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与妻书》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与妻书》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与妻书》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与妻书》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若有来生,愿我们在盛世相拥知人论世

遍地腥云的中国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喻培伦,四川内江人,是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林文、林尹民都是日本留学生。方声洞,福建侯官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饶国梁,四川大足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13

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4

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毕业后到日本留学。19岁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24岁参加广州起义,起义时加入敢死队,带头冲人两广督署,撤出途中中弹被捕,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任务情境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14周年,学校团委准备举行红色经典作品朗诵会,希望同学通过精彩的朗诵,向广大学子推荐你最喜欢的经典作品。本小组要推荐的作品正是这篇《与妻书》,请你细致揣摩,尝试诵读,并为推荐海报拟写推荐语。1.疏通文本2.诵读经典3.拟写荐语——品味“文”之妙——感知“情”之深——体悟“爱”之博【学习任务一】疏通文本,品味“文”之妙1.准确理解下列画线词词义。①能竟书而欲搁笔

②适冬之望日前后③吾充吾爱汝之心④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⑤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⑥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完毕靠近扩充恰好与其

不如只是【学习任务一】疏通文本,品味“文”之妙2.通读全文,给文章分段,概括内容,并填写下列表格。23141-23-456-8交代赴死之因追忆旧日三事再论赴死之志三愿以慰“霜妻”写作特色看似是儿女情深缠绵悱恻,实质上正是对作者豪迈气概和宏伟志愿的烘托和反衬。写对妻子之爱愈深愈真,作者的舍爱就死,义无返顾的精神就更悲壮感人。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其情深挚,其理服人肺腑之言,真切感人说理时选择了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表达丰富感情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学习任务二】诵读经典,感知“情”之深1.按自己的理解,带着感情朗读全文。【学习任务二】诵读经典,感知“情”之深2.哪些语句最打动你?找一找,读一读,并说明打动你的理由。

他还有其他选择吗?出身名门留学海外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父慈母爱妻贤子孝【学习任务三】拟写荐语,体悟“爱”之博。1.探究:面对如此深情,作者却为何蹈死地而不顾?究竟是什么让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

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陈祥荣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学习任务三】拟写荐语,体悟“爱”之博。2.作为《与妻书》的推荐人,我将如何向全校同学推荐这篇文章若有来生,愿我们在盛世相拥【作业】

觉民先生如晤。自吾细品汝之与妻书,吾沟汝之缱绻儿女情与纵横英雄气所动。百年前之中国,新与旧交替,屈辱与光荣并存。国将不国,国权已失,汝辈青年,修身治国平天下,挽大厦之将倾。寸心如丹赴国难,烽火泪滴尽相思。先生之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今日之中国,繁荣与富强共织,蓝天与绿水互映。临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吾等更需铁肩担大义,岂可将先辈之土地,拱手让贼?吾知先辈“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示贼”之惨烈,吾知先辈“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之悲壮,吾知先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凉然。先辈如此,我等何为?自当承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