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策略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策略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策略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策略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类型、特点及危害,并懂得在发现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如何发挥作用;熟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急性化学中毒的应急处理、电离辐射损伤的应急处理;了解:其他内容目的要求全球SARS流行>=1000100-99901-9GlobaldistributionofSARSprobablecases(2002.11.1-2003.7.30)n=8098Canada251USA29MainlandChina5327Hongkong1755Taiwan346Vietnam63Singapore23810-99

地区分布:大陆共有24个省区市、266个县(市、区)有临床诊断病例报告;城市多于农村(城市地区占总病例81.1%);南方早于北方;广东及华北五省占总病例数96.73%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ublichealthemergency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1.突发性:突如其来的,不易预测;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分析、判断2.普遍性:影响区域广,涉及人员多,“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3.非常规性:超出一般社会卫生危机的发展规律,呈现易变特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在一定时间内(2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同一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3-20以上)相同临床表现患者,经县级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传染病;群体性癔病;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食物或饮水;短期内3人以上或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13时40分左右,吉林省吉林市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双苯厂)的一化工车间发生第一次爆炸,后来又发生连续爆炸。附近居民听到五六次爆炸声,很多居民楼的玻璃被震碎,有的人家墙皮都被震了下来。在相隔数公里之外的吉林市区都可看到松花江北的化工区浓烟滚滚。化工区上万居民被紧急疏散。5人死亡1人失踪,70人受伤。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54.56万平方公里,超过珠江流域面积。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是松花江的正源,发源于长白山的白头山。松源市是从松花江取饮用水的城市,事故发生后,污染团进入松源市境内的时候,最大的硝基苯浓度是超标40倍。由于松源市政府得到了省政府的通报,及时地关闭了松花江的取水口,启用了备用水源,保障了城市居民的饮水和饮水安全。

哈尔滨市政府21日发布公告,为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自22日中午12时起,时间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1400吨活性碳用于饮用水的处理。松花江水污染哈尔滨净化方案需1400吨活性炭,仍有700吨缺口急需国内外支援。消息发布后北京、宁夏、山西、河北等地纷纷与哈尔滨市政府联系,供应活性炭。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停水期间居民及企业用水问题。会议决定:由水务部门负责,紧急启动全市所有地下水井,全部面向社会供水,卫生环保部门要及时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污染带前锋11月23日19时到达哈尔滨市四方台取水口。国家环保总局派出专家,协助黑龙江省开展水质监测工作,从松花江入境到哈尔滨市共布设了5个水质监测断面,主要断面的监测频次为每半小时一次。从23日19时30分,四方台水源地检出硝基苯开始,24日1时起开始上升,3时开始超标,25日0时达最高峰值,为0.5805mg/L,超标33.15倍,随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截至25日12时,硝基苯浓度为0.3547毫克/升,超过国家标准19.86倍。苯浓度值为0.0056毫克/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

11月24日从空中拍摄的覆盖着冰的松花江哈尔滨段

2005年11月24日环保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在松花江哈尔滨段监测水污染状况松花江吉林段水质已经于22日18时,全面达到国家地表水标准。在黑龙江段,哈尔滨市取水口上游16公里的苏家屯断面,在24日凌晨3时硝基苯开始超标。24日上午7时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硝基苯超标4.82倍,苯检出但未超标。污水团长度约80公里,在目前江水流速下,完全通过哈尔滨市需要40小时左右。松花江干流流经哈尔滨市后在同江汇入黑龙江,约有700公里。依照目前的江水流速,污水进入黑龙江约需14天时间。由于挥发、吸附等作用,污染物在下泻过程中浓度会逐渐下降。松花江哈尔滨以下河段,将汇入呼兰河、汤旺河、牡丹江等较大支流,江水流量逐渐增大,稀释作用更加明显,水中污染物浓度会进一步降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1.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2.造成心理伤害:强烈刺激,焦虑、神经症、忧郁、恐慌等3.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治疗成本、防疫的直接成本、经济活动量下降、交易成本上升;03年非典数千亿元损失。4.国家或地区形象受损及政治影响:国家形象、医疗单位严重的信任危机,国家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危害美国纽约医学会研究发现2003年12月23日22时,重庆开县高桥镇小阳村境内的中石油川东气矿罗家16号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富含硫化氢(高于正常值6000倍)和二氧化碳的天然气喷至30米高。死亡243人,6000多人中毒,近10万人受灾。重庆井喷事件重庆井喷事件经过家禽受毒气侵害致死

眼睛被有毒气体伤害为遇难者整理服装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四)医疗卫生机构责任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2.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4.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反应措施1.各级人民政府2.卫生行政部门3.医疗机构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卫生监督机构6.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措施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身体伤害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措施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置开展科研与国际交流:开展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诊断试剂、药品、防护用品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国际合作,加快病源查询和病因诊断第二节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

一、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点和事件分级二、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二)及时报告的原则(三)调查与控制并举的原则(四)分工合作、联防联控原则(五)信息互通、及时发布原则三、应急处置的组织及职责专家组的组成和职责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医疗机构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开展临床救治;网络直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采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积极抢救,降低病死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好救治工作及时报告四、现场调查与病因分析五、现场控制措施(一)无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积极救治病人,减少死亡对共同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移除可疑病源疏散群众保护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五、现场控制措施(二)有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现场处置人员进入疫区时,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隔离治疗患者如有暴发或扩散的可能,提出封锁建议对病人家属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严格实施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等进行卫生学处理疫区内家禽、家畜应进行圈养健康教育,群防群治现场处理结束时要对疫源地终末消毒七、临床救治原则疑似传染病的救治在感染性疾病尚未明确是否具有传染性之前,应按传染病进行救治。治疗原则:隔离病人,病原治疗,一般治疗与病情观察和对症治疗。六、防护措施疑似非传染性疾病的救治1.疑似食物中毒:停止可疑中毒食品用药前采集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积极救治病人2.疑似职业中毒:迅速脱离现场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对症支持治疗京沪高速液氯泄漏事件第三节急性化学中毒的应急处理

京沪高速液氯泄漏事件第三节急性化学中毒的应急处理

一、急性化学中毒的概念与特点

急性化学事故是指一种或多种化学物释放的意外事件,短时间内损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使机体引起中毒病变,化学损伤、残疾或死亡。

化学事故的类型从救援角度出发,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般性化学中毒事故和灾害性化学事故。急性化学中毒的特点发生突然,防救困难病变特异,演变迅速,可大规模杀伤人、畜扩散迅速,受害广泛污染环境,不易洗消影响巨大,危害久远二、急性化学中毒的临床表现在短时间内吸入或吸收较大量的化学毒物,迅速造成人体发病的称为急性化学中毒。毒物在吸收、代谢、排泄过程中可给人体组织、器官造成直接或继发性损害。其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消化系统病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及泌尿系统损害。

三、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断

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断原则诊断的关键是掌握吸收毒物(病因)及吸收毒物后引起损害(疾病)的根据,综合分析其因果关系,做好鉴别诊断,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诊断的分析方法

1.病因诊断根据中毒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2.定位诊断根据中毒的临床表现,推导毒物作用的靶器官或病变部位进行诊断。3.鉴别诊断。诊断分级及管理

根据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按中毒程度分为观察对象(刺激反应);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四、急性化学中毒的急救原则现场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降低伤亡率,减少并发症、后遗症。(一)现场处理要点

尽快脱离事故现场,疏散受害人员立即采取控制,阻断毒源初步判断病因,为正确施治提供依据;分类管理,通知医疗机构做好接诊准备;通报上级有关部门,成立抢救指挥部四、急性化学中毒的急救原则(二)现场医学救援要点做好生命体征的维持措施尽早给予解毒、排毒及对症处理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镇静、合理氧疗给予糖皮质激素等非特异性拮抗剂对症支持疗法四、急性化学中毒的急救原则案例:2003年的3月4日某医院的门诊来了两位病人。她们是一对母子。母亲,38岁,采购员。临床症状:干咳、寒战、全身乏力3天,发热2天。体温39℃,白细胞2.1×109/L。胸片:两下肺纹理增粗,模糊,右心膈角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儿子,4岁。临床表现:咳嗽、发热一天,体温38.2℃。白细胞3.7×109/L。经询问母亲就诊8日前刚从G城市出差回来,该城市当时正有SARS流行。问题:如果您怀疑他们是SARS病人,该如何处理?该医院应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控制?如何进行消毒和污染物品的清除?您在处理这些病人时,需做好哪些个人防护工作?其他医护人员应如何做好职业防护?如果您怀疑他们是SARS病人,该如何处理?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医院接诊流程:测试体温发热病人发热门诊留观室定点医院隔离病房戴口罩可疑拟似诊断与临床诊断病例在检测体温时,发现病人发热,立即请他们戴上口罩,进入发热门诊。您询问病史,发现为非典型肺炎可疑病人,即以传播危险最小的方式收入专门的留观室。诊断:根据卫生部的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进行1.流行病学史: 1.1.与发病者密切接触;1.2.发病前2周内曾去流行区。2.症状与体征:发热,干咳,少痰等。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4.X线胸片:肺部片状、斑片状影或网状改变5.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母亲:1.发病前2周内接触SARS的流行病学史:就诊8日前刚从G城市出差回来,该城市当时正有就诊8日前刚从G城市出差回来,该城市当时正有SARS流行。2.符合SARS的临床表现:干咳、寒战、全身乏力3天,发热2天。体温39℃。3.符合SARS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1×109/L。4.符合SARS的X线胸片表现:两下肺纹理增粗,模糊,右心膈角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5.符合SARS的抗生素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不明显。

符合卫生部的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您应坚持首诊负责制,立即将病人转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您接待该病人的诊室即行全面消毒,并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儿子:1.与发病者密切接触的流行病学史。2.符合SARS的临床表现:咳嗽、发热一天, 体温38.2℃。3.符合SARS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7×109/L。符合卫生部的非典型肺炎拟似诊断标准。

您应坚持首诊负责制,立即将病人转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您接待该病人的诊室即行全面消毒,并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快速测体温: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起病急,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且检测体温简单方便,易为群众接受,所以采用快速检测体温作为初筛的有效方法。以期作到早发现、早隔离。发热门诊预检

发热门诊:为早发现、早隔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首诊负责制的起点。

隔离要求:

1.设立在相对独立区域,与普通门急诊分开。

有明显标识,单独出入口。

2.与其他部门空调系统或气流不相通。诊室 内空气流通。

3.近距离有隔离卫生间。

专门留观室与隔离病区:1.区域隔离:1)独立设区:与其他区域隔离。非典型肺炎病区与疑似非典型肺炎病区也应隔离。设单独出入口。各有明显标识。与其他部门气流不相通。2)在出入口、病房门口和区域交叉处放置脚垫。脚垫浸含2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走过时,鞋底必须充分接触消毒液。应经常补充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隔离病房外2.病人隔离1)通风:病房内关闭中央空调,封住回风口;

排气窗设在无公众走动区域;病房门保持关闭。2)病人:应戴十二层棉纱口罩;

不得离开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