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多难造就诗圣-杜甫》名师教案1_第1页
《万方多难造就诗圣-杜甫》名师教案1_第2页
《万方多难造就诗圣-杜甫》名师教案1_第3页
《万方多难造就诗圣-杜甫》名师教案1_第4页
《万方多难造就诗圣-杜甫》名师教案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万方多难造就诗圣——杜甫》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介绍杜甫的生平、作品等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杜甫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杜甫极其作品的喜爱之情。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初步感知知人论世方法活动准备1、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杜甫人物简介、人物履历、杜甫思想、杜甫艺术特色、故事、他人评价及各时期重要的作品等资料。2、各小组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3、通过一首诗来了解一下知人论世的方法,再通过一首诗把杜甫的艺术特色讲解出来。4、卡片、幻灯片、道具。活动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九组,一组准备人物简介,二组准备个人履历的第一个阶段读书壮游阶段,三组准备第二阶段困居长安十年,四组准备陷贼与为官时期,五组漂泊西南时期,六组准备杜甫思想,七组准备艺术特色,八组准备一首诗来讲解知人论世的方法,九组准备一首诗来讲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活动过程一、激趣主持人:他是后世文人眼中的“诗圣”,他是鲁迅口中的“中国人的脊梁”,他是梁启超笔下的“情圣”,他是郭沫若心中的“诗中圣贤”,他是闻一多尊奉的“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绚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出示课题——万方多难造就诗圣——杜甫)课前演讲(评价演讲)展示讲课思路人物简介人物履历杜甫思想艺术特色感悟杜甫一组介绍:人物简介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主持人:被称为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的“诗圣”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现在我们一同走进这四个时期二、个人履历读书壮游时期(712—746)35岁之前困居长安十年(746—755)35—44陷贼与围官时期(756—759)45—48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8—59二组介绍读书壮游时期读书、壮游时期(35岁前)——创作的准备期开元盛世,天宝前期,不识愁滋味的快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岁开始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主持人:“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为他准备了充分条件;“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充实了他的生活。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出了他的雄心壮志。他正是带着这种雄心壮志走向了第二个时期。三组介绍困居长安十年困居长安时期(35-44)—创作定位期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长安应试,李林甫作梗,戏弄文人,“野无遗贤”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主持人:《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既是对自己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也展示了唐代盛世结束,危机四伏的社会图景,同时也表达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拳拳深情。困居长安十年,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也确定了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方向。这位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政治理想的诗圣又踏上了第三个时期。四组介绍陷贼为官时期陷贼为官时期(45-48)创作高峰期陷贼:安史乱,长安沦陷——鄜州羌村避难——奔灵武行在——陷贼——流亡长安《春望》《月夜》《哀江头》《悲陈陶》《悲青坂》为官:“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逃离长安奔肃宗凤翔行在。官授左拾遗(杜拾遗)。因反对房琯罢相被贬。”再度接触人民。《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主持人:诗人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与痛苦,做官、陷贼、流亡、遭贬,生活体验异常丰富,创作也较多,作品客观记叙时代的真实,有着史诗的伟大意义,诗人创作进入了高峰期。五组介绍漂泊西南时期4、漂泊西南时期(49-59)—创作丰收期投奔高适——入炎武幕——检校工部员外郎——草堂生涯《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移居夔州——漂泊荆湘——卒于湘江水舟中《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主持人:“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可见这位忧患一生的诗人直到死也没有忘记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这样伟大的诗人有哪些思想呢?六组介绍杜甫思想杜甫的思想核心:儒家思想忠君爱国思想七组通过一首诗讲解知人论世方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两题又雪杜甫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注】公元765年,杜甫离开草堂,顺江而下,因病暂住云安(今重庆云阳)。14.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描写了南方雪景,一个“沾”字传神地写出了南方积雪湿重不够蓬松的特点,突出了蜀地冬季环境的寒冷。B﹒颔联连用两个叠音词“微微”“脉脉”,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雪仿佛在含情脉脉地离人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眷恋。C﹒颈联“冬热”两句,通过“鸳鸯”“豺虎”对比揭示蜀地气候宜人和环境的雄奇瑰伟,也为末句写北归长安作铺垫D﹒尾联中“焉得北之朝”中的“北之朝”应指诗人向北回到京城长安,“焉得”二字写出诗人渴望回到京师的迫切心情。E﹒诗人以“又雪”为题,摹景状物,情景交融,极富神韵。全诗语言朴实,刻画细致入微,诗人疾病缠身,寄托遥深。“愁边有江水”,诗人忧愁如汩汩江水。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愁”有哪些?(6分)八组介绍杜诗的艺术特色杜诗的艺术特色沉郁:思想内容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手法具体体现:内容的博大精深,意境的雄浑深沉。2、题材的悲剧色彩,气氛的沉郁悲凉。3、表现手法的迂回曲折,章法结构的波澜迭出。4、语言的凝重苍劲,音韵的抑扬顿挫。九组通过一首诗来讲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谈谈此诗是如何体现杜甫诗歌中顿挫特点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主持人:杜甫这个专题我们阅读完了,知人论世方法也实践了,听听感悟吧!感悟杜甫杜甫的人文情怀: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推己及人的悲悯情怀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不论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无论在位与否,都要谋其政。杜甫精神的伟大之处: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选题“一言心得”杜甫离我很远(2)杜甫与我同行主持人: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