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其在常见病虫害中的实施_第1页
博兴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其在常见病虫害中的实施_第2页
博兴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其在常见病虫害中的实施_第3页
博兴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其在常见病虫害中的实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棉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病虫害威胁越来越棘手。在种植棉花过程中,需对病虫害防控工作加以重视。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将结合实际详细探讨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防控对策,希望能为我国棉花种植业的长远发展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棉花种植是博兴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博兴县有着十分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在过去,由于农业基础较为薄弱,且缺少先进的灌溉技术,棉花屡次遭受病虫害威胁,给当地棉花种植产业带来了不小打击。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防控技术被应用于该领域,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这离不开种植人员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二者缺一不可。1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要点1.1选择无病虫害种子博兴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地处华东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不高,无霜期将近200天,光照充足,降水分布平均,因此适合大规模发展棉花种植产业。在山东省国民经济中,棉花产业的占比较大,种植、纺织加工以及衍生产业给农户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近年来,博兴县正在对传统的棉花种植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例如,鲁棉研28号、国欣棉3号、冀棉958、鲁棉研36号、鲁棉研37号、K836、瑞杂816、冀棉169都适合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上述品种均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且符合绿色种植理念。对于优质品种的选择而言,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并保障经济效益。棉花种子除了抗病虫害能力强以外,还应拥有产量高、抗逆性强、抗倒伏、抗旱抗寒等优点。此外,棉农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壤和病虫害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治措施。选择优质的棉花品种有以下优势:首先,不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减少农药使用量,对于环境保护而言意义重大。其次,可降低防治病虫害的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也更加简单。最后,优化培育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稳定的棉花品种之后,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保证高产、稳产,对于逐步建立本地化病虫害防控体系十分关键。在选种工作完毕后,种子的预处理工作也有助于降低病虫害威胁。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对于没有脱绒包衣的棉花种子可进行晒种,在正式播种15至20天前,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地面上,铺开厚度为10至15厘米,晾晒3至5天,每日翻动3至5次,待晒透后即可用来播种。第二,通常情况下,正规厂家的棉花种子大都已进行包衣处理,因此棉农在购买后无需二次处理。对于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其正式脱绒后,使用专业种衣剂进行拌种,每千克兑水30毫升,能起到预防苗期病虫害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棉蚜、盲蝽蟓等害虫。购买种子时需从正规厂家处采购,且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净度接近100%,生产用种纯度超过95%,发芽率不低于80%,含水率不超过10%。如果是需单粒精播的品种,则要求发芽率达到85%以上。1.2合理选地对于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言,合理选择种植地块也十分重要。棉花具有较强的喜光属性,因此在种植棉花过程中,应确保种植区域位于向阳面,为棉花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光照,并且要保证四周没有遮挡物,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是抵抗病虫害威胁的先决条件。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充足的水分以及养分必不可少,土壤肥力充足、透气性好的砂性土地最适合种植棉花,并且土壤的酸碱度适中,含盐量越低越好,避免给害虫留下生存繁殖空间。在选择土地完毕后,需立即进行整地。在翻耕过程中,每平方千米的土地需施加3吨农家肥、20千克磷肥、5千克钾肥。耙耢能使棉花的种植地块更加平整,土壤也变得细碎,有利于棉花的通风和透气。在正式播种之前,需灌溉充足的水,为后续棉花种子的出苗创造有利条件。通常情况下,浇灌工作应在正式播种前20天左右进行,每平方千米需浇灌90立方米水。如果前一茬种植的是大蒜或者小麦,需立即进行整地。由于深耕后秋季应储存土壤水分,而春季应减少土壤水分,因此可采用耙压等措施留存土壤中的水分。在进行翻耕时,翻耕深度需综合考量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能耗等,翻耕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对棉花后期生长造成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及时铺膜也十分重要,可起到提升土壤温度的作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速度的加快。整地要选择适宜的耕地机械工具,如犁、耕等,进行深耕、翻耕、找平、耙松作业,以此改善土壤条件。此外,棉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土壤条件,适当选择化肥或者有机肥,确保土壤肥力和水分充足。还需根据现实生产需求和种植技术,对操作方式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合理规划,促进田间整备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提升。通过整地处理,棉花在后续生长发育中所遭受的病虫害威胁能有效降低,并且便于进行绿色防控[1]。1.3控制种植温度首先,在棉花种子播种完毕后,由于病虫害的暴发规律与种植温度息息相关,因此棉农需对其加以控制。可采用覆膜进行保温,促进种子种植温度得到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的提升。棉花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对于外界温度的感知较为明显,因而不同的外部温度也会对生长发育速度造成巨大的影响。生长温度适中,棉花种子就能旺盛发育。因此,当棉花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应采取合适的手段将其与土壤脱离开来,并根据实际发育状况科学选择种植时间,将幼苗栽入田间。在正式进行移栽之前,田间多余的垃圾以及杂草需及时清理干净,避免因杂草过多而给害虫留下生存空间,对于病虫害防控而言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其次,在种植棉花过程中,山东地区最好选在每年的4月份,此时的温度最为适宜。棉农需时刻关注本地的气候变化情况,以便于提前做好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如果选择在春季种植棉花,最好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播种,切忌气温过低时播种,以免土壤温度不达标而冻死或者冻伤棉花种子,且这种温度条件下播种的棉花存在先天不足,会出现发芽率低、抗病虫害能力弱等问题。若遭遇极端天气,棉农应根据实际状况适当调整棉花种子的播种时间点。如果到了种植月份此时温度条件仍然不合适,则可适当地浇灌土地,以确保棉花种植时间不会被耽搁太久。为满足本地的生产需要,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统一种植,确保棉花的品质不受影响,根据农业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种植时间,播种前一天将种子分发到农户手上,提前做好播种准备,按时播种切忌延误。最后,植株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确保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阳光、水分以及肥料的充足,促进其抵抗力的增强。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播种过程中,农户应保证沿直线种植,且行间距相等,深度适中,数量平均,避免重播或者漏播问题的出现。在夏季,应选择播种和施肥共同进行的劳作模式,等到棉花完全进入生长发育期后,将化肥注入到土层10厘米深的位置。种植户可采用精量穴播的方式,每个穴内播种2粒棉花种子,深3厘米左右,每平方千米播种6000穴左右。如果种植的棉花种子属于杂交品种,行距应为100厘米,每平方千米播种4500穴左右。使用农用机械收割的棉花地应设置适当的行距,每平方千米播种9000株左右[2]。1.4物理防控技术对于棉花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而言,物理防治技术因其适用范围广受到棉农的青睐。例如,在使用灯光诱杀技术的过程中,可借助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小地老虎、棉盲蝽等,每3平方千米设置一个杀虫灯,架在离地1.2米处。该防治方式可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更加绿色、环保,且无须消耗大量的资金,防治成本较为低廉。物理防控技术具体操作如下:播种距离要恰到好处,使棉花幼苗疏密合适,有利于其生长过程中吸收氧气和接受光照。根据旱情及时浇水,及时除草。深挖土壤可将虫卵清除,减少害虫基数。采用轮作的方式,减少同一块地的连续种植次数,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速度。在种植棉花幼苗的土壤上铺一层细筛,或在土壤上行走,过滤掉虫卵和蛹等昆虫,或者在棉花幼苗穗头处套上塑料袋,避免棉花幼苗螟虫等蛀虫的侵扰。1.5化学防控技术如果上述物理防控技术已经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棉农需选择合适的化学防控技术。为符合绿色防控理念,棉农应选择市面上无公害的农药。需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可能会增强某些病虫害的抗药性,并且还会对农产品、空气、土地造成污染,甚至危及人、畜健康,最终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尽可能选择对环境危害小、绿色、环保的化学药剂。常见的化学药剂有杀虫剂、除草剂等,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喷洒时间是否合适,避免过早或过晚导致防治病虫害效果不佳。也可将其他防治技术融入到化学防治技术中一起运用,促进抗病虫害效果的提升[3]。1.6信息化防控技术现如今,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先进的信息化防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棉花种植领域中,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因此,在应用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条件逐步建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加大推广力度,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与手段,构建监测预警系统,并加大推广力度,还需将各类常见的病虫害基本信息导入系统之中,以便于后续在暴发危机时不会手足无措,促进棉花病虫害防控效果的提升。2常见棉花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对策2.1立枯病通常情况而言,该病常见于棉花的幼苗生长时期。在正式破土前,棉花幼苗极易感染立枯病,导致种子发生腐烂,且流出黄褐色黏稠液体。在出土后,患病幼苗的茎基会发烂坏死,但是不会立即倒伏。在出现棉花大面积感染立枯病后,应将地块进行轮作,期限为2至3年,可起到降低病虫害威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田间管理水平,促进抗病能力的增强。如果已经大面积染病,在刚刚发病时,可使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连续喷洒2至3次,每次间隔10天。或者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连续使用2至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农户需立即拔除已经病死的棉花植株,并集中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销毁,将感染源扼杀于萌芽之中。2.2炭疽病在出苗期,棉花容易感染炭疽病,棉铃期也容易发病。在正式出土之前,感染此病后会出现烂芽的情况,造成田间缺苗。如果在出土后感染,靠近地面的部分会出现红褐色病斑,极易折断。在叶子受到损害后,叶缘也会出现椭圆形病斑,之后逐渐扩大,呈现出暗褐色。在发病后,可使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间隔10天喷洒一次。在铃期发病,可使用70%代森锌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续使用2至3次,每10天喷洒一次即可见效[4]。2.3枯萎病该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皱缩型、黄色网纹型、黄化型、青枯型及紫红型五种类型。皱缩型枯萎病多发生棉花幼苗长出5片真叶之后,病株上部叶片发生皱缩、畸形、变厚,叶片不枯死且颜色呈深绿色,并伴随病株节间缩短,整体矮化。发生枯萎病的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减少田间病菌积累,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对于零星病株可及时拔除,集中到田外销毁,以减少田间病原。棉花收获后实行清田,就地烧毁。2.4棉蚜虫该类害虫常发于棉花出苗期,通常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9月和10月也可能会出现。在棉花进入吐絮期的过程中,棉蚜虫的数量会呈指数级上升,危害性极大。成虫以及幼虫会以棉花叶片为食,吸干汁液。被啃食叶片的背面会出现卷缩,叶表的蜜露会形成油光叶,对光合作用产生遏制作用,导致植株发育不良,叶片狭小,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要想对该种害虫进行有效防控,需遵循“适时播种”的基本原则,种植时间节点要适宜。在正式播种前做好消毒工作,确保田间无杂草,从源头处切断病源。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防治方法:第一,可使用黄板诱杀迁飞期的害虫。第二,在发病初期,可使用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50至80毫升,每隔7天喷洒一次,喷洒2至3次即可见效[5]。2.5棉铃虫棉铃虫主要发生在棉花蕾铃期,一年可发生3至4代,3代后成虫具有抗药性。主要蛀食棉花的花、叶、蕾、铃多个部位。成虫白天隐藏在棉花叶背面,黄昏时开始为害棉花。棉农应在秋季时深耕虫蛹,或者将害虫翻入深层闷死。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