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光第1课时有关光的思考
教学课件1.清晨,当太阳升起,一缕阳光照射在地球上,万物恢复了生机。
教学课件当你看到光时,想到了什么?光光从哪里来?
教学课件太阳光月光
教学课件星光灯光日光灯
教学课件烛光萤火虫汽车后视镜发光鱼
教学课件如何给这些光进行分类?
教学课件什么是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教学课件
注意: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首先要在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的且是自己发出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
教学课件
1.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见的呢?不发光的物体,通过反射其他光源的光从而被我们看见,如皎洁的月光。
教学课件B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C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黑暗之后,就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A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2.假如你的桌前放着一个红苹果,你的朋友把门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闭,房间里完全黑暗了。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
教学课件
黑暗中的红苹果
日期:我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我的理由是:活动:观察黑箱中的红苹果
教学课件夜视仪
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见物体。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光第2课时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课件凿壁偷光
教学课件黑夜里的路灯
教学课件
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呢?画一画:光的传播路线图
教学课件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课件光是怎样传播的?4张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夹子
教学课件1.用夹子固定住卡纸,将中间的孔放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光斑的位置。2.将第2或第3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观察纸屏上光斑的变化。实验步骤: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课件纸屏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课件纸屏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课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课件
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该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移动前,光斑能显示在最后的纸屏上;移动后,光斑不能显示在最后的纸屏上。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课件
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人说话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为什么呢?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且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教学课件
直管?弯管?用手电筒在一端向塑料管里照射,另一端对准卡纸纸屏。哪种情况下会在纸屏上会出现光斑?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光第3课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学课件
清晨,雾气蒙蒙的森林里,一束束光像射线一样遍洒大地。
教学课件黑夜,华丽喧嚣的城市里,色彩斑斓的激光束直射天空。
教学课件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能以直线的形式一直传播下去吗?
教学课件把第2张卡纸向右移动几厘米,纸屏上的光斑有什么变化呢?
教学课件
如果把卡纸换成别的物体,还能遮挡光吗?
教学课件实验材料:厚纸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金属片、木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是否会遇到阻碍
教学课件实验方法:将厚纸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金属片、木片,依次替换到第二张卡纸的位置上,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物体厚纸片有色不透明塑料片金属片木片光能否穿过
教学课件什么样的物体不会阻碍光的传播呢?
教学课件实验物体透明玻璃片透明塑料片光能否穿过
光遇到透明物体时,可以继续沿着直线传播。
教学课件手电筒的光是否能够穿过薄薄的纸呢?
教学课件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光能穿过一些透明的物体,比如透明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薄的物体,比如薄纸片;光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
教学课件
用激光笔从透明的方形水槽一端照射过去,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
那如果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用激光笔照射,是否会有变化?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学课件
光照射烟雾实验
注意:不能用激光笔照射眼睛!!!
◆实验材料:水槽、激光笔、线香、火柴。◆实验步骤:1.用激光笔向水槽的水平方向照射,观察现象。2.将线香放在水槽中,用火柴点燃。等到烟雾充满整个水槽时,用激光笔向水槽的水平方向照射,观察现象。3.对比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课件1.光能穿过任何物体吗?当遇到阻碍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你能用光的传播道理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吗?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光第4课时光的传播方向会
发生改变吗
教学课件复习: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空气中水中
教学课件思考: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
教学课件激光笔装有2/3清水的方形透明水槽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入水中
教学课件实验方法: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光线发生的变化用光的路线图来表示。注意:激光笔不能对着人照射,实验结束后及时关掉激光笔。
教学课件如果将激光笔的光束垂直射入水中,传播路线还会改变吗?
教学课件水中的铅笔实验材料:铅笔、清水、透明玻璃杯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中放入铅笔,观察。2.往玻璃杯中倒入约2/3的水,把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杯中,观察记录现象。
教学课件
当铅笔与杯内水面垂直时,即当光垂直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铅笔斜插入水面时,即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我们发现:
教学课件“神奇”的鱼缸
鱼缸中的第二条“鱼”是怎么来的?
教学课件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传播路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学课件
游戏:找一找杯子里的硬币
在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调整角度从侧面观察,能否看到这枚硬币?将杯子里的水倒掉,并在同一位置观察,是否看到硬币?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光第5课时认识棱镜
教学课件听音乐《七色光》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见过“七色光”吗?都是在什么场景下见到的?
教学课件生活中的“七色光”
教学课件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想一想: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也能发生折射吗?
教学课件三棱镜结构特点:◆截面是三角形◆具有三条棱◆透明的玻璃认识三棱镜的结构
教学课件光由空气斜射入三棱镜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学课件牛顿:三棱镜分光实验
教学课件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三棱镜、白纸、自然太阳光实验方法:
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让一束强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另一侧竖立一张白纸,认真观察,并用水彩笔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画在记录单上。
教学课件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虹一样五颜六色的光。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教学课件思考:为什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之后会形成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呢?
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教学课件活动:制作一个彩色轮制作方法1.剪一个直径约为5cm的圆;2.借助量角器,在圆上画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夹角均为120度;3.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4.在圆纸片中间扎孔,穿入火柴棍。
教学课件
当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这说明:不同颜色的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教学课件1.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三棱镜对光起到了什么作用?2.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教学课件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的天空,这是因为刚下过雨时空气中存在很多小水滴,小水滴起到了和三棱镜一样的分散阳光的作用,就出现了彩虹这种美丽的现象。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光第7课时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课件思考:图中的人们是怎样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
教学课件潜水艇在军事上的运用
教学课件观看完这个视频,你想知道什么呢?
教学课件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课件小组活动1.观察、分析潜望镜,并讨论其工作原理。2.打开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并在纸上绘制简图。
教学课件潜望镜工作原理
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只有当镜面与底边成45度角,两面镜子平行且镜面相对时,才能把物体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面镜子上,然后全部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这样,人就能从低处看见高处的景物。
教学课件制作一个潜望镜材料:长纸盒、剪刀、直尺、三角尺、方形小镜子
教学课件制作步骤
教学课件
你们能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观察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吗?如果不能,是什么原因呢?
教学课件1.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潜望镜的制作方法和更多的光学知识。2.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拓展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1课时地球的表面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教学课件地形地球仪表示地形的地球模型
蓝色:海洋绿色:平原黄色:低山、丘陵棕褐色:山地、高原浅紫色:积雪、冰川观察地形地球仪,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教学课件从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大部分被海洋覆盖,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表示地势的高低。
教学课件观察我国的地形:从局部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教学课件什么是地形?按照起伏高低和形态的不同,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教学课件
我国地形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不同区域的地形有着各自的特征,如:地面坦荡,边缘陡峭的高原,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山地,有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教学课件观看图片,猜一猜,这些地形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教学课件1.弯曲的岩层这里的岩层一开始就是这样弯曲的吗?
教学课件为什么在两千多米的高山上会有“天池”?2.长白山天池
教学课件3.敦煌的雅丹地貌什么原因使这里的岩石变成这个样子?
教学课件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斜坡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课件6.黄河入海口的沙洲这里为什么会有许多泥沙滞留?黄河入海口
教学课件把每幅图的地形地貌特点和你猜测的形成原因填写在记录表中。观察到到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弯曲的岩层(位于香港地质公园内)长白山天池敦煌雅丹地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岩层弯曲、断裂湖泊被群山环抱形态多姿的土丘地面千沟万壑由河道分割的小岛岩层受力发生弯曲火山喷发后形成的风的侵蚀形成的流水作用流水作用
教学课件通过刚刚的观察活动,你知道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①地面坦荡,边缘陡峭的高原②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山地③广阔的平原④低缓的丘陵⑤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教学课件查阅资料,了解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2课时地球的结构
教学课件火山口
教学课件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构造有关。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教学课件视频:“地球内部结构”
教学课件地
壳地
幔地
核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
教学课件
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热对流活跃,推动了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岩石圈和软流圈是地质构造发生、发展的区域。地
壳地
幔地
核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课件
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地
壳地
幔地
核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课件
阅读资料,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表格:①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哪几类?②我们研究过的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分别属于哪一类岩石?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会喷出地表或侵入岩石中,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形成沉积岩。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岩石因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教学课件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哪些自然现象呢?
教学课件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
教学课件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工具:卡尺
教学课件是按照实际数据去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吗?地
壳地
幔地
核平均厚度约为17公里平均厚度约为2865公里平均厚度约为3400公里
教学课件2.8cm3.4cm地壳:蓝色,薄薄一层地幔:黄球厚度6.3cm地核:红球直径3.4cm
根据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将数据进行等比例缩小。因此,地球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的大小分别为:平均17km3400km2865km
教学课件
根据三个圈层比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教学课件2.根据三个圈层的厚度比,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3.切开模型,观察它的剖面。实验步骤:1.根据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按照比例计算地球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的大小。红球直径(地核):3.4cm黄球直径(地核+地幔):6.3cm蓝色地壳:薄薄的一层
教学课件2.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的理由是什么?1.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
教学课件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会发生什么呢?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3课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课件地球的结构地
壳地核地幔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地震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教学课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课件猜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课件实验材料: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模拟实验材料分别代表什么?探究地震的成因◆
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教学课件实验步骤:1.将一次性塑料饭盒,从中间剪开。2.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3.将土和成泥后,把它铺在小盒上。4.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教学课件根据实验现象及图片,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解释。挤压拉开岩层发生弯曲岩层断裂、错动
教学课件
组成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在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模拟实验中,当两个半截小盒(板块)受到的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相互分离或碰撞,小盒上的泥(岩石圈)内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强烈释放,泥(岩石圈)发生断裂或隆起,这样就发生了地震。小结:
教学课件地震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教学课件资料一: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地震使地面出现了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
教学课件资料二: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教学课件地震发生后,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教学课件
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呢?搜集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海报。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2.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呢?
教学课件
地震发生前自然界会给我们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吗?拓展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4课时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课件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课件火山喷发的情景是怎样的?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
教学课件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想一想:火山喷发时会伴随哪些现象?
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时,曾形成一条长达500米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积,形成数座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资料一◆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教学课件
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资料二
教学课件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
教学课件
根据前面的学习,推测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并说出猜想:◆
高温高压◆
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
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
教学课件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思考:每种实验材料代表什么?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土豆泥代表火山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代表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教学课件实验方法∶1.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2.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依据实验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课件◆
负面影响: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火山喷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正面影响: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石是筑路的好材料。
教学课件1.利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长白山天池的形成原因。2.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教学课件火山喷发预警是怎样实现的?拓展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5课时风的作用
教学课件风的作用
教学课件
火山喷发和地震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除了火山喷发和地震,还有哪些自然的力量也能改变地球表面呢?
教学课件风蚀拱门:屹立于干旱地区的巨大岩石,在风蚀的缓慢作用下变成一座拱门的形状。这是怎么形成的?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呢?
教学课件猜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讨论并记录我们的看法)我们的看法(小组记录单)日期:1.2.3.4.研讨问题: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教学课件风对地形的作用
教学课件探究实验: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方法:①用砂岩来模拟岩石,用砂纸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②先用放大镜观察砂岩,然后用砂纸打磨。③打磨结束后,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砂岩有什么变化。④做好观察记录。小组观察记录日期:
预测:观察结果:我的解释:实验材料:砂岩、砂纸、
放大镜
教学课件
风力侵蚀,简称风蚀,是风的地质作用之一。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引起地表疏松碎屑物质移动或飞扬、转移和积聚的侵蚀过程。多在大风频繁,天气干燥或缺少植被的条件下发生。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擦过时,就像用磨刀石在打磨,不断对岩石进行侵蚀,慢慢地改变着岩石的大小和形状。经过成千上万年的作用,原来的岩石就变成现在这种奇形怪状了。
教学课件戈壁和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在风和流水速度减小时,被刮跑的沙子会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
教学课件我国敦煌的雅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敦煌地区的地形地貌就是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的作用下就容易垮塌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教学课件总结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教学课件Supporterssaythattheeaseofuseofpresentationsoftwarecansavealotoftimeforpeoplewhootherwisewouldhaveusedothertypesofvisualaid—hand-drawnormechanicallytypesetslides,blackboardsorwhiteboards,oroverheadprojections.Easeofusealsoencouragesthosewhootherwisewouldnothaveusedvisualaids,orwouldnothavegivenapresentationatall,thedifferenceinneedsanddesiresofpresentersandaudienceshasbecomemorenoticeable.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风的作用会引起地球表面的变化,这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引发的改变有什么不同?改变特点的比较地震火山喷发风迅速迅速缓慢地震和火山喷发引发的改变虽持续时间不长却十分剧烈。而风的作用是持续而缓慢地改变着地表形态,现象并不明显。
对地表的改变风
磨蚀搬运、堆积
教学课件还有哪些外力作用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呢?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6课时水的作用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水滴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到地面的呢?降雨
教学课件
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地形地貌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教学课件水的作用
教学课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思考:降雨是如何改变地球的地貌的?
教学课件实验材料模拟降雨对地面的改变作用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方形塑料水槽
教学课件实验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模拟降雨和地面?用喷壶喷出的水模拟降雨;用泥土模拟地面。
教学课件实验步骤1.制作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2.用喷壶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并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教学课件降雨给地形地貌带来的变化
降雨的过程会形成细小的水流,水流会带动松散物质(如沙子、泥土、碎石等)沿坡面向下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当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时会形成较强水流,侵蚀作用增强,松散物质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降雨的侵蚀作用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教学课件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
教学课件阅读下面的资料,丰富我们对河流改变地表的认识。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教学课件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根据刚刚的模拟实验解释沟壑的形成原因。
教学课件水是怎样改变地表样貌的?与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改变特点的比较地震和火山喷发风水
对地表的改变
水
降雨河流侵蚀侵蚀、沉积迅速缓慢缓慢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7课时总结我们的认识
教学课件总结我们的认识
教学课件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
教学课件1弯曲的岩层
教学课件2长白山天池
教学课件3敦煌的雅丹地貌
教学课件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教学课件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教学课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还认同当初自己的猜测吗?如果不认同,请你们说一说现在是怎样认识的。
教学课件图片编号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1弯曲的岩层2长白山天池3敦煌的雅丹地貌4黄土高原高上的沟壑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地震(岩层受到挤压)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水(降雨)的作用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教学课件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就是侵蚀。
教学课件
我们知道了雨水对土地具有侵蚀作用,那么怎样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呢?
教学课件实验材料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塑水槽、降雨器、水◆泥土代表土地。◆覆盖在表面的植物模拟土地上种植的植物。◆喷水器喷出的水模拟雨水
。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
教学课件如何保证实验的?不同条件:一个小山丘有植物覆盖一个小山丘没有植物覆盖相同条件:同样的小山丘模型同样的降雨量同样的高度进行“降雨”
教学课件实验步骤:1.动手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2.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喷水,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3.比较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
教学课件
1.小组分工合作。2.实验中“雨水”要尽量洒在土地上。3.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教学课件对比观察两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
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顶部被冲垮,表面形成一条条小沟,雨水带走大量的土壤。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顶部保存较为完好,并没有被冲出小沟,雨水带走较少土壤。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小了水土的流失。
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比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程度严重。因此,保护植物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课件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有哪些新的认识?2.结合模拟实验,当水流过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教学课件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尝试设计我们的家园应该建造在什么地形环境中?
教学课件谢谢大家
教学课件时间在流逝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使用专门的方法和工具测量时间,并努力使获得的数值更准确更可靠。计量时间
教学课件时间是什么?我们一起研究人类曾使用哪些方法、哪些工具进行过时间的测量。时间在流逝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聚焦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教学课件探索一:没有任何计时工具,怎样判断时间?
教学课件大雁南飞和北归
教学课件大雁南飞和北归
教学课件播种和收割
教学课件播种和收割
教学课件管理庄稼和回家休息
教学课件管理庄稼和回家休息
教学课件夜半回家
教学课件夜半回家
教学课件人们长时间观察大自然,发现规律,判断时间。
教学课件
能不能根据发现的自然规律制作一种工具,来专门测定时间呢?
教学课件探索二:古人利用太阳计时日晷
教学课件日晷
教学课件观察思考一个时辰是多长时间?一个小格是多长时间?
教学课件圭表圭表
教学课件
使用它们测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教学课件
使用它们测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教学课件“一炷香”的时间
教学课件“一盏茶”的时间
教学课件“一袋烟”的时间
教学课件思考为什么燃香能够计时?
教学课件思考为什么燃香能够计时?
教学课件探索三: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教学课件燃香时间记录表燃香长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第1支香第2支香第3支香我的发现
教学课件第一步:做标记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整支
教学课件第二步:点燃线香、计时开始
教学课件第三步:分段计时,并做记录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数据分析燃香长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第1支香7分35秒15分17秒22分45秒30分02秒第2支香7分39秒15分59秒22分50秒30分41秒第3支香7分36秒15分25秒22分58秒30分50秒我的发现
教学课件燃香长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第1支香7分35秒15分17秒22分45秒30分02秒第2支香7分39秒15分59秒22分50秒30分41秒第3支香7分36秒15分25秒22分58秒30分50秒我的发现数据分析
教学课件燃香长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第1支香7分35秒15分17秒22分45秒30分02秒第2支香7分39秒15分59秒22分50秒30分41秒第3支香7分36秒15分25秒22分58秒30分50秒我的发现数据分析
教学课件线香燃烧的速度大致均匀。我们的发现
教学课件研讨: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使用它们测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教学课件
使用它们测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做好《用水计量时间》学习准备1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瓶盖扎小孔1个去顶部的矿泉水瓶1个量杯
教学课件谢谢观看!
教学课件用水计量时间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回顾:古代计时工具日晷燃香钟
教学课件阴天、夜晚不能用回顾:古代计时工具
教学课件不能长时间计量时间回顾:古代计时工具需求方便持续精准
教学课件聚焦:水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教学课件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吗?
教学课件Supporterssaythattheeaseofuseofpresentationsoftwarecansavealotoftimeforpeoplewhootherwisewouldhaveusedothertypesofvisualaid—hand-drawnormechanicallytypesetslides,blackboardsorwhiteboards,oroverheadprojections.Easeofusealsoencouragesthosewhootherwisewouldnothaveusedvisualaids,orwouldnothavegivenapresentationatall,thedifferenceinneedsanddesiresofpresentersandaudienceshasbecomemorenoticeable.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香燃烧的速度是均匀的,水流的速度也是均匀的。
教学课件香燃烧的速度是均匀的,水流的速度也是均匀的。水流的速度不是均匀的。
教学课件香燃烧的速度是均匀的,水流的速度也是均匀的。水流的速度不是均匀的。水流的速度可以控制。
教学课件探索一:观察水流速度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探索一:观察水流速度
教学课件水流速度是均匀的。
教学课件水流速度是均匀的。水流速度不是均匀的。
教学课件探索二:测量水流速度怎样证明水流的速度是否均匀呢?
教学课件200毫升平均分段、分段计时、比较每段时间是否相同。20015010050
教学课件标记水瓶刻度
教学课件测量水流速度记录表实验次数第一个50毫升水用时第二个50毫升水用时第三个50毫升水用时第四个50毫升水用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实验次数第一个50毫升水用时第二个50毫升水用时第三个50毫升水用时第四个50毫升水用时第一次41秒44秒53秒56秒第二次41秒44秒53秒56秒第三次41秒44秒53秒56秒水流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教学课件学生数据第一个50毫升水用时第二个50毫升水用时第三个50毫升水用时第四个50毫升水用时同学11分49秒2分25秒2分58秒4分42秒同学240秒43秒58秒1分09秒同学31分09秒1分30秒1分54秒2分56秒水流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教学课件水位高低有变化思考:为什么水流速会不均匀呢?
教学课件水位高低不变化思考:为什么水流速会不均匀呢?
教学课件分水孔注水孔
教学课件古代水钟资料
教学课件做好《我们的水钟》学习准备
改进你的水钟,使它成为一个能够准确计时的工具。
教学课件谢谢观看!
教学课件我们的水钟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回顾受水壶漏水壶
教学课件分水孔注水孔
教学课件学生作品
教学课件分水孔注水孔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任务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
教学课件分析任务任务内容: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1.你现在的水钟是否能完成这个任务。2.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教学课件三位同学的水钟总时长:6分12秒6分4分44秒水位线受水壶容量
教学课件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改进呢?更大的瓶子
教学课件漏水孔大小
教学课件水位高低
教学课件1分钟水量2分钟水量3分钟水量10分钟水量平均分成10份——10——9——8——7——6——5——4——3——2——1如何用刻度准确记录10分钟?方案一方案二
教学课件设计改进方案水钟改进方案设计图画图呈现重点内容文字标注
教学课件改进方案
教学课件改进方案
教学课件演示调试过程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进一步调试改进孔太小刻度太密集孔太大流水太多
教学课件调试改进提升刻度的起始位置
教学课件回顾与反思科学原理科技成果修改、调试
教学课件做好《机械摆钟》的学习准备一根线绳单摆实验器一个螺母秒表(单摆实验器和秒表可以用家里的物品替代)笔和纸
教学课件谢谢观看!
教学课件机械摆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回顾复习日晷古代的水钟
教学课件机械摆钟
教学课件观察机械摆钟钟面摆杆摆锤钟摆
教学课件思考1.与日晷和水钟相比,摆钟为什么能够更精确地计时?2.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教学课件
因为日晷和水钟都是利用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所以我认为摆钟的计时可能与它下面的钟摆有关,那个钟摆能够有规律的左右摆动。思考摆钟为什么能够精确地计时?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教学课件
因为日晷和水钟都是利用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所以我认为摆钟的计时可能与它下面的钟摆有关,那个钟摆能够有规律的左右摆动。思考摆钟为什么能够精确地计时?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教学课件探索一:钟摆摆动有什么规律?60次不一定
教学课件怎样算作摆动一次呢?
教学课件观察记录钟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预测:钟摆1分钟摆动
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次数(次)我的发现
教学课件钟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预测:钟摆1分钟摆动
60
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次数(次)我的发现实验结果606060钟摆1分钟摆动次数是相同的。
教学课件实验结论钟摆具有等时性。
教学课件探索二:自制一个摆,观察摆的运动特点。实验材料:单摆实验器螺母线绳秒表
教学课件单摆实验器摆绳摆锤
教学课件学生作品橡皮台灯线绳
教学课件挂钩线绳橡皮学生作品
教学课件椅子书、尺子线绳螺母学生作品
教学课件思考你认为自制的摆具有等时性吗?怎样证明?
教学课件
我认为我的摆具有等时性,可以观察它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否一样。思考你认为自制的摆具有等时性吗?怎样证明?
教学课件观察你自己制作的摆,1分钟摆动多少次?
教学课件如何让你制作的摆摆动起来?注意:1.摆绳拉直2.轻轻松手3.不要推摆锤
教学课件观察记录我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预测:我的摆1分钟摆动
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次数(次)
教学课件实验结果我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预测:我的摆1分钟摆动
60
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次数(次)505050
教学课件Supporterssaythattheeaseofuseofpresentationsoftwarecansavealotoftimeforpeoplewhootherwisewouldhaveusedothertypesofvisualaid—hand-drawnormechanicallytypesetslides,blackboardsorwhiteboards,oroverheadprojections.Easeofusealsoencouragesthosewhootherwisewouldnothaveusedvisualaids,orwouldnothavegivenapresentationatall,thedifferenceinneedsanddesiresofpresentersandaudienceshasbecomemorenoticeable.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实验结果摆动次数(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摆一505050摆二434343摆三959495摆具有等时性
教学课件实验结果摆动次数(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摆一505050摆二434343摆三959495快慢不同
教学课件各不相同统一
教学课件研讨每分钟摆动50次每分钟摆动95次调快调慢
教学课件1.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2.怎样调整可以让你的摆1分钟摆动60次?课后思考
教学课件做好《摆的快慢》学习准备你自己制作的摆米尺线绳三个螺母秒表
教学课件谢谢观看!
教学课件摆的快慢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钟摆606060快慢不同回顾摆动次数(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摆一505050摆二434343摆三959495
教学课件思考怎样做能让这些摆1分钟摆动60次?
教学课件加长摆绳
教学课件更重的摆锤
教学课件每分钟摆动50次每分钟摆动95次调快调慢摆绳长短
摆锤轻重每分钟摆动60次
教学课件探索1:调整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有什么影响?思考:1.你认为调整摆绳长短,摆动快慢会有怎样的变化?2.你想怎么做这个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3.你认为观察哪个现象最重要?
教学课件1.你认为调整摆绳长短,摆动快慢会有怎样的变化?摆绳长的摆,摆动慢,调短摆绳可以让它快一些。
教学课件第一次摆绳短第二次摆绳调长第三次摆绳再调长2.你想怎么做这个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
教学课件2.你想怎么做这个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第一次摆绳短第二次摆绳调长第三次摆绳再调长
教学课件2.你想怎么做这个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第一次摆绳20厘米第二次摆绳30厘米第三次摆绳40厘米
教学课件3.你认为观察哪个现象最重要?摆绳短
摆动次数多摆绳长
摆动次数少
教学课件摆绳短
摆动次数多摆绳长
摆动次数少观点被证实如果3.你认为观察哪个现象最重要?
教学课件设计实验尝试方法我的假设不同条件相同条件
教学课件尝试方法调整摆绳的长短。我的假设摆绳长的摆动慢,摆绳短的摆动慢。不同条件摆绳长短(20厘米、30厘米、40厘米)相同条件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测量时间
教学课件摆绳长短(厘米)第一次(次)第二次(次)第三次(次)203040观察记录
教学课件摆绳长短(厘米)第一次(次)第二次(次)第三次(次)206464643053535340464646实验结果
教学课件摆绳长短(厘米)第一次(次)第二次(次)第三次(次)206464643053535340464646实验结果
教学课件调整摆绳长短会影响摆的快慢。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实验结论
教学课件我的观点是摆绳长的摆,摆动慢;摆绳短的摆,摆动快,通过实验证明了我的想法。
教学课件尝试方法我的假设不同条件相同条件探索2:调整摆锤轻重对摆的快慢有什么影响?
教学课件尝试方法调整摆锤轻重。我的假设摆锤重的摆,摆动快。不同条件摆锤轻重(一个螺母、两个螺母、三个螺母)相同条件摆绳长短、摆幅大小、测量时间
教学课件螺母数量(个)第一次(次)第二次(次)第三次(次)123观察记录
教学课件螺母数量(个)第一次(次)第二次(次)第三次(次)153535325353533535353实验结果
教学课件调整摆锤轻重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实验结论
教学课件我认为摆锤重的摆,摆动快;摆锤轻的摆,摆动慢,通过实验没有证明我的想法。
教学课件研讨: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课件做好《制作钟摆》学习准备你自制的摆秒表尺子
教学课件谢谢观看!
教学课件制作钟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回顾各不相同统一
教学课件任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教学课件分析任务任务内容: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思考:1.制作中应用了什么知识?2.你现在的摆,摆绳长度是多少?1分钟摆动多少次?3.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教学课件明确任务任务内容: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1.制作中应用什么知识?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课件
2.现在你的摆,摆绳有多长?1分钟摆动多少次??
教学课件摆绳长短(厘米)第一次(次)第二次(次)第三次(次)206464643053535340464646思考
教学课件摆长20厘米摆动64次摆长30厘米摆动53次大于60次小于60次正好60次
教学课件任务内容: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3.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我觉得让摆正好摆动60次有点难。所以在设计方案时我要仔细想一想怎样进行调试。
教学课件设计方案材料方案重点思考:如果你的摆快了或者慢了,如何用较短时间、较少次数将它调试成1分钟摆动60次?
教学课件制作与测试实验次数(次)摆绳长度(cm)摆动次数(次)123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教学课件1.认真按照方案进行制作2.真实记录每次实验数据3.耐心完成每次调试4.准确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温馨提示
教学课件展示:学生作品一
教学课件展示:学生作品二
教学课件经验交流逐渐减少方案一摆长28厘米摆长30厘米减少2cm减少2cm摆长26厘米
教学课件先取中方案二经验交流摆长30厘米先取中摆长25厘米摆动慢了,所以再从20-25厘米之间取中继续测……
教学课件思考:你能猜到老师在做什么吗?
教学课件观察实验
教学课件实验次数(次)摆绳长度(cm)摆动次数(次)128552265732461425601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研讨
同样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它们一样吗?
教学课件课后任务
请课后再试一试你的摆,能不能让它尽可能更加精确。
教学课件做好《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学习准备摆钟是我们现在生活中非常常用的精确计时工具,但仍有不足之处,请你调查了解一下目前最先进的计时工具可以精确到什么程度?
教学课件谢谢观看!
教学课件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聚焦:精确计时和我们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生活更有序计时精确认真执行
教学课件聚焦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精确计时呢?人们对精确计时做出过哪些努力呢?
教学课件探索1:调查和比较计时工具的演变“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日晷水钟摆钟石英手表使用材料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方便程度缺陷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日晷使用材料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方便程度缺陷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日晷使用材料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方便程度缺陷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日晷使用材料岩石、铜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日影变化规律方便程度不方便缺陷受日光影响
教学课件小知识:什么是计时误差计时误差是指测量出的时间和准确时间之差。计时工具的准确性常用计时误差来表示,误差越小,说明计时准确度越高。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日晷使用材料岩石、铜准确性误差15分钟/天计时原理日影变化规律方便程度不方便缺陷受日光影响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水钟使用材料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方便程度缺陷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水钟使用材料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方便程度缺陷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摆钟使用材料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方便程度缺陷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石英手表使用材料准确性误差计时原理方便程度缺陷
教学课件小资料:石英手表现在的石英钟表里都有一个电池和一片石英晶体,带电的石英晶体始终在做微小的振动,每个振动都保持严格的相同时间,也具有等时性,所以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误差不超过1秒。
教学课件“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日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北京市医疗保健机构医生劳动合同范本
- 儿童摄影馆装修合同终止
- 畜禽养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 知晓防灾减灾筑牢安全知识
- 2024洛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煤炭加工合同范本
- 矿山开采劳务分包合同范文
- 农家小院租赁合同
- 计算机一级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检索技术-多模态数据融合
- 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指导书(试行)2015-01
- 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行业概述
- 箱涵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开放性骨折处理
- 小学数学命题设计案例解析课件
-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第十章-第二节-常见出血性疾病及检验-课件
- 创新创业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雷电的预防和应对
- GB/T 19632-2005殡葬服务、设施、用品分类与代码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1 出师表(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