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少儿课件植物出书01学习资料_第1页
美术少儿课件植物出书01学习资料_第2页
美术少儿课件植物出书01学习资料_第3页
美术少儿课件植物出书01学习资料_第4页
美术少儿课件植物出书01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蔬果类第一课《石榴》第二课《寿桃》第三课《荔枝》第四课《绿葡萄》第五课《紫葡萄》第六课《琵琶》第七课《山楂果》第八课《柿子》第九课《葫芦》第十课《丝瓜》花卉类第十一课《蝴蝶兰》第十二课《康乃馨》第十三课《凌霄花》第十四课《桂花》第十五课《秋海棠》第十六课《木棉花》第一课《石榴》老师的话: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花象征了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所以很多中国人都喜欢在自家庭院里种植一两颗石榴,以祈求生活如石榴花般红红火火。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材料准备:中国画工具、石榴的图片、石榴的实物、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石榴。了解石榴在中国文化中的知识教学要点:要充分利用好笔根、笔肚、笔尖一笔下去所成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效果。在行笔过程中用笔不要太圆,应当圆中有方。还应注意好,果实的疏密变化,以免果实都挤在了一起,如图01第二课《寿桃》老师的话:在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有关于食用蟠桃能够长寿的精彩描写。自古以来,桃始终被作为福寿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桃子是仙家的果实,吃了可以长寿,故桃又有仙桃、寿果的美称。由于桃具有以上吉祥象征,千百年来一直被画家、雕刻家当做吉祥象征,或画上中堂,或雕上家居墙、具,特别在为老人祝寿时,献上一幅寿桃画、一件寿桃艺术品是必不可少的,老人一定会非常高兴。这也是在吉祥绘画中寿星的手中为什么总要托着一个硕大的桃子的原因。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寿桃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寿桃。了解寿桃在中国文化中的知识教学重点:本节课给了学生两种选择,一种复习复习上节课果实、叶、枝干的组合。第二种是让学生画竹蓝中的桃子。学生在画竹篮中的桃子容易忽视桃子被竹篮遮挡住得的部分,应此有时会出现桃子感觉是站在竹篮的边沿。如图01第三课《荔枝》老师的话: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荔枝色美味味更美。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荔枝同“吉利”谐音,象征着吉祥因此荔枝是中国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荔枝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要点:一、如何体现出果实的前后层次感。(一是用色上,前面的果实用色浓艳,后面的果实用笔水份较多体现出“淡”:二是后面的果实应当体现出前后的遮挡关系。三是在用笔上后面的果实笔前面的果实应当留有一定的距离“留白”)二、如何体现出荔枝表皮上的凹凸机理效果。(在有的书上是用点的方法,不过点完后看起来倒像是杨梅,因此我采用的是勾画出上面的凹凸感。)第04课《绿葡萄》老师的话:说起葡萄不得不说说新疆的绿葡萄。绿葡萄又名新疆绿葡萄干,由号称水果世界“绿珍珠”的新疆无核白葡萄,干制而成。是新疆的主要传统特产之一。;绿葡萄表皮光滑像玛瑙一样晶莹剔透惹人喜爱。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绿葡萄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绿葡萄。教学重点:蔓、叶、果实之间的组合关系。画蔓一般采用中峰像写草书一样行笔。葡萄的叶子的为掌状五裂,宽而大在用用笔时以侧峰为主。还应当注意叶子的前后遮挡关系,有时学生忽视了这点,刻意的画出叶子的掌状五裂显得呆板。结在树上的葡萄是成串的,也应当注意葡萄粒与葡萄粒的前后关系,如果学生不注意这点就好像一粒一粒”靠”在的一样。第五课《紫葡萄》老师的话:每到秋天,那熟透了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之间,那紫色的像一颗颗晶莹的紫宝石,逗人喜欢。它那光滑的外皮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透出淡雅的光芒。葡萄梗上挂着几面翠绿的叶子,恰似一顶顶小巧玲珑的遮阳伞,给葡萄挡着阳光。那细细的藤又宛如一卷一卷的小猪尾巴,看这葡萄,让我馋涎欲滴。葡萄与人们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葡萄的紫色象征富贵、吉祥,绿色象征着生命和春天。它的累累硕果更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因此,以葡萄为题材的国画作品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紫葡萄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蓝中的紫葡萄。教学要点:在上节课中学生学生对葡萄的表现手法已经熟悉了,在本节课中重点让学生表现紫葡萄。用花青加曙红加二青调配出紫色将色由笔尖调到笔根,笔尖可以加点少于胭脂色。葡萄的颜色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尝试。第六课《枇杷》老师的话:枇杷,古人有称它为“卢橘”,宋代苏东坡有“罗浮山下四十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桔微黄尚带酸”的诗句。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与樱桃、梅子并称“果中三友”。枇杷的树干木质坚韧,可供制作木梳、木棒等;叶和果可以入药,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总之,枇杷浑身上下都是宝。枇杷还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铁、钙及维生素A、B、C,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作用,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营养素哩!真不愧是“果中之冠”啊!有人说“我爱枇杷,不是爱它的味美,而是它与世无争、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枇杷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枇杷。教学要点:画法果实的画法可以用点厾法也可以用勾填法。画叶子时应当注意叶子有前有后、有左有右才有层次与厚度,外边缘的叶子更要精心组织,务求生动。画叶多用水墨,黑与黄对比要鲜明醒目。画枇杷,枝干极为重要。画面的气势,主要靠枝干伸张,用笔用墨可参照梅花枝干画法。枝干是画面的骨架,穿插布置要有总的势态考虑,用笔用墨要有轻重粗细、浓淡干湿及虚实等变化。第七课《山楂果》老师的话:山楂,又名山里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冰糖葫芦。六月份左右,山楂树开出了一串串光洁晶莹的花,就像冬天里的小雪花,白得十分淡雅,让人觉得它是那么纯洁,那么美丽,就像一位多情的少女。一阵微风轻轻地在山檀树旁拂过,山楂叶、花全在空中飘飘荡漾,就像仙女散花,又像蝴蝶飞舞,把院子装饰得更加美丽。

七八月份,山楂树上结出了一个又一个小青山碴,就像一个个没有成熟的孩子,顽皮地在树枝上荡秋千。慢慢地小山檀长成了大山楂,青山楂也变成个青里透红的“小娃娃”。

将近十月,山楂熟了。红扑扑的小皮儿加上白点的衬托,显得更加清新悦目。这时候,山楂已经可以吃了。

初夏,山楂树开花了。它们三三两两挤在一起,开得那样热闹。虽也有喜欢独处的,但多数都像在比赛,从枝头到枝尾开了一大串。站在山顶眺望远方,那一片片的山檀林像一片片粉色的雾。山椿的花谢了以后,树上挂满了绿色的小豆豆,这就是山楂的幼果。幼果慢慢成熟了,先变成了淡红色的,随后变成暗红色,到了秋天,山楂就完全成熟了,颜色是深红色的。山楂和桂圆的大小一样,只是遍身生着黄色的小点点。

秋天来到了,山楂树上挂满了玛瑙似的红果,整林的山楂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悬挂在枝头、枝间,叫人看了直流口水。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山楂的图片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山楂。教学要点:在本节课中用色较多,以色为主以墨为辅。叶子用藤黄加花青花叶,要是觉得颜色太纯可以笔尖加点墨进行调和。画叶时要注意它的层次和方向的变化。勾叶脉如同“写小字”要早勾,因为颜料的颗粒较大,等色完全干透后来勾显得不够自然。如果是用墨来画叶子要干了后再勾以免晕开。山楂果为木本植物,枝干用笔和用墨应干而有力。果实调鹅黄或土黄至笔根,曙红调至笔肚,笔尖加胭脂以侧峰用笔,注意果实的遮挡和方向的变化。用三绿加土黄或鹅黄在果实的一侧点出山楂果上的小点,以凸显果实的立体感。第八课《柿子》老师的话:柿子原产地在中国,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有首诗可以验证“秋入小城凉入骨,无人不道柿子熟。红颜未破馋涎落,油腻香甜世上无。”果实形状较多,如球形、扁圆、近似锥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在中国的北方有在庭院栽种柿子的习惯,每到秋天高高的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很是让人喜爱。柿子,“事事如意”预示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热爱。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柿子的图片、柿子的实物、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柿子。了解柿子在中国文化中的知识。教学要点:柿子的用笔圆中见方,不宜太圆。用墨点蒂时应当注意不同角度的变化,以免太单板。第九课《葫芦》老师的话:葫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除了食用还可用作容器。在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对葫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愈来愈广泛,如用它制成乐器,作为养虫的器具,甚至用模具套制出多种多样的高级艺术品——葫芦器。“由于“葫芦”与“福禄”音同,它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民间以彩葫芦作佩饰,就是基于这种观念。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由此可见葫芦在中国文化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葫芦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葫芦。了解葫芦在中国文化中的知识教学要点:葫芦的构图及运笔用墨和着色。在国画构图中应当注意画面中整体的气势(走向),以免散乱。葫芦的用色,可以用草绿表现出未成熟的葫芦:也可以用藤黄或鹅黄笔尖加少许赭石来表现成熟的葫芦,本节课表现的是成熟的葫芦。第十课《丝瓜》老师的话:丝瓜是我们常见的蔬菜之一。属于草本类缠绕疼类植物,一年一生,依附于树干、支架进行盘绕向上的生长,且在其藤上生长出一条条细长的果实—丝瓜。材料准备:中国画工具、丝瓜的图片、丝瓜的实物、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丝瓜。教学要点:整幅的丝瓜画要包括:叶子、果实和藤的组合内容。丝瓜的叶子比较简单。与前面所介绍过的葡萄、葫芦等的叶子的生长方式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丝瓜的藤具有缠绕性,多变、缠绕的向上生长,动态变化丰富。丝瓜的果实为细长型,表皮有凸起的筋脉,色泽淡绿。藤、叶、果实的关系为藤把果实和叶片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第十一课《蝴蝶兰》老师的话:蝴蝶兰,顾名思义,它的花瓣就好像蝴蝶的翅膀,柔软,脆弱,好像需要别人来保护它似的。蝴蝶兰的枝头上有许多小花苞,像一个个紫珍珠挂在枝头上。盛开的蝴蝶兰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飞在树林间,累了便停在枝头休息,好美妙啊!蝴蝶兰虽小,虽素,虽不起眼,但她努力地散发着小小的清香,那香气,不如麝香那么浓,不如欧洲香水那么清。可是,蝴蝶兰总是如此地努力如此地执著把一抹抹清香洒向人间。蝴蝶兰花语:我爱你,幸福向你飞来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蝴蝶兰的图片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蝴蝶兰。了解蝴蝶兰在中国文化中的知识教学重点:蝴蝶兰的生长造型规律。蝴蝶兰的主枝是在靠近根部的地方抽出了一根细细的枝条,深红色。这条主枝决定了这棵兰的主要构图,以后枝条越长越长,在上面逐渐长出了小豆般大小的花苞。第十二课《康乃馨》老师的话:康乃馨是母爱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尊重。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爱,魅力和尊敬之情,红色代表了爱和关怀。粉红色康乃馨传说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受到苦难流下伤心的泪水,眼泪掉下的地方就长出来康乃馨,因此粉红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与玫瑰所不同的,康乃馨代表的爱表现为比较清淡和温馨,适于形容亲情之爱,所以儿女多献康乃馨给自己的双亲。康乃馨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草花。宋朝王安石《咏石竹花》曰:“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纷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能度东风”。材料准备:中国画工具、康乃馨的图片、康乃馨的实物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康乃馨。通过绘画康乃馨让学生懂得“感恩”教学要点:康乃馨花瓣紧凑,边缘呈锯齿状,不宜一瓣一瓣地描写,捕捉大体感觉,用藤黄加花青调成草绿色或直接用淡墨落笔去表现叶子和枝干。画面完成后写出对妈妈说的“画”第十三课《凌霄花》老师的话:凌霄为著名的园林花卉之一。其花朵漏斗形,大红或金黄,色彩鲜艳。花开时枝梢仍然继续蔓延生长,且新梢次第开花,所以花期较长。凌霄花为藤本植物,喜攀援,是庭院中绿化的优良植物,用细竹支架可以编成各种图案,非常实用美观。也可通过整修制成悬垂盆景,或供装饰窗台晾台等用。凌霄花的花语是“敬佩、声誉”,寓意着慈母之爱。凌霄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结成花束赠送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材料准备:中国画工具、凌霄花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凌霄花。了解凌霄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知识教学要点:凌霄花和牵牛花一样花朵都是漏斗形呈喇叭形,在用色时要区别花头和花筒。在画面的组织上不要画得太满,往往学生画着画着就把画面画满了,没有透气的感觉。也要注意构图中的开合。第十四课《丹桂飘香》老师的话:中秋节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秋节里人们经常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材料准备:中国画工具、桂花的图片、名家作品教学目的:运用国画的手法来表现桂花。了解中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教学要点:用墨画出质感和叶子。桂花树属于木本植物,应体现出它干枯的质感。要组织好主枝和分枝的穿插组合关系,叶子的前后深浅关系。用藤黄和朱砂点出隐藏在树枝和叶子里的桂花。在点的过程中要注意疏密结合。第十五课《秋海棠》老师的话:在中国文化中经常用到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我们学习国画并不是为了画而画,而是要了解它内在精神和要表达的意思。中国文化很讲究含蓄美,需要我们慢慢的去体会和解读,就像秋海棠花的花语游子思乡、离愁别绪、温和、美丽、快乐。秋海棠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和唐琬的凄苦的爱情中可以体现秋海棠象征苦恋。材料准备:中国画工具、秋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