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二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卷(高2025届)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推知商人书写()A.材料为甲骨B.内容为卜辞C.工具是刻刀D.材料有简册2.114迁至新函谷关,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其主要意图()A.强干弱枝解决王国问题B.控制洛阳和防卫关中C.巩固中原消除匈奴威胁D.扩大关中以保障京师3.”。这表明当时()A.丝绸充当货币职能B.赋税徭役比较繁重C.商品经济发展较快D.租庸调制全面推行4.宋太祖开宝二年易买卖双方都要纳税的规定,正式确立卖主立契、买主税契的土地买卖制度。这反映了()A.契约主体诚实守信B.北宋开始出现契约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农民负担十分沉重5.对于内地与边疆地区以茶叶的贸易,清政府进行规范和鼓励。内地茶商从张家口、归化城将茶叶贩至新疆古城,分销于天山南北地区,然后从古城“将米、面各物贩回北路,以济乌里雅苏台等处”……以川藏第1页/共6页泰宁协军饷。清朝边茶贸易反映了()A.边防巩固的措施加强B.由官府控制到民间贸易C.茶叶贸易税数额巨大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6.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实行郡县二级制,发展到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又恢复到州县二级制度,唐安史之乱后再回复到道州县三级制,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区划,明清实行省道府县四级制。这演变体现了()A.地方权力间相互制约平衡B.央地关系不断平衡与协调C.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D.中枢权力体系的日趋完备7.1881关于甲午战争的部分报道,这表明了新加坡华侨()阶段主要内容战争初期住,使之呼吸不通,斯时责令日本北面而称臣”。主笔评论道:从培养人才、广储使才、推广轮船之利、战利法院、机器制造、

战争军粮筹备、人心团结、海军整顿、练勇与选士兵、考试变通等。

失利战后反思A.民族意识逐渐觉醒B.积极支援对日战争C.从军事上进行反思D.爱国心理极大膨胀8.下表为1937—1943年底重庆市银钱行庄累计表。这反映了()1937—1943年底重庆市银钱行庄累计表时间政府银行(家)商业银行(家)银号钱庄(家)合计(家)抗战前81814401937年底8191441第2页/共6页1939年底193318701941年底4351531471943年底5975341691947年版,第94页。A.战时重庆金融体系形成B.重庆成为西部金融中心C.金融机构呈现逐年递增D.政治变动与经济联动9.下表为1978—1994年期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表明了()1978—1994年期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和失业率项目1978年1982年1986年1990年1994年城镇失业人数(万人)520379.4264.4383.2476.4失业(100%)5.33.22.02.52.8A.失业人数与失业率明显下降B.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效C.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0.在中世纪时期,法国阿拉斯的市政官员每14个月更换一次,即将离职的官吏有权挑选4名本城的贤达,这4名贤达在宣誓将选择最优秀者之后,再挑选24名贤达名流。这体现了()A.城市自治的发展B.社会契约的精神C.文官制度的形成D.民主选官制发展中的画作是出自哪些作者之手,至今人们仍然无从知道。这是因为东正教认为“按照中世纪的宗教观念赋作品中极少见到作者的署名。由此可见()A.艺术创作出现繁荣景象B.东正教阻碍人文主义的传播C.圣像画表达出个性自由D.天主教与东正教的教义迥异12.从17世纪下半叶到19到平视直至俯视。他们不是为了塑造一个真实的中国,而是有意识地把中国文化树立为德意志文化乃至欧洲文化的“他者”,从而让中国成为自身反思与评判的参照物。这一变化反映了德意志()A.对中国文化的偏见B.启蒙运动的发展C.与中国交流的狭窄D.工业革命的扩展第3页/共6页13.18511860年出生的人与19011910年)说明:这些地图显示了每个区在18511860年(左图)和19011910年(右图)期间出生的孩子中,具有最高名称得分的群体。作者计算每个群体的平均名称得分,然后记录得分最高的群体。A.民族国家逐步形成过程B.由多民族向单一民族转变C.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D.工业化发展推动文化变迁14.800济、教育训练等方面的资助,资助的金额总数为55亿美元,是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一次投资。这反映了美国()A.提高了军人经济待遇B.加剧了美苏军备竞赛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15.20世纪60年阿根廷和巴西就达成了11年中美洲5100多个组织专门制定有关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一体化的草案。拉丁美洲国家此举意在()A.探索实现经济独立道路B.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C.广泛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D.加强合作摆脱美国的控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跃成为水陆交汇中心。到唐朝时,汴州水路主要依赖汴河,可自“江、淮达于河、洛”。唐代王建曾赋先后设立了河南节度使、汴州都防御使等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则“献马三千匹,绢五十万匹,他锦纨绮缬又三万,金银器千,而汴之库厩钱以贯数者,尚余百万,绢亦合百余万匹,马七千,粮三百万斛,兵械多至不可数”。——摘编自井红波《古代中国的运河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第4页/共6页材料二1700—1835年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运河热”时期,在这短短的100年间,英国人编织了串联起全国各大主要城镇的河道网络。运河的修建最初是为了克服公路运输载货量小、耗时长、成本高的弊端。在修建运河的过程中,首次将河堤、隧道、导水管和高架水道桥等运用到运河中,克服了运河修建上的诸多技术难题,因此英国修建的运河大多为窄运河。英国的运河多为私人集资建造,运河公司大多股权分散、资金配置不合理、经营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完备,运河的尺度与水闸宽度缺少统一标准,所以运河修建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到19世纪后半期,铁路公司为达到垄断运输的目的不断收购运河股份,除了布里奇沃特运河和罗奇代尔运河外,所有的运河都被纳入了铁路公司的控制之下,英国河运最终在兴盛百年之后归于沉寂。——摘编自王斯薇、雍正江《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运河的修建》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大运河逐渐衰落直至断航,江南地区的手工业产品不能像以前那样随着大运河源源不断的进入北方,引发江南很多棉布业小城镇迅速萎缩。部分小镇由原来相对独立的农村经济中心转变为近代城市工商业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集散地。京杭运河衰落并没有打断华北运河地区农村经济商品化进程,这是因为新的交通方式的产生,使华北运河地区的农村进入更大范围的商品市场中去,华北铁路沿线地区崛起了唐山、焦作、石家庄、长辛店、张店、杨家庄、辛店、阳泉、廊坊、高碑店等众多新兴工商业城镇。——摘编自孙金浩《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乡经济的影响》材料四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运河系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富的历史遗迹,如古城镇、古码头、古桥梁以及水利工程设施,形成了独特的大运河文化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运河文化遗产面临着城市扩张破坏、环境污染侵蚀、自然灾害损毁和传承弘扬受限等多重威胁和挑战。——摘编自颜有为谌誉中《河流伦理与文化遗产:苏伊士运河与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通济渠的开通在促进汴州发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运河修建条件以及兴盛百年之后归于沉寂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杭大运河的衰落对沿线乡村和城镇的影响。(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传承角度为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你的建议。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印度洋贸易一般是以封建国家的名义进行的,封建国家操纵了贸易,设置了专门的贸易机构。阿拉伯帝国很注意对东西方贸易进行鼓励和保护,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洋沿岸各国运出而输送到欧洲的货物种类繁多,数量很大。阿拉伯人从印度输入的商品主要是价值昂贵的布匹、香料、象牙、第5页/共6页宝石和珍珠;从东南亚输入的产品主要是香料、珍珠等;从东非输入的有碎金、象牙、犀角、玳瑁、琥珀、龙诞香等;输入东非的商品有印度的棉布、珠宝、贝壳工艺品;西亚和东南亚的铁器、香料,以及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大黄等。——摘编自潘树林《试论中世纪印度洋国际贸易区的形成、特点和历史地位》材料二葡萄牙开辟了好望角航线,闯入印度洋,宣布了对印度洋的占有,并垄断印度洋的航行和贸易。葡萄牙人凭借游弋在各个军事要塞之间的武装舰队和散布在“印度国家”的一系列军事据点和商业代年好望角航线上从葡萄牙出发的船只数量上升到151艘,其中顺利到达亚洲的有135艘;同一时期从亚洲起航的船只为8873艘船只到达欧洲。圣多美(非洲西部大西洋上岛屿)逐渐发展成为大西洋贸易和印度洋贸易的中转站,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从这里经好望角航线运送到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到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材料三1970年9月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举行,大会讨论通过了锡兰总理关于建设印度洋和平区的提议。1971年12月,斯里兰卡总理在联合国提出构建印度洋和平区的主张,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为限制印度地区霸权对该决议表示支持。联合国正式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通过了《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宣10年激起了包括美苏在内关于构建印度洋和平区的数十次探讨。——摘编自高志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印度洋国际贸易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牙的闯入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