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3月名校模考语用题、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个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如果说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那么小年,则是狂欢前夜的兴奋与忙碌,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历史上,古代无数文人都曾在小年写下诗文,饱蘸深情。在清代诗人蔡云看来,小年是喜庆欢腾的:“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作者通过描绘小年时,人们扫除残尘,迎接新年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于诗人范柠来说,(①):“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岁末的时光,总是裹挟着浓稠的情思。腊日的余韵还在心头萦绕,小年的脚步便匆匆而至。连绵的细雨,宛如岁月的泪水,滴落在节日的喜庆里,晕染出一抹别样的哀愁。……这首诗通过描绘小年时节的雨景、儿童的欢乐,以及亲人的未眠,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诗人欧大任看来,小年是孤独惆怅的:“雪过青山马上看,故乡千里岁将残。遥知祀灶比邻会,独念征人驿路寒。”凛冬岁末,雪过天晴,诗人骑在马上,眺望远方。只见苍山负雪,A,分外妖娆。如此美如画卷的一幕,他却无心欣赏,因为他的思绪早已飘向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在这寒冷的小除夕,诗人不仅思念故乡,也对那些同样在驿路上奔波、饱受寒冷之苦的征人产生了同情。对于诗人林光来说,小年是充满希望的:“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儿童们欢快地祈福,箫鼓乐器响起,热闹非凡,响彻天空。作者通过描写小年时户内儿童庆祝祈福,户外箫鼓喧天的热闹场景,呈现一派B、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新年健康平安的殷切期盼。作为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一环,小年既是对过去一年疲惫的告别,(②);既是欢乐与团圆的象征,又是孤独与思乡的共鸣。无论是家人团聚时的欢声笑语,还是远方游子心头的思念惆怅,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或许,正是这种情感的交织,让小年在漫长的岁月中,依然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18.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0.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及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个小题,8分)憨态可掬又富有古意的巳升升,看上去是一只呆萌的小蛇。在悠久的中华文化里,虚拟的龙脱胎于实有的蛇,而蛇图腾也同样曾存在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自古以来,人们既畏蛇,又怜蛇,更崇蛇。①这种复杂情感,②是蛇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远古图腾的缘故,③也是蛇位列十二生肖的重要原因。④蛇形象一直青睐民间文学,⑤《山海经》《搜神记》《唐传奇》等都记录了丰富的蛇故事。蛇还一度被赋予吉祥、富贵的内涵,如宋代小说集《太平广记》记载的故事,遇到蛇的人大多有加官进爵、富贵亨通的结局。自鸿蒙初辟之时蜿蜒而至,灵蛇游弋于光阴的罅隙。其蜕变的鳞甲折射着华夏文明的晨昏,蜕皮之姿隐喻着民族精神的涅槃。在《山海经》的竹简深处,在《周易》的卦象之中,蛇形符号早已镌刻为文明的原始图腾。十二生肖的创制者以绝伦智慧,将冷鳞幽瞳化作子嗣绵延的守护,令爬行纲目与农耕文明缔结神圣契约。2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请从文段中提取两个能体现蛇在中华文化中特殊地位的关键词,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2025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名校联考(模拟一)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对残雪而言,①被写的对象给她仅仅提供了各种表象。就像古典主义作家笔下的细节,章回小说作者讲故事的效果,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叙述方式与情节贯通等(甲),但残雪不想和他们一样罗列这种表象,而是要把这些表象通过各种关系组合起来,使其通过语言的视觉和想象,达到一种内在的逻辑效果。②《天堂里的对话》同时又是她对自己创作态度的一种隐晦的表明。“我”坚守在“屋后的那片荒坡”,哪怕“他们兴头十足地在远处比画着讥笑我,还用竹子做成的弓箭来射我的背,把我那件白色的外衣射得A”。“我”依旧不改初衷,因为“我”在等候着你的到来。真实、恳切、诗意、本真,是“我”要去约会和对话的基本情绪,它来自一种本能的冲动,是作者与艺术神灵之间情感交错的情绪体验。③散文、诗歌通常表达的便是此类情绪。对某种事物的热切企盼和渴求,类似于一种天然的生物需求,“我”只能由着性子去约会和对话,④然而,心里的矛盾不可化解。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语言和叙述方式,这种看起来似乎属于形式范畴的因素,但实际上又不是形式表现本身,⑤而是形式特征的某些内在含义。所谓逻辑的与直观的,有秩序的与混沌的,内向的与外向的等等范畴,恰恰都是关于文章自身结构特征的总结。是什么体裁已经根本不重要。如果一定要把它作为散文来分析,它也具备了散文的许多特征。传统散文与另类文字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美学范畴上,比如传统散文的展开脉络B,非常清晰,前后的感情逻辑关系也非常清楚。而残雪的散文,它的展开路径缺乏必然的逻辑性。一些出乎意料的画面不期而至,它需要一个沟通渠道或者中介,那就是想象和联想。同样,阅读这样的作品,需要一种能力:情感体验的能力。与阅读残雪小说一样,(乙)就难以进入。然而,残雪的散文好就好在,由于文字的诗意美,以及画面和视觉形象的杰出表现,读者停留在任何一个层次,都会产生阅读的愉悦感。它的深层次表现力,人物的多棱镜式变幻和挪移,每个单元细胞的再生能力等,又同时具有小说的特征。这是残雪作品的魅力。18.材料第二段加点的“我”都有双引号,请解释这个双引号的作用。(4分)19.材料中五个标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说明语病类型,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2.文中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含义是什么?(2分)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三模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新冠病毒导致很多患者嗅觉失灵现象,这是一个医学事实,也是一个有哲学“味道”的事件。②新冠病毒感染鼻腔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细胞。③可用于向嗅球发送气味信号的轴突的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患者的嗅觉感知减弱和完全丧失。④新冠病毒大流行精准打击了现代社会系统。全球化模式下,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使各地的医疗系统、社会管理系统、经济运作和相关物质资源系统(a)地陷入困境,使传染病由单纯的疾病问题变成了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叠加的问题。不仅如此,嗅觉失灵还标志着现代系统“祛魅”的再度深化。“眼耳鼻舌身”对应着“视听嗅味触”的感知体验,视觉和听觉关联着光波和声波的“形式”,通常能如实表征环境中的对象和属性。相比之下,味道至今仍是可疑之“魅”:嗅觉、味觉和触觉三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环境中的化学“质料”与主观心理预期发生互动,才让我们拥有丰富的味道体验。味觉是奇特的,因为舌头能提供的,只有咸、甜、酸、苦、鲜和金属味。然而我们在品尝美食时,却能感知松脆的酥饼、软糯的玉米和甜腻的蛋糕。舌头没有酥饼、玉米或蛋糕的味觉感受器,味觉的感知对象是“风味”而非“味道”;而领略丰富的味道,甲。嗅觉与视听感知系统不同,嗅觉受体直接接触环境,不仅是环境物质进入身体的“守门人”,在寻求配偶、躲避危险、调节情绪和唤醒记忆等方面,嗅觉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上乙,说的是气味能够唤醒久远的回忆。嗅觉是唯一不经丘脑直接投射到杏仁核的感知系统,气味记忆因而(b),这大概是普鲁斯特现象形成的原因。18.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9.请根据文意,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
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a”;悲的是不得归,b;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诗人甚至还吓别人“c”。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21.将下面这三句诗分别填入文中三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A.a: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b:我已无家,君归何里c: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B.a:我已无家,君归何里b: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c: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C.a:我已无家,君归何里b: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c: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D.a: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b:我已无家,君归何里c: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22.上文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请从构成与表达效果两方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2025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二模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当谈及真菌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是美味的餐桌上的菌菇汤?还是拯救了万千生命的青霉素?抑或是药店里的冬虫夏草?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或许都有对于真菌的不同理解。英国生态学家默林·谢尔德雷克则把他与真菌的种种奇遇,写成了《菌络万象》一书。该书以优雅的文笔将科普常识向读者,内容极具启发性,获得了2021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②在书中首章,作者经由自己前往意大利“猎取”松露的一次冒险,引出了对于真菌的思考。在作者眼中,真菌是一种精通“诱惑”的生物。以松露为例,这种真菌会散发独特的味道,吸引动物将其吞下,并经由动物的粪便得以繁衍。更多的真菌则选择释放化学信号,“勾引”植物与之共生。③书中最,还是对于真菌复杂独特地下网络的介绍。人们餐桌上那些被切成一片片的多汁蘑菇多数都出自真菌露出地表的部分,但这些部分只是庞大菌丝体网络的一小部分。当真菌的孢子落到适宜生长的表面时,将会分散开来,在泥土中爬行去寻找自己的表亲。在这些菌丝触及自己的同类时,融合就开始了。伴随着菌丝间的相互黏合,菌丝体纳入另一个更大的网络之中:成为了真菌复杂地下网络的一部分。④世界上超过90%的植物选择了与真菌共生。书中提到,白色半透明植物水晶兰很早就失去了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的能力,(甲)?这个问题一直困拢着植物学家。直至1960年,瑞典植物学家比约克曼发现,水晶兰可以从周边其他植物身上获取养分得以存活,其营养通道很可能就是那些深埋地底的菌丝。后来,这一猜想得到了证实,进而启发了其他学者:既然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是如此常见,(乙),那么,这一网络是不是也能为其他植物供给养分呢?这一猜想经由实验证实,被提练为“木联网”概念。与真正的互联网一样,这一由真菌构成的“木联网”,不仅能够传输水分与营养,更是植物之间的信息通道。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弥足珍贵无处不在娓娓道来引人入胜B.凤毛麟角俯拾皆是娓娓道来心驰神往C.弥足珍贵俯拾皆是侃侃而谈引人入胜D.凤毛麟角无处不在侃侃而谈心驰神往19.文中画波浪线的各句,没有语病且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是美味的餐桌上的菌菇汤?还是拯救了万千生命的青霉素?B.当真菌的孢子落到适宜生长的表面时,将会分散开来,在泥土中爬行去寻找自己的表亲。C.伴随着菌丝间的相互黏合,菌丝体纳入另一个更大的网络之中:成为了真菌复杂地下网络的一部分。D.这一由真菌构成的“木联网”,不仅能够传输水分与营养,更是植物之间的信息通道。20.文中第④段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第②段的“诱惑”“勾引”很有表现力,请指出其修辞手法并分析表达效果,再以“青春”为本体运用同一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2025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一模考试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战国晚期,楚国辞赋家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古人悲秋的传统,多源于此。诗圣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A的悲秋名句。但是,悲秋情绪并非古人所特有。在现实生活中,(甲),不少人也会出现一种莫名的抑郁情绪,这即是所谓的“悲秋”。这种情绪因何而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日照的减少。秋季日照时间缩短,光照的减少会影响到人体内的生物钟和激素分泌,特别是打破了褪黑素和血清素的平衡。褪黑素的增多会让人更容易感到困倦和消沉,而血清素的减少则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其次,是万物的凋零。秋天,树叶枯黄,花草凋谢,自然界的这种景象往往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和消逝,从而引发凄凉和哀伤的情绪。对于心思细腻、B的人来说,这种感受可能更为深刻。最后,(乙)。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寒冷的天气会让有些人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引发了抑郁的情绪。悲秋情绪一般是皙时性的,随着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调整,这种情绪通常会自然消失。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悲秋情绪可能发展成一种持续的、严重的抑郁状态,这就是季节性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通常在由秋入冬时开始,并在春季逐渐缓解,症状包括持续的悲伤、焦虑、疲劳、失眠、食欲改变以及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等。当然,悲秋情绪也不是无药可医。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保持社交,进行锻练,钧衡饮食,都可以有效减轻相应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则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必要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光照疗法等。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B.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C.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22.命名是一种语言建构活动。人们将生物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命名为“生物钟”,你认为这一命名有哪些优点?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3月联考二、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美味佳肴人人都爱,其中有一类却叫人又爱又怕,那就是——辣。令人垂涎的香气和刺激的口味常常让人A,但是,谁也不愿意因为一口过于辛辣的食物而“火辣辣”地受罪。这时,有经验的食客可能会给出建议——喝点儿牛奶。没错,牛奶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功效,能迅速缓解辣味,给我们的味蕾带来片刻清凉。(Ⅰ)那么,牛奶为什么能够解辣呢?我们先来看看,(甲)。让我们感觉辣的东西是辣椒素,辣椒素不是单一物质,而是一类物质的统称,是辣椒果实所特有的。辣椒素不能溶在水里,但是能溶在油里。普通烹饪产生的高温并不会让它失效,在我们用辣椒进行食物烹饪时,辣椒里的辣椒素就融入到食物里。我们张嘴吃下食物,辣椒素也就进入了人的口腔。①而人的舌头有感知疼痛的纤维,②很容易和辣椒素结合,③而这个结合就像感知疼痛的通道,④人们便感受到了类似灼烧的痛,⑤这是辣感的来源。(Ⅱ)为什么牛奶有解辣的“神”效?研究发现,乳蛋白会对辣椒素灼伤口腔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先测量了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溶液,结果显示,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游离辣椒素的量会减少。这意味着这些蛋白质能够与辣椒素结合,并减少其存在。而牛奶中富含乳汁类物质,特别是乳汁和酪蛋白具有独特的生化特性,科学家认为它们能够有效中和辣味引起的刺激。乳汁和酪蛋白进入口腔后,(乙),形成隔绝的效果,从而减轻了灼烧的疼痛感。此外,乳汁球膜也能在辣味分子与味蕾之间起到一种缓冲作用,减轻辣味的强烈感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有了牛奶、酸奶的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B地享用辛辣食物,过量是不合适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下列句子中的“看看”与文中加点的“看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曹禺《雷雨》)B.格里高尔很想看看,他今天的许多幻觉将怎样渐渐消失。(弗兰兹·卡夫卡《变形记》)C.后来看看天快要黑了,军人扛了长凳出城看热闹的,都已陆续回家了。(沈从文《边城》)D.在他入狱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决定去看看他,并跟他一起吃顿中饭。(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文中第一段和第三段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问句且语意相同,有人认为可以删去第(Ⅰ)句,有人认为可以不删。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五县高三下一模考试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月球表面几乎完全被月壤所覆盖,这就意味着,环绕月球轨道上的所有探测器直接探测的对象并非岩石,而是月壤。由于太空风化作用,月壤的物质组成和光谱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会对探月仪器和宇航员形成不小的威胁。在人类开展无人着陆和巡视探测时,从月壤表面扬起的覆盖在各种载荷的传感器表面以及充填在仪器和机械的运动机构缝隙里的月尘直接威胁着工程实施的安全。这些月壤颗粒虽然极微细,却像刀尖一样锐利,很可能给宇航员的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因此,对月壤的认识和研究是月球探测、建立月球基地、利用月球资源等A___________的基础。①月壤中藏着太阳的秘密。②月壤由于一直受到太阳的辐射,③太阳的物质以太阳风的形式被注入到月壤颗粒得到保存。④因此,从月壤颗粒中可以提取太阳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分析。⑤完整的月壤剖面,记录了30多亿年的太阳辐射历史和太阳物质。月壤中还藏着地球的秘密。月球自形成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远离地球。在地质历史早期,月球远比今天更靠近地球。除了太阳风之外,月球还一直被地球风吹拂着,特别是在更早的30多亿年前。因此,月球正面的月壤还铸入了来自古老地球的大气物质,而月球背面、则没有。科学家提出,通过比较(甲),可以时别出来自地球大气的成分,研究30多亿年前地球大气的组成和地球磁场。最后,月壤中当然还藏着月球本身的秘密。(乙),溅射起来的物质一层一层堆积在月球表面。因此,月壤剖面记录了30多亿年以来的陨石撞击历史,而且,这段记录同样也适用于地球。需要指出的是,与地球相比,月球是一台完美的记录仪,保存了地球—月球区域最完整的陨石撞击历史。虽然嫦娥六号在月球上开展的探测B__________,但是,我们一直期待着能拿到更多月壤样本,在地球实验室中开展更精细的研究。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框句子是个长句,请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2025届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二次联考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在《咬文嚼字》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水灵灵地”引起网友关注。其实,不仅是形容词ABB式,汉语中的叠音词都既有音乐的旋律,还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叠音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绘人或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如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三句连用七个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既有动词的叠音,(1)。全句充分利用叠音词音韵美的特点,分别从动作、境遇、心情三个方面突出表现了女词人的孤寂落寞之感。叠音后的语言和情感效果非常明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增加描写性,例如“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等。二是让读者身临其境,如“潺潺的流水声”“砰砰的敲门声”“香喷喷的饭菜”等。三是带有喜爱的色彩,如“胖胖的小手”“圆乎乎的脸蛋”等。四是(2),此类多为动词的重叠,如“出去走走”“穿上试试”等。五是表达量大或者程度加深的意思,如“密密地斜织着”“紧紧地抱住”等。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叠音词是社会语言变化的一个缩影,同时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感、丰富性和生动性。请在以下两个段落中任选一例,分析叠音词的表达效果。(3分)(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1分)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握紧的秦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尽管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而是“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理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20.文中画横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4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2.下列句子中的“说理”与文中加点的“说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他说理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人听了更生气。B.父亲从不与我多说什么道理,可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无声地说理。C.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说理给他听,他听得入神,觉得很有道理。D.说理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允许质疑和反驳,而不是一锤定音的最终结果。
2025届东北育才学校超常部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五.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十二时辰制度不仅体现了古人深刻的人生智慧,更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准把握。这一制度从夜半时分起始,将一日均匀切割为十二个时段,并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辰作为标记。如果说子时夜色深沉,_____,那么到了丑时,太阳光芒初露,金鸡初啼。王安石曾在此时勇攀飞来峰,只为亲眼见证日出的壮丽,并留下“甲”的传世佳句。到了寅时,旭日东升,岑参此时策马,“乙”,阳光穿透薄雾,照亮空旷绵延的山岭。在大诗人李白的眼中,卯时的景象别有一番韵味:“丙。”李白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仿佛从地底而来。在十二时辰的轮回中,午时(11:00—13:00)占据着_____的地位,在古人心中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古人认为,午时三刻阳气最盛,此时执行斩首刑伐,被认为可以迅速驱散阴气,使被斩之人无法成为鬼魂。这一观念在古代法律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午时还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古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陶瓷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潜力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撞传感器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镍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铸造转轮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铝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酸菜鱼预制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连锁便利店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近视眼治疗仪市场营销预测与经营现状深度剖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软体家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化工技术经济(第五版)课件-第7章-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决策-
- 安全扫描漏洞管理方案
- 高级烟草制品购销员(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GA/T 527.2-2024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第2部分:通行状态与控制效益评估指标及方法
- 员工工资表范本
- 高中物理必修三《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说课课件
-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LNG加气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换电站(充电桩)安全风险告知模板
- DL∕T 1753-2017 配网设备检修试验规程
- CJ/T 120-2016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