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法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上课、学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法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上课、学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法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上课、学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法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上课、学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法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上课、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法不可违法治观念:树立法不可违的观念,增强守法自律、依法办事的意识。

责任意识:学会自觉维护法律尊严1.视频导入:《生活中的违法行为》你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违法行为吗?它们之间是如何界定的?2.新闻导入:路虎女司机逆行打人据媒体报道,2024年8月28日,青岛崂山风景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白色路虎车试图逆行插队,未果后追尾一辆大巴车。网传视频显示,驾驶白色路虎车的女司机下车后,对正常行驶的男司机进行辱骂,并多次打击男司机面部,导致男司机口鼻流血。其间女司机还喊道,“打你怎么着,打你就忍着”,被打男司机全程未还手。8月29日,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打人女司机王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行政拘留10日,罚款1000元。该女子为何受罚?该女子的行为是何种违法行为?3.案例导入:生活观察案例一:高某过马路时,突然被一只没拴绳的小狗咬伤小腿。随后,小狗的主人程某赶来将狗带走。高某要求程某赔偿医疗费,程某则认为小狗乱跑不是自己的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程某作为饲养人,未尽到管理责任,应赔偿高某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魂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案例二:何某和蔡某一时兴起,拿起石头砸坏了路边自动贩卖机的玻璃门,并窃取了贩卖机中的十余袋零食。随后,公安机关根据监控录像将二人抓获,二人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三百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3.案例导入:生活观察上述案例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案例三: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他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责、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责、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其责任。 违法行为的区分。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及要求难点重点活动一:案例分析2024年8月15日23时,小陈在一家酒馆与朋友喝了3瓶啤酒。16日凌晨,他打出租车回家。到了家附近,他看到自己的轿车停放在别人家店门口,怕影响到对方开店,就心存侥幸地把轿车移放到别处。谁知刚开出10多米,就遇上民警设卡盘查。小陈的行为是否合理合法?活动二:法律条文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必须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不应当再追究刑责。结合上述法律条文,说说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活动三:案例分析各类演唱会火热开唱,成为不少人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但快乐中也有烦恼。2023年4月,倪某和朋友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了某知名歌手上海演唱会的门票,票价分别为699元、999元、1299元等。2023年5月20日、21日演唱会开场,倪某等人入场后发现其所在位置的视线受舞台承重柱不同程度遮挡,对偶像“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演艺公司售卖“柱子票”是否为违法行为?活动四:情境分析情境一: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情境二:李明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情境三:陈某为谋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审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I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活动五:图片分析司机存在哪些违法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分别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当受惩罚的行为。2.违法行为的分类。(1)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2)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3)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3.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及要求。(1)原因: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要求: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材料-:司机熊某因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行政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的处罚。材料二:李某拾到刘某不慎丢失的手机拒不归还,并谎称已将其丢弃。后李某被起诉至法院并被判处赔偿刘某手机损失2000元。材料三:男子吴某模仿小说情节尾随女子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上述材料中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行为?分别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上述材料中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行为?分别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材料一中熊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材料二中李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了民事责任;材料三中吴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法不可违违法行为法律的作用含义分类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及要求第2课时犯罪与刑罚责任意识:增强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和能力1.视频导入:《欺凌他人的代价》2.案例导入:足协原主席因受贿被判刑2024年3月26日上午,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戌源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陈戌源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受贿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戌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其在中国足协任职期间,为多个足球俱乐部和地方足协在赛事安排、联赛晋级、裁判判罚等事项上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破坏足球领域公平竞争秩序和行业生态环境,给国家足球事业造成严重损害。3.情境导入:生活观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情境一: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情境二:马某要求中途下车被拒绝后,抢控公交车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千扰公交车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情境三:汪某将一件禁止出口的青铜器出售给一个外国人。犯罪的特征。 犯罪的特征。刑法的含义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刑罚的含义及分类难点重点活动一:法律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以上公民的财产是否受法律保护,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说说你对刑法的认识。活动二:案例分析在山东省潍坊市某职业学院内,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其中一名被害人,当天先后被殴打了三次。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目前仍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校园欺凌案件进行了宣判,虽然他们都是未成年人,且被告人也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但鉴于她们随意殴打辱骂他人致伤,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罪,最后五人分别被判处1年及11个月的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根据以上案例,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何作用?刑法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处罚的法律。(2)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活动三:行为分析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为什么行为一是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是犯罪行为?活动四:行为分析行为一:张三潜入李四家中,盗走了价值万元的财物。行为二:王五驾驶汽车时未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闯了红灯。(一)犯罪行为:盗窃【法律条文】《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后果】张三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需要缴纳罚金。(二)其他违法行为:违反交通规则【法律条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1)上述两种行为分别触犯了什么法律?(2)结合上述【法律条文】和【法律后果】,你能看出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有何不同?【法律后果】王五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依法被处以罚款,并扣除相应的驾驶证分数。通过这个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之间的区别。犯罪行为(如盗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会受到刑罚的制裁;而其他违法行为(如违反交通规则)虽然也违法,但其危害性相对较轻,通常只会受到行政处罚或其他非刑罚性的法律后果。1.犯罪的特征。(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3)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刑罚的含义及分类。(1)含义: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2)分类:主刑和附加刑。活动五:观点评析(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点评。(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小伟、小宇、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小伟说:“别管这事,和我们没关系。”小宇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小刚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面对犯罪行为的做法。(1) 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与声援和救助。(2) 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请你判断邓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2024年6月26日,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重大贩卖、运输毒品案。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邓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请你判断邓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邓某的行为是一种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理由:邓某贩卖、运输毒品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邓某者贩卖、运输毒品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刑法;邓某者的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犯罪与刑罚犯罪的特征刑法面对犯罪行为的做法刑罚含义作用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含义分类第3课时严于律己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认清犯罪的危害,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树立法不可违意识,远离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能够判断犯罪行为,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1.视频导入:《人生没有如果》2.漫画导入:有的同学认为,上面漫画中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看?假如让你参与,你会怎么办?3.情境导入:生活观察如何避免上述违法行为的发生?情境一:安某嫌下楼扔垃投费劲,把垃圾从樓上扔了下去,砸到了人。情境二:黄某拨打火警电话。想看看消防人员是否会来,结果消防车真来了!情境三:袁某借了吴某的钱一直不还,吴某把他关了几天让他还钱。如何做到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 如何做到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的做法难点重点活动一:案例分析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子耀被同班同学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杀害并掩埋。三名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情节恶劣,应追究刑事责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三人核准追诉。请你简要分析,这一案件造成的危害?活动二:观点辨析示例:“中学生年龄还小,就算犯了罪也不要紧。”这个观点对吗?活动三:案例分析示例: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活动四:名言警句学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小小的羽毛也能使船沉没,轻微的物品装载多了也能使车轴折断,警示小事不可忽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长堤可能因为小小的蚁穴而崩溃,强调对微小隐患的警惕。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君子应当谨慎对待微小的蚁穴,以防长堤崩溃,体现防微杜渐的思想。勿谓何伤,其祸将长:不要认为小事无伤大雅,其祸害可能会长久持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强调了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以防微杜渐。这些名言警句都体现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警示?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的做法。(1)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①原因: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②做法: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