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年15考_第1页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年15考_第2页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年15考_第3页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年15考_第4页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年15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Loremipsumdolorsitamet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年15考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1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观察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共诛卖国贼》(下图),该漫画主要揭示出当时(

)AA.革命力量逐步走向联合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实业救国思潮渐趋兴起

D.社会主要矛盾根本改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五四运动时期漫画及文字“卖国贼”“商界”“学界”“工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发,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联合广大工商业者,革命力量渐趋联合,A项正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不能涵盖材料中学生、工人等参与五四运动的全貌,排除C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虽有时有所侧重,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项。2.美国学者谢勒总结:巴黎和会后“许多受最好教育和有政治意识的中国人,既不再相信美国,也不再相信自由民主政体有希望充当改革的工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似乎只有通过一次激进的、集权的政治运动,才能把中国民众成功地组织成一支反对外国剥削的大军”。谢勒认为,巴黎和会推动中国(

)AA.民族主义蓬勃发展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C.民主革命开始转型

D.和平运动日益高涨【解析】谢勒认为,巴黎和会上西方国家的表现使中国人民对西方民主产生失望,日益转向通过“激进的、集权的政治运动”来维护国家权益,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即巴黎和会后,中国民众反对外国剥削的民族主义得到发展,A项正确。3.下表所示为五四运动后部分知识分子的活动事迹。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时间人物地区事迹1920年4月俞秀松上海在厚生铁厂做工,观察工人状况和心理1920年5月邓中夏北京在南口铁路工作,与工人同住、同吃1920年12月毛泽东长沙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去和他们接近,和工人们一块喝茶、谈心、交朋友DA.奠定了中共成立的组织基础

B.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C.促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的结合【解析】从表格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五四运动后,部分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体,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实践,这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的结合,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共的组织基础,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B项表述错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五四运动,这些活动发生在五四运动后,排除C项。知识点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2024广东江门一模]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新民学会的会友时指出,资产阶级、军阀或帝国主义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他们绝不会“自己肯收(退)场的”,所以“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急进派共产党人数日见其多,组织日见其密,只是自然的结果”。这反映出当时毛泽东(

)B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

B.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新路径C.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发【解析】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识到资产阶级、军阀或帝国主义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是不会主动“收场”的,并以“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急进派共产党”的日益发展壮大来作为旁证,说明正是由于反动、落后或侵略势力的顽固,革命的力量才不断发展。这说明当时毛泽东密切关注国内外政治形势,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新路径,故选B项。此时毛泽东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但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材料信息是谈论国内外政治形势,排除A项;材料同样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排除C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此时刚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理论尚未萌发,排除D项。5.[2024湖南长沙调研]就统一战线问题,中共“一大”规定要“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二大提出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同意与国民党进行“党外联合”;中共三大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BA.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B.基于革命形势做出调整C.政治上逐渐走向了成熟

D.独立自主制定方针政策【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统一战线有不同认识和决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国内外革命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政策和革命策略,B项正确;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排除A项;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排除C项;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还深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排除D项。知识点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6.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四届三次扩大会议对广东农民运动的决议中,提出减租25%,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二分;同年10月,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作出了“减轻佃农田租25%”“禁止重利盘剥,最高利率年利不得超过20%”的规定。这(

)BA.奠定了国共两党合作基础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减租减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一致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处于国民革命时期,减轻农民负担有助于提高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可以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B项正确。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解放战争开始于194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D两项排除。7.[2024广西部分市期末]北伐战争前期,在国共两党的积极领导下,农民运动范围不断扩大。1927年5月后,国民党指斥农民运动破坏“公共秩序”,对农民运动进行了镇压。国民党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A.国共两党固有矛盾激化

B.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C.农民运动阻碍革命发展

D.国民党内部的路线斗争【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共两党北伐时期都支持农民运动,但1927年5月后,国民党镇压农民运动。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农民运动范围的扩大,触动了国民党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国民党转为镇压农民运动,这一转变本质上是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该矛盾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激化,A项正确;“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属于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农民运动促进了革命发展,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国民党内部存在路线斗争,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年15考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1.[2024河北多校开学考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认为:“世界上的军国主义、资本主义,都象唐山煤矿坑上的建筑物一样,他的外形尽管华美崇闳,他的基础,已经被下面的工人掘空了,一旦陷落,轰然一声,归于乌有。”李大钊意在强调(

)CA.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主流

B.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C.工人是社会改造的基本力量

D.推翻军国主义已成为社会共识【解析】根据材料“军国主义、资本主义……被下面的工人掘空了”可得出李大钊强调工人是社会改造的基本力量,体现了这一时期李大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重视工人力量,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李大钊个人观点,A项无法得出,排除;材料没有强调社会主义,强调的是工人阶级的力量,排除B项;材料只是李大钊个人观点,看不出是社会共识,排除D项。2.[2024山西吕梁一模]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女学生向(城市)家庭妇女宣讲爱国与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家庭妇女的态度从开始的拒绝,到后来“不仅起来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有的还加入女界爱国同志会”。上述现象可说明当时(

)DA.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向C.日本侵略势力的衰退

D.思想启蒙运动的深入【解析】由材料可知,五四运动期间,随着女学生向城市家庭妇女宣扬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很多家庭妇女民族意识逐步觉醒,说明思想启蒙影响的主体范围扩大,且壮大了爱国组织,D项正确;女学生和(城市)家庭妇女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行为,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排除A项;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不同是领导阶级不同,材料中没有涉及,不能体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向,排除B项;五四运动期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是因为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得到扩张,排除C项。3.[2024广东汕头一模]1920年前后,某青年知识分子在《少年中国》《解放与改造》等报刊上发表了《怎样创造少年中国》《论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等文章近30篇。他指出:“人类是共存的,社会是联带的,我们要求个人幸福必不可不求全人类幸福。”由此可推之,该青年主张(

)DA.个人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马克思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20年前后”“人类是共存的,社会是联带的”“全人类幸福”并结合所学可知,1920年前后正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而追求全人类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故该青年主张的是马克思主义,D项正确。个人主义与“求个人幸福必不可不求全人类幸福”不符,排除A项;民主主义主要强调人民拥有政治权利,与专制独裁相对,与材料信息并不相符,排除B项;民族主义强调一个民族的共同身份和利益,主要表现为主张民族自决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4.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所讨论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A.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掀起了中国新一轮革命高潮

D.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说明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有着深远的社会基础,其成立并非突然的、孤立的事件,而是在一系列历史事件和革命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的。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五四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并进行了思想启蒙,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它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创造了政治、社会条件。因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D项正确;A、B、C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而材料论述的是背景,排除。5.[2024广东高州月考]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正式成立,组织贩卖便宜的布匹与日用品,为工人兑换银元,以抵制不法商人操纵物价、货币,盘剥工人。合作社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CA.构建中共的政治框架

B.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做准备C.助推工人运动的开展

D.争取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析】据材料“1922年”“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并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可知,该合作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下成立的;合作社重视工人的经济利益与消费生活,有利于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为工人运动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团结了工人力量,增强了工人阶级的凝聚力和斗争力,助推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开展,C项正确;材料中合作社主要是关注工人的经济和消费需求,与中共的政治框架构建无关,排除A项;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年至1927年,主力是国民革命军,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此时以工人阶级为主,故“争取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与之不符,排除D项。6.[2024广西模拟预测]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就职工运动作出了决议,强调“中国工人阶级目前的主要职任是领导全民族的解放斗争,工会与其他阶级民众团体建立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行动的联合战线,就是实现这一职任的唯一策略”。该策略(

)BA.有利于中苏友好合作

B.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D.促进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解析】时间信息为1926年7月,即国民革命北伐时期;中共强调工人阶级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领导民族解放,唯一策略是建立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联合战线。结合所学,这与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相符,是对该纲领的贯彻,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苏关系,排除A项;国共第一次合作已于1924年成功实现,排除C项;中国近代史上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于1931年,排除D项。7.1926年11月,天津某报发表社评:此每年递增数万以上之毕业学生,欲求学不可得,欲做事不可能,生机断绝,路路不通……近年南北学生,纷纷投效革命军……每年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失业者,即无异每年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革命者。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A.社会经济状况影响了革命进程

B.知识分子是革命主要力量C.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