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6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翻译(七下)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月法,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翻译句子;多考查
课外文言文,其实质还是考查课内文言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满分技巧】做好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的归纳与总结,做题能够举一反三,联系课内所学知识,结合语境
准确判断;句了翻译要能忠于原文,直译意译相辅,文从语顺符合规范。
【限时检测】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汾之,自找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学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
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
曰:“临时施宜。”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掾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
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吕蒙传》)
[注释]①电下:驻地。②不虞:料想不到的意外事件。③拊:拍。
1.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
①均曰
②笑而岁之
③过蒙屯下
④唐说肃日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结合全文,说说(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包含了哪些意味?
4.陈寿在《三国志•吕蒙传》中评点吕蒙:“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语郝普,擒关羽…有国士之量,岂
徒武将而已乎!"你能否从选文《孙权劝学》和《三国志•吕蒙传》中看出他的雄才大略?请结合选文,说
说你的看法。
【答案】
1.①于是②打发③经过④有人
2.①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②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③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出乎意料的事发生?
3.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不好意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
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
4.《孙权劝学》中吕蒙在孙权的规劝下,马上虚心听取意见,主动去学习,并学有所成,令人舌”目相看。《三
国志•吕蒙传》中,吕蒙提醒鲁肃防备关羽,谋划了五个谋略,可见他深谋远虑,考虑问题细致、周到,从
这些事例均可以看出吕蒙的雄才大略。
【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假字、古今异义。本题中,
“因”于是;“或”古今异义,有的人。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宜译为主”的原则。注
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
(1)但,只是;微颔,微微点头;
(2)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古今异义,传授经书的学官;
(3)何计,什么办法;备,防备防止;不虞:料想不到的意外事件。
3.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作答此题,在把握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综合分析。
陈尧咨出生名门,射技无双,有一些高傲自大。对于他的射技,卖油翁“睨之”的神态,“无他”的评价
让他“忿然”,但卖油翁在他面前酌油的熟练技术让他心悦诚服,“笑”有对卖油翁的高超技术的佩服。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朴实、谦逊、亳不骄矜的品德让陈尧咨认识到“自矜”的不足,“笑”也
2
是一种自我解嘲。之前“忿然”,也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为了掩饰这种尴尬,只好“笑而遣之”,用“笑”
来掩饰自己无话可说的尴尬,“迨”正是这种心理驱使下的动作。“笑”是传神之笔,作答时要注意全面。
4.本题考查对比文段的综合分析。作答此题,要在理解乙、丙两个文段内容基础上,提炼关键语句分析作
答。《孙权劝学》中,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虚心学习,并学有所成,鲁肃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有智有勇,堪与周瑜媲美,若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恐较周瑜还略胜一筹。可见,此时的吕蒙,
才干和谋略都非同一般,才会让鲁肃惊叹。这是从侧面表现吕蒙的雄才大略。《三国志•吕蒙传》中,吕蒙
对鲁肃说“计安可不豫定”来提醒鲁肃防备关羽,可见他已有谋略,“因为肃画五策”,当即筹划了五个
应急方案,可见其军事才干,这是从正面表现吕蒙的雄才大略。两个文段从正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吕蒙的雄
才大略。
【点睛】
参考译文:
《卖油翁》: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
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向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很精湛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
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
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杓舀油注入
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
着打发他走了。
《孙权劝学》:当初,孙权对科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
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
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
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
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三国志•吕蒙传》: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电,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
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
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
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
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家人•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样有野心
3
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
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环,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角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涛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杳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惟吾馁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7.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的文辞精练,一般都用韵,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说”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B.《陋室铭》用比兴开头,以山水引出陋室,突出“德馨”二字;《爱莲说》第一句泛写“水陆草木之花”,
再举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从交往人之儒雅的角度论证了陋室不陋,表现居室主人情怀高洁傲岸,
不屑与平民来往。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应,表现出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生活态度,
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8.周敦颐“独爱莲”,是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入世态度:陶渊明“独爱菊”,是爱其“花之隐逸者
4
也”的隐者风度。你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还是“菊”那样的隐士呢?请结合《健室铭》中相
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5.品德高尚使身体劳累
6.(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珠帘,使室内染上青色。(2)(莲的柄)内空外直,不横
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的越远越青芬。
7.C
8.示例一:我认为刘禹锡更像菊花那样的隐士。他不屑为官场所累,身居陋室,调素琴,阅金经,远离世
俗的污浊,独善其身。示例二:我认为刘禹锡更像莲花那样的君子。他以古代名贤自比,表达出自己也有
他们那样的志趣、操守和抱负,表达出自己即使在污浊的世间,也要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分析】
5.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
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1)句意: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德馨:品德高尚;
(2)句意: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形:使身体劳累。
6.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
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
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以下词语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上(蔓延)”,“青(染上青色)”:
(2)“通(贯通)”,“蔓(横生藤蔓)”,“枝(旁生枝茎)”“益(更加)”,“清(清芬)”。
7.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H勺关犍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
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C.有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没有学识的人,不是指身份是平民的人。
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首先做出判断,然后把握住“菊”或“莲”的内涵,最后结合文章中具
体句子分析出刘禹锡的形象,示例一:我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莲”自古以来就是高洁傲岸、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陵之劳形”从反面表现了刘禹锡远离官场世
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刘禹锡只与有学问的人来往,不与那些没有知识的人来往的高洁
傲岸,所以我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示例二:我认为刘禹锡是“菊”那样的隐士。“菊”在陶
渊明笔下成为了淡泊名利、安闲自适的形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通过朴素的生活环
5
境表现r刘禹锡对于名利的淡泊,所以我认为刘禹锡是“菊”那样的隐士。
甲: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年代:唐
乙:选自《周敦颐集》作者:周敦颐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
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薛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
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噌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
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水上和陆地.1二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
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
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蜜,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
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
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甲)
燎沉香,消海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匕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
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乂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
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荡茗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
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
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己。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6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像用窥檐语
⑵可爱者甚芾
(3)芙蕖则不然
(4)自夏徂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巾不妖
C.可远观巾不可裹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11.(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利用。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13.(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______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4.(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显得更为形象、传神?
【答案】
9.(1)临近拂晓
⑵多
(3)这样
(4)往,到
10.D
11.B
7
12.(1)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分内之事,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13.思念故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喜爱、赞美
14.用具体的词,更为直观可感;写景叙事化,更富动感,更像电影;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莲荷一片临风而
举的最基本特征;字字用得妙,尤其是“一一”二字;还表现了诗人不断放宽视野,默默欣赏的情感。
【分析】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
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川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
判断。
(1)“侵晓窥檐语”意思是: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由此可判断:侵晓,临近拂晓。
(2)“可爱者甚蕃”意思是:值得喜爱的非常多,由此可判断:蕃,多。
(3)“芙蕖则不然”意思是:芙蕖就不是这样,由此可判断:然,这样。
(4)“自夏徂秋”意思是:从夏天直开到秋天,由此可判断:祖,至I」。
点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同居多,考杳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占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之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
以积累。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掌握。解答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平
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表转折;
B.表转折;
C.表转折;
D.表承接;
故选D。
11.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意思是(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
连连也不枝枝节节。这象征的是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的说法
错误,故选B。
1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
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
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8
句(1)重点词语:予,我;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染,沾染(污秽)。句意为: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M来,却不沾染(污秽)。
句(2)重点词语:此,这;为,是;之,助词,的。句意为: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分内之事,对于人来
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可知,荷塘的景象
引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阐述的是君子应洁身自好、大慕名利的看法;丙文写芙蕖从花开到结篷
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的感情是对芙蕖的喜爱、赞美。
1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甲文中“一一风荷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莲荷一片,临风而
举的最基本特征:“一一”表现了荷叶的数量多,“举”写出了莲花争着生长的旺盛之态,用具体的词把
莲在风中挺立的形象写的宜观可感;“风”“举”使句子更富有动感,更像电影,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
且“一一”多个而不是一个,表现了诗人不断扩展自己观赏的视野,默默欣赏的情感。”有风既作飘飘之
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虽然文字优美,但是描写的莲叶的生机感明显不如甲文,动感不强。
甲
出处:《苏幕遮》作者:周邦彦朝代:宋
参考译文:
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
私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畦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木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乂到五月,不知
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乙
出处:《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朝代:宋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
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
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
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丙
出处:《芙蕖》作者:李渔朝代:明末清初
9
参考译文:
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
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
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
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
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
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
自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
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奉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岑,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皮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归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觥,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患!以残有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姨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院断焉。
15.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诃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豪情。全诃由虚而实,由叙事而
10
抒怀。
B.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粗犷、洒脱、
豪放的语言风格。
C.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自喻、以魏尚自许、以“天狼”借指敌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期盼重新
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乂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
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虽我之死
B.苔痕上阶绿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惧其不可也是亦不可以弓乎(《鱼我所欲也》)
D.用不可彻求之下流,圉颠(《河中石兽》)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一度朔东厝
(2)酒酣胸胆尚开张开张
(3)且串置土石焉
(4)无案牍之劳形形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9.(乙)文划线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0.请结合(丙)文内容,简要分析愚公的形象。
【答案】
15.A
16.C
17.(1)厝,放置、安放。(2)开张,开阔雄伟。(3)焉,哪里。(4)形,形体、躯体。
18.(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19.类比。用古代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达出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
11
和抱负。
20.①愚公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差不多九十岁了,还立志移山;②愚公有实干、苦干的精神:亲自带领
子孙叩石垦壤;③愚公是个智者:能正确认识人力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加增”;④愚公有对移山的坚定的信心:“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分析】
】5.A.“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为实写,故全词由实而虚,理解为“全词由虚而实”有误.故选A。
16.A.宾语前置的标志/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动词,长到,蔓延/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C.停止/停止;
D.固执,顽固/固然;
故选C
1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厝,通假字,同“措”,
放置。开张,古今异义,古义开阔雄伟,今义指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这里取古义。
1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
(1)斯,这;德馨,品德高尚。
(2)阴,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汉阴,汉水南岸;陇,高地;断,隔绝;垄断,指山冈阻隔。
19.本题考查写法.类比,是基「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
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乙文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古代明贤居住的地方,特点是
简陋,与作者的陋室类似。因此判断写法为类比,表明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借此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
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通读全文,结合关键语句分析。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
之寒,出入之迂也”,年纪将近九十岁,立志移山,可见他“有理想和抱负“。②做事深思熟虑。"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对移山的利害美系,早已考虑再三。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二: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亲自带领子孙劳作,可见他有实干、苦干精神。④“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移山的过程漫长艰难,但愚公没有放弃,可见他有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⑤“子子孙孙无穷
旗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表明愚公对移山有坚定的信心,这信心是在正确认识人力与自然的发
展变化关系的基础上的。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
《陋室格》参考译文:
12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
(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
上青色。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世
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
什么简陋的呢?”
《愚公移山》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而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
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
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
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
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
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
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
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
无话可答.
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
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
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卜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上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禹。闵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彷,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
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告,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
13
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莲以夏开,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
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范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中。盖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
至秋早家而不早词,则莫明其理。今岁恭读圣制诗注,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
暖气内涵,故花能耐冷也。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2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号十余里无迹飞来山上千寻塔
♦
B.不辈不能究物理无他,但手熟与
C.转转不可死而后弓
D.又乎温泉以注之』经据典
2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渐激渐深,至石之平,石必倒掷坎穴中。
23.请用“/”线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断四处即可)。
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
24.文段(甲)(乙)记录的主要内容均与“究物理”有关,但作者的兴趣却不同.语段(甲)中作者的兴
趣不在就事论事,而在___________;语段(乙)中,作者的兴趣恰在就事论事,即。对于
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两篇文段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途径(方法),请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
21.C
22.(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石下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23.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
24.通过记叙人们寻找河中石兽的过程及结果,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这一道理。(通过寻找石
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ogo保密合同标准文本
- 代工oem合同样本
- 企业会员合同样本
- 人才引进合同样本
- 二灰碎石采购合同样本
- 一次订购合同样本
- 京东商城供货合同样本
- 供热项目投资合同样本
- 美容技术培训课件
- 会展大巴租赁合同样本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 331金属晶体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矿山矿石采购合同模板
- 2024年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05人)笔试核心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竞赛技术文件-混凝土建筑项目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教学课件
- 国开2024年《数据库运维》形考1-3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药物研发监管的国际协调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