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上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01讲核心(版)_第1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01讲核心(版)_第2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01讲核心(版)_第3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01讲核心(版)_第4页
统编版八上历史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01讲核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产生与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3.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优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4.发展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5.企业家代表: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还有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交通通信: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社会习俗的变化:3.饮食: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4.婚丧: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5.娱乐: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6.服饰: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7.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新式教育: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2年清政府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2.创办报纸: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3.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二、文学艺术的成就文学鲁迅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阿Q正传》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20世纪初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20世纪中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绘画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颇深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鸿篇巨作,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音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田汉作词《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电影《定军山》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创办实业:①口号:“实业救国”。②实践: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3)短暂的春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4)民族工业发展特征: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③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点拨: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艰难曲折。【练经典01】(2020·辽宁本溪·八年级期末)1.状元实业家是()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謇 D.左宗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C项正确;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排除A项;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D项。故选C项。(2022·辽宁盘锦·模拟预测)2.下表反映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的变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民族工业注册工厂情况汇总表(部分)1903——1908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41.3家1916——1919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124.6家A.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鼓励私人兴办企业的诏令B.五四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被推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表格可知,中国民族工业注册工厂情况从1903—1919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不断增加,其中在1916年——1919年增长最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C项正确;百日维新是在1898年,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被推翻是在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2022·福建漳州·二模)3.下图为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影响其数量变化的国内因素是()A.军事工业的刺激 B.政府法令的鼓励 C.外国资本的引入 D.海关税率的降低【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涉及的时间段为1895--1911以及1912一-1918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清末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以及实业救国思潮兴起,都跟政府法令的鼓励有关,B项正确;军事工业的刺激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外国资本与国内因素无关,而且外国资本只会打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我国近代关税没有自主权,而且关税降低会导致大量外国商品涌入,打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2019·湖南·耒阳市教育研究室八年级期末)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022·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三模)5.某校“天地人历史研究社”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发展曲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十九世纪末民族工业起步 B.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C.一战后民族工业持续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不均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较快,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工业起步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可知,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低谷,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稳定,没有体现近代民族工业分布不均衡,排除D项。故选B项。【技巧总结】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特点和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1)《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商务印书馆:A.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点拨:《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练经典02】(2022·新疆·模拟预测)6.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在其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下列选项中成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的是()A.《时务报》 B.《民报》 C.《申报》 D.《解放日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C项正确;《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排除A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创刊,排除B项;《解放日报》最早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早期刊物,排除D项。故选C项。(2020·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7.《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①谭嗣同英勇就义②《马关条约》的评论③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④《南京条约》的评论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申报》创刊于1872年,谭嗣同英勇就义是在1898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是在1905—1909年,所以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申报》上看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所以《申报》上不可能看到《南京条约》的评论,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2022·云南文山·一模)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出版事业”表述,不正确的是()A.《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B.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C.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D.新华书店是中共在根据地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答案】C【解析】【详解】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共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2020·辽宁本溪·八年级期末)9.在上海创办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三联书社 D.上海辞书出版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A项正确;中华书局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排除B项;三联书店的前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三家书店全面合并,1951三联书店并入人民出版社,排除C项;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78年改称现名,系我国首家工具书专业出版社,排除D项。故选A项。(2022·江西赣州·八年级期末)10.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