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张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_第1页
天津市西青区张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_第2页
天津市西青区张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_第3页
天津市西青区张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_第4页
天津市西青区张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错误的是()A.腐乳发酵过程中加入香辛料是为了灭菌B.参与酱油酿造的黑曲霉属于真核生物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需要密封发酵D.家庭制作果酒和果醋通常有多种菌参与发酵2.关于发酵工程中所用性状优良菌种来源,一般不包括()A.自然界中筛选 B.诱变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皿盖上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B.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4.急性肠胃炎是由细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如图表示检验微生物的简要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1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可得到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B.为保证统计的菌落数目更加准确,同一稀释度下需要至少设置三个平板C.培养基的配制需考虑微生物的适宜pH,应在灭菌后进行pH调整D.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大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计数5.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6.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图为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添加小麦主要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B.米曲霉发酵过程中,通常会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C.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同D.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食盐是抑制发酵过程杂菌污染和繁殖重要措施7.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食盐浓度不合适、发酵温度过低等原因导致泡菜未能正常发酵②利用寄生于细菌体内的微生物使细菌裂解来净化污水的方法,属于消毒③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都须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④常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对细菌进行计数⑤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④⑤8.某工厂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工业生产啤酒,下列相关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pH检测装置可监测发酵液pH以便适时调整B.发酵过程中需从空气入口不断通入无菌空气C.发酵中搅拌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发酵温度D.发酵罐消毒后即可接种菌株进行酒精发酵9.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溴麝香草酚蓝水检测产生的酒精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C.腐乳制作主要利用毛霉等生物产生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行发酵D.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升高,发酵10天以上的泡菜不能食用10.发酵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结合所学发酵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下列不属于经发酵得到的食品是()A.泡菜和酸奶 B.奶酒和干酪C.豆腐和果汁 D.味精和酱油11.双酚A(BPA)是一种含碳有机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环境中不易降解,科研人员对土壤中细菌等微生物进行筛选,得到了具有降解BPA能力的菌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有效防止杂菌的污染,可将土壤稀释液彻底灭菌后再接种到培养基上B.分离BPA降解菌的培养基需要以BPA为唯一碳源C.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该菌进行计数D.培养基要维持正常的pH和渗透压,调pH一般应在灭菌后12.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成组氨酸,某种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称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现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甲为平板划线法,乙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方法所用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B.甲接种方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C.甲、乙两种接种方法均可纯化微生物D.his菌株接种在含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能长出菌落13.酱油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参与酱油酿造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有米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在众多微生物及其酶系的作用下,分解大豆、小麦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最终形成具有特殊色泽和良好风味的酱油。下图是酱油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米曲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多肽及氨基酸B.在发酵初期乳酸菌含量较高,能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C.在酱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促进D.某些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是后期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14.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和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以玉米粉为原料,利用黑曲霉有氧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玉米清液可以为黑曲霉提供碳源和能源B发酵前将黑曲霉孢子接种到种子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C.发酵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灭菌后加入到发酵罐内发酵D.需严格控制发酵罐内的温度、溶解氧和pH等条件15.甘薯由于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故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但甘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A.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B.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C.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克服杂交不亲和,可以充分利用遗传资源D.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有利于缩短育种年限16.下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和③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B.①阶段和③阶段所用的培养基相同C.①阶段有细胞增殖但无细胞分化D.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17.在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③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⑤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8.高山红景天在清朝时期曾被康熙钦封为“仙赐草”,在我省仅分布于海林市等地区,为濒危物种,其植株中含有红景天苷(一种次生代谢产物)等物质,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研究人员拟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更多红景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外植体必须要经过灭菌处理后才可以进行接种培养B.可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提高单个细胞中红景天苷含量C.可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而获得脱毒苗D.可用PEG诱导高山红景天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单倍体1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也都能形成杂种细胞D.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中的基因不完整20.目前七叶一枝花属濒危名贵中药材,科学家尝试应用生物技术繁殖和保存七叶一枝花资源,并利用植物细胞工程获取其有效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七叶一枝花不同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新个体基因型都相同B.将七叶一枝花茎尖或根尖组织经灭菌、脱分化、再分化可获得脱毒苗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获取其有效成分过程中使用的是液体培养基D.保护野生七叶一枝花最佳的选择是将其迁移到植物园2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22.下列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其他三项技术的基础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 B.动物细胞核移植C动物细胞融合 D.生产单克隆抗体23.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24.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展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外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外表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展严格灭菌处理25.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经分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低COD能力的菌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平板划线法统计菌液中的细菌数来确定接种时菌液的最佳稀释倍数B.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灭菌处理并冷却到50℃左右进行倒平板C.由菌落分布情况可知,在该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D.从固体培养基中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目的主要是扩大培养二、非选择题26.甲烷氧化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氧化甲烷,其产生的单细胞蛋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并纯化甲烷氧化菌,以生产单细胞蛋白。已知可通过改变培养箱中的气体环境进行甲烷氧化菌的培养,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筛选出甲烷氧化菌,培养时应选择以____为唯一碳源。(2)配制培养基后,需用____(填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____℃左右时倒平板,然后将土样稀释后涂布在培养基上,放在特殊气体环境中进行培养。(3)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的____(答出2点)不同,则说明固体培养基上出现了多种微生物。(4)研究发现,甲烷氧化菌还能利用甲醇作为碳源。已知所取土样中不含甲醇,为进一步纯化甲烷氧化菌,可将上述培养基中出现的多种微生物用____(填一种工具名称)挑出,分别在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后,再分别接种到以____为唯一碳源的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某培养基中出现____,基本可说明筛选出了甲烷氧化菌。27.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且人体可将其分解为赖氨酸,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泌ε—PL的微生物,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I~V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为检测上述收集到ε—PL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制能力,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等菌种分别涂布于某培养基表面,再将浸有不同浓度ε—PL的滤纸圆片置于平板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测量清晰区的宽度,得到表所示的结果。ε—P浓度mg·L-1清晰区宽度mm微生物203040506070大肠杆菌++7.210.811.613.3沙门氏菌++6.59.210.913.0酿酒酵母7.29.112.613.414.8—红曲霉+++++6.3注:“+”表示无清晰区,“—”表示未进行实验。(1)实验中需注意无菌操作,下列需要灭菌处理的是______。A.土样 B.培养基 C.接种环 D.涂布棒(2)若经第II步培养后发现菌落铺满了整个培养基、无法分辨出单菌落,则应在第I步之前______再进行接种。(3)第Ⅲ步接种,应挑选_____号菌落。A.① B.② C.③ D.任意一个(4)下图所示操作,发生在图中的过程_____。A.I B.II C.III D.IV(5)下列关于实验中用到的4种培养基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甲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能提供目的菌所需的全部营养B.乙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用于选择产ε—PL的菌种C.丙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产ε—PL的菌种D.丁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用于目的菌的增殖、生产ε—PL(6)关于上述抑菌实验的叙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A.结果显示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ε—PL对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最强B.在表中的浓度范围内,ε—PL对四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与浓度正相关C.用于实验的培养基应该用液体选择培养基D.接种过程需在超净工作台火焰周围进行(7)该实验在设置ε—PL浓度梯度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下列修改建议合理的是______。A.增加ε—PL浓度大于70mgL-1的实验组B.增加空白对照组C.增加ε—PL浓度小于20mgL-1的实验组D.无需修改(8)经实验筛选到的菌种通过大规模发酵可大量生产ε—PL,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与实验室培养相同B.选育出的菌种直接用于大型发酵C.发酵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pH溶解氧等培养条件D.发酵产物ε—PL需从微生物体内分离提纯28.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成分含量蛋白胨10.0g乳糖5.0g蔗糖5.0gK2HPO42.0g显色剂(伊红·美蓝)0.2g琼脂12.0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大肠杆菌菌群的关键是防止________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______。(2)根据培养基成分,上述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用该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常用的接种方法___________,经培养可以分离得到若干个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_____________。(3)若利用该培养基从土壤中获得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的某成分进行替换,即________。在基础培养基上滴加酚红指示剂可以鉴定其上细菌能否分解尿素,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4)取1g土壤,按下图稀释后,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并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52、50和48。据此可计算出每克土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个,该数值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比偏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29.红豆杉是濒危植物,且其树皮产生的紫杉醇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下图是红豆杉植株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并提取紫杉醇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和B分别表示红豆杉植株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其中B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________(细胞器)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幼苗生长发育;通过C过程可产生大量细胞,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2)图中①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①—④过程使用的培养基,在各阶段的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是_______(激素)的含量比例不同。(3)若①是红豆杉(基因型DdTt)的花药,则④幼苗为单倍体,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可育的纯种植株,这些纯种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3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0)会在肺癌、胃癌和结肠癌细胞中过量表达,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因此抗FGF20抗体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筛查。研究者设计如图流程制备抗FGF20单克隆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过程可用_____________处理剪碎后的小鼠脾脏,使剪碎的脾脏__________,然后加入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2)②过程应先用___________(生物法)诱导细胞融合,再进行筛选。按功能分类,此次筛选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经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3)③过程需对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_,经多次筛选,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4)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内后可以自动追踪抗原(病原体或癌变细胞等)并与之结合,而且绝不攻击任何正常细胞,故称为“生物导弹”,这体现了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