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古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古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古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古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学史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部作品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A

2.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以哪一种为主?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抒情主义

D.象征主义

参考答案:A

3.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风以哪一种为主?

A.清新脱俗

B.沉郁顿挫

C.浪漫主义

D.象征主义

参考答案:B

4.元代杂剧的代表作《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白朴

D.郑光祖

参考答案:A

5.明代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A.吴承恩

B.施耐庵

C.罗贯中

D.冯梦龙

参考答案:A

6.清代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曹雪芹

B.吴敬梓

C.李渔

D.金圣叹

参考答案:A

7.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什么?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参考答案:A

8.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下一句是什么?

A.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C.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参考答案:B

9.元代杂剧《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10.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

A.108

B.72

C.36

D.24

参考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E.陈子昂

参考答案:ABCD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宋词?

A.《青玉案·元夕》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江城子·密州出猎》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E.《满江红·怒发冲冠》

参考答案:ABCDE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元曲?

A.《汉宫秋》

B.《西厢记》

C.《窦娥冤》

D.《梧桐雨》

E.《桃花扇》

参考答案:ABC

4.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清小说?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E.《聊斋志异》

参考答案:ABCDE

5.下列哪些诗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苏轼

E.沈括

参考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参考答案:√

2.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如《春望》、《登高》等。()

参考答案:×

3.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风以豪放为主,如《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参考答案:√

4.元代杂剧《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宋朝。()

参考答案:×

5.明代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简述唐代诗歌发展的特点及其主要成就。

答案:唐代诗歌发展特点包括诗歌形式的多样化、题材的广泛性、风格的鲜明性等。主要成就有:首先,诗歌形式上,唐代诗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形成了五言、七言、排律等多种诗体。其次,题材上,唐代诗歌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山水、田园、哲理等多个领域,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再次,风格上,唐代诗歌形成了多种风格流派,如豪放、婉约、边塞、田园等,代表了不同的审美情趣。主要成就包括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众多伟大诗人的涌现。

2.简述宋代词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宋代词的特点主要有:首先,词的题材更加广泛,涉及爱情、离别、山水、哲理等多个方面。其次,词的抒情性增强,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再次,词的格律更加严谨,形成了以平仄、押韵为基础的格律体系。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宋代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种文学高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拓宽了文学创作的领域,提高了文学的艺术价值。

3.简述元代杂剧的发展及其主要成就。

答案:元代杂剧的发展特点包括:首先,杂剧形式上的成熟,形成了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法。其次,杂剧题材的多样性,涵盖了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再次,杂剧在艺术上的创新,如南北曲的融合、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主要成就:元代杂剧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等。

4.简述明清小说的发展及其主要成就。

答案:明清小说的发展特点包括:首先,小说题材的丰富,包括历史、爱情、神话、民间传说等。其次,小说形式的创新,如章回体小说的成熟。再次,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情节更加曲折。主要成就:明清小说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涌现出《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论述题

题目:试论述古代文学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体现。

答案:古代文学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文学发展的动力。文学创作源于生活,但又不局限于生活。理论对文学创作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帮助作家深入理解生活、提炼生活,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同时,文学实践又能够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指导意义。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文学批评的深入。文学批评是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评方法,能够使批评者既具备深厚的文学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文学实践经验,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

再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文学教育的开展。文学教育是培养文学人才、传承文学文化的重要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学教育,能够使学生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又具备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文学人才奠定基础。

在古代文学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主要有:

1.文学理论的发展。如唐代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创作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文学批评的实践。如宋代苏轼的“以文为诗”的批评方法,强调文学创作应注重文采和意境。

3.文学教育的实践。如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等小说集,既传承了古代文学传统,又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A.《史记》

解析思路:根据题干中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判断这是对《史记》的评价。《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A.现实主义

解析思路: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如《春望》、《三吏》等。

3.B.沉郁顿挫

解析思路:辛弃疾的词风以豪放为主,但同时也带有沉郁顿挫的特点,如《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4.A.关汉卿

解析思路:《窦娥冤》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由关汉卿创作,讲述了窦娥的冤屈故事。

5.A.吴承恩

解析思路:《西游记》是明代小说,由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6.A.曹雪芹

解析思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由曹雪芹所著,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7.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思路:这是杜甫《登高》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观景色的愿望。

8.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解析思路:这是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9.C.元朝

解析思路:《西厢记》是元代杂剧,讲述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10.A.108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108位,这是小说中的著名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是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

2.ABCDE

解析思路:这些作品都是宋词的代表作,反映了宋代词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3.ABC

解析思路:《汉宫秋》、《西厢记》、《窦娥冤》都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展现了元代杂剧的艺术成就。

4.ABCDE

解析思路:这些作品都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涵盖了历史、爱情、神话等多个题材。

5.ABCD

解析思路:“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是唐宋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

三、判断题(每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