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考试资料_第1页
针灸学考试资料_第2页
针灸学考试资料_第3页
针灸学考试资料_第4页
针灸学考试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考试资料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十五络穴歌》足少阴肾经以上(月肃)内。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手三阴经列内通,手三阳经与鼻相连的经脉:胃、小肠、

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偏外支;足三阴经公蠡大,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上挟鼻

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足三阳经丰光飞。任督二脉孔,手太阳小肠经抵鼻,足

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鸠尾长,脾之大络在大包。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瑾i中,

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十二经别作用:加强十二经旁纳太阳之脉,口循鼻外。

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接、脉内外联系。与喉咙相连的经脉:肝胆、

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六合: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脾、胃、肾手太阴脾经挟

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部交接。别会合成六组,阳经经别合咽,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经循喉咙,足阳明胃经循喉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脾、心、小肠;膀、肾、包、其相表里阳经经脉。咙,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

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焦、胆、肝、藏标本:主要指经脉腌穴分布上入顽颠。

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的上下对应关系。与咽喉相连的经脉:心、小

及头后。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肠、脾手太阴脾经挟咽,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阴足走胸腹归。手太阳小肠经循叫,手少阴

部、手三阴从腋卜走出、足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

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同通路。与舌相连的经脉:脾、肾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水谷之海的总称(脑、冲脉、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少阳行走于侧面。经。任脉,腹胸颁下正中,膻中、胃)。髓海、脑;气与目内眦相连的经脉:下足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太阳小肠、膀胱手太阳小

寸,胃经;4寸,脾经;6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十二经之海、冲脉;肠经至口内眦,足太阳膀胱

寸。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经络生理功能:联络脏腑沟经起于目内眦。

腹部:肾经0、5寸,胃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通肢窍,运行气血濡养全与耳相连的经脉:(除手阳

2寸。海。身,抵抗外邪保卫机体。明之外的阳经都是)手太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阳小肠经却入耳部,手少阳

督脉线1、5寸,3寸。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舐、邪,反映病候。三焦经系耳后直上出耳上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经穴学说的临床应用:按经角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选穴,分经辨证。耳前,足阳明胃经循颊车上

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耳前,手少阳胆经其支者从

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脏器官疾病,少数腌穴有强与肺相连的经脉:肺、大肠、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太

阳经前额后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肝、肾手太阴胰经属肺,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至耳

头。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手阳明大肠经络肺,手少阴上角。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心经复从心系却上肺,足少与巅顶相连的经脉:足太阳

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阴黄经直者入肺中,足厥阴膀胱经交巅其支者从巅至

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旺经上注肺,手太阴随与手耳上角其直者出巅入络脑,

足太阴牌经;手三阳经肩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大肠经别也经过肺。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与巅,

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与牙相连的经脉:趣胃督脉上巅。直上头顶的有:

经侧胸侧腹。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与心相连的经脉:心、小肠、膀胱经,肝经,督脉

3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脾、肾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与胃相连的经脉:肝、肺、

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腌穴,中出属心系,手太阳小肠经脾、胃、小肠手太阴肺经

外侧前大中三后小。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络心,足少阴肾经络心,足还循胃口,手太阳小肠经抵

4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太阴脾经注心中。胃,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

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督二脉各自别出络加脾通过(月需)的经脉:足太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

内侧之大络共十五条称一(加强阳膀胱经下贯(月帚)内,手阳明胃经属胃络脾。

表里两经的联系)足太阴牌经上(月带)内,与阴器相连的经脉:足厥阴

肝经过阴器,任脉起于中极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胃丰隆膀胱飞扬八脉交会穴:四肢部有八个

之下,督脉起于中极之输。阳胆经44穴、足太阳胆光明腌穴通于奇经八脉,称一。

与肝相连的经脉:足厥阴肝膀胱67穴。计309穴.任鸠尾督长强(公孙一内关:足临泣一

经挟胃属肝络胆,足少阴肾特定穴:十四经中有特殊治脾大络大包外关;申脉一后溪;照海一

经上贯肝膈,足少阳胆经络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俞募穴表(先俞后募):列缺)。

肝。的腌穴称特定穴。脏:肺肺俞中府,心包厥阴脉交会穴.

腌穴又称:节,会,气穴气五腕穴俞膻中,心心俞巨阙,肝肝足太阴公孙冲脉足厥阴

府,骨空等,俗称穴位。肺(金)少商鱼际太渊俞期门,脾脾俞章门,肾肾内关阴维

腌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经渠尺泽俞京门。手少阳外关阳维足少阳

阿是穴。肾(水)涌泉然谷太溪腑:胃胃俞中肮,胆胆俞日足临泣带脉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复溜阴谷月,膀胱膀胱俞中极,大肠手太阳后溪督脉足太阳

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肝(木)大敦行间太冲大肠俞天枢,三焦三焦俞石申脉阳跷

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中封曲泉门,小肠小肠俞关元。手太阴列缺任脉足少阴

腹三阴谋,疲痛阿氏穴,急心(火)少冲少府神门十二原穴照海阴跷

救刺水沟。灵道少海肺太渊,大肠合谷,胃冲阳,八脉交会穴表:公孙通冲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指脾(土)隐白大都太白脾太白,心神门,小肠腕骨,脉,内关通阴维脉合于心、

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商丘阴陵泉膀胱京骨,肾太溪,心包大胸、胃:后溪通督脉,申脉

循行线上的腌穴,有固定的心包(相火)中冲劳宫大陵陵,三焦阳池,胆丘墟,肝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

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间使曲泽太冲项、耳、肩;足临泣通带脉,

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大肠(金)商阳二间三间十二背俞穴歌外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

用,是腌穴主要部分。阳溪曲池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耳后、颊、颈、肩;列缺通

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是指膀胱(水)至阴通谷束骨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

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昆仑委中十三三焦椎旁居,系、咽喉、胸膈。

的位诩,但尚未列入或不便胆(木)窍阴侠溪足临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八会穴歌

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腌穴,主泣阳辅阳陵泉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脏会章门脾的募穴腑

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小肠(火)少泽前谷后溪膀胱俞与十九平。会中院胃经募穴

些病证有特殊疗效。阳谷小海肺三、心五、肝九、胆十、气会膻中心包经募穴血

阿是穴:称天应穴,不定穴,胃(土)历兑内庭陷谷脾十一、胃十二胸椎脊突下会膈俞膀胱经穴

压痛点,这类腌穴无固定名解溪足三里平,三焦、肾、气海、大肠、筋会阳陵泉胆经合穴脉

称,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三焦(相火)关冲液门中渚关元俞腰椎脊突下平,小会太渊肺经输穴

痛点或其他反应作为针灸支沟天井肠、膀胱俞平第一、二舐后骨会大杼膀胱经穴

施术部位,始见于孙思邈的原穴:孔。髓会绝骨胆经穴

《千金方》;来源于内经的肺经太渊心经神门十二募穴歌下合穴,

“以痛为腌”。心包经大陵曲中府叵回膻中㈣期门小肠卜巨虚大肠上巨虚

脸穴的治疗作用:近治作大肠经合谷小肠经腕骨百巨阙画日月囿中三焦委阳

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三焦经阳池皖膀胱委中胃足三里

针炙摘要脾经太白肾经太溪图章门国石门冏京门困胆阳陵泉

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肝经太冲阚关元国天枢廊肿下合穴:六腑在卜.肢足三阳

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胃经冲阳膀胱经京骨极经的合穴(是腑不是经);

心经9穴、胆经丘墟十五络穴:肺列缺,心通里,小肠下巨虚,三焦委阳,大

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络穴肺列缺心通里心包内关,小肠支正,大肠肠上巨虚,膀胱委中,胆阳

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心包内关偏历,三焦外关,膀胱飞扬,陵泉,胃足三里。

小肠经19穴、大肠偏历小肠支正胃丰隆,胆光明,脾公孙,都穴:经脉气血深聚之处的

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三焦外关肾大钟,肝蕊沟,督脉长强,腌穴16;大多肘膝关节下;

阴肝经14穴、足少阴脾公孙肾大钟任脉鸠尾,脾之大络为大包(本经脏腑顽固性急性疾

肾经27穴、肝蠡沟患);阴经都穴治疗血症,

阳经都穴治疗痛症。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魁腕横纹附近6穴:①阳谷②提为主。

肺孔最大肠温溜心包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阳池③阳溪④太渊⑤大陵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

那门三焦会宗志为依据来确定腌穴位置⑥神门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

心阴郑小肠养老脾的方法,俗称自然标志定位与脑连:督脉,膀胱法,舒张进针法。

地机胃梁丘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分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晕针表现及定义:是指在针

肝中都胆外丘肾水类:固定的标志,活动的标耳门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

泉膀胱金门志。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肩三针:肩中,肩耨,肩懿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阴维筑宾阳维阴交阴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四关穴:合谷,太冲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

踏交信阳蹒的阳起、凹陷、五官轮廓、发迹、七星台:肩贞,嚅俞,天宗,萎倦、四肢厥冷。

十二井穴治疗特点:十二井指(趾)甲、乳头、肚脐等。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拔罐方法几种:火罐法(闪

穴主心下满,常用针刺放血骨度分寸:前发际至后发际俞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

用以开窍醒神清热作用。12寸;两乳头之间8寸;四天穴:天窗,天容,大牖,火法、滴酒法),水罐法,

少商:手太阴肺经神志病、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脐中天鼎抽气罐法

发热病、局部麻木、咽喉肿至趾骨联合上缘5寸;大椎四弯穴:曲泽,委中灸遨1爸:直接灸、间接灸。

痛、扁桃体炎。以下至尾舐21椎:腋前纹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瘢痕灸定义:又称化脓灸,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1.神志头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治疗中风后遗症:大住完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

病2.咽喉肿痛(内热)。腕横纹12寸;耻骨上缘至骨,风池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溶液,增

厉兑:足阳明胃经神志病、股骨内上踝上缘18寸;胫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后放

热病。骨内根』牌下缘至内踝尖13骨,风池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

隐白:足太阴脾经止血:便寸;股头大转子至膝中19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皮肤时患者有疼痛感,可用

血、蚓血、崩漏、月经过多;寸:膝中至外踝尖16寸有三阴交,合谷,次修,中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

神志病。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极疼痛

少冲:手少阴心经神志病。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三棱针又称锋针;刺法4

少泽:手太阳小肠经1.神志离端(章门),肘横纹(平下巨虚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

病、热病2.少乳以及乳房胀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前发迹上0.5寸6穴:神庭,挑刺法;

痛。91:前两额发角(头维)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豹纹刺:(散刺法)是对病

至阴:足太阳膀胱经纠正胎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头维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剌的一

位,治疗胎位不正。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任脉上特定穴:(木)中极种方法

涌泉:足少阴肾经1.最痛的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隔蒜灸作用(不治呕)治

穴位,有很好的降压作用2.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

十二井穴中开窍醒神作用尖。穴,中脱胃募穴八会穴之腑疮疡等

最强3.上病取下。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属实按

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神志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灸

病、热病。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穴膏之原穴。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

关冲:手少阳三焦经头痛、指的宽度作为3寸。提插捻转的补泻:刺入腌穴后为使之得气,调

目赤、耳聋、喉痹、热病、脐相平的脸穴:肓俞,带脉,1捻转:补,角度小、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

昏厥、舌强不语、柞腮。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的各种针刺手法。

足窍阴:足少阳胆经神志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腌穴后

病、热病。夹脊穴。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

大敦:足厥阴肝经1.开窍醒膻中相平的腌穴:神封,大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感。

神2.善于治疗疝气。池,乳中,?.前。侯气:将针留置了所刺脸穴

腌穴定位方法:瞳孔之下的腌穴:承泣四2提插:补,先浅后深、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白,巨廖(骨),地仓。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

2“骨度”折量定位法肘横纹附近6穴:①小海②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天井③曲池④尺泽⑤曲泽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待气之所至之谓。

4简便取穴法。⑥少海。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任脉:阴脉之海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甲根角旁0」寸主治:齿痛、

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肘横纹至腕侧横纹12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

震颤法。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下肢部昏迷等热证、急证。

十二经交接穴经脉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三间:输穴。握拳,当第:

1)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牌上缘18二掌骨小头槎侧后凹陷处。

端交接: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胫骨内侧踝下方到内踝尖合谷(原穴)主治:头面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阴阳踣脉:调节肢体运动;13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组

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司眼睑开合股骨大转子至胴横纹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十五络脉:19阳溪:经穴。位于腕背横纹

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帼横纹至外踝尖16梯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

白)分出后散布于腹部。1、手太阴肺经肺系疾患,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偏历:络穴。位于前臂背面

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了头中府:募穴。位于胸前臂外槎侧的下段,在阳溪上3寸。

少泽)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上力,前正中线旁开6寸,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牌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平第一肪间隙处。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

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出后散布于胸胁部。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证;腹痛、腹泻;齿痛,颊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十二经筋肱二头肌腱槎侧凹陷处肿。

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曲池(合穴)在肘横纹外

冲)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侧端与肱骨外上镰连线中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惊风点主治:上肢病证;热病;

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孔最:郊穴。位于尺泽穴与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

2)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寸处。疹,湿疹,瘵痈等皮外科疾

(迎香)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患。

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经筋起于手指,循席外上行于任脉)梯骨茎突上方,腕臂腌曲池与肩糊连线,曲

毗(睛明)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起了手指,循嚅内上行结了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治:肩臂颈病:瘵痘:耳疾

毗(瞳子髅)贲(胸)。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肩踽:位于肩峰端下缘,当

3)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第二单元胸穴的骨度定位太渊(输穴、原穴;八会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

交接:方法穴之脉会)腕掌侧横纹槎角肌上部中央。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头部侧,梯动脉的槎侧凹陷中扶突:位于喉结旁开3寸,

经交接于心中前发际至后发际12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印堂至前发际3腕臂痛。锁骨头之间。

包经交接于胸中第7颈椎至后发际3鱼际(荥穴)第1掌骨中迎香主治:鼻塞,鼻蚂,口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前额两发角(头维)9点槎侧,赤折肉际处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经交接于肺中耳后两乳突(完骨)9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3、足阳明胃经循胸正中线

腹部由内向外是肾胃脾胸腹胁部小儿疳积。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胸骨上窝至胸剑9少商(井穴)拇指槎侧指寸,经下肢外侧前缘,经足

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胸剑(歧骨)至脐中8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背,止于第::趾外侧端的厉

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系实热证(热病、昏迷);兑穴。胃肠病,头面五官病,

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两乳头之间8癫狂。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2、手阳明大肠经头面、五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

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背腰部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以上)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

奇经八脉: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部位的其他病证。当眶下孔凹陷中。

督脉:阳脉之海上肢商阳(井穴)食指槎侧指地仓口角旁约0.4寸,上直

对瞳孔。主治:局部病证痛,鼻蚓五官热性病;热病;中点处。主治:心病,神志耳鸣,耳聋,聘耳;齿痛。

颊车卜一颌角前上方约I横吐酸,泄泻,痢疾,便秘;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瘪额修:位于目外眦直下,颗

指主治:齿痛,牙关不利,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痛:肘臂病。骨下缘凹陷中。

颊肿,口歪等局部病厉兑:井穴。位于第二趾外通里(络穴)腕横纹上17、足太阳膀胱经头面五官

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靓状突侧趾甲角旁0.1寸。寸,尺侧腕屈肌腱槎侧缘。病,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前方,闭口取穴。主治:面4、足太阴脾经循腹正中线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睛明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

口病:耳部疾病。旁开4寸,胸正中线旁开6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陷处。

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主寸脾胃病,妇科,前阴病阴邳(郑穴)腕横纹上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

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隐白(井穴)足大趾内侧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槎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目病。趾甲根角旁0」寸。主治:侧缘。主治:心痛、惊悸等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日内

梁门:位于脐上4-]■,前正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蒯血眦直上。

中线旁开2寸。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等血证。主治:眼部疾病;胆逆。

天枢(大肠之募穴)风;腹满:暴泄神门(原穴,输穴)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

脐中旁开2寸。主治:腹痛,太白:输穴;原穴。位于第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寸,旁开L3寸。

腹胀,便秘,泄泻,痢疾;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腱的横侧凹陷处。主治:心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

妇科病。处。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

归来脐中下4土卜,前正中线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少冲(井穴)小指槎侧指热病

旁开2寸。主治:小腹痛,通于冲脉)第1跖骨基底部甲根角旁0」寸。主治:热风门:位于第::胸椎棘突下,

疝气;妇科病。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旁开1.5寸。

伏兔:在骼前上棘与骸骨外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6、手太阳小肠经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

缘连线上,骸骨外上缘上6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开1.5寸。主治:肺疾;盗

寸。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少泽(井穴)小指尺侧指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

梁丘:郊穴。在能前1:棘与冲脉病。甲根角旁0」寸。主治:a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

骸骨外缘连线上,骸骨外上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1.5寸。主治:心与神志病;

缘上2寸。内侧面后缘。主治:脾胃虚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等头面五官病。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

1横指。主治:胃肠病;下痿痹;阴虚诸证。通于督脉)第5掌指关节后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