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茶热灌装手册_第1页
中性茶热灌装手册_第2页
中性茶热灌装手册_第3页
中性茶热灌装手册_第4页
中性茶热灌装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性茶饮料制造手册产品pH>4.5

Firstissuedate:xxx年3月

Secondissuedate:XX年3月

Thirdissuedate:xxxx年8月

XXX饮料有限公司品质保证部

热灌注茶制造手册

热灌注茶制造手册更改一览表(2004年8月发布)

文件页码文件所属条款变动处

186.6制造过程确认冷瓶机内洒水喷头运作正常(左/中/右位置)

开机,每1小时开机时用移动式温度测试仪

TravelingThermometer

及后每个4小时用移动式温度测

试仪或记录冷瓶机温度/时间

(频率)验证。

196.7净容量:称重法

开机每半小时

(开机每充填头1瓶;及后每半小时5瓶)

196.7成品瓶口饮料残留

开机/每4小时/每封盖头,Fehling法

196.7成品真空度(PET)开机每封盖头及后每小时1瓶

(铁罐)开机及后每小时,每封盖头

196.7幽瓶盖PAT测试

开机/新包装物料质量确认/维修后出现不正常时/每封盖头

217.2COP评价方法和标准空气落菌开机前平板法

259.热充填生产线制程能力(说明:增加完整一节)

之评估

259.热充填生产线制程能力高温菌开机1瓶,停机1瓶膜过滤法

之评估incubateat55cfor72hrs

2610.产品发放程序9.1微生物检测及采样量

a.于开机/停机3瓶及后每小时1瓶从冷瓶机出口取一瓶样品,

直至生产结束。样品总数量应不少于12瓶,若不足够,便需

从开机与停机时段加抽以符合最低之数量要求。

45-4611检验方法增加

瓶口饮料残留检测:

(/)方法之一一瓶口糖残留菲林试剂法

⑵方法之二…烘干法

热灌注茶制造手册

内容提要

1.原料质量控制

参考热填充之生产监控和品控要求手册

2.热灌注系统关键控制点

3.质量标准

4.茶饮料配制

5.生产步骤

6.品质控制要求

7.清洗消毒程序

8.清洗消毒效果之评估

9.热充填生产线制程能力之评估

10.产品发放程序

11.包装材料规格及运输和储存要求

12.测试方法

13.热灌装产品品质问题

14.销售厂在产品放行前的质量确认程序

3.质量标准

参考热填充之生产监控和品控要求手册

2.热灌注系统关键控制点

PH>4.5耐热PET瓶装茶饮料的热灌注系统

耐热PET瓶饮料

包装

<CCP-10

分钟热水

(72-Cx3热水浴

或其它等效条件)CCP-8+

(冷却到40"C以下)

l-3ppmCh)——冷瓶机

2.热灌注系统关键控制点

PH>4.5耐热PET瓶装茶饮料的热灌注系统

CCP-1:保证第一阶冲瓶水的含氯量为2。ppm,第二阶为l-3ppm,保证冲洗瓶子水压保证任

2Kg/cin2o跌落在地的空瓶不可以放回生产线上。

CCP-2:保证杀菌温度及保持时间达到要求,记录杀菌温度来验证过程稳定性。

CCP-3:保证生产前净室空气颗粒数达到10,000级要求,压缩空气需安装0.3微米过滤器来保证

空气质量达到要求,COP正确地被执行,所有以上参数必须达到要求才可进行生产。

测量灌注后即时饮料温度来验证灌注温度的稳定性,当注入机中途停机后重新开机时

也需重新测量。确保净容量符合要求。

CCP-4保证冲洗瓶口的热水温度在80-85C之间或含氯量为1-3ppm。必须正好在旋盖时对瓶

口进行充分冲洗,确保瓶口检测无饮料残留。

CCP-5:确保盖杀菌机功能正常且有效;

CCP-6:扭力、密封角度和PAT耐压和真空度测试符合要求,以保证密封状况良好。

CCP-7:在盖杀菌机的终端测量饮料温度来保证盖杀菌温度及时间满足要求。确保盖杀菌机输送带

有足够斜度使瓶盖内的空气完全驱走;确保盖杀菌机输送带有适合的震动,使瓶盖内的饮

料温度能快速达到高温。

CCP-8:在开始灌注前,保证冷瓶机第一节水浴温度符合要求。

CCP-9:确认冷瓶机干净清洁且喷嘴未被堵塞。在需要时应进行彻底的清洗。确保冷却水含氧量为

1-3ppm。

CCP-19:确保目测检验员挑出净容量不足和液位低的产品。

3.质量标准

3.1成品标准

测试项目标准

a.外观和口味正常

b.白利度参照相关混比规程

c.净容量

平均容量:>标示容量

个别许可:<1公升±2.5%

>1公升4-1.5%

d.扭力胶盖:7-19英寸-磅

e.PAT耐压>100psi不泄漏

f.罐内压力(铝罐-retort)>0.45kg/cm2,(20C)

<2.5kg/cm2,(20'C)

真空度铁罐>30Hg/mm(201C)

PET>12Hg/mm(20℃)

**饮料厂必须根据制程能

力分析结果来决定有效

控制范围。

h.氧气含量(罐)<0.6ml/100ml饮料

i.罐卷封符合可乐公司要求

j-微生物总菌:<1/10ml

酵母和霉菌:<1/10ml

k.包装物料所有包装物料,包括瓶、

盖和标签必须符合可乐公

司要求。

1.产品保质期由于茶饮料遇热和氧气十

分容易氧化,时间一久,

饮料颜色会改变、口味也

会变差,所以不能将产品

保质期定得太长。从仓库

贮存到各分销渠道都要求

进行正确的产品周转和贮

存温度控制。

ir.产品留样每班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应各取一个样品。

3.2生产茶饮料的水标准

3.质量标准

生产茶饮料的水必须符合饮料质量手册中文件WA-S-001和水处理技术手册中文件W-S-003

中的要求,此外使用去离子水或反渗透水还须满足各自要求:

(1)去离子水(De-ionizedwater)

•外观清澈无沉淀

•口味和气味无异口味和异气味

•浊度<0.5NTU

•pH6.0-8.6

•离子交换器之后的电导<20pQ'/cm

•总氯().0mg/L

•微生物

1.总菌<25个菌落/毫升

2.酵母和霉菌0个菌落/100毫升

3.大肠菌群0个菌落/100毫升

3.质量标准

~(2)反渗透水(R.O.water)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进水标准

项目(Parameter)标准(Specification)

口味(Taste):正常

气味(Odor):正常

外观(Appearance):正常

余氯(FreeChlorine):<0.1ppm

淤泥指数(SDI):<4(15分钟试验)

温度(Temperalure):1~40℃

浊度(Turbidity):<1.0NTU(最好控制在0.2NTU之内)

总固溶物(TDS):<6000ppm

二价铁(Fe2+):<0.1ppm

二价镒(Mn2+):<0.1ppm

进水压力:0.2~0.4MPa

(Incomingwaterpressure)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标准

项目(Parameter)标准(Specification)

口味(Taste):正常

气味(Odor):正常

外观(Appearance):正常

二价钙+二价镁:<50mg/L(以CaCO3计)

Ca2++Mg2+

pH:保证满足产品pH值的要求

电导(Conductivity):S40pS/cm(在25"C)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总菌(TC)<25/ml

大肠菌群(Coliform):0/100ml

酵母和霉菌(Y&M)<10/10ml

4.茶饮料配制

4.1茶饮料配制

配制步骤-参看可口可乐公司品质保证部所发出的混比规程。

4.2茶汤萃取程序(不适用于茶粉使用者)

•使用离心机前,须将离心机调到手动排渣模式,清除内部垃圾,确保水压正常。

•检查冷却水温度.确认其在要求范围内,一般应为1()-12℃具体按每个产品的

混比规程(MI)的要求执行

•参照混比规程所述之力骤进行茶汤萃取。

•茶固溶物的萃取量的计算:

每单位实际茶固溶物=茶萃取液体积*茶萃取液的密度*茶萃取液的白利度/500

=茶萃取液体积*茶萃取液的白利度/500

注:茶萃取液的密度=1.00

收获率=(每单位实际茶固溶物,42)*100%

•收获率应该在95-105%之内,如果低于下限,应将缓冲缸内的茶萃取液适量补入;

如果高于上限,应将缸内的茶萃取液适量排出。实际要求和操作必须按产品混比

规程(MI)中的规定进行。

4.3饮料配制设备

参看热充填之监控和品控要求手册(酸性饮料)附件2.

4.4饮料配制注意事项

(1)最后糖浆缸/配料缸

-每天使用前,用85°C热水冲洗15分钟后,用处理水冷却。

当重新再配制饮料时,用处理水(若微生物测试不正常时,需要用85(热水)彻底冲

洗缸和管道之残余糖浆/‘饮料后方可进行配制工作。

(2)已配制饮料的贮存

-若温度W25C,饮料应于6小时内用完。

-若温度>25''C,饮料必须于4小时内用完。

-记录饮料配制完成及月完的时间。

(3)在线滤网的冲洗

在重新再配制饮料时,必须取出在线滤网检查并冲洗,

(4)每天最后的一缸饮料和饮料贮存大于5小时,须进行总菌/霉菌及耐热霉菌测试。

5.生产步骤

5.1茶饮料之濯注■罐/杀菌釜

(1)在配制饮料和进行灌注之前必须确认下列工作已正确执行,否则不应进行产品灌注。

(a)确认配料缸、管路、消毒机和注入机等设备已做了定位清洗消毒。

(b)确认注入间的输送带、注入机星轮、盖槽和卷封机已进行清洗消毒。

(c)确认罐产品冷却机之水温度正常。

(d)确认冷却水含氧量在l-3ppm范围内。

(e)确认净容量检测机以及罐的内压,真空度检测机(TEP-tone)的工作正常。

(f)确认包装机已按照包装大小进行调整。

(g)确认管路残余氯水已完全冲净。

(h)确认冲耀水(rinsewater)含氯量符合要求

(2)开始灌注

(a)进行灌注前.须用85F热去离子水或反渗透水进入注入机预热,当茶饮料配制完成之

后,排净热水,用加热约85。(2的茶饮料冲洗注入机一次,然后检测灌注温度和卷封,

调节滴氮量,确认灌注温度大于65。(2、卷封符合要求及内压大于等于0.45公斤/平方厘

米,然后开始灌注。

(b)通过热交换器使其温复升至8(TC以上,恒温5秒(温度和恒温时间须参照混比规程),然

后进入注入机进行灌注,灌注温度应在65℃以上;注意茶饮料在进入注入机之前必须

经过300~500目的不锈钢滤网过滤,以除去碎茶叶或其他杂质。

(O灌注之后封盖之前,应在耀内加入适量氮气,以确保封盖之后的产品内压大于或等于

2

0.45kg/cmo生产时一般控制在1-1.5kg/cnro

(d)封盖之后的产品进入高温杀菌釜杀菌,杀菌温度为I183C,在该温度的持续时间为20分

钟。

(e)生产中途停机之后,再开机时,必须确保灌注后饮料温度符合上述要求,否则必须将

注入机内饮料排掉C

5.生产步骤

(3)生产完成后之工作

(a)根据清洗消毒要求对消毒排、注入机等生产设备做CIP。在做CIP时,必须确认温

度、酸、殓或氯水的浓度符合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

(b)适当保管用剩的包装物。

(c)剩余盖放于塑料袋中并放入纸箱,然后保存于仓库内。

(d)剩下的罐以铲板为单位,用缠绕膜包裹后保存于仓库内。

(c)CIP帽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带盖的不锈钢桶内直至下次生产。

(f)用脱脂棉浸蘸75%酒精擦拭卷封头。

(g)取出所有过滤网进行检查和清洗。。

(h)使用有杀菌效果的泡沫清洁剂,清洁注入间内设备外表,包括:

-输送带

-注入机星轮、注入机外表和低部

-旋盖机星轮/卷封机

(i)用50ppm氯水消毒地面和排水沟。

(j)记录定位情况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有效执行。

5.生产步骤

5.2茶饮料之灌注・PET瓶/半无菌灌注

(1)在配制饮料和进行灌注之前必须确认下列工作已正确执行,否则不应进行产品灌注。

(a)注入间机器设备及备用件等所有物品必须保持清洁。若净室(NASA10000级)内机器发

出异臭时,必须立刻彻底消灭异臭发生的原因。

(b)注入间的进出门严禁常开,必须保持注入间地面的清洁,从外进入净室(NASA10000

级)必须戴工作帽,鞋底必须用lOOppm的氯水浸泡之后才能进入,该氯水应时更换。

(c)冲瓶机及冲瓶机周围的罩盖严禁随意打开。

(d)灌注前,注入间必须做清洁消毒工作COP(详见净室(NASA10000级)注入间的设备

外部清洁消毒步骤),注入机和消毒排(热交换器)必须做CIP清洗消毒程序。在

CIP和COP完成后,必须开启净室(NASA10000级)内的空气过滤。

(e)灌注前,必须确认净室(NASA10000级)内有正压,并严禁随意打开门帘。

(0若用盖UV杀菌装置时,必须开启装置。UV灯须用处理水冷却,当累计使用时间达到

3,000小时,UV灯必须更换。

**若用Chemical杀菌装置时,必须确认杀菌力

(g)确认第一圈产品之刚灌注入包装后之饮料温度必须符合要求。灌注后PET瓶的产品温

度应在N86℃℃(若瓶子不变形,温度高出86℃是可以的)。旋盖之后,倒瓶,使用

饮料的高温来消毒瓶盖,接触时间和温度须符合混比规程所列要求。

(h)确认盖杀菌机的接触时间和饮料温度符合要求。确保盖杀菌机输送带有足够斜度使瓶

盖内的空气泡完全驱走。

(i)若饮料温度不符合要求,便需立即停止灌注。同时,

(1)回流至杀菌机,但循环时间不应超过3个循环,否则便应把系统内

饮料全部排掉,用处理水代替来维持系统不受污染。

(2)注入机内残余饮料必须排掉。

(3)已灌注的产品须隔阉倒掉。

(j)检测冲瓶机的冲洗水余氯含量为:1级冲洗水的余氯含量为15~25Ppm;2级冲洗水的

氮含量为1~3Ppm。冲瓶机的水压为1.5-2.0kg/cm2,每天开机前,操相工必须在检查

合格后,才能开机。

(k)确认PET产品冷瓶机各段之水温度已达要求、以及喷嘴是否倒塞。特别是第一段之水

温。利用移动式温度测试仪(TravelingThermometor)来确认。

(1)确认冷却水含氯量在1-3ppm范围内。

(m)确认包装机已按照包装大小进行调整。

(n)旋盖机之盖斗已覆盖好防止空气中杂物掉入。

(o)确认管路残余氯水已完全冲净。

5.生产步骤

(p)确认冲瓶口热水温度(80-85℃)或含氧量L3ppm及水量已达要求。

(q)瓶线半无菌灌注之前30分钟必须进行棉球擦拭及空气微生物测试。

(2)开始灌注

(a)灌注之前30分钟,用粒子分析仪(PARTICLECOUNTER)测定净室内空气的微粒数,测

试点有:

•净室内任意一点;

•空瓶输送带上方;

•进入注入机之前的空瓶输送带上方;

•旋盖机之前的输送带上方。

只有当这四点的测试结果满足要求: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个数均小于10,000人/

立方英寸,才能开机。否则,必须重做COP或继续等待,直至重新测试的上述四点的

结果满足要求,才能开机。

(b)开机前,用93-99"(:之热水,贯通平衡缸、消毒机、贮存缸、注入机及注入阀,保持此

温度下循环30分钟,将系统消毒。

(c)接着用已消毒好之饮料把管道和注入机内之残余热水经注入阀排掉。茶饮料须经过消

毒排加热至133±1°C,持续接触时间为30秒(须参照混比规程,不同产品条件会有所

不同)。

(d)确认第一圈产品之刚灌注入包装后之饮料温度必须符合要求。灌注后PET瓶的产品温

度应在次6℃℃,旋盖之后,倒瓶,使用饮料的高温来消毒瓶盖,接触时间和温度须

符合混比规程所列要求。

注意:茶饮料在进入注入机之前必须经过1Micron过滤,以除去碎茶叶或其他杂质。

(e)若饮料温度不符合要求,便需立即停止灌注。同时,

(1)回流至杀菌机,但循环时间不应超过3个循环,否则便应把系统内

饮料全部排掉,用处理水代替来维持系统不受污染。

(2)注入机内残余饮料必须排掉。

(3)已灌注的产品须隔离倒掉。

(f)当生产途中注入机因某种原因而停顿超过容许之停顿时间,注入机操作必须进行下列

步骤:

-确认灌注机包装之饮料温度仍符合要求(灌注后PET瓶的产品温度应在羽6℃

℃)0

若符合便可恢复生产,若否,便需将注入机内饮料排掉,引入新的饮料后,

重复确认饮料在包装内温度。

记录停机时间和确认饮料之温度作追踪用。

5.生产步骤

(g)当生产途中,旋盖机/卷封机后至盖杀菌机入口之输送带停顿时,品控人员须确定能容

许之停顿时间,当超过此时间,便必须把停留在该段输送带上之产品取出并倒掉。

(h)操作人员必须定时纪录消毒温度、时间、产品的温度、消毒盖子饮料温度、冷瓶机各段

水温、离开冷瓶机产品的温度、以及每次停机重开的原因和温度确认。

(i)生产时.当必须入净室(NASA10000级)注入间调整或维修净室内的机器时,工作人员

必须穿上用lOOppm氨水浸泡过的靴子,其手及所戴之手套和所携带的工具必须用75%

酒精喷洒之后才能进入。

①开机之后每4小时检查冲瓶机的水压为1.5-2.0kg/cm2。并做好记录。

(k)开机;后每小时检杳UHT的杀菌温度,温度要求为133+并做好记录。实际杀

菌温度和时间根据产品混比规程(MI)的规定要求执行。

(1)必须开机和之后每小时确认灌注入包装后之饮料温度和倒瓶盖杀菌时间及温度,并做

好记录。

(m)冲瓶机后的空瓶要快速用于灌注。如果注入机停机5分钟以上,冲瓶机之后净室幕帘

(NASA1OOOO级)注入间之外的输送带上的空瓶必须全部拿走,重新放回到冲瓶机清

洗;净室幕帘(NASA10000级)注入间之内的空瓶不必拿走,可继续使用。

(n)冷瓶机所用冷却水的余氯含量为l-3ppm,以及各段水温,每小时检查1次。

(o)若发现产品从输送带上掉落在地上时,绝对不可把它们拣起放回输送带上作为正常产

品。必须将之收集然后交品控人员处理,以减少产品变坏投诉机会。同样,掉落在地

上之空瓶,罐亦不能放回线上重用。

(p)成品目视检查人员必须把低液位以及旋盖和包装外观有缺陷的产品取出。品控人员须

对低液位产品进行分析,以找出根本原因.

(q)生产期间,注入间的进出门严禁常开,并经常保持注入机星轮,旋盖机星轮/卷封机和

地面清洁,无残余饮料存在。

(r)若生产停顿超过30分钟,空气输送带的吹风机需要关闭,以防止空气污染瓶子。

3.生产完成后之工作

(a)根据清洗消毒要求对消毒排、注入机等生产设备做CIP。在做QP时,必须确认温度、

酸、殓或氯水的浓度符合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

(b)适当保管用剩的包装物。

(c)瓶盖机内的剩余瓶盖放于塑料袋中再密封并放入纸箱,然后保存于仓库内。

(d)剩下的PET瓶以铲板为单位,用缠绕膜包寰后保存于仓库内。

(c)排气管(venttube)完全浸泡于装有73%酒精的带盖的专用容器中,直至下次生产。

(f)定中杯完全浸泡于装有50ppm氯水之中至少10分钟。

(g)CIP帽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带盖的不锈钢桶内直至下次生产。

5.生产步骤

(h)注入机的同步螺杆、旋盖机的导轮等用清水洗净并干燥后保管。

⑴用脱脂棉浸蘸75%酒精擦拭旋盖头。

①取出所有过滤网进行检查和清洗。

(k)使用有杀菌效果的泡沫清洁剂,清洁注入间内设备外表,包括:

-输送带

-注入机星轮、注入机外表和低部

-旋盖机星轮,卷封机

(1)用50Ppm氯水消毒地面和排水沟。

(m)记录定位情况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有效执行。

5.3连续生产之要求:

当生产同一品种的茶饮料时,可连续生产60小时。当连续生产60小时后,必须进行CIP

和CDP(详见生产前的清洁消毒步骤),但必须遵循以下条件:

-必须制订出最后调配缸的微生物控制规格(详见6.3节说明);

-连续生产时,注入间包括输送带,注入机星轮,注入机低部,旋盖机星轮/卷封机及

周围环境必须经常保持清洁。

—连续生产时、当重新再配制饮料时.须用产品水彻底冲洗调配缸/茶汤储存缸/过滤器

和管道(若最后糖浆包的微生物超出控制规格时,必须用85℃产品水彻底冲洗调配缸/

茶汤储存缸/过滤器却管道)。

6.品质控制要求

G.1水质(处理水及冲瓶水、冷瓶机水)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外观开机/每4小时目测

口味和气味开机/每4小时味觉和嗅觉

pH开机每2小时pH计

电导开机每2小时电导仪

总氯开机/每4小时Hach法

铁开机/每4小时Hach法

微生物每周膜过滤法

6.2单糖浆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外观和色泽每缸目测

卫味和气味每缸味觉和嗅觉

微生物(总菌、酵母菌、哥菌)每天膜过滤法

1缸/每天(直接用砂糖)

6.3茶汤(茶汤储存缸)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外观每缸目测

PH每缸PH计

白利度每缸密度仪

6.4后糖缸内的饮料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外观和颜色每缸目测

饮料温度每缸温度计*

口味和气味每缸味觉和嗅觉

白利度每缸密度仪

pH每缸pH计

微生物最后1缸/每天膜过滤法

总菌数:供参考用

酵母菌和霉菌:供参考用

耐热霉菌:<1/10ml

*若温度:25℃,饮料应于6小时内用完,若温度>25℃,饮料必须于4小时内用完。记录

饮料配制完成及用完的时间。

**a.每个生产厂必须制订内控标准;

b.以最初生产10批次的微生物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制定出微生物控制规格;

c.微生物控制规格作为内控指标必须以文件形式明确写入各厂QC质量规格和控制要求。

d.当检验结果超出规格时,必须采取分析和纠正措施。

6.品质控制要求

6.EPET冷瓶机一

热灌注后产品温度进入冷瓶机时,冷瓶机的第二段洒水温度及时间必须符合工到条空

热水温度(°C)喷洒时间(分钟)

6511.5

或669.0

或677.5

或686.0

或695.0

或704.0

或713.5

或723.0

6.e制造过程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记录饮料消毒温度及保持时间开机每小时

记录消毒机之热水或蒸汽温度开机/每小时

记录注入机内饮料之温度开机/每小时

记录灌注后包装内饮料之温度开机/每小时

记录瓶盖消毒机出口之饮料温度开机/每小时

及保持时间

记录冷却机各槽水温及含氧量开机/每小时

确认搞打机(tap-tone)开机/每小时

确认冷瓶机内洒水喷头运作正常开机/每4小时产机时用移动式温度测试仪

(左/中/右位置)TravelingThermometer

及后每个4小时用移动式温度测

试仪或记录冷瓶机温度,时间

(频率)验证

记录冷瓶机出口产品温度开机/每4小时

6.7龌

6.品质控制要求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日期编码每小时目测

外观每小时目测

净容量开机/每半小时称重法

(开机每充填头1瓶;及后每半小时5瓶)

颜色每小时目测

口味和气味每小时味觉和嗅觉

白利度每小时密度仪

pH每小时pH计

扭力(PET)开机/每1小时*测试前先冷却瓶子

密封角度(SealAngle)开机/每1小时;

新包装/规格/组合质量确认

维修后出现不正常时;

瓶口饮料残留开机/每4小时/每封盖头,Fehling法

卷封(罐)开机/每4小时

真空度(PET)开机每封盖头及后每小时1瓶

(铁罐)开机及后每小时/每封盖头

罐内压力(铝罐)开机/每1小时

瓶盖PAT测试开机/新包装物料质量确认/维修后出现不正常时/每封盖头

微生物测试

总菌开机3瓶/停机3瓶/每小时1瓶膜过滤法

(样品总数量不少于12瓶)

酵母菌和毒菌开机3瓶/停机3瓶/每小时1瓶膜过滤法

(样品总数量不少于12瓶)

局温菌开机1瓶,停机1瓶膜过滤法

incubateat55cfor72hrs.

6.E包装材料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确认瓶子/罐子规格每批新到厂进厂原材料检查于册

冲洗前空瓶总菌酵母菌和霉菌含量3瓶/每天膜过谑法

*要求总菌/酵母菌和霉菌:v10/瓶(暂定)

冲洗前盖子总菌酵母菌和霉菌含量3盖/每天膜过滤法

*要求总菌/酵母菌和霉菌:<10/盖(暂定)

*PET瓶分隔纸板的耐热霉菌含量3片/每天揩擦测试

耐热霉菌:<1/片

7.清洗消毒程序

7.1净空(NASA10000级)注入词的设备外部清洁消毒步骤(COP-cleanoutplace)

(a)COP必须在生产之前进行。当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开启净室(NASA10000级)注入

间通风装置直至生产完成。以粒子检测器确定室内悬浮粒子数量少于10000个时,

方可正式进行灌注生产。否则,等待直至粒子数符合要求。

(b)在做COP前启动净空通风。用含有l-3ppm余氯的清水喷洒净室幕帘内侧(NASA1000。

级)注入间之窗和壁。

(c)用脱脂棉浸蘸75%酒精擦拭空瓶输送带、内外盖板及输送带的两内侧面。

(d)冲瓶机外部包括内侧面喷洒100ppm氯水。抓瓶爪要拆下用刷子刷洗干净,并用50

ppm氯水浸泡至少:0分钟之后才能重新装上(对于损坏的瓶爪要予以更换,新瓶爪

的消毒方法同上)。

(e)冲瓶机与注入机之间的罩子内外侧用脱脂绵浸蘸75%酒精擦拭。

(f)设备底座及地面喷洒lOOppm氨水。

(g)与瓶盖接触的地方:包括盖斗、盖槽等)必须用脱脂绵浸蘸75$酒精擦拭干净。

(h)旋盖机的旋盖头要预先调整并安装好,并用浸蘸过75%酒精的脱脂绵擦干净加油E寸

留下的油溃。

(i)注入机、旋盖机的底座必须用100ppm黑水擦洗干净,15分钟后用处理水冲净。

(j)用于瓶盖杀菌的UV-灯清洁步骤(适用于使用UV灯消毒瓶盖之设计):

外罩每天用脱脂绵漫蘸75%酒精擦拭。每周用清洗剂(要有除垢作用)浸泡冷却管

路,防止冷却管路和紫外灯表面结垢,导致紫外灯的消毒作用降低。

(k)卸下注入机之定中环(centeringcup),用85℃热水浸泡至少10分钟之后重新安装

好。也可以将每次生产之后的注入机定中杯拆下清洗干净,浸泡于50Ppm氧水中,

待第二天生产之前取出、冲洗干净、并重新按装好。

(1)卸下CIP帽(CIPcap),浸泡于氯水中至少10分钟之后才能保存于清洁干燥

的带盖桶内以便下次使用。

(m)卸下排气管(venllube),用高压锅115冤消毒10分钟,取出安装好;或在生产前

一晚上将其放在高压锅115冤消毒10分钟之后,封存在高压锅内,至第二天取出

并安装好。

(n)净室(NASA10000级;注入间的地面用高压水枪喷洒lOOppm氨水。

(o)做完清洁工作之后,继续保持通风状态,确保净室维存在正压状态,尽可能不让外

面灰尘或含有较多微生物的空气进入净室。

7.清洗消毒程序

7.2COP评价方法和标准

(a)灌注之前30分钟,用粒子分析仪(PARTICLECOUNTER)测定净室内空气的微粒数,测

试点有:

•净室内任意一点;空瓶输送带上方;

•进入注入机之前的空瓶输送带上方;

•旋盖机之前的输送带上方。

只有当这四点的测试结果满足要求: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个数均小于10,000个/

立方英尺,才能开机。否则,必须重做COP或继续等待,直至重新测试的上述四点的

结果满足要求,才能开机。

(b)设备外部清洁消毒步骤完成之后,须进行空气微生物测试(airborne)和棉球揩擦物

试,以评价COP的效果和作为下次生产时重点清洁消毒的地方,直至符合要求。

(c)每天品控人员必须确认COP工作已正确执行。(参阅附录检查表)

(d)COP效果之评估

测试项目频率方法

以水霜注头一圈

异物残留在开机灌注产品前讲行

PET瓶进行目检

注入阀每次在做完COP后揩擦测试

输送带(接近注入机)每次在做完COP后揩擦测试

冷瓶机内部输送带及水每次在做完COP后揩擦测谎

盖贮存槽每次在做完COP后揩擦测试

盖斗每次在做完COP后揩擦测试

盖滑槽每次在做完COP后揩擦测试

盖杀菌机之输送带每次在做完COP后揩擦测试

排水沟每次在做完COP后异味

空气落菌开机前平板法

冲洗水(总菌/酵母苗和毒的)每天膜过滤法

*要求:

冲洗后空瓶/盖5空瓶」■每天膜过滤法

*要求醉母菌和霉菌:平均<2/瓶/盖

个别许可<5/瓶/盖

注:上述测试结果除冲洗后空瓶/盖之外,用作反映清洗消毒工作是否完善。微生物数量标准,

将以生产线在最初几批生产的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指标。

7.清洗消毒程序

7.3最后糖浆缸/配料缸

(1)使用前,用85℃热水冲洗15分钟后,用处理水冷却。

(2)当重新再配制饮料时,用处理水彻底冲洗缸和管道之残余糖浆后方可进行配制工作。

(3)当天生产结束时,进行5步清洗消毒程序,如下述:

a.处理水冲净缸和管道残余次料。

b.用约1.5-2.0%浓度/80-85℃热硝酸溶液循环清洁不少于20-30分钟。

c.用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