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2024秋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2024秋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2024秋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2024秋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四节生物多样性爱护(一)教材第67页思索1.300年来世界人口数量变更呈上升趋势。2.300年来世界物种灭亡数量呈上升趋势。3.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种灭亡数量呈正相关关系。4.由此可以得出,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亡。(二)教材第69页思索1.在人类还没有了解某种物种之前,它将从地球上消逝,将会使人类抵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逼。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回答时可以针对图中现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动身,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①青蛙的眼睛很敏锐,据此人们独创了“电子蛙眼”。②利用超声波,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精确地捕获到猎物,据此人们独创了雷达。③鱼能在水中自由的上下游动,据此人们独创了潜水艇。④猫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事物,据此人们独创了夜视镜。⑤某些植物的叶子有很多小齿,鲁班据此独创了锯。3.从爱护野生生物的角度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要爱护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另外,我们要主动宣扬爱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意义。eq\x(学)eq\x(业)eq\x(达)eq\x(标)2024年4月27日至28日中国科学院和环境爱护部在广东省肇庆市实行会议,就共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区暨生物多样性观测合作达成协议。据此,回答1~2题。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2.下列关于物种灭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灭亡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于物种灭亡人类无能为力B.物种的数量如此巨大,所以我们不必庸人自扰C.大规模的物种灭亡,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物种多样性重新增加D.人类新发觉物种数量超过灭亡或者濒危物种数量,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应持乐观看法解析:第1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第2题,物种灭亡虽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其灭亡速度。物种灭亡会削减生物多样性,但物种灭亡后还会产生新的物种,又增加生物多样性。答案:1.C2.C读下面漫画,完成3~4题。3.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B.草原渐渐进化为荒漠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变更是其灭亡的主要缘由之一D.一个物种灭亡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忧生物多样性的消逝4.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实行的措施是()A.爱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其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适一步扩大D.图示环境的变更与人类活动无关解析:第3题,这幅漫画说明在半干旱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使土地沙化,导致原有草原物种灭亡。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是本漫画表现出来的主题。第4题,针对上题的问题,我们应实行的措施是爱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答案:3.C4.A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探讨,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5~7题。5.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6.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坎坷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足够7.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更的因素包括()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5题,从野骆驼遗骸分布区可以看出,野骆驼曾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地区,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野骆驼文献记载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即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第6题,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主要在温带荒漠区,与以前相比分布区气候更加干旱。第7题,依据野骆驼分布区的变更可以看出野骆驼对气候的适应实力在增加,影响其分布区变更的缘由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对野骆驼的大量捕杀。答案:5.A6.A7.A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24年2月2日是第21个“世界湿地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厅了解到,我省其次次湿地资源调查已基本完成。这次调查运用了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对我省湿地资源最全面、最精确的一次调查,不过,始终备受关注的白鳍豚在调查中照旧没有“露面”。图1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亡的趋势图2地球历史上5次大规模物种灭亡(1)上述图文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缘由。(3)东北虎、藏羚羊和朱鹮等,都如白鳍豚一样面临灭亡。人类应实行哪些措施爱护这些珍稀物种?答案:(1)生物多样性的削减(锐减)。(2)主要是人为因素:乱捕滥捞常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繁忙的水上交通威逼着白鳍豚的平安,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途。严峻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3)强化宣扬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爱护基金;建立自然爱护区,爱护野生动物栖息地。eq\x(能)eq\x(力)eq\x(提)eq\x(升)云南具有特别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不行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中,滇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具有全球不行替代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爱护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据此完成9~10题。9.滇西北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缘由是该地区()A.交通不便 B.地势高C.气候类型多样 D.人类活动少10.目前,云南野生稻资源正日益枯竭,主要缘由是()A.全球变暖B.滑坡、泥石流的破坏C.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D.当地人的大量采集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及生物多样性遭遇破坏的缘由。滇西北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因而生物资源丰富。云南野生稻资源的枯竭,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致。答案:9.C10.C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指狐猴(Aye-Aye)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面临灭亡的动物,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据此,完成11~12题。11.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面临灭亡的动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削减12.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面临灭亡的动物”的主要缘由可能是()①指狐猴的生境被破坏或丢失②水土流失③土地沙化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1题,指狐猴是一种生物,它面临灭亡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削减。第12题,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干脆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不是生物多样性削减的主要缘由。答案:11.D12.D13.“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建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难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在此处建仓库最主要的缘由是()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图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C.人烟稀有,平安性好D.冷高压限制之下,气候寒冷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80°N旁边,纬度高,气候寒冷,而非因为寒流流经;此处冰川广布,海上交通不便;该地受极地东风带限制,不受极地高气压带限制。答案:C1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爱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其次年春季只有50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削减的可能缘由,并提出爱护对策。解析: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削减的可能缘由应从迁徙路途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