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文学评论能力题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
A.风花雪月
B.畏首畏尾
C.一言难尽
D.难分难舍
2.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3.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沉舟侧畔千帆过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两个黄鹂鸣翠柳
4.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代表作?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5.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
A.千里莺啼绿映红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春风得意马蹄疾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6.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
A.画龙点睛
B.指点江山
C.青出于蓝
D.满载而归
7.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代表作?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8.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
A.春风得意马蹄疾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9.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代表作?
A.《红楼梦》
B.《儒林外史》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10.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A.春风得意马蹄疾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三国演义》?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跳井求生
D.舌战群儒
12.下列哪些成语出自《红楼梦》?
A.画龙点睛
B.聊胜于无
C.一言难尽
D.世外桃源
1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4.下列哪些成语出自《水浒传》?
A.好汉一条
B.剑眉虎目
C.满载而归
D.一言难尽
15.下列哪些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沉舟侧畔千帆过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6.《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17.《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
18.《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
19.《水浒传》是清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
20.《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石猴变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21.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情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案:《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周瑜为了筹备足够的箭矢,利用曹操的多疑心理,巧妙地借用了曹操的箭矢。周瑜命令诸葛亮利用草船诱使曹操放箭,最终借到了足够的箭矢。这一情节体现了周瑜的智谋和诸葛亮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揭示了战争中的智谋与策略的重要性。
22.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意义。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性格特点包括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对现实的不满、对真善美的追求等。宝玉的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角色,他的存在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宝玉的形象在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叛逆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23.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核心人物,他的形象特点包括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忠诚正直等。孙悟空的形象在作品中具有多重作用,他不仅是取经路上的护法神,更是作者用以讽刺和批判封建社会的工具。孙悟空的形象象征着正义和自由,他的行动和冒险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五、论述题
题目: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
答案:
提高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阅读、写作、思考和实践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1.**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增加他们的文学储备和理解能力。
2.**深入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如书评、读后感、文学评论等,让学生将阅读的感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讨论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5.**阅读指导**:教师应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包括介绍文学史、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6.**写作技巧**: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提出论点、如何组织论据、如何进行论证等,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7.**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将文学评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对现实事件、影视作品等进行评论,将文学评论能力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8.**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评论,帮助他们识别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的进步。
9.**跨学科学习**: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10.**持续激励**: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持续关注文学评论,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通过排除法,选项A、B、C均为其他作品中的成语,而选项D“难分难舍”出自《红楼梦》,符合题目要求。
2.A
解析思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中《呐喊》是最早出版的,因此选A。
3.B
解析思路:选项A、C、D均为其他诗人或诗篇中的诗句,而选项B“沉舟侧畔千帆过”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A
解析思路:选项B、C、D均为其他作品,而选项A《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
5.B
解析思路:选项A、C、D均为其他诗人或诗篇中的诗句,而选项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6.A
解析思路:选项B、C、D均为其他成语,而选项A“画龙点睛”出自《红楼梦》,形容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精彩的话,使内容生动有力。
7.B
解析思路:选项A、C、D均为其他作品,而选项B《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代表作,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8.B
解析思路:选项A、C、D均为其他诗人或诗篇中的诗句,而选项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9.B
解析思路:选项A、C、D均为其他作品,而选项B《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代表作,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和士人的虚伪。
10.B
解析思路:选项A、C、D均为其他诗人或诗篇中的诗句,而选项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ABD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属于赤壁之战的情节,而“官渡之战”和“跳井求生”并非《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舌战群儒”则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东吴群臣的辩论。
12.ABC
解析思路:《红楼梦》中的成语有“画龙点睛”、“聊胜于无”、“一言难尽”,而“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3.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14.ABCD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的成语有“好汉一条”、“剑眉虎目”、“满载而归”、“一言难尽”。
15.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均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筋运输途中检验合同
- 2025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交易合同范本
- 2025租房合同范本大全下载
- 山林转让合同
- 公司股权代持协议范本
- 2025年大连市商品供销合同模板
- 2025标准固定期限雇佣合同
- 合伙门店转让协议书
- 保洁服务用工协议书
- 2025年03月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 村办公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OC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东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力学三大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 (2024年)小学体育篮球规则课件
- 吴明珠人物介绍
- 2024年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
- 于东来人物故事
- 痛经(中医妇科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