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评: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_第1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评: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_第2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评: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_第3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评: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_第4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单元测评: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28课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略)单元测评(用时90分钟,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947年美国倡议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其目的是()A.干涉各国的关税主权B.垄断国际贸易C.控制更广阔的市场D。加强美国的资本渗透解析:战后美国倡议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为了有利于其商品输出。答案:C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国际金融领域内美元地位衰落②美元失去霸主地位③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④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与瓦解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事,联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对比的变化,比较容易作出判断.答案:B3。下列符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有()①世界经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③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④知识经济的兴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世界经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表述错误。答案:B4.下列有关亚太经合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②主要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③美国占主导地位④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该组织中美国并不占主导地位.答案:B5.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初期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B。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D.使世界经济向着无体系、无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使之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D6.经济区域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A。两极政治格局解体B.联合国统筹全球经济职能的加强C。各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和排他性D.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扩大解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扩大,使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答案:D7.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是()A.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B.发展中国家普遍实现经济起飞C。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大经济中心D。美苏两极经济格局瓦解解析:美苏两极格局是在二战后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是单纯的经济格局,即使到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工业产值达到将近美国的80%。美国虽然面临一些经济困难,但经济总量高居世界经济榜首,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只是个别国家的事,不具有普遍性。答案:C8.近代以来,促进欧洲各国联系加强,为一体化打下了物质基础的最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C.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是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工业化,促进了欧洲各国联系的加强。 答案:A9.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A。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B。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C。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D.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的问世答案:C10.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说明()①国家间交流更深入广泛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观念的转变反映经济发展的变化,经济交流和一体化是这种观念形成的基础,而政治一体化又为这一观念提供保障,③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答案:D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垄断组织的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C.资本输出成为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解析:资本的国际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答案:C12。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B。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C.区域经济集团化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解析:注意此题属否定选择题,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C项说法明显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3题15分,14题15分,15题18分,16题16分,共64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有3年平均达71亿美元.——《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年)》材料二:1950~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年代1950196019701973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注:+为顺差,—为逆差。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年代19371950196019711972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100100美国46.448。531.29。77.6日本6。11.33.212.412.3欧共体──26。53029.6——《当代世界史资料》(第二分册)请完成: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解析:材料一、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低于西欧、日本,没有持续增长。材料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由于贸易逆差,使美元难以回流。材料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元的地位愈加难以巩固,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崩溃在所难免.参考答案:①美国的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加剧了美元流向国外,增加其经济负担。②美国经济没有持续稳定增长,其发展速度低于西欧、日本。③美国进出口贸易与西欧、日本相比,逆差趋势明显,难以回流美元。④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使美元地位愈加难以巩固。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国际水平分工中,自然资源作用下降,科技因素起决定作用,这种以科技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使世界各国均被纳入全球分工体系……例如,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式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材料二:1950~1982年世界贸易额从603亿美元增至18539亿美元,增长近30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1.2%。1991~1994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约1.5%,同期世界贸易额增长约为4%.材料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游离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期资金至少达7.2万多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经济总产值的20%。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已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多亿美元.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处于运行状态,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材料四:美国1970年引进技术费用为1。9亿美元,1981年增至8.8亿美元;韩国1962~1982年间引进技术达2285项,花费6.81亿美元;1983~1990年引进技术4695项,付资42.45亿美元;中国1979~1992年签订技术引进合同2016项,付资170多亿美元。——以上材料均摘自《20世纪世界史》请完成:(1)将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特点概括列出.(6分)(2)以上特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4分)(3)以上特点为什么发生在20世纪后期?(5分)解析:回答特点时,重在概括,要注意紧紧依据材料,从中获取最大、最多的知识信息。分析实质时,应紧紧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上面的特点来考虑问题,力争准确,以便为回答下一问做好准备。回答发生的原因时,应着眼于20世纪的特定条件,考虑全球各地间的资本、技术、生产、交流等各方面的因素,力争回答全面。参考答案:(1)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投资迅速增加;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并融为一体;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3)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20世纪以来,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空前加强;跨国公司的纷纷设立。15.2001年10月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当今世界除APEC外,还有哪些重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6分)(2)简要回答亚太经合组织形成的原则及重大历史作用。(6分)(3)有人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结合二战以来的史实,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6分)解析:本题以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为情境,设计了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及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问题,问题考查全面,既有教材基础知识,也有对原因的分析,还有对观点的评价,考查了多方面的能力。参考答案:(1)欧共体、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原因: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靠单个国家的力量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经济合作促使一些国家彼此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③地域特点、民族特点或相近、相似的历史背景也是促进区域集团形成的重要因素。(2)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作用:①成为发展环太平洋地区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纽带。②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③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3)①二战后,日本等太平洋西岸的国家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发展,美国重心的转移,使世界经济、文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②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在环太平洋地区。③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综上所述,21世纪应该是“太平洋的世纪”。16。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大大加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呼声.假如你是一名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员,试述你的理由并对你的行为作简要评价。(8分)(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此,你认为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8分)解析:答题时,要注意自己的立场是一个反对者。本题又进一步关注我国加入WTO这一焦点问题,与政治巧妙结合,代表了以后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趋向。参考答案:(1)原因:经济全球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