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传承闽南文化是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精神纽带。基于“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的视域下,学校将闽南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内涵与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新时代要求相结合,全方位与学校五育培养教育目标相融合,力求以闽南文化养德、以闽南文化增智、以闽南文化强体、以闽南文化育美、以闽南文化促劳(能),让闽南文化的精神种子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润其生命,促其成长,从而推动闽南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关键词】五育并举;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2022年4月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出台,其中提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所有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凸显核心素养的育人观。学校应注重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强化实践性、体验性、选择性,促进学生认识家乡,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区域文化。闽南地区的学校应将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作为己任,让闽南文化在保护中焕发其独有的时代魅力。厦门市华昌小学是“首批市级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特色校”以及“湖里区歌仔说唱传承基地校”,在闽南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些许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站在这样的起点,学校专门成立了“闽南文化工作室”,继续“以点带面”,极力地探索既符合学生五育全面发展目标,又能彰显与提升学校品牌特色的闽南文化融于小学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实践探索。即将闽南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内涵与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新时代要求相结合,全方位与学校五育培养教育目标相融合,力求以闽南文化养德、以闽南文化增智、以闽南文化强体、以闽南文化育美、以闽南文化促劳(能),让“闽南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种子在学生的心里深深扎根发芽,润其生命,促其成长,逐步推动闽南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一、融德育,链接精神内涵,以闽南文化养德闽南文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和山海交融的行为等,均蕴含德育教育意义。充分挖掘其文化精神内涵,并融入学校日常德育教育之中,有利于润养学生道德品质,增进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情怀。(一)创设浸润的德育阵地学校以闽南红砖厝为背景,设立“闽南老物件展台”、文化台阶、走廊主题展板的无声宣传阵地,用于介绍闽南俚语、童玩项目、地方戏曲等闽南文化的普及宣传,通过文化氛围的布置拉近学生与闽南文化之间的距离。少先队广播室开设“每周童谣”“每周一诗”“每日一歌”闽南方言栏目,以及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闽南之声”专栏的有声宣传阵地,定期、定时地播放闽南方言的音视频,扩大闽南文化传承的受众面,力争让学生在无声的文化环境和有声的宣传阵地中耳濡目染地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艺术特点以及精神内涵,感知闽南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热爱之情。(二)开展行走的讲古角泡茶话仙讲古存在于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区域文化标记功能、乡土历史传承功能、闽南方言传播功能与社会和谐催化功能。闽南文化工作室根据闽南地区历史典故、英雄人物和抗日故事等本土素材,大力创作讲古作品,如《白鹭女神》《白沙国姓井》《圣贤愁》《大义灭亲》《星塔的故事》等,并发动全校学生参与到讲古作品的学习之中,在校园内外开展宣讲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闽南方言的积极性。讲古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变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知乡爱乡情感。近年来,学校不少学生受邀走入电视台的讲古专栏,透过镜头用闽南方言向更多的观众宣传闽南本土的历史故事,传播闽南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油然而生。二、融智育,开发特色课程,以闽南文化增智课程是智育培养的主要载体。学校构建全面育人体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有力抓手。将闽南文化融于学生智育培养中,有效实施特色课程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启迪智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以校本课程为抓手学校因地制宜开发了闽南文化校本课程,由专职的闽南语老师任教全校每两周一课时的闽南语课,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目标有计划教授闽南方言。通过系统的闽南方言课程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正宗的闽南方言,还能从课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劳作特点以及发展成就等。另外,学校也经常与校外基地合作,引入校外资源,开设闽南课程第二课堂,丰富闽南文化课程内容与实施途径,拓宽学生知识面。(二)以闽南教材推热潮学校先后编制《闽南文化系列教材》《华昌之声·闽南童谣20首》等两套教材。闽南工作室还选取中华经典诗词,开发与编写闽南语版的《闽南方言诗词吟诵》教材,对所选经典诗词进行闽南语方言的注音、谱曲、录音,最后汇编成册。根据史料记载,闽南话的发音跟唐宋标准音的发音相当接近,用闽南话来吟诵古诗词,具有其他方言难以比拟的的优势。因此,与方言学习相结合,将古诗变新韵,让学生在方言吟诵中学习诗词,在意境表演中了解诗意,这种因地制宜的接地气的学习方式让经典诗词别有一番风味,不断推动着优秀诗词传统文化与闽南方言在校内的学习热潮,不断增长学生的文化底蕴,启迪其思想。三、融体育,丰富锻炼形式,以闽南文化强体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闽南文化融入学校体育工作中,能丰富体育锻炼形式,增加学生享受体育锻炼时的乐趣,强身健体的同时塑造品格、培养体育精神。(一)趣味的闽南童玩竞技闽南文化不仅可以吟、可以说、可以唱、可以演,还可以玩。学校将每年举办的体育节与闽南童玩相结合,除了设置常规性的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外,闽南童玩中的跳格子、抽陀螺、丢沙包、过五关、滚铁圈接力、踢砾子、扛“新娘”等这些传统且富有趣味的闽南童玩也纳入各班的竞技项目中,这些项目可个人参加也可以小组协力合作,通过竞技项目与规则的设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增进体格强健,培养学生体育竞技精神。(二)跃动的课间操强体质“跳皮筋”是闽南民间传统游戏中的一种,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风靡于20世纪50至90年代,如今的孩子们已经鲜有接触。学校因地制宜地创编了一套富有闽南味的课间操——跳皮筋操。短短10分钟的皮筋操,融闽南童谣、舞蹈、体操艺术与体育跑操为一体,以边跳边念边跑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跳皮筋操中既增强体质锻炼又学习闽南方言,其乐趣无穷。学校的第二套闽南舞蹈课间操则以闽南经典歌曲《丢丢铜仔》为音乐背景,将闽南特色舞蹈——拍胸舞的典型动作“打七响”与广播操动作相结合创作别具一格的课间舞蹈操,不仅丰富课间锻炼形式,增加锻炼乐趣,在融合与创作中也不断地演绎闽南文化在校园里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四、融美育,创新艺术形式,以闽南文化育美美育作为五育中不可替代的一维,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激发创造力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将闽南文化融入学校美育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一)以色彩呈现闽南味红砖红瓦艳丽恢弘、雕饰纹样加燕尾脊的古厝是闽南建筑的独有魅力;选料朴实、制作精细的闽南菜肴以及各类名小吃是闽南富有特色的舌尖上风味;高甲戏、歌仔戏、南音等则是闽南地区的艺术瑰宝。这些来自生活中的各种“闽南味”文化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添了不少色彩。学校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将闽南文化元素融入美术作品创作之中,例如为校园文化节(语文节、体育节)设计会徽、吉祥物以及文创产品,还有开展“韵味闽南”现场绘画比赛等,组织同学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剪纸、晕染的方式呈现其眼中的闽南风韵,表现家乡的独特风情。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艺术创作作品以美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不断地提升。(二)用作品表达闽南情学校和雅艺术团一直是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推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艺术团中的各个社团(歌仔说唱、合唱、舞蹈、戏剧、闽南语)始终坚持教学内容地方性,实用性的原则,充分挖掘地方艺术素材和资源,从中汲取闽南文化养料,将基础的艺术技能训练和闽南方言的学习同步推进,创作一系列表达闽南情怀的艺术作品。例如,歌仔说唱社团先后创作了《番薯情歌》《五月五是端午》《白鹭女神刘惜芬》《认家门》《厦门好所在》《守则牢记阮心中》《有榕有福》等月琴弹唱作品;合唱社团创作《燕仔慢慢飞》《落花生》等闽南语合唱曲作品;舞蹈社团创作《跳彩虹》《漆线娃娃》等表现闽南生活与文化精神的舞蹈作品;闽南社团创作的诗词吟诵、闽南童谣、行走的讲古角等作品。一个个生动且富有寓意的原创之作,不断推动着闽南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艺术团也将这些富有闽南情的艺术作品带到各级各类的赛场,传播到观众的心间,吸引更多的人欣赏并了解闽南文化之美。五、融劳育,体验闽南习俗,以闽南文化促劳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闽南文化蕴含着鼓励劳动、赞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内涵,特别是闽南人吃苦耐劳的劳作精神值得传承与学习。学校大力倡导将劳动教育与闽南劳动习俗进行巧妙整合,在“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搓汤圆、包春卷、包粽子等,将动手实践与美味的闽南食物制作完美组合;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开展春秋游研学、亲子劳动实践活动,认识闽南地区的耕种工具,组织开展犁地、种植、插秧、磨豆、闽菜厨艺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闽南劳作习俗特点,感受劳作过程的辛苦,学习闽南人勤俭朴实、爱拼敢赢的生活态度,在自主动手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提升其劳动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六年级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 快消品行业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 2025年苏教版三年级学科融合教学计划
- 科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计划
-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
- 机场安检门卫职责与安全措施
- 海洋污染防治与污水管网维护方案
- 2025年度银行业风险管理述责述廉报告范文
- 医药销售人员职业暴露管理流程
- 2025年感染性疾病院感应急培训计划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讲稿课件61
- 医院门诊登记本
- 如愿二声部合唱简谱文档
- GB/T 1531-2020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 GB/T 12785-2002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 汽车吊起重吊装方案-
- 阴囊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 信息资产及分级管理程序
- 信用修复授权委托书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脚手架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