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政治认同:热爱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坚定文化自信。健全人格: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懂得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于创新1.视频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国学导入:“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即自然界万物)与人有着辩证统一的本原、属性和发展规律。3.名句导入:生活观察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难点重点活动一:名句解读你知道上述名句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吗?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3.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报任安书》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5.轻诺者必寡信,与其不信,不如不诺。—《荆园小语》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9.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说苑·谈丛》活动二:图片观察观察上述图片,你了解这些故事吗?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作用。(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2)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活动三:材料分析材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写道:“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还以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提出了天人同类合一的思想,把构成天的基本要素归结为天、地、阴、阳、金、木、土、水、火和人等十端,十端当中,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万物之本。材料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30日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我们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活动三:材料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理念。个生命共同体。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因自然而生。只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养育自然,才能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正常进行,这样,人类才能繁衍生息,社会才能永续发展。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活动四:材料分析材料一:“脚踏实地”出自宋代邵雍的《邵氏闻见前录》。一次,司马光问邵雍:“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邵雍说:“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实事求是”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刘德在秦始皇焚书,致力于从民间收集古籍,进行整理研究。其具有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班固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活动四:材料分析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认识。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活动五:材料分析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两个词均是从《周易》中演化而来。这种求新求变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流派、各个领域被广泛接纳和发展,如老子提出的“周行而不殆”;董仲舒认为“变而有常”;程颐强调“唯随时变易,乃常道也”;朱熹提出“日改月化,便是长进”,这些思想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动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极大。纵观历史,变革和开放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活动五:材料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到戊戌变法,一代代先哲贤达,秉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求新求变思想,进行了无数变法变革。 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活动六:材料分析材料一:强调关心人民疾苦,体恤人民生活,多做有利于民众的事情。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反对执政者不顾百姓疾苦施以苛捐杂税。孔子提出“富民”“教民”思想,反对统治者对人民过分压迫与剥削。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提出“乐民”“忧民”思想,强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熹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可见,惠民利民的思想一直深藏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心中。活动六:材料分析上述材料如何体现“民本”这一思想理念的?材料二:事实充分证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重、难点](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请你简要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具有跨越千年的影响力和智慧。这些思想理念,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是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它们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还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支撑。请你简要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第2课时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道德修养:热爱祖国和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远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坚定文化自信。
健全人格:有仁爱之心,做到关爱世间万物;认识到人民是国家之本;崇尚正义,做事坚守道义;尚和合,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胸怀天下,热爱祖国和人民;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责任意识:关注整个人类世界,主动关爱世间万物,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贡献;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能力,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建设者。1.图片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观察上面图片,你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核心思想理念?我们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2.故事导入:携民渡江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令其次子刘琮接任荆州牧,刘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将荆州献与曹操。刘备事前毫不知情,得知消息时曹操大军已经南下,震惊愤怒之余只能南撤,渡过汉江往襄阳而去。因曹操曾屠徐州,曹军所过之处又多屠戮,襄阳百姓害怕曹操,十余万人拖家带口自愿跟随刘备逃难,他们每天只能行进十余里,向江陵缓慢转移。有人劝说刘备应急速前往江陵,刘备说:“成就大的事业必须要以人作根本,现在百姓归依我,我怎么人心抛弃他们而去!”刘备的话体现了怎样的思想理念?3.材料导入:生活观察 “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雪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开幕式上,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引导牌像一片片小雪花,不断汇聚,组成一朵大雪花,成为本届冬奥会的火炬台。闭幕式上,伴随着主题歌《雪花》,国家体育场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的字样。北京2022年冬奧会既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从“雪花”这一设计中,你体会到什么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难点重点活动一:材料分析《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蕴含着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展示了中国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2.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重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活动二:材料分析材料一: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都在寻找一丝温暖与美好。而“仁爱”之心,便是那能够点亮黑暗、驱散寒冷的光芒。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对他人的关爱与同情,这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当我们以仁爱之心去看待世界,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处处充满美好。 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以仁爱之心去照亮前行的道路。当我们用仁爱之心去对待自己和他人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活动二:材料分析(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讲仁爱的理解。(2)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践行讲仁爱这一核心思想理念?材料二:活动三:材料分析材料一:民本观念是一种政治伦理,是中国古人的道德追求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化。据典籍记载,商纣王荒淫暴虐,西周军队乘机扩张,逐步向商的核心地区逼近,有一年占领了商的属国黎(在今山西)。大臣祖伊慌忙向纣王报告,纣王却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商纣王的回答很能反映那时的一种观念:君主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跟百姓无关。因此,只要能通过祭祀来赢得上天的欢心,君主、国家的命运就无大碍。这种观念叫作“神本”。商朝灭亡,西周兴起。周人清楚地意识到,百姓的利益、意愿是极其重要的,决定着一个政权的盛衰兴亡。虽然周人仍然保留着天命鬼神的观念,但对天命鬼神有了新的理解,认为上天鬼神是站在百姓一边的,天意实质就是民意。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活动三:材料分析(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本”思想的理解。(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今天我们落实“民本”思想有什么启示?听”,即天意来自民意。讨好上天就不能仅仅靠祭祀,更重要的是为百姓谋取福利,实行仁政、德政。这种思想在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二: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活动四:案例分析材料一: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儿子边跟着她边哭,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从集市回来后,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曾子说:“父母是不能和小孩子闹着玩儿的。小孩子还不懂事,要跟着父母学习,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了猪把它煮了。活动四:材料分析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诚信”这一思想理念的要求。材料二: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的讲话活动五:材料分析材料一:宋朝时期,翰林学士曾公亮听说赵抃是一个敢怒敢言的忠义之士,虽然没有见过赵抃,但还是向皇帝推荐他为殿中侍御史。赵抃上任后,弹劾不避权贵佞幸。由于他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铁面御史”后来泛指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材料二: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活动五:材料分析(1)我们为什么要崇尚正义?(2)在生活中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如何践行崇正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化,改进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活动六:材料分析材料一: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合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到今天的“和谐社会”“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源于传统的“和合”文化。“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蕴涵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人生哲学,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活动六:材料分析“和合”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材料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材料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活动七:材料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积极追求“大同”思想?材料一:“大同”思想最早由儒家提出。千百年来,对大同社会的追求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图景里,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康有为倡导的“去九界”,孙中山钟情的“天下为公”……“大同”是中国人的理想之境,求大同的思想理念也深刻影响着现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当前,战乱和贫困依然困扰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疾病和灾害也时时侵袭着众多的人们。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难点](1)讲仁爱。①要求:“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践行: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2)重民本。①要求: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大庆师范学院招聘管理人员笔试真题
- 脱离正轨的“剧本杀圈”青少年价值纠偏研究
- 低层房屋工程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4000马力以上废钢破碎成套装备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教辅图书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成人高中教育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电影录像制品出版出版服务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保洁涂料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员工入股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美术教师聘用协议合同
-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 GIS分析-第3章-空间量测与计箣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煤矿各岗位应知应会明白卡集合
- 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分析与防范探究-以中茂建筑为例1
- 退役士兵创业培训课件模板
- 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指南
- 江西兄弟连水钻有限公司年产14000t玻璃珠生产项且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4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烟草公司招聘笔试试题
-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综合训练报告26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