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三林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市三林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市三林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市三林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市三林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市三林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5℃时,向20mL0.10mol・L”的一元酸HA中逐滴加入0.10mol・L」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NaOH溶

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a点溶液中,c(A,)>c(Na+)>c(H+)>c(OH)

C.酸碱指示剂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猷

D.b点溶液中,c(Na+)=c(AO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与4m01%反应生成的HI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FhO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1L1.1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1.2NA

D.7.8g苯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1.3N&

3、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

元素组成两种盐b2da3和bca2。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丽田

V(HC1(«q)]/mL

A.Imold的氧化物含2moi化学键

B.工业上电解c的氧化物冶炼单质c

C.原子半径:a<b<c<d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d

4、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B、C的最外层

电子数之比为5:2,D的氧化物是常用的耐火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A的氢化物都是气体

B.简单离子半径:C>D>R元素

C.B、C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能溶解单质D

5、在下列有机物中,经催化加氢后不能生成2-甲基戊烷的是

A.CH2=C(CH3)CH2cH2cH3B.CH2=CHCH(CH3)CH2CH3

C.CH3C(CH3)=CHCH2CH3D.CH3CH=CHCH(CH3)CH3

6、Garnet型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锂电池最佳性能固态电解质。LiLaZrToO材料是目前能达到最高电导率的Garnet

型电解质。某Garnet型可充电锂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为:LiKe+Li.

xLaZrTaO-TiLaZrTaO+6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frJl,

e"

U.qHi瞬LiUZrTq与

■上.%jT.

UuLaZrhO固态电解质

A.放电时,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La^rTaO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口十的作用

+

C.充电时,b极反应为:LiLaZrTaO-xe=xLi+Lii-xLaZrTaO

D.充电时,每转移xmol电子,a极增重7g

7、25℃时将10mLpH=ll的氨水加水稀释至100m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稀释后溶液的pH=7B.氨水的电离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c(NH*)

C.稀释过程中八二二八、增大D.pH=ll氨水的浓度为0.001mol/L

C(NH3H2O)

8、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氟化钠等氟化物的牙膏有害健康,应禁止使用

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使用一定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将少量二氧化硫添加于红酒中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是法律允许的做法

I).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主要是要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H20kl2+20H一

B,过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Fe+4H+4-N03=Fe3++N0t+2Ha0

2-+2_-

C.用N&S2O3溶液吸收水中的CL:4Cl2+S2034-5H20=10H4-2S04+8Cl

-2-

D.向NaAlOz溶液中通入过量C&:2A1D24-CO24-3H2O=2A1(OH)31d-CCh

1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BCD

NaOH溶液滴入FeSO4Na2s溶液滴入AgCI浊

实验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溶液中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

现象

为红褐色色黑色为红棕色

A.AB.BC.CD.D

11、下列各项中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鉴别BaCL、Ba(N03)z.Na2SiO3

A分别向三种盐溶液中缓慢通入S02气体

三种盐溶液

B除去CuCL溶液中的少量FeCh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C除去HC1气体中混有少量Cb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D配制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A.AB.BC.CD.D

12、在一定条件下,使H2和0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发生反应,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Na2(h反应,使

固体增重2g。原混合气体中H2和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0B.9:1C.4:1D.4:3

13、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XYZ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NONOzHNO3①常温遇氧气

B.C12NaClOHC10②通入CO2

C.NazO:NaOHNaCl③加入H2O2

D.AhOjNaAlOzAI(OH)3④加NaOH溶液

B.BC.CD.D

0

14、25c时,向20.0。1111/0.111101/1,%乂溶液中滴入0.10101/1,/011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OH)的负对数

[一Ige水(OH)]即pOH水•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HX)

A.水的电离程度:M>PB.图中P点至Q点对应溶液中F7V(逐渐增大

c(X)

C.N点和Q点溶液的pH相同D.P点溶液中C(OH]=C(H+)+C(HX〕+2C(H2X)

15、秦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秦皮素”是其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结构简式如图所

示,有关其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HO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GoHMh

B.分子中有四种官能团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

D.Imoi该化合物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16、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立沸,溶新

T•海帝灼烧海带灰

碎片过渡

匚溶液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主要是无机物

+

B.氧化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l2+2H2O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酒精或四氯化碳

D.因L易升华,L的有机溶液难以通过蒸储法彻底分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是一种烧,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有机产品X、Y、Z«

COOCH2CH3

0OH

己知:I-R-C-R-R-,一R,(R或R'可以是烧基或氢原子)

COOH

II.反应①、②、⑤的原子利用率都为100%。

完成下列填空:

(1)B的名称为;反应③的试剂和条件为;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⑦OH

(2)关于有机产品Y(一/丫丫)的说法正确的是一。

»0°

A.Y遇氯化铁溶液会发生显色反应

B・ImolY与Hz、浓溟水中的Br2反应,最多消耗分别为4moi和2moi

C.ImolY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以消耗3moi氢氧化钠

D.Y中⑥、⑦、⑧三处・OH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⑧,⑥,⑦

(3)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属于酚类化合物,且是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

b.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4)设计一条以CH3CHO为起始原料合成Z的线路(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反应试剂反应试剂

(合成路线的常用表示方法为:A反应条件'B反应条侔目标产物)

18、暗红色固体X由三种常见的元素组成(式量为412),不溶于水,微热易分解,高温爆炸。

己知: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L25g.L/,混合气体通过CuSOj,C11SO4固体变为蓝色。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o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

(3)固体X可由A与过量气体C的浓溶液反应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

(4)有人提出气体C在加热条件下与Fe2O3反应,经研究固体产物由不含+3价的铁元素,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固体

产物中可能的成分(限用化学方法)

19、氮化铝(室温下与水缓慢反应)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化学研究小组同学按下列流

程制取氮化铝并测定所得产物中A1N的质量分数。

己知:AIN+NaOH+3H2O=Na[Al(OH)4]4-NH3To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最先点燃一(“A”、"C”或"E”)处的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C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得的A1N中可能含有氧化铝、

活性炭外还可能含有一。

(3)实验中发现氮气的产生速率过快,严重影响尾气的处理。实验中应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4)称取5.0g装置C中所得产物,加入NaOH溶液,测得生成氨气的体积为1.68L(标准状况),则所得产物中A1N

的质量分数为

(5)也可用铝粉与氮气在1000C时反应制取A1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K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1N的制备,

共主要原因是

45-,6

20、已知25c时,^p(Ag2S)=6.3xlO-\Ksp(AgCl)=1.5xl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AgCI、Ag2s沉淀转化的原因。

步骤现象

I.将NaCl与AgNCh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II.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加Na2s溶液沉淀变为黑色

DI.滤出黑色沉淀,加入NaCl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

(1)I中的白色沉淀是_。

(2)n中能说明沉淀变黑的离子方程式是一。

⑶滤出步骤ni中乳白色沉淀,推测含有Ag。。用浓HN(h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x

和白色沉淀Y。

i.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向Y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①由i判断,滤液X中被检出的离子是一。

②由i、ii可确认步骤HI中乳白色沉淀含有AgCI和另一种沉淀一。

(4)该学生通过如下对照实验确认了步骤m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在Na。存在下,氧气将in中黑色沉淀氧化。

B: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沉淀

现象

C: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①A中产生的气体是

②C中盛放的物质VV是—。

③该同学认为B中产生沉淀的反应如下(请补充完整):_

2Ag2S+_+_+2H2O=4AgCl+_+4NaOH

④从溶解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B中NaCI的作用

21、雄黄(As4s力和雌黄(As2s3)是提取珅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DAsS和SnCb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b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HC1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o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屯了转移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吸收。

(3)As2s3和HN(h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03-=2H3As04+3S+10N02f+2H2。

若生成2moi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o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加入201nL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的pH>7,说明NaA为强碱

弱酸盐,则HA为弱酸,故A错误;

B、a点反应后溶质为NaA,B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则c(OIT)>后溶),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T)>c(A-),溶液

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c(OH-)>c(H+),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酚酰的变色范围为8〜10,指示剂应该选

用酚配:,不能选用甲基橙,故C错误;

D、b点溶液的pH=7,呈中性,则c(OIT)=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故D正确;

故选:Do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图示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

的关系。

2、C

【解析】

A.氢气和碘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生成的HI分子小于2NA个,故A错误;

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水的物质的量大于LlmoL含有的电子数大于Ns个,故B错误;

C.1Ll.l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ImolNWNCh,含有2moi氯原子,含有的氮原子数为1.2NA,故C正确;

D.苯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所有碳碳键都一样。

3、B

【解析】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元素

组成两种盐bzdas和bcaz。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盐酸过量时部分沉淀溶解,说明生

成的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铝,因此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偏铝酸盐,如NaAKh,因此a为O元素,c为A1元素,b

为Na元素;根据盐b2da3的形式,结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d酸难溶于水,因此d酸为硅酸,d为Si元素。据此分析

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a为O元素,b为Na元素,c为A1元素,d为Si元素。

A.d的寂化物为二氧化硅,Imol二氧化硅中含有4moiSi-O键,故A错误;

B.工业上冶炼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实现的,故B正确;

C.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avdvcvb,故C

错误;

D.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较高,而SiH«不能,因此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d,故D错误;

答案选B。

4、C

【解析】

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A为第二周期元素,

故A为碳;D的氧化物是常用的耐火材料,故D为铝;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

原子序数要比碳大比铝小,故B为氮、C为镁。

【详解】

A.元素碳的氢化物都是有机物的点类,当碳原子数小于5时,为气态,大于5时为液态或固态,故A错误;

B.B、C、D简单离子均为两个电子层,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B>C>D,故

B错误;

C.B、C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氮化三镁,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C正确;

D.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为氨水,氨水是弱碱不能与铝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5、B

【解析】

根据烯的加成原理,双键中的一个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甲基戊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

原子形成双键,即得到烯危

【详解】

2-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为2-甲基戊烷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从而得到烯髭;根据

2-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知,相邻碳原子上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的碳链结构有:C/'-C-C-C、CfC-C-C、

c-gc=c-cc-g-c-c=c

A.CH2=C(CH3)CH2cH2cH3的碳链结构为CL=C-C-C:-C经催化加氢后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A不符合题意;

B.CH2=CHCH(CH3)CH2cH3的碳链结构为经催化加氢后不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B符合题意;

C.CH3c(CH3)=CHCH2cH3的碳链结构为c,-ac-c,经催化加氢后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C不符合题意;

D.CH3CH=CHCH(CH3)CH3的碳链结构为经催化加氢后能生成2-甲基戊烷,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6、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由电池工作原理图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放电时,Li+向b极移动,则b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电极反应式为:xLi4-Lii-xLaZrTaO+xe=LiLaZrTaO,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放电时,a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选项正确;

B.由电池工作原理图可知,LiLaZrTaO固态电解质起到传导Li+的作用,B选项正确;

+

C.电池充电时,b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LaZrTaO-xe=xLi+Lii-xLaZrTaO,C选项正确;

D.充电时,a极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6C+xe,+xLi+=LixC6:每转移xmol电子,增重7xg,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7、C

【解析】

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加水促进电离,将10mLpH=ll的氨水加水稀释至100mL,体积增

大10倍,pH变化小于1个单位,即稀释后lOVpHVll,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c(OH-)减小,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H+)增大,故B

错误;

C.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中1MNH4+)增大、n(NHi.%O)减小,则溶液中增大,

C(NH3-H2O)

故C正确;

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则溶液中氨水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则pH=ll氨水的浓度大

T0.001mol/L,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8、C

【解析】

A、氟元素可以帮助人体形成骨骼和牙齿,缺氟易患斜齿,故A错误;

B、油脂既能运送营养素,也能作为维生素A、D、E、K的溶剂,它们必须溶在油脂里面,才会被消化吸收,但油脂

是小分子,不是高分子,故B错误;

C、将二氧化硫添加于红酒中,利用了SO?具有杀菌作用和抗飙化特性,故C正确:

D、废旧电池含有汞、镉等重金属,用完随便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应集中回收处理,防止污染土壤与水体,故D

错误。

答案选c。

9、C

【解析】

A.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H2O2+2H+=L+2H2O,选项A错误;

B.过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T+4H2。,选项B错误;

2+-

C.用Na2s2。3溶液吸收水中的。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h+S2O3+5H2O=1OH+ISO?+8C1,选项C正确;

D.向NaAKh溶液中通入过量C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1O2+CO2+2H2O=A1(OH)31+HCO3,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0、c

【解析】

分析:A项,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B项,红色褪色是HQO表

现强氧化性;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D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

为2NO+O2=2NO2O

详解:A项,NaOH溶液滴入FeSCh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

CL+HzO-HCl+HQ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I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

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

为2NO+(h=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颜色变化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1、C

【解析】

A、分别向BaCL、Ba(NO3)2、NazSKh三种盐溶液中缓慢通入Sd气体,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

有无色气体产生马上变为红棕色气体的为硝酸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硅酸钠溶液,故可鉴别三种盐溶液,选项A

正确;

B.氧化铜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转化为沉淀,则加入过量氧化铜粉末,过滤可除杂,选项B正确;

C.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1极易溶于水,不能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气,选项C不正

确;

D.盐酸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2、D

【解析】

已知: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T>二者相加可得H2+Na2(h=2NaOH,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

量的固体NazOz反应,使固体增重2g,则增加的质量为H2的质量,据此回答。

【详解】

分两种情况:

2g24,)

⑴若02过量,则m(H2)=2g,m(O2)=26g-2g=24g,n(H2):n(O2)=——<——;­7=4:3;

2g/mol32g/mol

⑵若H2过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H2+02=2WO,参加反应的氢气2g,消耗氧气为16g,所以混合气体中O2

10g16g__1

的质量是16g,H2的质量是10g,n(H):n(O)=——<——;-7=10:1;

222g/mol32g/mol

故答案为Do

【点睛】

抓住反应实质H2+Na2O2=2NaOH,增重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注意有两种情况要进行讨论,另外比值顺序不能弄反,

否则会误选A。

13、C

【解析】

A.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A正确;

B.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

酸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B正确;

C.氯化钠不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氧化钠,故C错误;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个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D正确;

本题选C。

【点睛】

要通过氯化钠得到过氧化钠,首先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可以得到过氧化钠。

14、D

【解析】

・lgc水(OH)越小,c水(OH)越大,酸或减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且酸中c(H+)越大、碱中c(OW)

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则c水(OH-)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M点水电离出的c水(OH。为104i」mol/L,P点水电离出的c水(OH。为lO^mol/L,水的电离程度MVP,故A错误;

c(HX-)c(HX)乂c(OH)二体

B.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P点至Q点溶液中c(OH-)依次增大,则22-

c(X')~c(X)*c(OH)-c(OH-)依

次减小,故B错误;

C.N点到Q点,加入的NaOH逐渐增多,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C错误;

+

D.P点溶质为Na?X,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H)+C(HX)+2C(H2X),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

溶度积等常数都是只与温度有关的数据,温度不变,这些常数不变。

15、D

【解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式,秦皮中物质分子中含酚・OH、碳碳双键、・COOG及酰键,结合酚、烯燃及酯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ioFhOs,A正确;

B.含有羟基、酯基、碳碳双键以及酸键4种官能团,B正确;

C.含苯环、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OH可发生氧化反应,-OH、・COOC・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酚羟基和酯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竣基和酚羟基,则I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moiNaOH反

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o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

16、C

【解析】

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将海带在珀堪中灼烧得到海带灰,将海带灰浸泡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将

残渣和溶液分离,得到含有碘化钾的溶液,向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将「氧化成12,向含有碘单质的溶液中加入萃取

剂萃取分液得到碘单质的有机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海带在珀烟中灼烧得到海带灰,有巩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主

要是无机物,故A正确;

B.氧化剂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1+m02+2甲=12+2%0,故B正确;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四氯化碳或苯,不能选用酒精,因为酒精易溶于水,故C错误;

D.因L易升华,有机溶剂的沸点一般较低,因此b的有机溶液通过蒸储法难以彻底分离,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苯乙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消去反应AD、

OHOH

Hz?H

CH3CHO---------------->C2H5OH—

催化剂PHCHCHCOOCHCH

浓硫酸,△3——23

HCNI

)>CH3—CH—C0OH」

CH3CHO

浓硫酸△CHEH-COOCH2cH3

定条件下

COOCH2cH3

【解析】

CHBrCH,

反应①、②、⑤的原子利用率都为100%,则这几个反应为加成反应,根据知,B和HBr发生加成反应得到该物

CHBrCH,

质,则B结构简式为所以B为苯乙烯;A为HOCH;C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厕发生水

CHOHCH3CO:H3

解反应生成D,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C结构简式为,1)结构简式为》发生信息1

0H

:H3-p-coOH

的反应,E结构简式为1,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F发生消去反应生成X,G相对分子质量为78,C原子个数

O-

为6个,则G为,苯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Y;

【详解】

⑴由上述分析可知B名称是苯乙烯,反应③的试剂和条件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苯乙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消去反应;

(2)A.因为Y的结构简式为:,结构中含有酚羟基,所以遇氯化铁溶液会发生显色反应,故A正确;

B.因为Y的结构简式为:只有苯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酚羟基邻位氢原子能和滨发生取代

反应,所以ImolY与出、浓滨水中的IW2反应,最多消耗分别为3m0吐和2moiIg,故B错误;

C.因为Y的结构简式为:酚羟基和竣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molY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以消

HO

耗2moi氢氧化钠,故C错误;

⑦OH

D.Y(©/了\"“")中⑥位酚羟基,显弱酸性,⑦为醇羟基,没有酸性,⑧位为较基上的羟基,属于弱酸性,但

H。/

酸性比酚羟基的酸性强,所以三处・OH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⑧>©>©,故D正确;

所以AD选项是正确的;

0H

:H3-f-C00H

(3)E结构简式为,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a.属于酚类化合物,说明含有酚羟基,且是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说明另外一个取代基位于酚羟基对位;b.能发生银镜反

应和水解反应,水解含有醛基和酯基,该物质为甲酸酯,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有m<xxH,<

OH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COOCHKHHCOOCH

—OH

乙醛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和反应然后酸化得到乙醇和

(4)CH3CH2OH,CHjCHOHCNCH3CH(OH)COOH,

CH3cH(OH)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H(OH)COOCH2cH3,然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户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CH2=CH(OH)COOCH2CH3,CHCH(OH)COOCH2cH3,其合成路线为

COOCH2cH3

CH3cH0--------->C2H50H—

催化剂

OH浓硫酰△'CHLCH-COOCH2cHm

HCNr

为CH3cH0——>CH3—CH—CO0H」

-*i4n

浓硫酸△CH2=CH-COOCH2CH3

定条件下

COOCH7cH?

CHjCHO*C2H50H

催化剂

浓硫酸,△'CHiH-COOCH2cH3

HCN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H3CHO—彳-CH3-CH-COOH-1

浓硫酸△、CHEH—COOCH2cH3二吁吐

定条件下

COOCH?CH3

18、:I:I:SO2+l2+BaC12+2H2O=BaSO4I+2HI+2HC13I2+5NH3•H^NL-NH3+3NHZ+3r+5H20取固体产物

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若有红色固体出现,证明有铁,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鼠

化钾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还有氧化亚铁。

【解析】

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L25g.L“,则其摩尔质量为22.4L/molXL25g.L」=28g/mol,为氮气。混合气体通过

CuSO4,C11SO4固体变为蓝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氮气。根据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分析,无色气体C为氨

气。紫黑色固体A应为碘单质,能与二氧化硫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所以白色沉淀6.99克为硫酸铁沉淀,即

0.03mol,通过电子计算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Olmo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计

算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为8.24克,正好是固体X的质量,所以X的化学式为NL・NH3。

【详解】

(1)A为碘单质,电子式为::11:;

••••

(2)碘单质和二氧化硫和氯化钢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和碘化氢和盐酸,方程式为:

SO2+l2+BaC12+2H2O=BaSO4I+2HI+2HC1;

(3)固体X可由碘与过量气体氨气的浓溶液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3L+5NH3・H2O=NI3・NHa+SNH^^Sr+SHzO;

(4)固体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所以反应后可能产生铁或氧化亚铁,利用铁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红色固体铜检

验是否有铁,氧化亚铁的检验可以利用铁离子遇到硫氯化钾显红色的性质进行,故实验操作为:取固体产物少许,溶

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若有红色固体出现,证明有铁,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索化钾溶液

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还有氧化亚铁。

19、ANH4++NO2-=^=N2f+2H1OAI2O3+N2+3C高温2A1N+3COAI4C3减缓亚硝酸钠的

滴加速度或降低A处酒精灯加热的温度61.5%NH4CI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氯化氢破坏了AI表面的氧

化膜,便于A1快速反应

【解析】

⑴A装置制取氮气,浓硫酸干燥,氮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反之A1反应时被空气氧化。

⑵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写出A、C的反应式,利用物质之间的反应推出C中可能出现的产物。

⑶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思考减缓氮气生成速率。

⑷根据关系得出A1N的物质的量,计算产物中的质量分数。

⑸氯化铁在反应中易分解,生成的HCI在反应中破坏了A1表面的氧化膜,加速反应。

【详解】

⑴A处是制取氮气的反应,可以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反之反应时A1被氧气氧化,因此最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或酒精喷

灯,故答案为:Ao

⑵装置A是制取氮气的反应,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2-N2t+2H1O,装置C中主要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AI2O3+N24-3CW=2A1N+3CO,制得的A1N中可能含有氧化铝、活性炭外还可能是A1和C

形成的化合物Al4c3,故答案为:NH/+NOi"N2t+2H2O;AI2O3+N2+3C2A1N+3CO;AI4C30

⑶实验中发现氮气的产生速率过快,严重影响尾气的处理,减缓氮气的生成速度采取的措施是减缓亚硝酸钠的滴加速

度或降低A处酒精灯加热的温度,故答案为:减缓亚硝酸钠的滴加速度或降低A处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⑷生成氨气的体积为1.6SL即物质的量为0.075mol,根据方程式关系得出AIN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则所得产物中

A1N的质量分数为(D二0075molx41gmoJ、100%=61.5%,故答案为:61.5%。

5.0g

⑸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K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IN的制备,可能是NHK1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氯化

氢破坏了A1表面的氧化膜,从而A1直接和氮气反应,因此其主要原因是NMC1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氯化氢

破坏了A1表面的氧化膜,故答案为:NH4a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亿氢,氯化氢破坏了AI表面的氧化膜,便于A1

快速反应。

22

20.AgCl2AgCKs)+S(aq)=Ag2S(s)+2Cr(aq)SO4SO2Ag2s的悬浊液2AgzS+lO2+4Na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