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4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新高考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交通信号灯虽小,但其设置配时与市民群众交通出行__________,事关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做好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绝非__________,而是一项综合交通疏导系统。这涉及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各方道路参与者、使用者的路权,必须要统筹考虑城市发展、道路建设、交通流量、路口区域位置、上下游间距等诸多因素。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__________,城市交通治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比如,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交通信号设置配时得到优化,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就是一种城市交通管理治理的积极有益实践和探索。做好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工作,__________也是群众工作。必须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一步拓宽畅通市民群众反馈意见、建议的渠道和平台,努力在疏堵保畅和城市交通治理中彰显更多民生温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交通治理新格局。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息息相关一劳永逸突飞猛进实质上B.休戚相关一蹴而就与日俱增实质上C.休戚相关一劳永逸与日俱增实际上D.息息相关一蹴而就突飞猛进实际上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优化了交通信号设置配时,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B.有的城市以大数据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优化了交通信号设置配时,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C.有的城市以大数据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交通信号设置配时得到优化,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D.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交通信号设置配时得到优化,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A2.B3.①三个句子结构相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都是介宾结构后置;意思密切相关,都强调“民”是施政的根本,一切工作要以“民”为主。
②语气一贯,节律强劲,朗朗上口,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有强化性质,突出以“民”为核心的观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息息相关”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关系一致。语境交通信号灯的设置配时与市民群众交通出行关系非常密切,应用“息息相关”。第二空,“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语境指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不是一次就能办好的,应用“一劳永逸”。第三空,“突飞猛进”形容进步或发展得非常快;“与日俱增”形容不断增长。语境指“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应用“突飞猛进”。第四空,“实质上”指某一对象或事物本身所必然固有的性质,或事物的内在含义;“实际上”指非主观的、已有的事物或情况或与事实相符合的情况。语境指“做好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工作”的内在含义是“群众工作”,应用“实质上”。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中途易辙。“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这一分句的主语是“大数据”,而“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这一分句的主语是“城市”。可将“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改为“部分(有的)城市用大数据赋能”;二是不合逻辑。应先“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才能“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将这两个分句位置互换。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构成:该句由三个“问×于民”的状语后置结构构成了排比句。效果:三个“问”,落脚点都在“民”,可见“民”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民”是施政的根本,一切工作要以“民”为主,突出以“民”为核心的观点;排比句强调句式相同,结构一致,因此构成了较为短促且强烈的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气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长达3-6个月,①?“可以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实时观看电视直播,也可以随时给地面打电话。”黄伟芬说。值得一提的是,②。“虽然飞船往空间站运送的物资很宝贵,但()。”黄伟芬说,其中包括书籍、家人照片、小物件。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中,航天员如果出现轻微的生病、外伤怎么办?黄伟芬说,飞船上配备了百余种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③,“因为飞行时间长,所以对航天员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大大增加。他们的自我救护和互相之间的救护能力大大提高”。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私人物品‘行李包’,我们为每位航天员都准备了B.我们把私人物品‘行李包’,为每位航天员准备了C.我们还是为每位航天员准备了私人物品‘行李包’D.属于私人物品的‘行李包’,每位航天员都准备了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4.C5.(1)如何打发空余时间(2)他们都携带了私人物品(3)如果生病可以及时处理【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所填句子是转折句,上一句强调飞船的物资宝贵,下一句把“我们”做为主语,更能突出我们对航天员的关心,排除AD。下一句重点在包里的东西,所以本句结尾应落到行李包更合理,排除B。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所填的句子是一个问句,是针对前一句所问的,前一句主要强调了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的时间比较长,再根据后文“可以听音乐、玩游戏、看视频,实时观看电视直播,也可以随时给地面打电话”,可知问的问题是“如何打发空余时间”。第二空,可结合第一问选项中的内容“私人物品‘行李包’”,以及后文的“其中包括书籍、家人照片、小物件”,可知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携带了私人物品”。第三空,前文问的是“航天员如果出现轻微的生病、外伤怎么办”,后文“飞船上配备了百余种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就此的回答,再根据“他们的自我救护和互相之间的救护能力大大提高”,可知应该填入的是“如果生病可以及时处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坚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注)①坚,苻坚,前秦国君。②谢安,东晋政治家。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B.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C.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D.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东,一般指地区名。秦代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东”。B.围棋,中国传统棋种。终局时,将占有的空位与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计空位,多者为胜。C.庙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又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D.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的右衽。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秦入侵东晋,大军压境,人们恐惧,谢安也对战局没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心情,桓冲对谢安的行为感到不安。B.东晋刘牢之率军击败前秦军队。苻坚登寿春城嘹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加之草木皆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已经显露败象。C.东晋军队在淝水遇阻,谢玄请求前秦让东晋军队渡河,双方一决雌雄。苻坚对此胸有成竹,没想到前秦军队溃散,一发不可收拾,被东晋击败。D.文末写谢安获得战报,得知战果,这时他正好与客人在下围棋,但他故作冷静,若无其事,但一个细节描写却反映出谢安内心是非常兴奋的。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2)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10.文中苻融说“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6.B7.D8.A9.(1)谢安的棋术一向比谢玄差,这一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致使两人旗鼓相当,无法取胜。(2)只是领兵稍微后撤,让他们渡河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逼迫攻杀,没有不胜的。10.仇敌所献的谋划不可靠;良家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迎合皇帝的心愿。【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晋兵且至”做“以为”的宾语,应在“且至”后断开,排除AD;“草行露宿”“重以饥冻”对称结构独立成句,其中“草行露宿”为固定成语,“重以饥冻”中“重”是“再次、又”之意,句中作状语,放到后句,说明秦兵的遭遇有“草行露宿”“忍饥挨冻”两方面,是“死者什七八”的原因。据以上分析确定停顿位置为“重”前,排除C。句子大意是: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的右衽”错,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谢安也对战局没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心情”与原文不符。结合“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可知,文章第一段用谢玄、桓冲的紧张反衬谢安的镇静,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刻画谢安的大将风范。谢安在下棋、漫游之际实则早有深谋远虑,故而部署得当,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故选A。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题得分点有:“棋”,棋术;“劣于”,比……差;“为敌手”,旗鼓相当。(2)题得分点有:“但”,只是;“却”,后撤;“蹙”,逼迫;“蔑”,没有。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原文“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的意思,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第一个理由,“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仇敌所献的谋划不可靠;第二个理由,“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良家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迎合皇帝的心愿。参考译文:秦王苻坚专注于要夺取江东,下诏大举入侵。阳平公符融对符坚说:“鲜卑、羌虏,我们的仇家,常渴望战乱兵变以实现他的心愿,所陈述的策略谋划,怎么可以听从?清白人家的子弟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熟悉军队事务,随便用阿谀奉承的话,来迎合您的意愿。如今您相信而使用他们,轻易地兴起大事,我恐怕既不能够成功,更有后患呀!”符坚不听。这时前秦军队强盛,京城建康震动恐惧。谢玄入室向谢安询问计策,安坦然无事,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命令。”谢安接着命令预备车马出游城外的别墅,亲戚朋友全都聚集,与谢玄把别墅作为赛棋的赌注。谢安的棋术通常劣于谢玄,这日谢玄畏惧,谢玄和谢安成了不相上下的敌手。谢安接着登山游玩,到了夜里才回来。桓冲深深地为京城建康感到担忧,派遣精锐军队三千人进入京师守卫;谢安坚决不接受,说:“朝廷安排已确定,将士没有缺少,荆州适合留下来作为防守。”桓冲对僚属叹气道:“谢安石有庙堂的才干,不熟悉军事谋略。如今大敌就要到来,正游玩清谈不停,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年轻人抵挡他们,军队又少弱,天下事可以知道了,我们将要穿外族的服装了!”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前往洛涧,梁成以涧为阻列阵以等待他。刘牢之向前渡水,攻击成功,大破对方。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水路继续前进。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前秦军队紧靠肥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谢玄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谢安得到战报,知道秦兵已经战败,当时正与客人下围棋,把驿书收叠起来放在床上,毫无欣喜之色,照旧下棋。客人问他,他慢慢地回答说:“孩子们已经打败了敌军。”结束后,返回屋内,过门槛时,木屐底上的齿被门槛碰断也没觉察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唐高宗仪凤元年)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调露元年,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时治越王贞党羽,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十家,司刑寺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丰州。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仁杰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B.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C.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D.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审核刑狱的最高审判机构,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纪大了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和乞骸骨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致仕、视事、休致等。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其所育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死也叫薨。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仁杰秉性耿直,敢于据理力争,甚至有时当面顶撞武则天,武则天也常常能接受他的意见,甚至迁就他。B.狄仁杰认为,如果犯人依照法令不应当被处死,而皇帝却执意要处死他,那么就会让法律失去取信于人的根本,也会导致人们以后无所依从了。C.狄仁杰断案公正严谨,权善才、范怀义误伐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了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他们罪不该死,皇帝非常气愤,不听狄仁杰的辩解、理论。D.狄仁杰做官的时候,十分重视提拔人才,他所举荐的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人,都成了有唐一代著名臣子。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治越王贞党羽,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十家,司刑寺趣使行刑。(2)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15.文中充分体现了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器重,请简要概括出其中的三件事情。【答案】11.D12.C13.C14.(1)当时朝廷正在惩治越王李贞的党羽,按照法令应当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登记没收家产(抄家)的有五十户,司刑寺催促执行判决。(2)从此以后,朝廷一遇到大事,如果百官决断不了,武则天就会叹息道:“老天为什么要把我的国老这么早夺走呢?”15.①免除宫中值宿义务,无大事不让大臣烦扰他。②时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③狄仁杰的马受惊,武则天命令太子追上惊马将它拴好。④武则天还时常阻止他行跪拜礼,体谅他身体的不适。⑤狄仁杰的直谏有时违背了武则天的本意,她也会接纳,从不在意。【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初”,意思是“当初,起初”,作句前状语,应在“初”后断开,排除BC;“仁杰为并州法曹”中“为”是动词,作谓语,其宾语为官职名“并州法曹”,故“法曹”后断开,排除A。句意:起初,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一职,同僚郑崇质本应出使遥远的地方。可是郑崇质的母亲年迈多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不妙,怎能再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呢!”随即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他代替郑崇质担当出使的任务。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和乞骸骨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致仕、视事、休致等”错,“视事”是官吏到职办公的意思。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C.“皇帝非常气愤,不听狄仁杰的辩解、理论”错误,原文是“上怒稍解”。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治”:惩治。“坐”:按照法令判罪。“籍没”:登记没收。“趣”:通“促”,催促。(2)“自是”:从这以后。“决”:决断。“辄”:就。“何……邪”:为什么……呢。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可以概括出武则天常称狄仁杰为“国老”;“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可以概括出狄仁杰好在朝廷上直言相争,武则天即使不满也会同意;“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狄仁杰马惊之后,命令太子牵住缰绳并拴好;“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可以看出武则天免除了狄仁杰在宫中值宿的任务,并且让其他官员没有大事不要烦扰狄仁杰。根据以上内容和分析,可以概括出答案。参考译文: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大理寺上奏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上的柏树,按照罪责法令应当被除去官吏名籍;唐高宗却特意命令将他们处死。大理丞太原人狄仁杰上奏道:“这两个人的罪责不应当被处死。”唐高宗说:“权善才等砍昭陵柏树,我不杀了他们就是我的不孝。”狄仁杰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唐高宗满脸怒色,命令他出去,狄仁杰说:“冒犯陛下的威严,直言强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很难做到的。但我认为如果遇到桀、纣固然会很困难,而如果遇到尧、舜这样的仁君却很容易做到。如今依照法令不应当被处死的人,而陛下却执意要处死,这样一来,就会让法律失去取信于人的根本,那么人们以后将何所依从呢?汉朝张释之曾对隋文帝说过:‘假如有人盗取高祖长陵一抔土,那么陛下将如何处分他呢?’如今因误砍一棵柏树而将两位将军处死,那么后代会怎么看待陛下?我之所以不奉诏执行陛下的命令,是唯恐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 公司部门的2025年度工作方案
- 2025年销售工作方案格式演讲稿
- 2025年春幼儿园德育工作方案
- 2025年老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方案
- 护理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 破宫产手术的术后护理
- 2025年人事工作总结与方案演讲稿
- 生产主管述职报告
- 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铜产融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 2a-2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4年重庆两江新区某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
- 离婚协议民政局贵州安顺(2025年版)
-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2024
- 高校讲师个人学术发展计划
- 2025徽县辅警考试题库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卷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道法】做自信的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王阳明心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