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案TOC\o"1-2"\h\u28840第1章引言 422211.1概述 478921.2编制依据 412571.3适用范围 420347第2章油气储运安全基础知识 5220212.1油气特性 5147402.1.1物理性质 5275432.1.2化学性质 5145742.2危险源识别 5313482.2.1设备设施危险源 5323022.2.2作业活动危险源 628972.2.3环境因素危险源 618942.3风险评估 690492.3.1风险识别 6283762.3.2风险分析 6323922.3.3风险评价 6185292.3.4风险控制措施 620940第3章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6193523.1组织机构 6315453.2职责划分 7142623.3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730932第4章石油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19634.1安全生产责任制 87064.1.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8294.1.2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8194184.1.3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对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8118124.1.4技术人员要保证油气储运设施设计和施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对技术工作的安全负责。 8173964.1.5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所在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8258414.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8208304.2.1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8311894.2.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8254494.2.3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8146454.2.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835614.3安全操作规程 893304.3.1油气储运设施操作规程 877034.3.2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8183904.3.3应急救援操作规程 9233634.3.4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9125324.3.5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9312704.3.6交通安全操作规程 943994.3.7环保安全操作规程 916357第5章预防措施与应急准备 9136285.1预防措施 9312315.1.1设计与施工阶段 94665.1.2运营管理 9232175.1.3监测与预警 9263615.2应急预案 914465.2.1突发事件分类 1016705.2.2应急预案内容 10140495.2.3应急预案修订 10286195.3应急物资与设备 10323295.3.1应急物资 1085885.3.2应急设备 1072305.4应急演练与培训 10196255.4.1应急演练 10123135.4.2培训与教育 10258955.4.3演练与培训记录 1012178第6章储运设施设计与建设 10154886.1设计规范与标准 1057206.1.1设计原则 11305556.1.2设计内容 11305596.2设施选址与布局 115406.2.1选址原则 1196516.2.2布局要求 117566.3施工管理与验收 1163536.3.1施工管理 11320766.3.2验收要求 124307第7章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2147947.1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 12248187.1.1定期检查 12243857.1.2维护保养 12151517.1.3检查与维护记录 12195247.2安全防护措施 12281897.2.1防火防爆 12323127.2.2防腐蚀 12200047.2.3防泄漏 12312597.3检测与监测 1335097.3.1在线监测 1331617.3.2定期检测 1392877.4消防安全 1382887.4.1消防设施配置 1387267.4.2消防安全培训 13137907.4.3消防安全检查 1332506第8章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13268178.1作业许可管理 1394208.1.1许可制度建立 13272558.1.2许可申请与审批 13149098.1.3许可证管理 13322648.2作业过程监控 1364048.2.1作业现场监管 13219978.2.2安全巡查 14293838.2.3应急处置 14271088.3作业人员培训与资质 145758.3.1培训制度 14194628.3.2培训内容 14210788.3.3资质认证 14327488.4作业现场安全 14131348.4.1现场安全措施 14111788.4.2作业环境管理 14302758.4.3作业设备管理 14312018.4.4个体防护 1424268.4.5作业现场秩序 1432067第9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 1493059.1环境保护措施 14105479.1.1制定环境保护制度 14266279.1.2防止环境污染 15205869.1.3节能减排 15168719.1.4生态保护 15250319.2废弃物处理 1519969.2.1废弃物分类 1573599.2.2废弃物储存 15166609.2.3废弃物运输 155049.2.4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15285009.3职业健康管理 15107769.3.1职业病防护 15308359.3.2职业健康培训 15153249.3.3职业健康检查 1599609.4健康监测与防护 16173759.4.1环境监测 1663599.4.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169689.4.3个体防护 16320239.4.4应急防护 1615285第10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持续改进 161367310.1安全生产目标与计划 161845410.1.1目标设定 162851910.1.2安全生产计划 163260310.1.3安全生产措施 16459910.2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估 162205310.2.1安全生产检查 16288610.2.2安全生产评估 171787510.2.3隐患整改与跟踪 171115110.3处理与调查 17425810.3.1报告 17608210.3.2救援 171210910.3.3调查 172330210.3.4处理 171343810.4持续改进与安全文化建设 171410510.4.1持续改进 172136110.4.2安全培训与教育 172416010.4.3安全文化建设 173081310.4.4安全生产激励机制 17第1章引言1.1概述石油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油气储运作为石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为保证油气储运过程的安全稳定,预防和减少发生,提高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编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3)《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生产规定》;(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国石油行业油气储运企业及其所属油气输送管道、储罐、装卸设施等场所的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油气输送管道的安全管理;(2)油气储罐的安全管理;(3)油气装卸设施的安全管理;(4)油气储运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5)应急与处理。本方案旨在为油气储运企业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指导,保证油气储运过程的安全稳定,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第2章油气储运安全基础知识2.1油气特性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在储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以下是油气的主要特性:2.1.1物理性质(1)密度:石油的密度一般在0.80.95g/cm³之间,天然气的密度较石油更小。密度的差异使得油气在储运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层现象。(2)粘度:石油的粘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其在管道中的流动功能。(3)沸点:油气具有不同的沸点,易导致蒸发和冷凝现象。(4)热值:油气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大。2.1.2化学性质(1)易燃易爆:油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2)腐蚀性:油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成分具有腐蚀性,对储运设备造成损害。(3)毒性:油气中的有害成分,如硫化氢、苯等,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毒性。2.2危险源识别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以下为主要危险源:2.2.1设备设施危险源(1)储罐:油气泄漏、罐体缺陷、腐蚀、静电等。(2)管道:管道老化、腐蚀、裂纹、第三方破坏等。(3)阀门:阀门失效、内漏、外漏等。(4)泵和压缩机:设备故障、超压、超温等。2.2.2作业活动危险源(1)装卸作业: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等。(2)检修维护:中毒、火灾爆炸、触电等。(3)应急处理:操作不当、应急设备失效等。2.2.3环境因素危险源(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2)环境变化:温度、压力、湿度等。2.3风险评估油气储运风险评估是对储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价的过程。以下为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2.3.1风险识别根据危险源识别结果,列出可能发生的安全,如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2.3.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安全进行分析,确定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及影响范围。2.3.3风险评价结合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价,确定风险的等级。2.3.4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降低油气储运安全风险。第3章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3.1组织机构为保证油气储运安全,本公司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油气储运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组织机构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1)决策层: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油气储运安全战略、政策和目标,审批安全管理制度和重大安全事项。(2)管理层: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3)执行层:由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负责具体执行油气储运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3.2职责划分(1)决策层职责:1)制定油气储运安全战略、政策和目标;2)审批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制度和重大安全事项;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4)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调查处理。(2)管理层职责:1)制定和组织实施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2)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4)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3)执行层职责:1)遵守油气储运安全操作规程;2)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技能;3)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4)参与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3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根据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配置以下安全管理人员:(1)安全总监:负责公司油气储运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对安全生产负总责。(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3)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检查、培训、应急预案编制等。(4)基层安全员:负责所在部门或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协助上级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第4章石油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1安全生产责任制4.1.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4.1.2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4.1.3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对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4.1.4技术人员要保证油气储运设施设计和施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对技术工作的安全负责。4.1.5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所在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4.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2.1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保证员工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4.2.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应建立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油气储运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2.3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对进行严肃处理,总结教训,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4.2.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4.3安全操作规程4.3.1油气储运设施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油气储运设施操作规程,保证设施安全运行,防止发生。4.3.2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4.3.3应急救援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应急救援操作规程,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3.4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电气的发生。4.3.5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针对特殊作业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程序、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保证特殊作业安全。4.3.6交通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交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4.3.7环保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环保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环境保护管理,防止污染的发生。第5章预防措施与应急准备5.1预防措施5.1.1设计与施工阶段在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与施工阶段,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保证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合格。对油气储运设施进行全面风险评估,针对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5.1.2运营管理建立健全油气储运设施运营管理制度,保证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5.1.3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油气储运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设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5.2应急预案5.2.1突发事件分类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交通等。5.2.2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突发事件识别、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资源保障、应急通信与信息、应急疏散与救援、调查与处理等。5.2.3应急预案修订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保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3应急物资与设备5.3.1应急物资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品、救援器材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应急物资处于良好状态。5.3.2应急设备配备应急设备,如消防车、救护车、无人机等,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4应急演练与培训5.4.1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物资与设备的完好性以及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5.4.2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应急技能和责任心。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5.4.3演练与培训记录记录应急演练和培训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第6章储运设施设计与建设6.1设计规范与标准储运设施的设计是保证油气安全储运的关键环节。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应参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同时还需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适用于油气储运设施的详细设计规范。6.1.1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安全放在首位,保证设施在设计寿命周期内安全可靠运行。(2)经济合理:在满足安全、环保、节能的前提下,力求设计经济合理,降低投资成本。(3)便于操作维护:设计应考虑设施的运行、维护、检修方便,降低运行成本。6.1.2设计内容(1)工艺设计:包括油气储运设施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道布局等。(2)结构设计:保证设施结构安全、稳定,满足抗震、抗风等要求。(3)电气设计:包括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等设计内容。(4)消防设计:依据相关消防法规,设计消防设施和灭火系统。6.2设施选址与布局6.2.1选址原则(1)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划要求,避开规划红线、生态保护区等敏感区域。(2)充分考虑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保证设施安全稳定。(3)便于交通运输,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6.2.2布局要求(1)合理分区:根据设施的功能和风险等级,进行合理分区,实现安全生产。(2)防火间距:依据相关规范,确定设施之间及设施与周边建筑物的防火间距。(3)安全疏散:设置足够的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6.3施工管理与验收6.3.1施工管理(1)施工前,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2)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6.3.2验收要求(1)验收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自检、互检,保证工程质量。(2)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验收。(3)对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设施安全投运。(4)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手续,保证设施合法合规运行。第7章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安全管理7.1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7.1.1定期检查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周期应根据设备设施的类型、工作环境及运行状况等因素确定。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密封性、腐蚀情况以及各部件的磨损程度。7.1.2维护保养针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专项维修。保养内容应涵盖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更换损坏零部件等。7.1.3检查与维护记录设备设施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应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结果、维护措施、维护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和分析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7.2安全防护措施7.2.1防火防爆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包括设置防火间距、安装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合适的防爆器材等。同时加强对火源、静电等危险因素的管控。7.2.2防腐蚀针对油气储运设备设施的腐蚀问题,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如涂层保护、阴极保护、材料选择等,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7.2.3防泄漏加强设备设施的密封功能检查,对易泄漏部位采取有效的防泄漏措施,如安装密封垫、使用密封胶等。同时建立健全泄漏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7.3检测与监测7.3.1在线监测油气储运设备设施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泄漏、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觉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7.3.2定期检测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包括对储罐、管道、阀门、泵等关键部位的检测。检测项目应根据设备设施的特点和运行要求确定,保证设备安全可靠。7.4消防安全7.4.1消防设施配置根据油气储运设备设施的特点,合理配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泡沫灭火系统、消防水系统等。保证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状态,便于火灾时的应急使用。7.4.2消防安全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火灾时的应对能力。7.4.3消防安全检查定期对油气储运设备设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保证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消防通道畅通,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第8章作业过程安全管理8.1作业许可管理8.1.1许可制度建立针对油气储运作业特点,建立完善的作业许可制度,明确各类作业的许可范围、审批流程及责任主体。8.1.2许可申请与审批作业单位需按照规定程序提交作业许可申请,包括作业内容、时间、地点、安全措施等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申请进行审批,保证作业安全。8.1.3许可证管理发放作业许可证,明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并对许可证进行统一管理。8.2作业过程监控8.2.1作业现场监管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全程监控,保证作业安全。8.2.2安全巡查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8.2.3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8.3作业人员培训与资质8.3.1培训制度建立完善的作业人员培训制度,保证作业人员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8.3.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油气储运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8.3.3资质认证对作业人员进行资质认证,保证其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8.4作业现场安全8.4.1现场安全措施制定并落实作业现场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识、消防设施等。8.4.2作业环境管理保证作业现场环境整洁、通道畅通,避免安全的发生。8.4.3作业设备管理对作业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安全运行。8.4.4个体防护要求作业人员按照规定佩戴个体防护装备,降低作业过程中的人身伤害风险。8.4.5作业现场秩序维护作业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保证作业安全。第9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9.1环境保护措施9.1.1制定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环境保护责任,保证油气储运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9.1.2防止环境污染在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气泄漏、火灾等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的污染。9.1.3节能减排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加强设备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能源浪费。9.1.4生态保护合理选址,避开生态敏感区域,保证油气储运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9.2废弃物处理9.2.1废弃物分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包括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9.2.2废弃物储存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储存设施和容器,保证废弃物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9.2.3废弃物运输合规选用运输工具,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废弃物运输,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污染等。9.2.4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处置,保证处理和处置过程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9.3职业健康管理9.3.1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药品电子商务技术考核试卷
- 生活的滋味初一语文作文
- 平凡的爱初三语文作文
-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矿山环境监测与放射性污染治理考核试卷
- 桥梁工程的绿色施工评价考核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评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环境监测新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橡胶制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考核试卷
- 毛皮服装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与决策考核试卷
- 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样表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校园版
-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2023年新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专题练习10篇(含答案范文)
-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 农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第4章 毒作用机制毒作用影响因素
-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 GA/T 1433-2017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技术规范
- 固体酸催化剂的发展及应用文献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