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劳动供给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_第1页
【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劳动供给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_第2页
【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劳动供给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_第3页
【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劳动供给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_第4页
【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劳动供给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劳动供给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接受到更高的教育水平并拥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她们不再将自身局限于家庭中,一切以家庭为重而忽视自我。与过去相比,当代女性更容易进入职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女性渴望通过就业获得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二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三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女性更愿意在广阔的职场中而非狭小的家庭里实现更多元的价值。然而,尽管当代女性较之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愿意进入劳动市场,但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家庭分工和两性性别因素的影响,即一般而言,女性对家庭事务尤其是生育孩子贡献更多,这使得女性更易遭遇家庭-事业的平衡困境。而在照料儿童上,我国目前除了母亲亲自照料外,还有隔代照料和机构照料,其中,隔代照料是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儿童,而机构照料是指由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对儿童加以照料,以上两种照料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母亲从儿童照料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得女性更多地参与进劳动力市场。因此,在这种需要女性参与进劳动市场且女性具有较强的工作意愿,但儿童照料妨碍了女性供给劳动的背景下,本文选题具有重要意义。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儿童照料方式与女性劳动供给的一般关系很早就展开了研究,如今已有许多相关的文献。(1)机构照料与女性劳动供给James(1974)认为机构照料的价格与提供服务的质量和女性的劳动供给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即机构照料的价格与女性劳动供给呈负相关关系,而机构服务的质量则与女性劳动供给为正相关关系JamesJ.Heckman.EffectsofChild-CareProgramsonWomen'sWorkEffort[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82(2):S136-S163.。Tarja(2005)通过调查发现英国家庭在托儿所的花费通常超过家庭在食品或者住房上的一年的平均支出,最后得出结论为儿童照料的价格补贴对女性劳动参与和正规照料的选择均有一定影响TarjaK.Viitanen.CostofChildcareandFemaleEmploymentintheUK[J].LABOUR,2005,19(s1):149-170.。FrancescaandLucia(2018)基于意大利的相关数据,对让2岁的孩子尽早进入幼儿园的改革进行评估,研究其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儿童成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这项改革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率但女性的保留工资有所下降,此外较早进入幼儿园对儿童少儿时期的成绩没有影响FrancescaCartaandLuciaRizzica.Earlykindergarten,maternallaborsupplyandchildren'soutcomes:EvidencefromItaly[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2018,158:79-102.JamesJ.Heckman.EffectsofChild-CareProgramsonWomen'sWorkEffort[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82(2):S136-S163.TarjaK.Viitanen.CostofChildcareandFemaleEmploymentintheUK[J].LABOUR,2005,19(s1):149-170.FrancescaCartaandLuciaRizzica.Earlykindergarten,maternallaborsupplyandchildren'soutcomes:EvidencefromItaly[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2018,158:79-102.MartinEckhoffAndresenandTarjeiHavnes.Childcare,parentallaborsupplyandtaxrevenue[J].LabourEconomics,2019,61(C):101762-101762.(2)隔代照料与女性劳动供给NaohiroandJohn(1996)认为在日本已婚妇女与其父母或者公婆同住会使得女性更可能从事于全职工作,而不太可能做从事兼职或成为全职主妇,但如果父母或公婆需要女性提供照顾,这又减少了女性参与有偿就业的可能性NaohiroOgawaandJohnF.Ermisch.FamilyStructure,HomeTimeDemands,andtheEmploymentPatternsofJapaneseMarriedWomen[J].JournalofLaborEconomics,1996,14(4):677-702.。Arnstein,BrunoandAlice(2012)利用来自保加利亚、法国、匈牙利等七个国家的Generations和GenderSurvey的数据对隔代照料在母亲的劳动参与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考察,其结论是(外)祖父母在女性协调家庭-工作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考察隔代照料对于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时,应考虑到家庭偏好和国家差异的重要性,在不同国家,隔代照料对于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同ArnsteinAassveandBrunoArpinoandAliceGoisis.Grandparentingandmothers'labourforceparticipation:AcomparativeanalysisusingtheGenerationsandGenderSurvey[J].DemographicResearch,2012,27。García-MoránandZoëKuehn(2017)认为(外)祖父母提供的隔代照料对女性就业具有积极影响,但是隔代照料要求女性居住在其父母或者公婆附近,这可能会形成对劳动力市场的空间限制,减少了劳动力的地狱流动性NaohiroOgawaandJohnF.Ermisch.FamilyStructure,HomeTimeDemands,andtheEmploymentPatternsofJapaneseMarriedWomen[J].JournalofLaborEconomics,1996,14(4):677-702.ArnsteinAassveandBrunoArpinoandAliceGoisis.Grandparentingandmothers'labourforceparticipation:AcomparativeanalysisusingtheGenerationsandGenderSurvey[J].DemographicResearch,2012,27EvaGarcía-MoránandZoëKuehn.Withstringsattached:Grandparent-providedchildcareandfemalelabormarketoutcomes[J].ReviewofEconomicDynamics,2017,23:80-98.2.国内研究现状(1)机构照料与女性劳动供给目前我国机构照料仍不完善,尤其是在针对婴幼儿方面,学者们对机构照料的研究也相对匮乏,且已有研究的关注点常常放在机构照料的不足和改善上。杜凤莲和董晓媛(2010)基于中国营养调查研究(CHNS)的数据对学前教育模式和女性劳动参与的问题展开了研究,认为是否选择购买正规托幼服务在不同经济阶层的女性中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一位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较低,那么她选择不正规托幼服务以及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就越高杜凤莲,董晓媛.转轨期女性劳动参与和学前教育选择的经验研究:以中国城镇为例[J].世界经济,2010,33(02):51-66.。同时吴蓓(2020)通过机构照料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异质性分析认为使用机构照料意愿的强烈程度是与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的,杜凤莲,董晓媛.转轨期女性劳动参与和学前教育选择的经验研究:以中国城镇为例[J].世界经济,2010,33(02):51-66.这些接受更多教育的女性认为相比隔代照料,机构照料更有利于儿童发展吴蓓.儿童照料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20.DOI:10.27705/ki.gnjcj.2020.000190.。熊瑞祥和李辉文(2017)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考察了儿童接受机构照料与农村已婚已育女性参与非农就业的关系,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双概率模型证明小学或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有助于将这些女性从农业部门中解放出来熊瑞祥,李辉文.儿童照管、公共服务与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来自CFPS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7,16(01):393-414.DOI:10.13821/ki.ceq.2016.04.16.。李勇辉、沈波澜和李小琴(2020)利用工具变量法证明了正规照料显著提高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资收入,但若要实现流动女性充分就业则需要构建“政府-家庭-社会”新型儿童照料体系李勇辉,沈波澜,李小琴.儿童照料方式对已婚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20(05):44-59.。肖琴和张琳晗(2021)认为选择正式照料对于增加女性劳动供给具有显著作用,但碍于目前社会所提供的照料资源不足,机构照料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肖琴,张琳晗.儿童照料方式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1,21(01):138-142.。吴蓓.儿童照料方式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20.DOI:10.27705/ki.gnjcj.2020.000190.熊瑞祥,李辉文.儿童照管、公共服务与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来自CFPS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7,16(01):393-414.DOI:10.13821/ki.ceq.2016.04.16.李勇辉,沈波澜,李小琴.儿童照料方式对已婚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20(05):44-59.肖琴,张琳晗.儿童照料方式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1,21(01):138-142.(2)隔代照料与女性劳动供给目前隔代照料在我国城乡均十分普遍,学者们对此也展开了诸多研究。许多学者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研究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的影响。周晶、韩央迪和Weiyu等(2016)通过对安徽省的数据进行调查发现,能够持续参与到孙辈照料中的农村老年人比未曾参与进孙辈照料的农村老年人具有更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周晶,韩央迪,WeiyuMao,YuraLee,IrisChi.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6(07):81-96.。靳小怡和刘妍珺(2017)从农村老人迁移的视角,利用深圳某地和河南某地的数据得出隔代照料强度与老年人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靳小怡,刘妍珺.照料孙子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流动老人和非流动老人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02):119-129+148.DOI:10.13916/ki.issn1671-511x.2017.02.016.。但是,王伟同和陈琳(2019)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IS)的数据,研究认为隔代照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这种积极影响会随着抚养强度和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王伟同,陈琳.隔代抚养与中老年人生活质量[J].经济学动态,2019(10):79-92.。周晶,韩央迪,WeiyuMao,YuraLee,IrisChi.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6(07):81-96.靳小怡,刘妍珺.照料孙子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流动老人和非流动老人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02):119-129+148.DOI:10.13916/ki.issn1671-511x.2017.02.016.王伟同,陈琳.隔代抚养与中老年人生活质量[J].经济学动态,2019(10):79-92.还有很多学者对于老年人提供的隔代照料与子女劳动供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就隔代照料可以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这一观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但关于隔代照料是否显著提高了男性劳动参与率则意见不一。邹红、彭争呈和栾炳江(2018)利用CFPS数据对隔代照料和女性劳动供给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隔代照料对于增加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作用,但该参与率会随着儿童数量的增加而减弱。卢洪友、余锦亮和杜亦譞(2017)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恰当模型,模型显示老年人提供的隔代照料对于子女的劳动供给都具有正效应,但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男性卢洪友,余锦亮,杜亦譞.老年父母照料家庭与成年子女劳动供给——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7,43(12):4-16.DOI:10.16538/ki.jfe.2017.12.001.。赵昕东和王烨(2021)通过中介效应分析的实证研究证明,隔代照料将有利于青壮年的劳动供给的增加,尽管它也会促使女性生育二孩而妨碍女性进入劳动市场,但其综合影响仍是正向的赵昕东,王烨.隔代照料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J].经济评论,2021(01):127-145.DOI:10.19361/j.er.2021.01.09.。然而康晨、张宗利和徐志刚(2021)利用CFPS调查数据构建祖父母提供代际支持的家庭劳动供给模型,由模型得出隔代照料可以有效缓解女性在劳动参与上的时间约束,增加女性劳动供给并提高女性劳动所得,然而对于男性不存在显著性影响康晨,张宗利,徐志刚.代际支持、女性劳动供给与中国性别工资差异收敛——基于性别分工的视角[J].财经研究,2021,47(04):124-138.DOI:10.16538/ki.jfe.20200918.401.。卢洪友,余锦亮,杜亦譞.老年父母照料家庭与成年子女劳动供给——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7,43(12):4-16.DOI:10.16538/ki.jfe.2017.12.001.赵昕东,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