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材分析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蝉》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蝉的神奇生活和美丽形态的散文,充满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篇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蝉的生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吧!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在《蝉》这篇课文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生命意识。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提升对自然生物的观察与理解,增强对生命价值的感悟,同时锻炼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理解蝉的生命历程,体会作者对蝉的赞美之情。
-感受文章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
-理解蝉的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如幼虫、蛹、成虫等,以及这些阶段在文中如何体现。
-深入分析作者对蝉的赞美,挖掘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学具准备Xxx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蝉》课文,并发放学习资料包,包括重点段落摘抄、思考题等。
2.辅助材料:收集蝉的生命周期图片、蝉的叫声音频、相关视频资料,以及展示蝉形态的插画,用于辅助教学。
3.教室布置:布置安静的学习环境,准备白板或黑板,以便展示教学流程和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篇充满魅力的散文——《蝉》。你们知道蝉吗?它是一种神奇的昆虫,它的生活充满了奇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蝉的世界,感受作者对蝉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语调。
2.集体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3.提问:课文主要描写了蝉的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主要描写了蝉的生命历程、蝉的形态和蝉的叫声。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蝉的生命历程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蝉的生命历程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蝉的生命周期分为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提问:为什么作者说蝉是“神秘”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蝉的生命周期和生存方式让人感到神秘,这也是作者赞美蝉的原因之一。
2.蝉的形态
-请同学们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蝉的形态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蝉的形态描绘得生动形象。
-提问:你们觉得作者对蝉的形态描写有什么特殊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对蝉的形态描写,表达了对蝉的喜爱和赞美。
3.蝉的叫声
-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蝉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蝉的叫声清脆、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提问:为什么作者说蝉的叫声“如丝如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用“如丝如缕”来形容蝉的叫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蝉的理解。
2.教师引导:蝉的生命力顽强,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蝉的生命力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蝉的世界,感受了作者对蝉的赞美之情。蝉的生命历程、形态和叫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提升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坚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像蝉一样,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进步。
(六)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蝉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蝉的理解和感悟。
2.预习下一课,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蝉》,了解了蝉的生命历程、形态和叫声,感受了作者对蝉的赞美之情。同时,我们也明白了生命的美好和坚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像蝉一样,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进步。知识点梳理《蝉》这篇课文主要围绕蝉的生命历程、形态描写和叫声特点展开,以下是对课文知识点的梳理:
1.蝉的生命周期:
-幼虫阶段:蝉在地下生活多年,通过蜕皮生长。
-蛹阶段:幼虫变成蛹,准备蜕变。
-成虫阶段:蝉破土而出,成为成虫,开始鸣叫。
2.蝉的形态特点:
-头部:蝉的头部较小,有触角和眼睛。
-身体:蝉的身体细长,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翅膀:蝉有透明的翅膀,翅膀上有一层薄薄的膜。
-腿部:蝉的腿部细长,适合挖掘和跳跃。
3.蝉的叫声特点:
-声音清脆:蝉的叫声响亮而清脆,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声音悠扬:蝉的叫声在空中回荡,给人以悠扬的感觉。
-声音持久:蝉的叫声持续时间较长,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4.蝉的生活习性:
-喜欢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夜晚较为安静。
-食物以植物的汁液为主。
5.蝉的象征意义:
-顽强生命力:蝉在地下生活多年,经历蜕皮,最终破土而出,展现了顽强生命力。
-坚韧不拔:蝉的叫声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持续,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清新自然:蝉的叫声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6.修辞手法:
-比喻:作者用“如丝如缕”来形容蝉的叫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蝉声的悠扬。
-拟人:作者将蝉描绘成有生命的个体,如“蝉在枝头跳跃”、“蝉在歌唱”等。
7.文学鉴赏:
-通过对蝉的生命历程、形态描写和叫声特点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蝉的赞美之情。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给人以美好的阅读体验。板书设计①蝉的生命周期
-幼虫阶段
-蛹阶段
-成虫阶段
②蝉的形态特点
-头部:触角、眼睛
-身体:细长,三部分(头、胸、腹)
-翅膀:透明,有膜
-腿部:细长,适合挖掘和跳跃
③蝉的叫声特点
-清脆
-悠扬
-持久
④蝉的生活习性
-高温、干燥环境
-白天活动,夜晚安静
-以植物汁液为食
⑤蝉的象征意义
-顽强生命力
-坚韧不拔
-清新自然
⑥修辞手法
-比喻:如丝如缕
-拟人:蝉在枝头跳跃、蝉在歌唱
⑦文学鉴赏
-对蝉的赞美
-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教学评价1.课堂评价:
-提问: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询问学生对蝉的生命周期、形态特点、叫声特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课堂互动的表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倾听、表达、协调等能力。
-课堂测试:设计简短的小测试,如填空题、选择题等,以快速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2.作业评价:
-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批改,关注作文的结构、语言表达、内容深度等方面,给出具体、有针对性的评语。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确保每道题都得到解答,并针对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反馈与鼓励:在作业反馈中,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还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3.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量化的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定性评价:通过观察、讨论等非量化的方式,对学生能力、态度等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4.评价反馈:
-及时反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进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面向全体: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5.评价目的:
-促进学生学习: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培养学生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自我管理能力。课后作业1.仿写句子:
-原文:“蝉的叫声清脆,如丝如缕,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作业: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动物的叫声。
2.创作续写:
-原文:“蝉在枝头跳跃,仿佛在欢快地歌唱。”
-作业:请续写蝉在枝头跳跃后的情景,至少写三个自然段。
3.比较阅读:
-原文:“蝉的生命历程,如同一场生命的盛宴。”
-作业:阅读另一篇描写昆虫生命的文章,比较两篇文章对昆虫生命历程的描写,写出它们的异同。
4.词语运用:
-原文:“蝉的叫声悠扬,仿佛在空中回荡。”
-作业:找出课文中使用拟人手法的词语,并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5.主题探究:
-原文:“蝉的生命力顽强,它的叫声清脆,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命力顽强”这一主题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
1.仿写句子:
-雨后的彩虹,如梦如幻,仿佛是大自然最绚丽的画卷。
2.创作续写:
-蝉在枝头跳跃,它的身体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突然,一阵微风吹过,蝉的翅膀轻轻颤动,仿佛在为这美好的夏日增添一抹生机。
3.比较阅读:
-两篇文章都描写了昆虫的生命历程,但《蝉》通过蝉的叫声和形态特点,展现了蝉的生命力顽强;而另一篇文章则通过蝴蝶的蜕变过程,强调了生命的美丽和变化。
4.词语运用:
-“悠扬”在文中的含义是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它在文中的作用是表现蝉叫声的美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5.主题探究:
-“生命力顽强”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例如,蝉在地下生活多年,最终破土而出,这种坚持和毅力令人敬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蝉的精神,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蝉》这篇课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蝉的生命周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讲解蝉的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时,有些学生对于蝉在地下生活多年的描述感到难以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了蝉的生命历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分析文章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地方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练习,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蝉的形态和叫声。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今后,我将继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技巧。
再次,我在课堂互动中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有些犹豫。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我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轻松、开放的氛围,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自由表达。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总结方面,我认为本节课取得了以下成果:
首先,学生在知识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对蝉的生命周期、形态描写、叫声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其次,在技能方面,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尝试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最后,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自然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员工纪律培训
- 承包环卫公厕合同范本
- 家居消毒服务合同(2篇)
- 艾滋病知识宣传和预防
- 学生买车合同范本
- 防金融诈骗教学课件
- 班主任培训:小学家校沟通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提封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扁圆头机螺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2
- 2025至2030年中国感应卡发卡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2025年江苏南京事业单位招聘(78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宣贯
- GB/T 33136-2024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课件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4年度产学研合作与科研奖励协议3篇
- 电力工程线路交叉跨越施工主要工序及特殊工序施工方法
- 【MOOC】软件度量及应用-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周测验参考答案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