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是舍生取义还是屈服“不义”——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之论【教材母题】理性思考: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是否符合正义【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二(2)2.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的态度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历来广受赞赏,但也有人认为,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罪名是“不敬神明”,这种判决是不正义的,苏格拉底欣然接受不正义的判决,这种态度不值得赞赏。你怎样看?为什么?可以根据不同观点组成两个小组展开辩论。【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某一问题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要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地阐述。1.选择阵营,明确观点。题目已经告诉我们两个需要辩论的观点,因此答题时首先应点明自己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是选择正方阵营还是反方阵营。2.思路清晰,论证有力。要使自己的辩论有力,首先要做到思路清晰。如果选择正方,不妨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深入挖掘,点明其精神实质,论述其重大意义及影响等;如果选择反方,可用驳论点、驳论据的方式,紧紧抓其罪名的荒谬或苏格拉底坚守态度的错误展开反驳,让人心服口服。
【立意思考】正方: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的态度是正义的。他的这一态度体现舍生取义的精神。越狱逃跑是一种犯罪行为,哪怕有机会,也不能去做,这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能够实践自己坚守的做人的底线,是可敬的——不管在别人看来他所坚守的底线是不是正确。相对于那些做人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人来说,苏格拉底这样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的行为,确实难能可贵。人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要求苏格拉底,甚至反对苏格拉底的“殉道”,这本身就是荒谬的。反方:苏格拉底应该越狱逃跑。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罪的罪名是不正义的,苏格拉底本身无罪,他应该做出反抗,越狱逃跑是他坚持正义的一种方式。面对不正义的审判,按照苏格拉底的原则——人应当坚持正义,他就应该坚持他是对的这一“正义”,不屈不挠,誓与强权和暴力统治斗争到底,决不妥协。这种做法才是维护正义的举动。苏格拉底有越狱逃跑的机会却不逃跑,是在向“不正义”低头,反而是违背了他自身的正义原则。苏格拉底遵从内心的召唤,坚持不越狱逃跑,似乎是舍生取义的“大义”之举,殊不知,他没有看到雅典法庭的“不义”,不懂得对抗“不义”是为“义”的辩证法就慷慨赴死,死不得所,岂不悲哉!【范文荐读】坚持正义,为理想献身(正方示例)——苏格拉底值得赞赏尊敬的老师、主持人、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我方观点:苏格拉底坚持正义为理想献身的做法值得赞赏。首先,他这样做维护了雅典法律的权威。越狱固然延长了其生命的长度,可坦然面对法律的审判却能够维护雅典法律的权威,这对苏格拉底这样一个注重公民责任、热爱雅典民主政治的哲学家来说,深化了其生命的深度。苏格拉底没有选择越狱而是选择服从法律的审判,在当时的雅典社会倡导了一种公民遵法、守法的法治精神。其次,这是他对自身高贵灵魂的坚守。苏格拉底将灵魂的高贵、品行的高洁看得重过生死存亡。他认为,不公正的审判和是否服从法律的审判是两码事。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正面承认其“不敬神明”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服从不公正的审判并不等于认罪,而他一旦越狱,那便是“畏罪潜逃”,畏罪潜逃不仅使自己在审判中的言论主张毫无意义,更相当于直接承认了自己的罪名。再次,他这样做可以给雅典民主政治以反思或警示。苏格拉底是一个信仰民主政治的理想主义者,他对雅典民主政治有诸多意见和批判,但他一直推崇和维护的也是雅典民主政治。他发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漏洞,甚至预测到了多数人的暴政对雅典城邦带来的危害,可现实是,民众没有清醒。既然思想言论毫无效力,那么他就以生命证实雅典民主政治的漏洞,由此可以换来雅典社会对民主政治的反思和警示。可见,苏格拉底不越狱而坦然赴死,并不是他生命的凋零,而是其生命的升华。他是为理想献身,绝不越狱的选择实现了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作文指导】写辩论稿最能体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意识的文体,还是非辩论词莫属。辩论,是用一定的理由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揭露对方的矛盾处,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辩论的过程一般有开始、展开、终结三个阶段,缺少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是完整的辩论。因此,一场完整的辩论一般应由论题、立论、驳论、结辩四部分组成。【技法指导】一、辩论词写作要注意的问题1.辩论的双边性。辩论是双边活动,单一方面只能是议论。2.观点的对立性。双方观点是对立的,才有辩论的可能,否则就是谈判。3.论证的严密性。只有合乎思维逻辑的辩论,才可能获胜,否则只能是诡辩。4.鲜明的目的性。辩论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取得共识。因上述特点,辩论词也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亮明观点——阐述理由——作出结论”,每一部分都有相对应的注意点。二、辩论稿的格式(一)标题。可点明辩论稿的中心,或标明中心事件,或标明中心的论题,最好让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二)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1.开头应接触辩论题目,提出辩论稿的主要内容,使听众了解你要讲的东西,当然也应使开头有点技巧,使听众有兴趣听下去。2.主体是辩论稿的重点部分,要突出中心,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使听众点头赞同。3.结尾可归纳自己的见解,使听众有个完整的印象。结尾要有力,能给人启示和回味。三、辩论稿(一辩)写作格式(一)开头1.题目。2.称呼(顶格)。3.问好(“大家好”空两格)。4.点出辩题与立场。如:“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我方观点)是……”“感谢对方辩友的发言,我方所持观点是……”“今天我们探讨的是……问题,我方坚持认为……”(二)讲出定义,说明观点开宗明义,……(辩题的意思)下面我方将从……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其次……就辩论词来说,内容不固定,但主要包括提出己方观点,对观点进行阐释,对观点进行论证。最好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三)结尾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教材母题】理性思考:权威对判断的影响【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三(1)运用理性思维深入思考,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是发表言论、阐述见解的基本要求。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前拟写一个提纲,列出自己主要观点和依据;交流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意见并加以思考。1.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而听信大多数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思路点拨】本题引导学生要有对事物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审题时注意材料列出的说法。“自古以来”是经验因素;“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是权威因素;“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命题人要求学生围绕这样的短语(如少数服从多数、权威发布),延伸思考。分析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确,作文是要我们思考:人们在认识事物即将作出判断时,如何降低来自经验的、权威的、从众的因素的影响,从而作出最科学的判断。围绕这一认识,选择一个角度完成写作就可以了。如可拟题为:独立思考,拒绝盲从;不要在权威面前失去自我;要敢于向大多数说“不”。【范文荐读】独立思考,拒绝盲从《人性的弱点》一书曾提到过“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的人”。是的,盲从的人必定是个没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者不会是一株墙头草,而会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钉子,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坚持真理。而盲从必会像错误的指向标,引导我们坠入错误的深渊。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在面对其他物理学家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质疑前人理论时,他坚持再次亲自去测量电子的半径,并用自己得到的实验结果证明理论是正确的,而之前的实验结果都错了。后来丁肇中得出了一个启示:做物理实验,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丁肇中敢于坚持己见,反对专家的结论的行为是大胆的,又是令人钦佩的。春秋时期的东施,是个丑女,她看到美女西施因心口痛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很美,便向西施学习,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驼背,又捂住了胸口,弄得更加丑陋不堪,令人耻笑。东施效顰的故事足以证明盲目随从的可笑。这不免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丁肇中会令人钦佩,而东施会令人耻笑呢?原因很简单,丁肇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想法,坚持真理,求真务实;而东施却不研究实质内容,只单纯效仿表面形式。所以说,我们应当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当今我们这个浮华喧嚣的世界,顶着“专家”“教授”“大师”名号的“权威人物”有不胜枚举。如有许多人打着“养生专家”的旗号,出书、做报告、给人治病,不但敛了许多财,还坑害了许多人。也许是他们骗术高明,也许是他们的骗语华丽,但我想,他们头上耀眼的光环必定也是让观众信服的重要原因。真正的权威非一日炼成,自有其高于凡人之处,常常能振聋发聩,一语惊醒梦中人。但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值得效仿,不是所有的号称“权威”的人都应该信奉,奉劝朋友们,面对那些所谓的头衔、称号,请独立思考,拒绝盲从。因为独立思考,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改革;韩愈发起“古文运动”,给文学注入新的血液。而因为盲从,东施效颦终成笑话,燕国寿陵人邯郸爬行,铸成错误人生。只有独立思考,拒绝盲从,才可使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获得更多的收获,拥有更完美的人生。【教材母题】理性思考——互联网得失【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三(2)运用理性思维深入思考,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是发表言论、阐述见解的基本要求。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前拟写一个提纲,列出自己主要观点和依据;交流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意见并加以思考。2.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思路点拨】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欺诈、“低头族”、碎片化阅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写作时不能仅停留在罗列现象的层面,要挖根源、析危害,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办法。写作过程中,要安排好文章思路,体现对互联网“利”与“弊”的思辨。【范文荐读】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仿佛一叶扁舟,载着信息瞬时漂洋过海,带着正义的风浪,也卷着评论的乌云。它既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来传播真相与正义,传递温馨与温暖;也让围观者的阴暗与苟且有了肆虐的空间。我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确实,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信息工具,其优势十分明显。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列快车,带着我们奔向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比尔·盖茨曾说过:“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备受青睐,如朋友圈、视频聊天等都在无形中跨越时空的障碍,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44个小时内,河南郑州全城接力,在朋友圈为3岁的男孩然然寻找丢失的小小人工耳蜗,更是给严寒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春天的温馨与温暖。但与此同时,网络带来的弊端亦不容忽视。网络发言的自由性和匿名制度,再加上少部分人素质不高、不辨是非,诱发了许多不良现象,如网络语言暴力。当人们围观社会事件时,形成的舆论的确可能倒逼不少公共事件从幕后走到台前,督促事件从失衡走向公平和正义。可是在缺少约束的网络氛围中,自私、狭隘、刻薄等深潜在人性深处的“魔鬼”也会悄然伸出它的触手。很多人在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就妄加评论,甚至诋毁辱骂。这样的肆意评论一旦主宰舆论风气,往往会隐藏事情的真相,进而“借刀杀人”。比如之前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不明真相的群众将一位正常行驶的女司机推上了风口浪尖,险些丧命的她却被扣上了“始作俑者”的帽子。若不是当地公安局及时发文澄清,这一盏生命之灯是否会熄灭也未可知。言论自由不等于造谣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知识体系建设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新手复习试题及答案
- 备战2024花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攻略
- 民宿管理单招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备考文献资料利用试题及答案
- 我的白马王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行业发展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水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2024年考试调查试题及答案
- 中医骨科学考试题及答案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 2024年桥式起重机司机(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职校培训)
- DB3713-T 293-2023 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技术规范
- 战场态势认知理论与方法
- 绿化租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JB-T 4149-2022 臂式斗轮堆取料机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课件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
- 全国高中物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
- GB/T 10058-2023电梯技术条件
- 高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