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操作系统原理主讲人:黄文生BasicsofComputerSoftware第八章资源管理技术BasicsofComputerSoftware操作系统的概念8.1应用程序各种编译程序系统实用程序操作系统8.1操作系统的概念所谓操作系统就是能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为用户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系统软件。它是加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
是硬件的首次扩充。裸机1手工操作阶段2早期批处理阶段3执行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4多道批处理系统5分时系统6实时处理7现代操作系统8.1.1OS的发展过程8.1.1OS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手工操作阶段用户必须是计算机专家用户既是操作员又是程序员应用范围小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没有操作系统只能用机器指令控制、操作计算机用户独占整个系统资源资源利用率低;CPU等待人工操作输入纸带(卡片)、电传打字机输出结果、在控制台上用搬键输入命令等面临的问题人机矛盾日益突出、系统资源利用率低8.1.1OS的发展过程第二阶段:早期批处理阶段面临的问题低高速CPU和低速I/O的矛盾加剧第一代操作系统为解决人机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让计算机保持不间断工作、减少人工干预程度。于是产生了把“零散的单一程序处理”变为“集中的成批程序处理”的处理方式减少了手工操作的时间使系统有相对较长的连续运行时间,从而提高了CPU利用率分工明确程序员负责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求解模型,并把它编为可运行程序;而上机操作则由操作员来完成按序存放把一批性质相同的程序按序存放在存储介质中一次性提交作业一次性提交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开始摆脱手工操作方式由批处理监管程序来完成成批处理8.1.1OS的发展过程第三阶段:执行系统02中断技术在程序运行中,出现了某种紧急事件,必须暂时中止现行程序,转去处理此事件,然后再恢复中断程序的运行技术01通道技术CPU不再直接控制I/O设备,而是通过通道去控制,从而实现了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缓解了CPU和I/O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也称为“I/O处理机”;借助于通道与中断技术,I/O工作可以在主机控制之下完成。这时,原有的监督程序不仅要负责调度作业自动地运行,而且还要提供I/O控制功能,它增强了原有的功能。这个优化后的监督程序常驻主存,称为执行系统。8.1.1OS的发展过程第四阶段:多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用户提交的作业都先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后备队列,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算法从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及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从微观上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程序在处理机上运行从宏观上几道程序都处于执行状态,有的在处理机上运行,有的在进行输入/输出,它们的工作都在向前推进8.1.1OS的发展过程第五阶段:分时系统02与批处理系统的区别在批处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可以长时间地占用CPU直至该作业执行完成;而在分时系统中,一个作业只能在属于它的那个时间片内使用CPU,时间一到,系统将剥夺作业的CPU使用权,把CPU分配给其他的作业使用01分时系统把处理机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各个联机作业使用,如果某作业在分配的时间片内还未完成计算,该作业就暂时中断,等待下一轮继续计算。8.1.1OS的发展过程第五阶段:分时系统系统核心时间片轮流调度技术影响因素用户数目,时间片的长短、作业调度所必须的系统开销等特点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必须考虑系统的响应时间?有人说:分时系统中分时时间片的长短问题无所谓,并不影响终端用户得到的及时响应。结论分时时间片的长短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用户得到的及时响应8.1.1OS的发展过程第五阶段:分时系统8.1.1OS的发展过程第六阶段:实时系统02与分时系统的区别实时系统专用性很强,交互能力较差,用户数量有限;分时系统通用性很强,交互能力很强,允许用户运行或修改应用程序。01实时系统实时处理是以快速响应为特征的。“实时”二字的含义是指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在被控对象允许的截止期限内做出反应。称为特殊的分时系统8.1.1OS的发展过程第六阶段:实时系统系统核心时间片分时技术应用领域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实时信息处理特点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要求计算机能对外部随机事件做出及时响应,并处理分类实时控制系统、实时信息处理系统8.1.1OS的发展过程第七阶段:现代操作系统发展方向个人化、视窗化、网络化、智能化、分布式我国现状华为鸿蒙系统(HUAWEIHarmonyOS),特点多用户、图形界面、网络化及多媒体应用领域各行各业8.1.2OS的功能与任务操作系统的任务和作用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多道程序有条不紊、高效地运行,并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方便用户的使用。其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1)管理系统资源(2)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的条件和环境,并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调度(3)提供输入输出的方便环境,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4)规定用户的接口,进行各种错误处理8.1.2OS的功能与任务操作系统的功能这里主要指内存管理存储管理输入输出(I/O)设备设备管理命令控制、菜单驱动和图形用户界面用户接口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CPU管理进程、处理机管理又称外存管理文件管理第八章资源管理技术BasicsofComputerSoftware答辩人:XXX进程与处理机管理8.2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就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进程管理也被称为处理机管理。处理机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资源,所以它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处理机管理又分两个部分: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进程管理是由程序管理进化而来,是和程序管理密不可分的。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进程具有并发性,而程序没有并发性进程和程序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即多个进程可执行同一程序;但一个进程只能对应1个程序。对应关系进程是动态的,而程序是静态的动态性进程有一定的生命期,是程序在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生命周期不会跨越系统运行周期;而程序是指令的集合,是永存的生命周期性进程是竞争计算机资源的基本单位,程序不是资源竞争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的特征多个进程实体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并发执行并发性不同进程在逻辑上相互独立,有各的运行轨迹异步性进程的实质是程序的一次执行,因此进程是动态的动态性每个进程都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也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独立性系统为每个进程配置了一个进程控制块PCB。因此,从结构上看,每个进程都由程序段、数据段以及PCB这三部分组成结构性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就绪状态已经获得投入运行所必需的一切资源,一旦分配到CPU,就可以立即执行运行状态进程获得了CPU及其它一切所需资源,正在CPU上运行着等待状态由于资源得不到满足,进程运行受阻,处于暂停状态,等待资源分配后,再投入运行进程状态运行状态等待状态
就绪状态
进程调度
等待资源时间用完获得资源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控制块PCB1进程标识符2特征信息3执行状态信息4通信信息5调度优先数6现场信息7系统栈8进程映像信息9资源占有信息10族系关系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调度:由于操作系统管理了系统的有限资源,当有多个进程要使用这些资源时,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进程(请求)来占用资源。02可剥夺方式在某些条件下系统可以强制剥夺正在运行的进程使用处理机的权利,将其分配给另一个合适的就绪进程01不可剥夺方式也称不可抢占方式,一个进程在获得处理机后,除非运行结束或进入阻塞状态等原因主动放弃CPU,否则一直运行下去相关概念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等待时间1周转时间进程从创建到执行完成所经历的时间周转时间T=完成时间-到达时间其值越接近平均运行时间,说明该调度算法越理想2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比值。带权周转时间TW=周转时间/运行时间带权周转时间越接近1,说明该调度算法越理想。3等待时间进程从创建到执行完成所经历的时间减去占有CPU的时间等待时间W=周转时间-运行时间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1.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当一个大进程运行时会使后到的小进程等待很长时间,这就增加了进程平均等待时间;不能为紧急进程优先分配CPU。算法思想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时间次序分配CPU。算法特点具有不可抢占性的特点,处在就绪队列头部的进程首先获得CPU,一旦进程占用了CPU,一直运行到结束才放弃CPU,除非在运行中因等待事件被阻塞而放弃CPU。算法问题1.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P107P224P341P454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运行进程P1
P2
P3P4
↑0↑7↑11↑12↑1607071711592.25111278812167112.75T=(7+9+8+11)/4=8.75TW=(1+2.25+8+2.75)/4=3.5W=(0+5+7+7))/4=4.75FCFS算法的运行时间轴2.短进程优先(SPF)调度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必须预知进程的运行时间;对长进程不利;完全未考虑进程的紧迫程度算法思想每次进行进程调度时均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分配CPU算法特点SPF是以进程的运行时间长度作为优先级,进程运行时间越短,优先级越高算法问题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P107P224P341P454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运行进程P1
P3P2
P4
↑0↑7↑8↑12↑16070718126102.57834412167112.75T=(7+10+4+11)/4=8TW=(1+2.5+4+2.75)/4=2.56W=(0+6+3+7)/4=4FCFS算法的运行时间轴2.短进程优先(SPF)调度算法3.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后提交的大进程长期得不到响应算法思想每当有进程加入就绪队列时就需要调度,如果新到达的进程剩余时间比当前运行的进程剩余时间更短,则由新进程抢占处理机。另外,当一个进程完成时也需要调度。算法特点综合考虑了剩余时间和当前的短进程,算法的几个综合评价指标有所降低算法问题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进程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P107P224P341P454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运行进程P1
P2
P3
P2
P4
P1
↑0↑7↑11↑160169162.2927151.2545011711261.5T=(16+5+1+6)/4=7TW=(2.29+1.25+1+1.5)/4=1.51W=(9+1+0+2)/4=3FCFS算法的运行时间轴3.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算法↑2↑4↑54.时间片轮转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系统的效率与时间片大小的设置有关算法思想和分时系统类似算法特点时间片轮转为剥夺式调度算法,即当时间片用完后,即使当前进程没有执行结束,也会被剥夺CPU。时间片轮转算法比较适合交互式分时系统算法问题可将时间片分成多个规格,如10ms,20ms或50ms等。按时间片大小将就绪进程排成多个队列。优化方案5.优先级调度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算法思想系统赋予每个进程一个优先数,用于表示该进程的优先级。调度程序总是从就绪队列中挑选一个优先级最高的进程,使之占有处理机02动态优先级调度优先级在进程运行中,可以动态调整01静态优先级调度优先级在进程创建时已经确定。在进程运行期间该优先数保持不变静态优先权法比较适合于实时系统,其优先级可根据事件的紧迫程度事先设定。动态优先级调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先级,处理更灵活短作业的进程可以赋予较高的优先级根据用户作业的申请,设置进程的优先级系统进程应当赋予比用户进程高的优先级I/O繁忙的进程应当优先获得CPU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分配优先级需要考虑的因素6.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需要估计每个进程的运行时间,而且每次调度时都要计算就绪队列中所有进程的响应比,这需要耗费不少的CPU时间算法思想每个进程都拥有一个动态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仅是进程运行时间(估计值)的函数,还是其等待时间的函数RP=响应时间/运行时间=1+等待时间/运行时间算法特点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既照顾了短进程,又不使长进程等待时间过长,是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和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的一种很好的折中调度方案算法问题6.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时刻事件和动作Rp值动作P1P2P3P40P1到,计算Rp1---P1运行2P2到
4P3到
5P4到
7P1结束,计算Rp-2.2541.5P3运行8P3结束,计算Rp-2.5-1.75P2运行12P2结束,计算Rp---2.75P4运行16P4结束
平均周转时间:T=(16+5+1+6)/4=7平均带权周转时间:TW=(2.29+1.25+1+1.5)/4=1.51平均等待时间:W=(9+1+0+2)/4=31.死锁的定义及产生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死锁现象:每个进程所要求的资源都已被另一个进程占用,出现没有一个进程能继续运行,这种情况称“死锁”。打印机进程A进程B读卡机进程A申请到打印机进程A需要读卡机进程B申请到读卡机进程B需要打印机例如:进程A和B按下面的顺序推进,导致死锁。
1.A:申请打印机
2B:申请读卡机
3.A:申请读卡机4.B:申请打印机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资源的部分分配需求某类资源的若干进程;每次只能申请或被分配其完全需求资源的一部分进程间非法交叉推进出现相关进程由于资源分配不当而出现循环等待资源独占性资源不能共享,外设只能由一个进程用完才能为其他进程所使用资源的不可剥夺性资源的非抢占式分配,一个进程占用外设时,另一个进程就不能把它夺过来,只能等待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死锁的预防破坏产生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死锁的避免躲避死锁的发生死锁检测与恢复允许死锁产生,但能检测出来并且有能力处理和恢复010203解决死锁的办法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破坏资源的部分分配每个进程必须提出它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只有完全满足时,才能启动进程间非法交叉推进系统所有资源进行编号,并规定进程申请资源时必须按照资源编号的顺序进行破坏资源独占性采用假脱机技术(SPOOLing)可以使非共享设备变为共享设备破坏资源的不可剥夺性申请不到资源时,释放原先已占有的,进入等待,以后再一起申请2.死锁的预防提前确定系统资源分配算法,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以保证在系统运行中不发生死锁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采用虚拟技术,使非共享设备变成共享设备,以预防死锁用户1用户2用户3••••••输出输出输出打印打印机主机2.死锁的预防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2.死锁的预防系统资源进行统一编号。进程申请使用资源时,必须严格按照编号的升序进行进程A进程B进程C1、卡片输入机(3台)√√√2、行式打印机(2台)√√*3、卡片输入机(1台)√*4、磁带机(1台)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3.死锁的避免
为了避免死锁的发生,系统对进程提出的每一个资源请求,先不是真正去分配,而是根据当时资源的使用情况,按一定的算法去进行模拟分配后的结果。只有当探测结果不会导致死锁,才真正接收进程提出的这一请求——银行家算法。银行家算法的思想:(假定在同类资源的分配上实行这一算法)系统接到一个进程的资源请求后,就先假定承认这一申请,把资源分配给它。然后系统用剩余的资源和每一个进程还需要的资源数相比,看能否找到这样的进程,系统把资源分配给它后,就能满足它对资源的最大需求,从而保证其运行完毕。如果能就分配给它,系统在其运行完后回收其占用的全部资源,就会有更多的剩余资源数。再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找不出这样的进程为止。请看下面示例:进程已分配数还需要数A13B42C53系统剩余2进程已分配数还需要数A22B42C53系统剩余1例:假定某系统有12台磁带机,A:最大需要量4,B:最大需要量6,C:最大需要量8银行家算法实例经过若干次申请、分配系统的状态进程A提出申请1台磁带机后,采用银行家算法系统假定分配后的状态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3.死锁的避免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4.死锁的检测和恢复操作系统可定时运行一个“死锁检测”程序,该程序按一定的算法去检测系统中是否存在死锁。其实质是确定是否存在“循环等待”条件资源号占有本资源进程号a1b3c2d2e1进程号等待资源1c2b3ee132bc进程间对资源的循环等待经过考察资源分配表并填写资源申请表,发现出现了循环等待链,产生了死锁。资源分配表进程等待表出现进程循环链的现象进程1资源a资源e进程3资源c进程2资源b资源d允许死锁发生,但当死锁发生时能检测出来,并且有能力处理,进行恢复。可用进程
资源有向图来检测系统在某一特定状态时是否将来会处于死锁状态。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4.死锁的检测和恢复进程概念
进程调度死锁4.死锁的检测和恢复02撤销进程撤销死锁进程,将它们占有的资源分配给另一些死锁进程,直到死锁解除为止01剥夺资源使用挂起/激活机制挂起一些进程,剥夺它们占有的资源给死锁进程,以解除死锁,待以后条件满足时,再激活被挂起的进程死锁解除法可归纳为两大类第八章资源管理技术BasicsofComputerSoftware存储管理8.3基本概念
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目录基本存储概念1分区存储管理2页式存储管理3段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5基本概念
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内存空间的共享与保护对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实施保护内存空间的扩充实现内存的逻辑扩充,提供给用户更大的存储空间,允许超过内存容量的程序运行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按程序要求进行内存分配,当程序运行结束后,适时回收其占用的内存实现地址转换实现程序中的逻辑地址到内存物理地址的转换存储管理应具有以下4个基本功能逻辑(相对)地址程序中按逻辑顺序编排的代码及数据的地址称为逻辑地址物理(绝对)地址程序中按代码及数据在内存中实际存储位置的地址成为物理地址重定位将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重定位,又称地址映射或地址变换。一般由操作系统的链接过程完成。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基本概念
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几个概念基本概念
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静态重定位静态重定位是指当用户程序被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并在程序运行期间不再改变基本概念
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动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要访问数据时再进行地址变换,即在指令逐条执行时完成地址转换RR:基地址寄存器,又称重定位寄存器ER:逻辑地址寄存器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分区管理的概念02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动态分区法在作业执行前并不建立分区,而是在处理作业的过程中按需要建立分区,而且其大小可随作业或进程对内存的要求而改变01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管理是在处理任务前,内存事先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或相等的区域,这些区域一旦划分好则固定不变,每个任务占一个分区,任务是连续存放的分区式存储管理对内存采用连续分配方式,即根据用户程序的需求为其在内存分配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内存的分配释放、存储保护以及地址变换都通过分区说明表进行。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固定分区管理分区号大小始址状态19KB20KB已分配225KB29KB可用340KB54KB可用4162KB94KB可用优点:分配回收方便,适用于用户不多的小型系统;缺点:内存使用不充分,每一分区剩余部分无法利用。动态分区采用三张表对内存管理,分别为已分配分区表、空闲分区表和资源请求表。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动态分区管理分区号起始地址大小状态150k20kP1290k15kP23260k40kP3:
分区号起始地址大小170k20k2105k155k3300k100k:
作业名大小:
P430kP590k:
已分配分区表空闲分区表资源请求表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动态分区的分配算法动态分区法在分配前,只有一个空白区。分配时,按一定的算法从空白表区中找,看是否有满足作业的可用分区,如果存在则分配,并修改两张表的内容,否则系统报错。首次适应算法可用分区按起址递增的次序排列,顺序查找空闲区,一旦找到满足要求的分区,则结束查找,从中划分所要求的内存长度分配给用户,把剩余的部分合并后修改可用区中的相应表项。最佳适应算法可用分区按大小递增的次序排列,顺序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白区时停止查找,从中划分所要求的内存长度分配给用户,把剩余的部分合并后修改可用区中的相应表项。最坏适应算法可用分区按大小递减的次序排列,顺序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白区时停止查找,从中划分所要求的内存长度分配给用户,把剩余的部分合并后修改可用区中的相应表项。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动态分区的分配算法【例】有一程序序列:程序A要求18KB,程序B要求25KB,程序C要求30KB,初始内存分配情况如左图所示(其中阴影为已分配区)。问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差适应算法中哪种能满足该程序序列的分配?对于(b),能满足三个程序的空闲区请求,对于(a)和(c),能满足程序A和B的空闲区请求,但程序C不能及时分配空闲区空闲分区表空闲分区表空闲分区表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动态分区的回收回收区与上、下两个空闲分区相邻把这三个区域合并成一个新的空闲分区,在空闲区表中删除下空闲区表,将上空闲区表的长度设为三个分区长度之和若回收区只与上空闲区相邻将这两个相岭区域合并成一个新空闲分区,新空闲分区起始地址为上空闲区起始地址,大小为回收区与上空闲区大小之和若回收区只与下空闲区相邻将这两个相岭区域合并成一个新空闲分区,新空闲分区起始地址为下空闲区起始地址,大小为回收区与下空闲区大小之和回收区上、下都不与空闲分区相邻回收区单独作为一个空闲分区放入空闲分区表中,同时作为一个新空闲区节点,按不同的分配算法插入到空闲分区表中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页式存储的基本原理(1)划分块(实页):将物理内存划分成位置固定、大小相同的块(实页面)(2)划分页:将用户逻辑地址空间也分成同样大小的页面,成为虚拟空间的虚页面(3)建立页表:建立页表,每个作业一张,按虚页号进行登记(4)地址变换:将虚页面的逻辑地址转化为实页面的物理地址,在程序执行时改变为物理地址,属于作业的动态重定位,一般由地址转换机构(硬件)完成注:在分页存储管理中,程序中的一维逻辑地址被转换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例如,设某系统的1页的大小为2K,即2048B,在程序中将地址为2500的一维地址转换为二维逻辑地址的方法如下:2500÷2048=1…452地址2500经转换后,其页号为1,页内地址为452。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页式存储的基本原理页式存储管理逻辑空间和物理空间示意图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页式存储中的数据结构(2)存储分块表:整个系统一张,记录整个内存的使用情况。有位示图、空白块链等方法。(1)页表:每个程序一张,其表项包括页号、块号、中断位、改变位、淘汰位等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页式存储的地址转换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页面置换算法在页表中登记进入的次序,淘汰时选择最先进入的页面先进先出算法首先淘汰到当前时间为止,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那一页最不经常使用页面淘汰让循环多的页面驻留内存,适合循环多的大程序,缺点是系统开销大循环检测法利用在页表中设置一个访问位即可实现最近没有使用页面淘汰选择离当时时间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面先淘汰最近最少使用页面淘汰在无法确定哪些页的访问概率较低时,随机选择某个用户的页面进行淘汰随机数淘汰页面算法最优淘汰算法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页式管理的优缺点02缺点采用硬件的动态变址机构,成本大、降低了CPU速度各种管理表格占用了部分存储空间块内还有零头要求运行的作业必须全部装入主存01优点有效地解决了存储空间的零头垃圾问题易于实现代码段的共享用户可以连续编址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段式存储的基本原理把程序按内容或过程关系分成段,每段有自己的名字,段内从0开始连续编址,系统以段为单位分配内存,然后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把段式虚拟存储地址转化为内存中的实际地址。注:在分段存储管理中,程序中的地址包括段号和段内地址。格式如下:段号:段内地址在系统中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段映像表,简称为段表。每个段在表中占有一表项,在其中记录了该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又称为基址)和段的长度。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段式存储的内存映射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段式存储的地址转换段式页式(1)分段由用户设计自己划分,每段对应的程序模块,有完整的逻辑意义(2)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便于段的共享(3)段长不等,可动态装入,有利于新数据增加(4)逻辑空间是二维地址空间(5)一次可装入整个段(1)分页是由操作系统为内存管理划分划分的,用户看不见(2)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一般不能共享(3)页面大小相同,位置不能动态增加(4)逻辑空间是一维地址空间(5)往往需要多次缺页中断才能把所需的信息完整地调入内存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段式和页式的比较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段页式存储的基本原理(1)采用二维地址空间,如段号、页号和页内单元号;(2)系统建两张表格每一作业一张段表,每一段建立一张页表,段表指出该段的页表在内存中的位置;(3)地址变换机构类似页式机制,只是前面增加一项段号(4)每一段分成若干页,再按页式管理,页间不要求连续;(5)用分段方法分配管理作业,用分页方法分配管理内存;(6)段页式管理是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结合而成,兼有段式和页式基本概念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段页式管理段页式存储的地址转换第八章资源管理技术BasicsofComputerSoftware设备管理8.4目录设备管理概述1程序程序方式2中断处理方式3直接内存存取DMA方式4通道技术5设备管理概述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设备管理概述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1.设备的分类又称外存或辅存,用于永久保存信息。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存储设备通过虚拟技术(如SPOOLing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改造成若干台逻辑上共享的设备虚拟设备指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进程)访问的设备独占设备指数据按二进制位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的设备,串口串行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的设备。但这里的共享是宏观上的共享设备指8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的设备,相应的接口称作并行接口或并口并行设备I/O设备设备管理概述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2.设备管理的任务完成用户的I/O请求按照一定的规则启动设备,完成实际的输入、输出操作改善I/0设备的利用率优化设备的调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管理好I/O设备根据各种设备的特点确定分配和回收策略方便用户要向用户提供一组有关设备操作的统一的、友好的使用界面,方便进行系统调用设备管理概述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3.设备管理的功能系统将设备分配给进程(或作业),使用完毕时系统将其及时收问,以备重新分配设备分配每个设备都响应带有参数的特定的I/O指令设备控制为了能对设备实施分配和控制,系统要在任何时间内都能快速地跟踪设备状态状态跟踪按一定策略,以确定哪个请求者将获得一台设备、使用多长时间以及何时存取设备设备存取包括对缓冲区的管理,以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减少中断;为改善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应使用户程序与实际使用的I/O物理设备无关等其它功能设备管理概述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4.
CPU与设备的通信方式短中断处理方式通道方式程序查询方式DMA方式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程序查询方式原理通过设置一个测试I/O设备“忙/闲”状态标志的触发器。若它置“闲”,则执行I/O操作,若它置“忙”,则CPU不断对它进行监测,直至设备“闲”下来为止。在早期计算机系统中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
DMA方式通道技术1.中断相关概念(1)中断: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意外情况需主机干预时,机器能自动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并转入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被暂停的程序继续运行的过程(2)中断源:引起中断的事件称为中断源。(3)中断请求:中断源向主机提出的进行处理的请求称为中断请求。(4)断点:发生中断时,在主机上正在运行的程序暂时停止,程序的暂停点称为断点。(5)中断装置:发现中断、响应中断的硬件称为中断装置。(6)中断响应:主机暂停执行原来的程序,转去处理中断,这样的过程称为中断响应。(7)中断处理程序:对已经得到响应的中断请求进行处理的程序称为中断处理程序,它是操作系统中与硬件最接近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和硬件的界面。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
DMA方式通道技术2.
CPU处理中断的过程1査找、识别中断源2保护断点现场3执行中断处理子程序4恢复现场和退出中断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
DMA方式通道技术3.中断方式的优缺点02缺点I/O操作还依赖于CPU,如果I/O处理频繁,CPU也将很忙。特别是对字符设备,传送一个字符,就要响应一次中断处理;若字符I/O设备很多、传输量很大时,CPU可能完全陷入I/O处理中而不能自拔01优点CPU和I/O设备可并行工作,速度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1.DMA方式的基本概念在DMA方式中,外部设备在DMA控制器支持下绕过CPU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每次交换可以传送一个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的传送期间无须CPU的干预。1内存与设备之间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即每次至少传输一个数据块2DMA控制器获得总线控制权直接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CPU不介入数据传输事宜3CPU仅在数据块传送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干预,而数据块的传输和I/O管理均由DMA控制器负责DMA控制方式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2.DMA方式的处理过程STEP01STEP03STEP02STEP04响应阶段传送结束阶段申请阶段数据传送阶段在设备与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并修改内存地址寄存器和数据计数器的值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3.DMA方式的优缺点02缺点DMA方式只能完成简单的数据传输,不能满足更复杂的I/O操作要求01优点I/O操作处理速度快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1.通道的概念02通道的作用通道就可以独立地完成输入、输岀的任务,而主机就不再干预,实现了主机和通道的并行操作01通道定义通道指专门用来控制输入、输出设备的处理器,又被称为输入/输出(I/O)处理器。它是独立于CPU的专门负责数据输入、输出传输工作的处理机设备管理概述程序查询方式中断处理方式DMA方式通道技术2.通道的硬件连接结构单一通道I/O系统从主机的内存到各设备之间,只有唯一的一个通路多重通道I/O系统允许每台设备连有多条通道,称为多重通道交叉连接I/O系统一个通道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控制器,一个控制器又可以连接多个设备,连接的方式有多种第八章资源管理技术BasicsofComputerSoftware文件管理8.5目录文件系统概述1文件结构及存取方式2文件目录3文件存储空间管理4文件共享和安全5文件系统概述
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文件系统概述
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1.文件系统的概念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只读文件可读写文件可执行文件文件是存贮在某种介质上的、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并具有文件名的一组有序信息的集合。文件系统是负责存取和管理文件信息的机构,又称为文件管理系统按照文件性质与用途分可分为按照对文件的操作保护可分为文件系统概述
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2.文件系统的功能使用户能建立、修改、删除一个文件(1)使用户能在系统控制下共享其他用户的文件(2)使用户能以方便其使用的方式来构造他的文件(3)使用户能用符号名对文件进行访问(4)转储和恢复文件的能力(5)提供可靠的保护和保密措施等(6)文件系统的功能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文件的逻辑、物理结构又称流式文件,指对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单位,是依次的一串字符流构成的文件无结构文件用非连续的物理块来存放文件信息,每个物理块有一个指针,指向后续块,从而形成一个链表队列链接文件结构又称记录式文件,由若干个相关的记录构成。文件内的信息按逻辑含义划分为逻辑记录有结构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表中每一表目指出文件信息所在的逻辑块号和与之对应的物理块号。索引文件结构它把一个在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依次存放到若干连续的物理块中连续文件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文件的目录1单级目录结构2二级目录结构3多级目录结构文件目录存放每个文件的有关信息,用以标识用户和系统可以存取的全部文件,文件控制块(FCB)是操作系统为管理文件而设置的数据结构,存放了为管理文件所需的有关信息(文件属性),是文件存在的标志。文件名记录长度记录数起始块号其他ABC300415—ZWJ400729—CMA100340—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存储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把空闲区从目录中抽出来形成空闲区映像表文件。该文件在目录中占一个表目空闲区映像表法又称位示图法,由若干连续字节构成表,表中每一位对应一个物理块,“0”表示该对应物理块为空闲字位映像图把每个连续的空闲区看成一个文件,并登记在文件目录中空闲文件法把所有空闲块链接在一起组成空闲块链(队列)空闲块链法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存储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文件的共享一个在C用户目录下的文件也出现在B用户目录下。假设用户B和C分别向共享文件添加内容,新添加的块就只能在添加者各自的目录中见到,这就不是真正的共享。解决方法一不将磁盘地址信息直接存储于目录中,而是存储在另外一个数据结构中,目录项则指向这个数据结构解决方法二当B需要共享C的一个文件时,就由系统创建一个类型为LINK的新文件置于B目录下,在这个新文件中只包含了被共享文件的路径名。当B需要存取该文件时,系统会发现这是一个LINK类型的文件,于是根据其中的文件路径名来找到共享文件。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存储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文件的保护和安全02文件保密指未经文件拥有者许可,任何用户不得访问该文件01文件保护文件本身需要防止拥有者或其他用户破坏文件内容文件系统概述文件结构文件目录文件存储空间管理共享和安全文件的保护和安全存取控制矩阵的一个改进办法,是按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的差别对用户进行分类,可使存取控制表大为简化存取控制表对文件系统和网络用户分组设置用户登录名(usemame)和口令(password)口令方式它是一个二维矩阵,一维列出计算机的全部用户,另一维列出系统中的全部文件,矩阵中每个元素Ai,j表示第i个用户对第j个文件的存取权限存取控制矩阵存取控制矩阵的另一个改进办法,以用户或用户组或文件为单位将用户可存取的文件集中起来存入一个表中,称为用户权限表用户权限密码方式指用户存储文件时用“密钥”对文件进行编码加密,读取时对其进行译码解密密码方式第九章数据库基础前言-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也称DB)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存放数据的仓库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有联系、可共享的数据集合能够被多个用户共享,并且独立于应用程序。数据集合、数据存储、数据共享实例-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无处不在学生档案、绩点电商商品、推荐双11剁手、支付12306购票、抢票芝麻信用分数据、信息及处理数据研究过程及术语数据管理技术发展数据库系统组成及功能12349.1数据、信息及处理1.数据现实世界在头脑中反映以文字/数据/图像等记录3.数据处理把数据加工成计算机信息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分类、加工等2.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有用数据数据时信息载体、信息是数据内涵同一信息数据表达形式可不同4.数据存储与应用加工后数据在计算机的存储数据加工及存储及应用信息处理的核心是数据管理从现实生活的事物特性到计算机数据表示的研究过程如下:现实转信息世界的过程就是数据建模,形成概念模型现实世界概念(信息)世界机器(存储/物理)世界9.2数据研究过程及术语9.2.1概念模型实体(Entry):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EntrySet):同一类实体的集合属性(Attribute):实体的具体特性;关键字(Key):可以唯一标识出一个实体的属性和属性值联系(Relation):实体之间的联系信息世界(概念模型):现实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对客观事物及联系的抽象描述;涉及到一下概念:实体:指可以从用户的业务模型中标识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例如学生、教师、课程都是实体。用矩形表示。联系: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9.2.2实体间关系及表示采用E-R(Entity-Relationship)图表示实体间联系,E-R模型是美籍华人PeterChen1976年提出的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n:m9.2.3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即计算机存储建模形成的概念模型的数据模型,包括以下三类主要模型:层次模型(HierarchicalModel)网状模型(NetworkModel)关系模型(RelationalModel)9.2.3-1层次模型按照层次结构的形式组织数据,易于实现实体间的一对多联系,可以用树形结构表示,具有两个特点:有且仅有一个根节点(没有双亲的节点)除了根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节点表达一对多很容易,表达多对多较为困难。因此可以依次建立层次数据库。9.2.3-2网状模型按照网状结构的形式组织数据,易于实现实体间的多对多联系,具有两个特点: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没有双亲节点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双亲节点容易实现多对多联系;物理实现容易、效率高;编程复杂;数据检索时必须考虑存取路径;数据更新时涉及到指针的调整;系统扩充较为麻烦9.2.3-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格来表示实体集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9.2.3-4关系模型的优缺点优点-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概念单一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对数据的检索见过也是关系-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缺点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导致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结构的数据模型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增加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9.2.4关系模型基本术语关系属性(字段)元组(记录)9.2.4关系模型—关系关系是满足关系模型基本性质的二维表格,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格一般的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例: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状态)9.2.4关系模型—属性二维表格中国的一列称作一个属性,每一列都有一个属性名9.2.4关系模型—元组一行为一个元组,简称一行记录9.3数据管理技术发展数据管理技术随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9.3.1数据人工管理阶段当时软硬件技术情况:硬件:外存储器为卡片、磁带软件:汇编,程序自带数据,没有数据管理的专门软件人工管理计算机没有数据管理功能,程序和数据编写在一起,每个程序都有自己的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冗余度很大。9.3.2数据文件系统管理阶段当时软硬件技术情况:硬件:直接存储设备磁盘等软件: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管理数据软件为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由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统一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文件的读写依赖于程序,共享有局限性。9.3.3数据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当时软硬件技术情况:硬件:大容量磁盘系统充分应用软件:数据独立性和共享性矛盾日益突出,数据管理系统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保存了数据及其结构信息,程序不考虑数据的存储问题,具体的工作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真正实现了数据的独立和共享。9.3.3数据数据库系统阶段(二)时间:70年代后期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式:逻辑上集中、地域上分散的数据集合管理软件:DDBMS(DistributeDBMS)局部自主:自主又合作可靠性和可用性:合理的数据冗余效率和灵活性:分散负荷系统易于扩展:方便、经济、灵活9.4数据库系统组成及功能硬件系统: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数据库集合:若干数据库系统软件:DBMS作为数据库建立、使用和维护的软件;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部分;OS;系统开发软件等。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系统建立、维护和管理用户:最终用户、专业用户(程序员)9.4数据库系统组成及功能数据定义功能(DDL)数据操纵功能(DML)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DCL)数据库维护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基本功能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数据定义语言DDL对数据模式进行精准描述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操纵语言DML对数据进行操作;自住型语言和宿主型语言;DBMS中包含DML的编译、解释程序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并发控制、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常用关系数据库介绍谢谢2024年7月第10章SQL语言SQL语言概述数据定义语句数据操纵语句大数据技术简介12310.1
SQL语句概述SQL9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生产厂商广泛接受SQL99/SQL2003/SQL20068/SQL2011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简称,它是最重要的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提供数据定义、查询、操作和控制的功能SQL语言的工作模式SQL的两种工作方式:联机使用:交互式SQL嵌入式SQl
10.2SQL定义语句学号姓名课程名称成绩学年1001张三C语言902020-20211001张三数据结构942020-20211002李四C语言802020-2021二维表信息如下:Createtable语句Altertable语句Droptable语句10.2.1CreateTable语句CREATETABLE表名称(列名称1数据类型,列名称2数据类型,列名称3数据类型,....)createtableStuScore(StuIdNUMBER, --学生IDStuNameVARCHAR(10), --学生名称
CosNameVARCHAR(10), --课程名称
ScoreNUMBER, --学生成绩
PeriodCHAR(10) --学年
)10.2.2CreateTable进阶字段约束主要有:NOTNULLPRIMARYKEYDEFAULT………..createtableStuScore(StuIdNUMBERNOTNULL, --学生IDStuNameVARCHAR(10) NOTNULL, -学生名称
CosNameVARCHAR(10)DEFAULT‘DataBase‘,
--课程名称
ScoreNUMBERNOTNULL,--学生成绩
PeriodCHAR(10)--学年
)CREATETABLE语句中可以对字段增加相应的约束来实现字段有效性校验
10.3SQL操纵语句Insert语句SELECT语句Update语句Delete语句10.3.1INSERT语句方式一:
INSERTINTO表名称VALUES(值1,值2,....)方式二:
INSERTINTOtable_name(列1,列2,...)VALUES(值1,值2,....)
INSERTINTOStuScore
VALUES(1001,’张三’,‘C语言’,90,’2020-2021’)INSERTINTOStuScore(StuId,StuName,Score)
VALUES(1001,’张三’,88)10.3.2SELECT语句SELECT命令的构成:
查找什么+从何处查找+查找条件
SELECT命令的一般格式:
SELECT<字段表达式1>,<字段表达式2>,…,<字段表达式N>
//确定查询目标 FROM<关系1>,<关系2>,…,<关系M>//查询范围 WHERE<条件表达式> //查询条件 GROUPBY<分组内容>//分组依据 HAVING<组内条件>//分组提取条件 ORDERBY<排序内容>;//查询结果的排序方式3.3.2-1最简SELECT语句SELECT<字段表达式1>,<字段表达式2>,...<字段表达式N>FROM表1学号姓名课程名称成绩学年1001张三C语言902020-20211001张三数据结构942020-20211002李四C语言802020-202110.3.2-1最简SELECT语句一:表达式为字段名SELECTStuId,StuName,ScoreFROMStuScoreStuIdStuIdStuNameScore1001张三901001张三941002李四80二:字段名加AS效果SELECTStuIdAs‘学号’,StuNameAS‘姓名’,ScoreAS‘成绩’FROMStuScoreStuId三:达式用通配符’*’查询所有字段SELECT*FROMStuScoreStuIdSELECT<字段表达式1>,<字段表达式2>,...<字段表达式N>FROM表1学号姓名成绩1001张三901001张三941002李四8010.3.2-2SELECT-字段表达式一、查找课程最高分SELECTMAX(Score)as‘最高分’FROMStuScoreStuId二、查找课程总分、平均分SELECTSUM(Score)as‘总分’,AVGSUM(Score)as‘平均分’FROMStuScoreStuId最高分94总分平均分26488统计函数COUNT、SUM、AVG、MAX、MIN,以一个表为范围进行统计10.3.2-3SELECT-where条件SELECT<字段表达式1>,<字段表达式2>,...<字段表达式N>FROM表1where<条件表达式>条件表达式中单个字段可以使用以下谓词运算字段间可以通过逻辑运算连接比较谓词:(=,<,>,<>,<=,>=)范围谓词:(IN,LIKE,IS)存在谓词:(EXIST)逻辑运算:NOT、AND、OR10.3.2-3SELECT-where条件一:查找成绩优秀的学生课程SELECT*FROMStuScoreStuIdwhereScore>=90二:查找C语言课程优秀的学生SELECT*FROMStuScoreStuIdwhereCosName=‘C语言’ANDScore>=90StuIdStuNameCosNameScore1001张三C语言901001张三数据结构94StuIdStuNameCosNameScore1001张三C语言90SELECT<字段表达式1>,<字段表达式2>,...<字段表达式N>FROM表1where<条件表达式>10.3.2-4SELECT-ORDERBY一、把C语言课程成绩由高到底排序SELECT*FROMStuScoreStuIdwhereCosName=‘C语言’ORDERBYScoreDESCStuIdStuNameCosNameScore1001张三C语言901002李四C语言80ORDERBY字句:
ORDERBYDESC|ASC10.3.3UPADTE语句如:把张三C语言课程成绩90分修改为99分UPDATEStuScoreStuIdSETScore=99whereStuName=‘张三’ANDCosName=‘C语言’学号姓名课程名称成绩学年1001张三C语言902020-202199UPDATE<表名> SET<字段名1=值1[,字段名2=值2,……]> WHERE<条件表达式>
//对指定表中满足<条件表达式>的记录进行修改。 //若没有WHERE子句,则对指定表的全部记录进行修改。10.3.4DELETE语句如:删除李四的所有课程成绩记录DELETEFROMStuScoreStuIdwhereStuName=‘李四’学号姓名课程名称成绩学年1001张三C语言902020-20211001张三数据结构942020-20211002李四C语言802020-2021学号姓名课程名称成绩学年1001张三C语言902020-20211001张三数据结构942020-2021DELETEFROM<表名> WHERE<条件表达式>
//删除指定表中满足<条件表达式>所有记录。 //若没有WHERE子句,则删除指定表的所有记录。10.4.1大数据技术介绍10.4.2大数据应用谢谢2024年7月第十一章
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BasicsofComputer
Software软件工程概述软件总体设计软件详细设计编
码
测
试
与
调
试
技
术12345队列软
件
工
程
概
述PART 01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概念02软件维护如何对现有软件进行后期的维护01软件需求一个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和矛盾,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问题:软件生命周期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软件危机的概念 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没有完整的文档资料,导致矛盾在后期开发集中暴露,为整个开发过程带来毁灭性的后果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的速度8缺乏完整规范的资料,软件测试不充分,造成软件质量与效率低下,运行中出现大量问题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软件危机的具体表现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软件危机
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软件工程的定义: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及管理方法,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一门学科软件工程的组成三要素软件危机
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1用分阶段的生存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以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不能等编码结束后再进行质量检测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如评审批准后才能改),以适应软件规格的变更4釆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采纳新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 软件工程技术具有规范化和文档化两个明显特点看出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概念
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1软件定义确定软件的总体目标、可行性、成本估计、制定进度表,又称系统分析,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三个子阶段2软件开发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阶段定义的软件,它是整个软件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期,包括: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确认测试等阶段3软件运行和维护软件将被安装在特定用户本地的运行环境中,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时可能对软件产品进行修改和升级,包括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3类。
软件生命周期的三大阶段
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02正确回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01问题定义确定要开发软件系统的总目标
1.软件定义:问题定义
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1给出功能、性能、可靠性以及接口等方面的要求2完成该软件任务的可行性研究3估计可利用的资源
(硬件,软件,人力等)、成本、效益、开发进度4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5制定出完成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连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管理部门审查6包括技术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可解,是否值得去解1.软件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概念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1对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产负债表编制技巧试题及答案
- 项目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能力分析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未来职业规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4月27日四川成都市属、眉山、资阳市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植保员考试中的常见错误与解决措施试题及答案
- 未来篮球裁判员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展望
- 2024年裁判员职能与界限试题及答案
- 水利基础设施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农作物种子繁育与市场竞争试题及答案
- 提升裁判员应对能力的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答案解析
- 大型养猪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媒体发布与宣传管理制度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康复心理学课件 变态心理学
- 培训学校应急管理机构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学校内控工作小组成立方案
- Unit 1 Travel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2
-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农业发展成就课件(含讲稿)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国开2024年秋《机械制图》形考作业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