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片段教学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1页
《醉花阴》片段教学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2页
《醉花阴》片段教学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3页
《醉花阴》片段教学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4页
《醉花阴》片段教学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宋词之意象,品易安之愁苦——《醉花阴》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设计思想】文本维度。这首词被安排在中职高教版《中职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诗词鉴赏部分。本首词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语言富有张力。《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弥漫着浓浓的相思,浓浓的愁苦,讲述的是作者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长期外出做官之时,独自把酒赏菊过重阳的事。词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画面把自己对丈夫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为是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含蓄,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不易读懂。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品味,重点放在赏读词的意象上,通过鉴赏分析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维度。时下的中职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能读懂简单的诗词及文言文,但对于作品意象、意境及情感的把握还不到位,还需要学习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比如知人论世。再者,他们喜欢阅读一些文化快餐式的作品,而远离了文学经典,很难再被一首首古诗词感动,很难再与古人的思想感情融合。语文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在美丽的古典诗歌家园里徜徉,让其心灵得以滋养、得以净化。教学理念。依着诗意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立足意象与诗词语言亲密接触,去感悟诗词内在的意境和神韵、情感,发现其魅力,获得恒久的感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方法与途径: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情感与评价:把握词中的意象、意境,理解词中表达的感情,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带领学生入情入境;难点:深入品读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把握情感。【教学设想】课型:品味鉴赏课;教学方法:诵读、品评、点拨;学习方式:自主发现、引导赏析、自主表达、对比阅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15分钟【教学过程】一、吟唱导入古语有云:情动于心。诗以言之,歌以咏之。诗词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再如张孝祥的“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等等,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诗词,写出人世悲欢,唱出千古情愁,无不为之动容,催人泪下。今天,就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易安居士李清照,通过意象,一起品味她《醉花阴》中的相思之愁苦。二、吟咏词韵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句。(1)注意节奏。例如“有暗香盈袖”为一二二式,应读成“有/暗香/盈袖。(2)注意重音。例如“佳节又重阳”中“又”字要重读。(3)注意韵脚。这首词运用了“昼”“兽”“透”“后”“袖”“瘦”等六个仄声韵,一韵到底,表现出和谐统一的音乐美。仄声字短促急迫,从音乐效果看,仄声韵较沉闷,容易传达愁苦的情绪。(4)注意语调。读这首词要缓慢低沉、气徐声凝。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金兽炉中的龙脑香早已烧完了,(我的忧愁却不见半点消减)。又到重阳佳节了,我在轻薄的床纱中枕着玉枕,感到半夜的凉气浸透了我的肌肤。在东篱(菊圃)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愁,那菊花淡淡的芳香飘满双袖。别说不忧愁,瑟瑟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我)比黄花更加消瘦。说说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明确:感情基调:“愁”——南渡前的相思、孤寂。试想,淡烟薄雾凄迷朦胧,秋凉渐侵,又逢重阳佳节,一个女子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终日寂寞无聊、孤寂愁苦,形容怎能不憔悴。我们沉淀心情,细细默读,看一看,触一触,闻一闻,品味意象,感受意境。找找词中有哪一些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三、缘景明情1、词中有哪一些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明确: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黄昏暗香、西风黄花。(1)“薄雾浓云”。勾画一种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也衬托出女词人烦闷的心绪。“薄雾浓云”,可以说是抒情主人公心境过滤、染色后的景象,也可以说是她心中之愁云惨雾外化所产生的“幻景”。其实,暗淡阴沉的自然景观与孤独伤感的情怀已完全融为一体。(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2)“瑞脑、金兽”。瑞脑即香料,金兽为铜香炉,是“销”字把两者串联起来,写出香料慢慢燃烧、烟雾缓缓腾起的景象,从金兽里腾起的何尝不是愁,不是苦!时光悄然流逝,而相思之苦何时有个尽头!(时间的漫长,环境的凄寂,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3)“玉枕”,瓷枕。“纱厨”,即纱帐床榻。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现在的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在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4)黄昏、暗香。“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明确:佳景衬愁情。(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营造了凄凉寂寥的意境)重九这天,寂寞无聊的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时间”是“黄昏后”,从永昼、半夜直到黄昏后,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聊之厚重。以酒消愁,“暗香”也就是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她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不能与君共赏,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这里寄情于景,盛满衣袖的“暗香”哪里是菊香啊,正是满怀的相思寂寥!(5)“西风、黄花”。“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词人踽踽独行,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卷”起,突出环境更凄清、冷寂,寒意更浓。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黄花瘦”,菊花外形淡雅清秀,象征隐逸、清高。“人瘦”: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人比黄花”:词人自比黄花,写出了自己的芳华和清品,也写出了别后的憔悴和期待,巧妙地用黄花进行比喻,把抽象的“愁”用“瘦”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构成的情境:一个人的秋夜。难以排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这是“一个人”的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可以说“物皆著我之色彩”,达到“情景交融”。这就是“意象”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情趣。2、词中还有哪一些经典意象呢?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词中还用哪一些经典意象表现愁呢?(1)经典意象之酒:愁唐诗宋词中有很多通过酒写愁的例子,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例如?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魏子安:莫道有酒终须醉,酒入愁肠愁更愁。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其情感都是立足于“愁”,有壮志难酬之愁,有何以解忧之愁,朋友惜别之愁,边关思乡之愁等等。(2)经典意象之菊:幽独淡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凄婉愁苦: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前面两句表达的是幽独淡雅,后面写出的是凄婉愁苦。纵观之,词中所有意象几乎都离不开“愁”字,到底是什么让这位少有才名、伉俪情深、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词坛奇女变成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呢?四、知人论世(1)李清照其人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反映到作品中,她的词也分为前后期,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后期多写伤时感怀,怀旧悼亡,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念奴娇》(萧条庭院)等。(2)愁什么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3)为何而愁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丈夫便“负笈游玩”,居室寂静,再不有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传说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合眼作词数阙,然终未胜过这首《醉花阴》。五、对比拓展立足意象,比较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异同。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都通过意象传达情感。《醉花阴》仿佛是一首缠绵悱恻,幽怨感人的相思之曲;而《声声慢》更像是一支孤独寂寞、凄婉悲凉的生命绝唱。《醉花阴》写于前期,愁苦尚属闲愁范围;《声声慢》晚年的作品,经历国家败亡、远离家乡、丧失丈夫、丢失了真爱的文物、古籍,还遭遇到了政治上的诬陷,愁苦的内容更加深广、厚重。六、课堂小结本首词,作者通过具体的意象,描述重阳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愁苦心情。作者在自然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