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沪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多种证据表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沪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多种证据表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沪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多种证据表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沪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多种证据表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沪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多种证据表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9页(共59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生物沪科版(2020)高一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多种证据表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重庆期末)近来,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采集的化石时发现一个主龙型家族新成员——生活在2亿年前的脖子细长的隐秘细颈龙。主龙型家族中部分“长颈族”的脖子长度超过其体长的一半,典型代表是长颈龙和恐头龙。长颈龙体长接近6米,颈部约3米,有13节颈椎;恐头龙体长5米,颈部也将近3米,但其颈部发育有30多节颈椎。隐秘细颈龙虽然有不少解剖特征像长颈龙,但在颈椎数量方面更接近恐头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 B.隐秘细颈龙的脖子细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隐秘细颈龙、长颈龙和恐头龙有相似的解剖特征反映出它们在进化上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D.研究隐秘细颈龙、长颈龙和恐头龙的形态特征等属于胚胎学和细胞及分子水平方面的证据2.(2024•浙江模拟)科学家通过对一种古人类的指骨碎片线粒体DNA测序发现了EPASI基因,该基因利于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在现代藏族人体内很常见。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古人类变异产生EPASI基因定向适应“高海拔”环境 B.古人类种群与现代人群中EPASI基因型频率不同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C.线粒体基因不发生重组的特点有利于确定不同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D.DNA序列属于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也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3.(2024•枣强县模拟)研究显示:人类和老鼠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人类和黑猩猩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小。该事实最能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红细胞结构相似度较高 B.人类和老鼠的血红蛋白运输气体种类不同 C.人类是由黑猩猩直接进化而来 D.与老鼠相比,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4.(2024•丰城市校级开学)大脑容量大小和认知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发育时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否正常进行。科学家通过测序分别比较了4个灵长类代表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中启动子区域CpG序列甲基化模式的差异,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合基因组数据和化石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可推断出灵长类动物各主要类群的演化时间 B.对灵长类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进行测序,为研究大脑的进化提供了细胞生物学证据 C.与非人灵长类相比,CENPJ基因在人类大脑中的甲基化水平低,这种低甲基化水平可以遗传给后代 D.CENPJ蛋白的含量增加,可能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神经元细胞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促进大脑容量的增大和认知能力的提升5.(2024•浙江模拟)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与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比如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鲸的胸鳍、狗的前肢以及人的上肢等。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器官的相似性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支持 B.同源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的差别与进化过程中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 C.同源器官的相似性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D.不同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6.(2024•浙江二模)2024年3月北京大学薛进庄教授带领的考察团在醴陵发现距今3.6亿年左右的古植物化石资源,该发现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着重要科研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古植物化石的发现可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古植物进化的实质是古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地球3.6亿年前的特殊环境使得古植物产生更有利于其生存与繁殖的变异 D.将古植物化石中DNA与现代植物DNA进行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7.(2024秋•鄂尔多斯期中)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并了解了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的情况。其中博物馆内展示的“世纪曙猿”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已能看到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许多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能够说明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 B.对“世纪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 C.从地层年龄与其对应的化石中能够总结出爬行类动物的出现早于鱼类 D.化石、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8.(2024•齐齐哈尔三模)根据化石研究,豌豆在几万年前曾经是异花传粉,有着鲜艳的花朵。地中海气候来临,春天短暂、夏天炎热少雨,自花传粉的豌豆逐渐增多。从进化地度来说,自花传粉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保存在地层中的古豌豆化石是研究豌豆传粉方式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特殊的地中海气候使古豌豆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其传粉方式改变 C.异花传粉可防止劣势基因的不断累加,利于获得其他植株的优势基因 D.自花传粉可在不良环境下维持后代数量,异花传粉则能增强后代的适应能力9.(2023秋•鹤岗校级期末)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中,大约有1%至4%的基因组来自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测序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细胞核基因和线粒体DNA发生的突变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变化的环境 D.DNA碱基序列的差异性可揭示古人类与现代人亲缘关系的远近10.(2024•柯桥区模拟)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存在4种野生扁桃:新疆野扁桃、蒙古扁桃、长柄扁桃和西康扁桃,它们同为桃属植物。研究发现,四种扁桃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解剖结构研究四种扁桃间的亲缘关系 B.四种扁桃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C.降水和气温会影响四种扁桃的进化方向 D.生活环境越相似的扁桃亲缘关系越近11.(2023秋•浙江期末)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发现:与来自非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相比,来自古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与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更相似,在具有欧亚血统的现代人中,有1%~4%的基因组来自灭绝的古尼安德特人。另外,他比较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现代人之间,以及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亲缘关系近于人类和黑猩猩 C.古尼安德特人与欧亚人的亲缘关系比非洲人更近 D.现代人的祖先与古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生殖隔离12.(2023秋•海南期末)近期,以“三亚”命名的首件脊椎动物化石在三亚对外展出。根据同位素测年法,该恐龙存在距今约119百万年前,它没有牙齿、鼻眶前孔大,头顶后端有发育明显的头嵴,两翼展开超过2米。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通过比较不同翼龙的骨骼化石可以推测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C.翼龙进化出了不同种类型,说明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 D.自然选择引起不同的基因突变,导致翼龙出现不同的形态二.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武汉期中)大约12000年前,三刺鱼离开海洋水域到淡水水域定居,因此衍生出完全形态、部分形态和低形态三种类型的三刺鱼,如图所示。完全形态的三刺鱼生活在海洋中,具有30﹣35个体侧骨板,易被食鱼性鱼类捕食;部分形态和低形态的三刺鱼生活在淡水中,部分形态三刺鱼主要生活在湖泊中,低形态三刺鱼主要生活在溪流中,二者体侧骨板的数目要少得多,易被鸟类捕食。回答下列问题。(1)三刺鱼体侧骨板的演化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2)淡水水域鸟类众多,水草丰富,鱼类游动受到限制,体侧骨板较少的三刺鱼更有利于在该环境中生存,理由是。(3)研究人员欲研究自然选择与种群基因频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湖泊型与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多代杂交,构建一个实验室杂交品系种群,将其投放到无三刺鱼的溪流中。几年后对该环境中的三刺鱼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控制体侧骨板形成的基因频率显著降低。据此推测: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填“存在”或“不存在”)生殖隔离,理由是:。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14.(2024春•黄浦区校级期末)家鹅是人类驯化较早的鸟类。如图显示了家鹅是由鸿雁、灰雁等物种进化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鹅品种最多的国家,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1)如图中表示自然选择的是(①/②/③)。相比于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作用下进化的速度(A.较快/B.较慢/C.基本相同)。(2)如图中与WX血缘关系最近的是(A.ST/B.XP/C.HY)。可通过比较不同鹅的DNA碱基序列差异程度确定亲缘关系远近,这属于。(单选)A.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细胞生物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3)HY与LD这两种鹅属于不同物种,原因是两者之间存在。豁眼鹅(HY)(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是一种白鹅。控制其雏鹅绒毛颜色的黄色基因(H)和浅褐色基因(h)位于Z染色体上,而另一对正常基因(C)和白化基因(c)位于常染色体上,当c基因纯合时绒毛为白色。(4)H/h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5)不考虑突变,基因型为CcZHW的雌性雏鹅表型是(A.黄色/B.浅褐色/C.白色),可产生的正常卵子类型有。A.CZHB.CWC.CcD.ZHW(6)在HY种群中,雄性雏鹅中浅褐色个体比例与雌性雏鹅中浅褐色个体比例相比(A.较高/B.较低/C.大致相同)。15.(2023春•无锡期末)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据测算,它的氨基酸序列每2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请回答问题。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响尾蛇金枪鱼果蝇天蚕蛾链孢霉酵母菌氨基酸差别011113142127314344(1)细胞色素c在细胞中的合成包括两个过程,导致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2)数据表明,人和其他生物的细胞中普遍含有细胞色素c,说明,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的大小揭示了。(3)上表中的数据在分子水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表中生物在细胞水平上的共同点有。a.都能进行细胞呼吸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细胞结构相同d.都以ATP为细胞能量“货币”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生物沪科版(2020)高一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多种证据表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CDBCCCBADD题号12答案D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重庆期末)近来,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采集的化石时发现一个主龙型家族新成员——生活在2亿年前的脖子细长的隐秘细颈龙。主龙型家族中部分“长颈族”的脖子长度超过其体长的一半,典型代表是长颈龙和恐头龙。长颈龙体长接近6米,颈部约3米,有13节颈椎;恐头龙体长5米,颈部也将近3米,但其颈部发育有30多节颈椎。隐秘细颈龙虽然有不少解剖特征像长颈龙,但在颈椎数量方面更接近恐头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 B.隐秘细颈龙的脖子细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隐秘细颈龙、长颈龙和恐头龙有相似的解剖特征反映出它们在进化上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D.研究隐秘细颈龙、长颈龙和恐头龙的形态特征等属于胚胎学和细胞及分子水平方面的证据【考点】化石证据;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答案】D【分析】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解答】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A正确;B、隐秘细颈龙的脖子细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隐秘细颈龙、长颈龙和恐头龙有相似的解剖特征,可以反映它们在进化上可能存在共同的祖先,C正确;D、研究隐秘细颈龙、长颈龙和恐头龙的形态特征等属于比较解剖学方面的证据,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2024•浙江模拟)科学家通过对一种古人类的指骨碎片线粒体DNA测序发现了EPASI基因,该基因利于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在现代藏族人体内很常见。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古人类变异产生EPASI基因定向适应“高海拔”环境 B.古人类种群与现代人群中EPASI基因型频率不同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C.线粒体基因不发生重组的特点有利于确定不同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D.DNA序列属于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也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化石证据.【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高海拔”环境对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因此古人类种群与当地现代人种群中EPAS1基因型频率不同,不能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B错误;C、线粒体的基因不符合遗传定律,没有等位基因,不发生重组,遗传上保持母系遗传的特点,有利于确定不同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C正确;D、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3.(2024•枣强县模拟)研究显示:人类和老鼠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人类和黑猩猩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小。该事实最能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红细胞结构相似度较高 B.人类和老鼠的血红蛋白运输气体种类不同 C.人类是由黑猩猩直接进化而来 D.与老鼠相比,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答案】D【分析】(1)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2)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3)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4)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解答】解: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属于研究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由题干信息“人类和老鼠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人类和黑猩猩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小”,该事实最能说明与老鼠相比,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4.(2024•丰城市校级开学)大脑容量大小和认知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发育时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否正常进行。科学家通过测序分别比较了4个灵长类代表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中启动子区域CpG序列甲基化模式的差异,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合基因组数据和化石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可推断出灵长类动物各主要类群的演化时间 B.对灵长类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进行测序,为研究大脑的进化提供了细胞生物学证据 C.与非人灵长类相比,CENPJ基因在人类大脑中的甲基化水平低,这种低甲基化水平可以遗传给后代 D.CENPJ蛋白的含量增加,可能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神经元细胞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促进大脑容量的增大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表观遗传;化石证据.【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题图比较了4个灵长类代表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中启动子区域CpG序列甲基化模式的差异,CENPJ基因在人类大脑中的甲基化水平最低。【解答】解:A、结合基因组数据和化石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可推断出灵长类动物各主要类群的演化时间,A正确;B、基因测序属于分子水平的研究,故对灵长类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进行测序,为研究大脑的进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B错误;C、由题意和图可知,与非人灵长类比,CENPJ基因在人类大脑中的甲基化水平低,这种低甲基化水平可以遗传给后代,C正确;D、CENPJ基因的表达增强,CENPJ蛋白的含量增加,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神经元细胞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促进大脑容量的增大和认知能力的提升,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相关的证据,考查考生分析柱形图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5.(2024•浙江模拟)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与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比如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鲸的胸鳍、狗的前肢以及人的上肢等。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器官的相似性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支持 B.同源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的差别与进化过程中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 C.同源器官的相似性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D.不同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手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它们都有相同的来源。同源器官的来源相同,但结构和功能差异比较大。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共同的原是祖先进化而来。【解答】解:A、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同源器官的相似性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支持,A正确;B、由于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因此同源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的差别与进化过程中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B正确;C、同源器官的相似性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C错误;D、不同哺乳动物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形态差别大,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应用的能力。6.(2024•浙江二模)2024年3月北京大学薛进庄教授带领的考察团在醴陵发现距今3.6亿年左右的古植物化石资源,该发现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着重要科研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古植物化石的发现可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古植物进化的实质是古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地球3.6亿年前的特殊环境使得古植物产生更有利于其生存与繁殖的变异 D.将古植物化石中DNA与现代植物DNA进行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考点】化石证据;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发展.【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直接的、重要的证据,A正确;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即古植物进化的实质是古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C、地球3.6亿年前的特殊环境选择了有利于古植物生存与繁殖的变异,进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D、将古植物化石中DNA与现代植物DNA进行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另外,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还有化石、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7.(2024秋•鄂尔多斯期中)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并了解了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的情况。其中博物馆内展示的“世纪曙猿”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已能看到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许多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能够说明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 B.对“世纪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 C.从地层年龄与其对应的化石中能够总结出爬行类动物的出现早于鱼类 D.化石、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化石证据.【专题】材料分析题;生物的进化.【答案】C【分析】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可以通过化石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解答】解:A、对“世纪曙猿”化石的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等与人类相似,说明两者具有共同的祖先,A正确;B、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对“世纪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B正确;C、生物最先生活在海洋,故从地层年龄与其对应的化石中能够总结出鱼类的出现早于爬行类,C错误;D、化石、比较解破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24•齐齐哈尔三模)根据化石研究,豌豆在几万年前曾经是异花传粉,有着鲜艳的花朵。地中海气候来临,春天短暂、夏天炎热少雨,自花传粉的豌豆逐渐增多。从进化地度来说,自花传粉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保存在地层中的古豌豆化石是研究豌豆传粉方式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特殊的地中海气候使古豌豆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其传粉方式改变 C.异花传粉可防止劣势基因的不断累加,利于获得其他植株的优势基因 D.自花传粉可在不良环境下维持后代数量,异花传粉则能增强后代的适应能力【考点】化石证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发展.【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答案】B【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解答】解:A、化石证据是研究进化的最直接证据,A正确;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地中海气候属于自然选择,使古豌豆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发生了向自花传粉的进化,B错误;CD、异花授粉主要是为了防止劣势基因不断累加,利于获得其他植株的优势基因,而之所以豌豆这类花选择自己解决,主要是因为环境恶劣。为了防止花粉一粒也收不到,所以才“自给自足”,即自花传粉可在不良环境下维持后代数量,异花传粉则能增强后代的适应能力,C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9.(2023秋•鹤岗校级期末)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类中,大约有1%至4%的基因组来自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测序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细胞核基因和线粒体DNA发生的突变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变化的环境 D.DNA碱基序列的差异性可揭示古人类与现代人亲缘关系的远近【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化石证据.【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答案】A【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错误;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细胞核基因和线粒体DNA发生的突变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变化的环境,C正确;D、DNA的碱基序列可表示遗传信息,故DNA碱基序列的差异性可揭示古人类与现代人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2024•柯桥区模拟)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存在4种野生扁桃:新疆野扁桃、蒙古扁桃、长柄扁桃和西康扁桃,它们同为桃属植物。研究发现,四种扁桃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解剖结构研究四种扁桃间的亲缘关系 B.四种扁桃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C.降水和气温会影响四种扁桃的进化方向 D.生活环境越相似的扁桃亲缘关系越近【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胚胎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生物化学证据和古生物证据。胚胎学证据主要是通过观察胚胎细胞发育早期的一些特征,来得出生物进化的相关联系,比较解剖学证据主要通过观察生物之间的同源器官来得出结论,生物化学证据主要通过对比生物的DNA、RNA和蛋白质这些物质上的异同点来得出生物的联系。【解答】解:A、可通过解剖结构研究四种扁桃果实等部位的结构,可分析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A正确;B、题意显示“四种扁桃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说明四种扁桃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这也符合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B正确;C、降水和气温等环境因素作为自然选择的隐性可通过影响水分利用、耐寒耐热能力、生长周期和生态竞争,决定四种扁桃的进化方向,C正确;D、亲缘关系与遗传物质有关,扁桃的DNA序列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与其生活环境无关,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和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1.(2023秋•浙江期末)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发现:与来自非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相比,来自古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与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更相似,在具有欧亚血统的现代人中,有1%~4%的基因组来自灭绝的古尼安德特人。另外,他比较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现代人之间,以及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亲缘关系近于人类和黑猩猩 C.古尼安德特人与欧亚人的亲缘关系比非洲人更近 D.现代人的祖先与古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物种的概念隔离与物种形成.【专题】坐标曲线图;生物的进化.【答案】D【分析】共同由来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共同由来学说的证据包括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解答】解:A、孟德尔遗传定律使用范围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人类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B、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差异碱基对的个数少于人类和黑猩猩,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的亲缘关系近于人类和黑猩猩,B正确;C、与来自非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相比,来自古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与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更相似,说明古尼安德特人与欧洲和亚洲人的亲缘关系比非洲人更近,C正确;D、现代人类中有1%~4%的基因组来自古尼安德特人,说明现代人的祖先与古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着基因交流,并产生了可育后代,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2023秋•海南期末)近期,以“三亚”命名的首件脊椎动物化石在三亚对外展出。根据同位素测年法,该恐龙存在距今约119百万年前,它没有牙齿、鼻眶前孔大,头顶后端有发育明显的头嵴,两翼展开超过2米。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通过比较不同翼龙的骨骼化石可以推测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C.翼龙进化出了不同种类型,说明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 D.自然选择引起不同的基因突变,导致翼龙出现不同的形态【考点】化石证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发展.【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答案】D【分析】1、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通过比较不同翼龙的骨骼化石可以推测它们有共同的祖先,B正确;C、可遗传的生物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翼龙进化出了不同种类型,说明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C正确;D、基因突变表示自然选择引起的,自然选择只能对变异材料的性状进行选择,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共同由来学说的证据,掌握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二.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武汉期中)大约12000年前,三刺鱼离开海洋水域到淡水水域定居,因此衍生出完全形态、部分形态和低形态三种类型的三刺鱼,如图所示。完全形态的三刺鱼生活在海洋中,具有30﹣35个体侧骨板,易被食鱼性鱼类捕食;部分形态和低形态的三刺鱼生活在淡水中,部分形态三刺鱼主要生活在湖泊中,低形态三刺鱼主要生活在溪流中,二者体侧骨板的数目要少得多,易被鸟类捕食。回答下列问题。(1)三刺鱼体侧骨板的演化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比较解剖学证据。(2)淡水水域鸟类众多,水草丰富,鱼类游动受到限制,体侧骨板较少的三刺鱼更有利于在该环境中生存,理由是三刺鱼体侧骨板越少,身体的灵活性越高,更有利于在水草多的环境躲避鸟类。(3)研究人员欲研究自然选择与种群基因频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湖泊型与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多代杂交,构建一个实验室杂交品系种群,将其投放到无三刺鱼的溪流中。几年后对该环境中的三刺鱼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控制体侧骨板形成的基因频率显著降低。据此推测: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不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生殖隔离,理由是:二者仍能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隔离与物种形成.【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实验探究能力.【答案】(1)比较解剖学(2)三刺鱼体侧骨板越少,身体的灵活性越高,更有利于在水草多的环境躲避鸟类(3)不存在二者仍能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解答】解:(1)比较解剖学证据主要来自于对脊椎动物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结构的比较研究,所以说三刺鱼体侧骨板的演化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比较解剖学证据。(2)淡水水域鸟类众多,水草丰富,鱼类游动受到限制,体侧骨板较少的三刺鱼更有利于在该环境中生存,理由是三刺鱼体侧骨板越少,身体的灵活性就越高,则更有利于其在水草多的环境中躲避其天敌鸟类的捕食。(3)据题意可知,将湖泊型与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多代杂交,构建一个实验室杂交品系种群,将其投放到无三刺鱼的溪流中,说明这两种类型三刺鱼能进行杂交,产生后代,且后代是可育的,因此湖泊型与溪流型三刺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几年后对该环境中的三刺鱼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控制体侧骨板形成的基因频率显著降低,说明三刺鱼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即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答案为:(1)比较解剖学(2)三刺鱼体侧骨板越少,身体的灵活性越高,更有利于在水草多的环境躲避鸟类(3)不存在二者仍能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的能力。14.(2024春•黄浦区校级期末)家鹅是人类驯化较早的鸟类。如图显示了家鹅是由鸿雁、灰雁等物种进化而来。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鹅品种最多的国家,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1)如图中表示自然选择的是①(①/②/③)。相比于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作用下进化的速度较快(A.较快/B.较慢/C.基本相同)。(2)如图中与WX血缘关系最近的是HY(A.ST/B.XP/C.HY)。可通过比较不同鹅的DNA碱基序列差异程度确定亲缘关系远近,这属于D。(单选)A.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细胞生物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3)HY与LD这两种鹅属于不同物种,原因是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豁眼鹅(HY)(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是一种白鹅。控制其雏鹅绒毛颜色的黄色基因(H)和浅褐色基因(h)位于Z染色体上,而另一对正常基因(C)和白化基因(c)位于常染色体上,当c基因纯合时绒毛为白色。(4)H/h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或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5)不考虑突变,基因型为CcZHW的雌性雏鹅表型是黄色(A.黄色/B.浅褐色/C.白色),可产生的正常卵子类型有AB。A.CZHB.CWC.CcD.ZHW(6)在HY种群中,雄性雏鹅中浅褐色个体比例与雌性雏鹅中浅褐色个体比例相比较低(A.较高/B.较低/C.大致相同)。【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物种的概念隔离与物种形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模式图;生物的进化.【答案】(1)①;较快(2)HY;D(3)生殖隔离(4)自由组合(或分离和自由组合)(5)黄色;AB(6)较低【分析】(1)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2)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3)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4)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解答】解:(1)图中①可以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相比于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作用下进化的速度较快。(2)由图可知,在WX和HY在一个分支,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可通过比较不同鹅的DNA碱基序列差异程度确定亲缘关系远近,这属于分子生物学证据,D正确,ABC错误。故选:D。(3)HY与LD这两种鹅属于不同物种,原因是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4)由题干信息可知,控制其雏鹅绒毛颜色的黄色基因(H)和浅褐色基因(h)位于Z染色体上,而另一对正常基因(C)和白化基因(c)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或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5)控制其雏鹅绒毛颜色的黄色基因(H)和浅褐色基因(h)位于Z染色体上,而另一对正常基因(C)和白化基因(c)位于常染色体上,当c基因纯合时绒毛为白色,不考虑突变,基因型为CcZHW的雌性雏鹅表型是黄色,可产生的正常卵子类型有CZH或cZH或CW或cW,AB正确,CD错误。故选:AB。(6)由于浅褐色是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因此雌性只要有一个h基因即为浅褐色,而雄性要同时有两个h基因才表现出浅褐色,因此雄性群体中浅褐色绒毛雏鹅个体所占的比例小于雌性群体中浅褐色绒毛雏鹅个体所占的比例,B正确,AC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①;较快(2)HY;D(3)生殖隔离(4)自由组合(或分离和自由组合)(5)黄色;AB(6)较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15.(2023春•无锡期末)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据测算,它的氨基酸序列每2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请回答问题。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响尾蛇金枪鱼果蝇天蚕蛾链孢霉酵母菌氨基酸差别011113142127314344(1)细胞色素c在细胞中的合成包括转录、翻译两个过程,导致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2)数据表明,人和其他生物的细胞中普遍含有细胞色素c,说明生物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的大小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3)上表中的数据在分子水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表中生物在细胞水平上的共同点有a、c、d。a.都能进行细胞呼吸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细胞结构相同d.都以ATP为细胞能量“货币”【考点】解剖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水平证据;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进化思想;生物的进化.【答案】(1)转录、翻译DNA不同(2)生物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3)a、c、d【分析】生物进化上的证据有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证据等。分子水平上的证据是指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在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相似性越高,说明亲缘关系越近。【解答】解:(1)细胞色素c在细胞中的合成过程是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翻译两个过程,导致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2)人和其他生物的细胞中普遍含有细胞色素c,说明生物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所以大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色素c(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的大小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差异越小,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3)表中生物大多是真核生物,少数是原核细胞,在细胞水平上的共同点为:都能进行呼吸作用、都有共同的细胞结构、都以ATP为细胞能量“货币”所以选a、c、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知识点的认识】1、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5)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验证实验:测交实验.2、相关概念(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自交:植物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广义上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基因型的方法.(4)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5)常用符号的含义符号PF1F2×⊗♂♀C、D等c、d等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父本(雄配子)母本(雌配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3、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2)指导杂交育种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配种.(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每个人都携带5~6种不同的隐性致病遗传因子.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因子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法律禁止近亲结婚.4、基因分离定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1)确定显隐性方法:①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2)确定基因型(纯合、杂合)的方法①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②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a、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b、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AA(或Aa或aa)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3)求概率的问题①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②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2Aa:laa,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4.配子法的应用: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拓展: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a、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几率均为2/3,是AA的几率均为1/3.b、而只有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时,后代才可能患病;c、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忠者的概率1/4相乘,即2/3×2/3×1/4=1/9,因此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1/9.(4)遗传系谱图的解读(5)杂合子自交问题: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1/2n+11/2﹣1/2n+1(6)理论值与实际值的问题【命题方向】题型一:概率计算典例1:(2014•郑州一模)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A.1:2:1B.4:4:1C.3:2:1D.9:3:1分析:杂合的红果番茄(Rr)自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rr),则剩余红果番茄中:RR占、Rr占.解答: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RR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Rr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即RR、Rr、rr三种基因所占比例分别是+×=、×=、×=,所有RR、Rr、rr三种基因之比为3: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题型二:自由交配相关计算典例2:(2014•烟台一模)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呈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A.B.C.D.1分析: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呈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因此黄鼠的基因型为Aa.据此答题.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黄鼠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黄鼠与黄鼠交配,即Aa×Aa,由于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因此第二代中Aa占、aa占,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根据遗传平衡定律,第三代中AA的频率为、Aa的频率为=、aa的频率为,由于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因此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题干信息“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准确判断黄鼠的基因型;再扣住“自由交配”一词,利用基因频率进行计算.【命题方法点拨】1、分离规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和逆推类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亲代性状后代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比例逆推类问题(1)正推类问题: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B_);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含有b遗传因子.(2)逆推类问题: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显:1隐→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显:1隐→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全为隐性纯合子,即bb×bb.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n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的对数1对2对n对等位基因及位置1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配子2种,比例相等4种,比例相等2n种,比例相等F2的表现型及比例2种,3:14种,9:3:3:12n种,(3:1)nF2的基因型及比例3种,1:2:19种,(1:2:1)23n种,(1:2:1)n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2种,比例相等4种,比例相等2n种,比例相等遗传实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而进入同一配子中实践应用纯种鉴定及杂种自交纯合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联系在遗传中,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知识点的认识】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相关概念(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细胞核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转录的步骤及过程图象:(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DNA(基因)上,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因此,转录形成mRNA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翻译的过程图象:(4)密码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共有64种。UAA、UAG、UGA三个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其余的每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包括AUG、GUG两个起始密码。(6)tRNA:tRNA是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一共有61种,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2、DNA与RNA的比较比较项目DNARN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G、C、TA、G、C、U空间结构规则的双链结构通常呈单链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分类﹣﹣mRNA、tRNA、rRNA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1)作为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2)作为翻译的模板和搬运工3)参与核糖体的合成4)少数RNA有催化作用联系RNA由DNA转录产生,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NA的遗传信息来自于DNA注解:细胞结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内有(5种)碱基,有(8种)核苷酸。病毒只有(4种)碱基,有(4种)核苷酸。3、RNA的分类种类作用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转运RNAtRNA运载氨基酸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4、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区别项目比较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概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RNA病毒除外)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其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是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与密码子对应的三个相邻碱基位置在DNA上(RNA病毒除外)在mRNA上在tRNA上作用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间接模板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直接模板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运载氨基酸5、遗传密码的特性(1)密码子:有2个起始密码子(AUGGUG),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有3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没有对应的氨基酸,所以,在64个遗传密码子中,能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只有61个。(2)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3)简并性:一种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的情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6、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中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核糖体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二十种氨基酸模板DNA的两条链DNA中的一条链mRNA条件解旋酶、DNA聚合酶ATPRNA聚合酶ATP酶、ATP、tRNA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DNA解旋,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恢复原样,与非模板链重新组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苷酸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全保留①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②一个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多肽链,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度③翻译结束后,mRNA分解成单个核苷酸产物两个双链DNA分子一条单链mRNA多肽产物去向传递到2个子细胞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组成细胞结构蛋白质或功能蛋白质意义复制遗传信息,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配对方式A﹣(T)T﹣(A)G﹣(C)C﹣(G)A﹣(U)T﹣(A)G﹣(C)C﹣(G)A﹣(U)U﹣(A)G﹣(C)C﹣(G)注意(1)对细胞结构生物而言,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而转录和翻译则发生于细胞分裂、分化以及生长等过程。(2)DNA中含有T而无U,而RNA中含有U而无T,因此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研究DNA复制或转录过程。(3)在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但不能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7、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比较比较项目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反密码子位置DNAmRNAtRNA含义DNA上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或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3个相邻的碱基tRNA上的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种类4n种(n为碱基对的数目)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还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61种作用间接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直接控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识别密码子相关特性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①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密码子的简并性);②密码子在生物界是通用的,说明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种tRNA只能识别和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联系(1)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通过转录,使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2)mRNA的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则起到翻译的作用。【命题方向】题型一:相关概念的考察典例1:(2014•烟台一模)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能够发生的是()A.相同的RNA逆转录合成不同的DNAB.相同的DNA转录合成不同的RNAC.相同的密码子决定不同的氨基酸D.相同的tRNA携带不同的氨基酸分析: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搬运,但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解答:A.相同的RNA逆转录合成相同的DNA,故A错误;B.相同的DNA在不同的细胞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合成不同的RNA,故B正确;B.相同的密码子决定一种的氨基酸,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故C错误;D.相同的tRNA携带相同的氨基酸,也能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逆转录、细胞分化、密码子、转运RNA等相关知识,比较抽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题型二: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示典例2:(2014•浙江一模)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分析:分析题图:甲过程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形成DNA的过程,即DNA的复制;乙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即转录;丙中a链含有碱基T,属于DNA链,b链含有碱基U,属于RNA链。解答:A、图甲表示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图乙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错误;B、图中催化图甲过程的酶1和酶2相同,都是DNA聚合酶;催化图乙过程的酶3是RNA聚合酶,B错误;C、图丙表示转录过程,其中a链含有碱基T,属于DNA模板链,b链含有碱基U,属于RNA子链,C正确;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图,考查核酸的组成、DNA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熟记相关知识点,注意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典例3:(2014•广东一模)如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B.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C.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各不相同D.核糖体从右往左移动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其中①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都是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控制这四条多肽链合成的模板相同,因此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⑥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解答:A、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过程,可见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B、图示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B正确;C、②③④⑤都是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的,因此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相同,C错误;D、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⑥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熟记翻译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数字的名称,并能准确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需要注意的是C选项,要求考生明确以同一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的蛋白质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题型三: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典例3:(2014•虹口区一模)在某反应体系中,用固定序列的核苷酸聚合物(mRNA)进行多肽的合成,实验的情况及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序号重复的mRNA序列生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实验一(UUC)n,即UUCUUC…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实验二(UUAC)n,即UUACUUAC…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A.上述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细胞提取液,但必须除去其中的DNA和mRNAB.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UUC、UCU、CUU和UUA、UAC、ACU、CUUC.通过实验二的结果推测:mRNA中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能够推测出UUC为亮氨酸的密码子分析:分析表格: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实验一的密码子可能有三种,即UUC、UCU、CUU;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4种,即UUA、UAC、ACU、CUU,但生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只有3种,所以mRNA中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解答:A、正常细胞内的DNA能转录合成mRNA,所以除去细胞提取液中的DNA和mRNA,避免干扰实验,故A正确;B、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则实验一的密码子可能有三种,即UUC、UCU、CUU,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4种,即UUA、UAC、ACU、CUU,故B正确;C、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4种,而生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只有3种,所以mRNA中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故C正确;D、实验二的密码子中没有UUC,但生成的多肽中含有亮氨酸,所以不能推测出UUC为亮氨酸的密码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型四:tRNA相关的考察典例4:(2014•长宁区二模)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B.一种tRNA只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C.人体细胞中的tRNA共有64种D.图中c处表示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携带氨基酸的部位;b为局部双链结构中的氢键;c为一端相邻的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能与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解答:A、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也存在局部双链结构,A错误;B、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tRNA只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B正确;C、有3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对应的tRNA,因此人体细胞中的tRNA共有61种,C错误;D、图中c处表示反密码子,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tRNA结构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要求考生识记tRNA分子的组成、种类及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密码子的概念,明确密码子在mRNA上,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题型五: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典例5:(2014•杨浦区一模)已知一信使RNA片段中有60个碱基,其中A和G共有28个,以此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分子中C和T的数目以及以该信使RNA翻译而成的肽链脱去的水分子的最大数目分别是()A.28、60B.32、20C.60、19D.60、50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而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所以A=T,C=G,则A+G=C+T,即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信使RNA上连续的三个碱基为1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而多肽链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的条数。解答:信使RNA共有60个碱基,则以此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中共有120个碱基。由于DNA分子中A=T、C=G,因此C+T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即DNA分子中C和T一共有60个。由于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因此氨基酸数=60÷3=20,多肽链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的条数=20﹣1=1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转录的概念,能根据mRNA中碱基数目推断DNA中碱基数目;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该DNA分子中G和T的总数。【解题方法点拨】基因表达中相关数量计算1、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为单链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2、m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列关系式如下:3、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1)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上的碱基数目比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2)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n/3个氨基酸。(4)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3.表观遗传【知识点的认识】(1)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2)表观遗传发生在: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