦摇摇头说:"那就是问题所在了,你需要留出时间来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多忙,思考的时间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学生抱怨:"老师,这样检查太紧张了。"我回答:"考场上会更紧张,现在发现问题还来得及纠正,考场上发现就晚了。"渐渐地,他们理解了老师的用意,开始认真对待每周的整理工作,因为知道周五的留白课上会被"拷问"。留白课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它给了学生喘息的机会。二轮复习的高压下,很多学生已经疲惫不堪,情绪低落。而留白课虽然也在"检查",但节奏不同,氛围不同,反而成了他们调整状态的契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