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4 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知识清单)_第1页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4 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知识清单)_第2页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4 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知识清单)_第3页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4 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知识清单)_第4页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4 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复习——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知识清单【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专题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一)主要内容1.概述:小说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希望→奋斗→幻灭”为主线,以祥子与各种人物的关系为副线,采用纵向结构和多侧面立体式机构相结合的方法,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腐败图景错落有致地交织起来。2.三起三落第一起:他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了一百元,给自己买了辆新车。第一落: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第二起:祥子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来卖,之后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第二落:在曹先生家干包月的时候,辛辛苦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第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让祥子又有车拉。第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二)人物形象1.初始形象:底层劳动者的理想主义符号核心:祥子是勤劳坚韧、自尊好强的底层青年代表,体现旧中国劳动者的朴素理想。表现:(1)生存意志的极致体现:初到北平拉车时,“他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教材P12),每天早出晚归,“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P15),一心攒钱买车。第一次买车时,“手哆嗦得厉害,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P20),将车视为“自己的命”(P21),展现底层劳动者对尊严的渴望。(2)道德观念的坚守:祥子拒绝刘四爷的盘剥,不占小便宜(“他不喝虎妞倒的茶,觉得无功不受禄”P30);对老车夫老马的同情(“他把自己的包子塞给老马祖孙,饿着肚子拉车”P45),体现未被世俗污染的善良。2.性格矛盾:个人奋斗与社会压迫的撕裂核心:祥子的坚韧与偏执、单纯与愚昧并存,是小农意识与城市文明冲突的产物。表现:(1)勤劳背后的狭隘性:祥子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P22),将人生价值等同于车的ownership,不懂联合其他车夫反抗剥削(“他觉得别人拉车是混日子,自己是正经干活”P38)。被骗婚后仍沉迷攒钱(“虎妞死后,他数着钱说‘买车,买车!’,却不知钱已买不回尊严”P112),陷入机械重复的偏执。(2)精神世界的封闭性:祥子对情感的木讷(“小福子说‘我跟你’,他低头搓鞋绳,不敢回应”),反映其将生存需求凌驾于情感需求;对城市规则的无知(“被孙侦探敲诈时,他只会说‘我招谁惹谁了?’”),暴露底层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无力感。3堕落轨迹:从“人”到“兽”的异化过程核心:祥子的四次精神崩塌构成形象的悲剧性弧线,最终沦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关键转折点:(1)第一次失车(被军阀抢走):“他像被抽了脊梁骨的狗,蹲在路边喘气”,理想初次破灭,但仍相信“从头再来”。(2)被迫婚姻(与虎妞结合):“祥子觉得自己是被圈在笼子里的野兽,虎妞的笑声像铁链响”(P53),尊严被践踏,开始“学会占便宜、骂脏话”。(3)小福子之死(最后希望破灭):“祥子走到树林里,看着歪脖树上的绳子,突然笑出了声”(P135),至此“他不再是人,是个会走路的鬼”。(4)彻底堕落:最终“抢老弱车夫的生意,骗曹宅的钱,甚至出卖阮明”,成为“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4.形象的社会隐喻:个人主义的末路与底层的觉醒困境核心:祥子是旧中国底层劳动者的典型形象,其悲剧揭示两个深层命题:(1)对“个人奋斗”的批判:祥子的失败证明,在黑暗社会中,“单靠要强和勤俭,顶不了什么用”(老马的话),个体反抗终将被系统性压迫吞噬。(2)人性异化的象征:祥子从“像树一样沉默而骄傲”到“只剩下高大的骨架,和一张走肉的脸”,隐喻旧社会对人的物化与摧残。(三)悲剧原因1.社会环境:黑暗制度下的底层压迫核心:旧社会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平,底层劳动者毫无尊严与出路。表现:(1)经济剥削:祥子拉车赚的钱被车厂老板刘四爷剥削(“刘四爷的车租比别人贵,祥子只能忍气吞声”),辛苦攒三年才买第一辆车,却被军阀士兵抢走。祥子被迫为侦探孙排长当差,血汗钱被敲诈(“‘你可别忘恩负义!’孙侦探晃着枪,祥子的钱袋就这样空了”)。(2)阶级固化:祥子想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层(“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旧社会底层人民永无翻身可能,正如老马祖孙的命运预示:“我拉了一辈子车,到老还是挨饿”。2.个人性格:勤劳背后的偏执与孤立核心:祥子的坚韧中藏着小农式的狭隘与盲目。表现:(1)盲目坚持个人奋斗:祥子拒绝与其他车夫合作(“他不和他们合群,觉得他们懒、滑头”),不懂利用集体力量反抗压迫,最终孤立无援。被骗婚后仍固执攒钱(“虎妞难产死后,他仍想买车,却不知早已失去目标”),陷入偏执。(2)精神世界的贫瘠:祥子对金钱的过度执着(“钱就是他的一切,连小福子的爱都排在后面”)使他失去情感支撑,最终精神崩溃。3.人际关系:扭曲的情感与背叛核心:祥子在畸形关系中被剥削、被消耗。表现:(1)虎妞的控制与压榨:虎妞设计骗婚(“那晚的酒里下了药,祥子糊里糊涂成了亲”),用经济控制(“祥子的钱都被虎妞锁在柜子里”)摧毁他的独立意志。虎妞难产而死时,祥子“没有一滴眼泪,只有解脱的麻木”,体现情感关系的扭曲。(2)他人的冷漠与利用:小福子的悲剧(被父亲卖到妓院后自杀)是祥子最后的希望破灭(“祥子去找她时,只看到一棵歪脖树”)。二强子等车夫的堕落(“他们白天拉车,晚上赌博,祥子看不起却最终沦为同类”)暗示群体的绝望。4.命运无常:偶然事件的连环打击核心:看似偶然的灾祸,实为旧社会必然的悲剧链条。表现:(1)三次买车的毁灭性打击:第一次:车被军阀抢走(“祥子连人带车被抓去当壮丁,车成了炮灰”)。第二次:钱被侦探敲诈(“祥子刚攒够钱,就被孙侦探以‘通共’罪名威胁”)。第三次:为葬虎妞卖车(“虎妞死后,祥子不得不卖掉第三辆车,彻底一无所有”)。(2)象征命运的“暴风雨”: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病倒(“雨水灌进脖子,他却想着多拉一趟”),隐喻命运对劳动者的无情摧残。5.总结:悲剧的本质是旧社会的吃人逻辑祥子从“像树一样沉默而骄傲”的青年,沦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层面:军阀统治、阶级剥削断绝底层生路;个人层面:狭隘的个人奋斗无法对抗系统性压迫;命运层面:偶然灾祸加速精神崩溃,最终走向“把自己交给了酒醉、懒惰与金钱”的堕落。老舍通过祥子的悲剧,批判了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本质。(四)主题思想1.批判国民性;2.批判社会;3.反思中国社会阶级固化和贫富差距;4.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五)阅读方法:圈点、批注、做笔记1.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2.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3.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一次圈点和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4.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圆点或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5.做笔记可以帮助重温作品内容,积累语言和素材,记录、整理阅读中的思考与发现,有助于提升读书质量,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作品某部分或全书的要点。所写的提要,可以是语意连贯的成段文字,也可以是按层次和要点罗列的提纲,还可以是能够体现作品结构的图表。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的体验、感想,如自己对于作品的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可以只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评论,也可以针对作品整体发表感想,还可以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或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六)专题探究。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本书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作为线索,可以说是祥子一生的记录。请根据作品的内容,写一篇祥子的小传,完整地勾勒出祥子的经历。写完后注意对照作品进一步修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示例: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老北京当人力车夫。他苦干三年,终于凑足一百块钱,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但是没过多久,军阀混战,在战乱中祥子连车带人被“匪兵”捉了去。祥子在夜里趁乱逃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他卖掉骆驼,拼命拉车攒钱,省吃俭用准备再买新车。可好景不长,祥子在曹家干包月时,他辛苦攒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走。后来,因为虎妞的诱惑和逼迫,他不得不与她结婚。婚后,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同院的二强子的车。可是,后来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又不得不卖掉车来料理虎妞的丧事。经历了这三起三落,再加上祥子喜欢的小福子自杀,他心中最后一星希望的火花被吹熄了,他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由一个上进好强的有为青年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带着思考精读一些章节,并查找资料,写下你的探究结果,然后和同学就此做一次深入的讨论。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的迫害,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二是祥子自身性格的局限性、堕落性、劣根性,这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观原因;三是和虎妞的不正常的结合,这是导致祥子悲剧性结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专题三:话说“洋车夫”书中除了祥子外,还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请根据书中内容进行梳理,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介绍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示例:老北京的洋车夫,有拉白天的、拉晚儿的、拉包月的、拉散座的,不同的形式反映出当时不同阶层的需求。拉洋车的人都是穷苦人出身,靠卖苦力挣钱。民国时期,老北京的经济落后,工商业发展迟缓,加上军阀混战,大量的失业者为生计所迫去拉车。周边的破产农民涌入老北京后,很难找到工作,也只能以拉车为业。他们的居住条件很差,一般是租房或住在车厂的房子里。一间屋可以租给几个人,大通铺,每人只占一席之地。人力车夫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不但拉车时间长,而且拉车时需要长时间奔跑,劳动强度大。拉车全凭力气赚钱,车夫早晚奔波,如果一天不拉车,就一天没饭吃。专题四:品析“京味儿”作品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阅读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吧。请选择一个角度,摘抄一些片段,说说其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作品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阅读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吧。请选择一个角度,摘抄一些片段,说说其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骆驼祥子》中的“京味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如对祥子的描写:“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这里的“杀好了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典型的北京通俗语言的运用。老舍用这些大白话来写一个车夫实在是恰到好处。再者,北京话里的儿化韵带有一种特殊的风味,令人一听就会感觉出它是北京的土特产。如“够上买车的数儿”“搁在兜儿里”等。二是写出浓郁、多彩的北京风土习俗、人情世态。如小说中写道:“‘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这就是当时北京市民的生活习惯,老舍几句话就把太太的爱面子和吝啬、祥子希望按惯例得到赏钱和对只有一毛钱的不满都写了出来。这就是雇主和雇工的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人情世态。三是写出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形成的内在特征。如:“看着那裹着灰沙的风从他面前扫过去,他点点头。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驰……忽然横扫……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胜利是祥子的!”这段描写中,有老北京特有的大风沙,在老北京住久了的祥子自然很懂得如何去应付,同时也暗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但祥子勇敢顽强地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他身上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祥子是一个既有地方性格特征又具有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象,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祥子一生不幸遭遇的同情,而且引起了人们更深刻的思考:为了不再重复祥子的悲剧,必须否定那个不合理的旧制度。专题学习:《我的语文生活》1.正眼看招牌。(1)了解招牌定义:招牌是指挂在商店门前作为标志的牌子,主要用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可称为店标。历史:在我国古代,招牌实际上也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识。不少招牌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成为我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唐代以后,商业日渐繁盛,商店逐渐普遍地悬挂招牌,各式各样的招牌相继应运而生,并且加上店主的姓名或另取雅号,而形成了完整的招牌字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店铺招牌的设计代表着该店铺的形象。能否吸引顾客进入店铺,招牌的设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评价招牌=1\*GB3①招牌中的不规范语言:繁体字和简体字混杂使用;使用别字和第二批汉语简化字;外文使用不规范,中外文字混杂。=2\*GB3②招牌取名的规律:巧用成语、正话反说、用地名人名、借助名人、妙用俗语。=3\*GB3③好招牌语言特点:通俗易懂:尤其社区店,命名时建议通俗易懂,不要咬文嚼字,更不要设置生僻字。朗朗上口:店面的名称要易读易记,要讲究点语言的韵味和通畅。具有消费特征:取的名字具有销售产品的特征,包括经营项目、经营风格等方面。富有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体现店铺老板的素质水平,顾客也容易接受。名与实相符:一是要与你的经营项目实际相符,二是要与你的经营实力相符,不要夸大其词。避免雷同: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内涵在里面,才能有效吸引顾客的注意力。2.寻找“最美对联”(1)了解对联知识对联的概念:一般把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语对偶,音韵平仄对称,内容上相互关联呼应,形式上彼此对称的两句话组成的文体,称为对联。对联的别称:对联俗称对子,亦称楹联。对联的价值: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首先字数一定要相同,中间有断句的地方也要同时断句。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相对的词要位置相同,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尽量相对。③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也就是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平仄相合。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一定要相同,但是不能重复,上下内容一定要衔接起来。对联的分类: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喜联:又叫婚联。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良好祝愿。上下联中一般都或明或暗地含有一个能表示夫妻意义的名词。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寿联:这是老人过寿时,晚辈或亲朋好友赠送的表示赞美、祝愿长命百岁的对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挽联:这是悼念亡者的对联。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行业联:这是各行各业装点门面所用的对联。但愿世间人常健,何愁架上药生尘。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赏析对联=1\*GB3①形式与结构对称性: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确保形式的和谐与统一。平仄规律:对联的平仄安排遵循一定的规则,如“仄起平收”,使得朗读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2\*GB3②内容与意境主题明确:对联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如祝福、哲理、历史典故等,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日常生活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3\*GB3③艺术手法用典与化用:对联中常引用历史典故、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趣味性。比喻与象征:使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瓮里天,洞中仙”,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4\*GB3④书法与装饰书法之美:对联的书写往往要求书法精美,字体的选择和布局的讲究,反映了作者的艺术品味和技术水平。装饰元素:对联的边框、色彩和图案等装饰元素,也是其艺术价值的一部分,增添了视觉的美感。=5\*GB3⑤文化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