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爱玲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张爱玲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及主要作品。深入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独特的文学意象、语言特色和主题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独立解读张爱玲的部分作品。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相关传记资料和张爱玲的作品选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分析。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开展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张爱玲的风格或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提升文字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张爱玲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文学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引导学生思考张爱玲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性、社会现象等,增强对生活和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面梳理张爱玲的生平脉络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细致剖析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语言、意象、结构等。解读张爱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如爱情、婚姻、家族等。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张爱玲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引导学生从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准确把握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帮助学生突破张爱玲独特的语言风格,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张爱玲的生平、文学成就及作品特点,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整体认识。2.阅读法:安排学生阅读张爱玲的作品选段、相关传记资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能力。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深化对知识的理解。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展示张爱玲的经典照片,如她穿着独特服饰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张爱玲有多少了解?有没有读过她的作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初步印象。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走进张爱玲的世界,一同探寻她传奇的一生和精彩的文学创作,学习《张爱玲传》。"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0分钟)1.简要介绍张爱玲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她一生坎坷,经历了家庭变迁、时代动荡,但始终以独特的视角和才华进行文学创作。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极高,她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2.介绍其主要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讲述了女学生葛薇龙为了能在香港求学,投靠姑妈梁太太,却被卷入纸醉金迷的生活,最终沦为姑妈的交际工具的故事。《沉香屑·第二炉香》:围绕愫细与罗杰的爱情悲剧展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虚伪。《金锁记》:塑造了曹七巧这一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展现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倾城之恋》:白流苏和范柳原在战争的背景下,经历了种种波折,最终成就了一段"倾城之恋"。《半生缘》:描绘了旧上海几对年轻人的爱情与命运纠葛,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三)生平经历讲解(15分钟)1.童年时期(19201930年)张爱玲出生于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但父母关系复杂。父亲是典型的遗少,母亲则追求新思想,张爱玲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既感受到封建家庭的压抑,又受到新思想的熏陶。她自幼聪慧,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举例说明她童年的一些趣事或对她性格形成有影响的事件,如她对色彩和服饰的独特喜好,可能与她后来作品中的美学风格有关。2.求学时期(19301942年)张爱玲先后就读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等学校,在学校里她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她开始尝试写作,并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作品,逐渐崭露头角。讲述她在求学过程中接触到的文学思潮和对她创作风格形成的影响,比如她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批判与吸收。3.创作与成名时期(19421949年)1942年,张爱玲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回到上海。在上海,她凭借一系列优秀作品迅速走红。她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旧上海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百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分析这一时期她作品的特点,如对爱情、婚姻、家族等主题的深刻挖掘,以及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4.后期经历(19491995年)1949年,张爱玲离开大陆前往香港,后又移居美国。在美国,她继续创作,但生活逐渐变得孤独寂寞。她与美国作家赖雅结婚,这段婚姻也经历了诸多波折。探讨她后期作品风格的变化以及她在美国的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如作品中更多地流露出对人生的沧桑感和孤独感。
(四)作品特色分析(20分钟)1.语言特色张爱玲的语言独具魅力,华丽而又精准,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展示她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如"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精妙之处。分析她用词的独特性,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字生动形象。例如"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讲解她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2.意象运用张爱玲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独特的意象,如月亮、镜子、金锁等。以月亮为例,分析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月亮常常代表着孤独、冷漠、无常,如在《金锁记》中,月亮下的场景往往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凄凉和命运的无奈。探讨镜子意象,它反映出人物的真实自我和虚幻表象,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镜子成为了人物审视自己情感和欲望的工具。分析金锁意象,它象征着金钱对人性的束缚,曹七巧被金锁锁住了一生的幸福和自由。3.主题表达爱情与婚姻:张爱玲笔下的爱情与婚姻充满了无奈和悲哀。爱情常常在现实面前脆弱不堪,婚姻往往成为了一种束缚。如《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是在战争的特殊背景下才得以成全,而这种成全也带着几分凄凉。家族兴衰:通过描写家族的兴衰变迁,展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金锁记》中姜家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人性弱点:张爱玲善于挖掘人性中的自私、虚伪、贪婪等弱点。在她的作品中,人物常常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种种不堪的行为。
(五)课堂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特点?她们的命运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你最喜欢张爱玲的哪部作品?为什么?张爱玲的文学风格对当代文学创作有哪些启示?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拓展思维。
(六)写作练习(10分钟)1.布置写作任务:请学生选择张爱玲作品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改写,要求运用张爱玲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感悟。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七)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张爱玲的生平经历、作品特色、主题表达等。2.强调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她作品的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张爱玲的作品,深入体会其文学魅力。
(八)课后作业1.阅读张爱玲的一部完整作品,并撰写一篇读后感。2.收集整理张爱玲的名言警句,制作成一份手抄报。
五、教学资源1.张爱玲的作品选段,如《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等。2.相关的张爱玲传记资料,如《张爱玲传》(余斌著)等。3.多媒体课件,包含张爱玲的照片、作品片段、相关音频视频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张爱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其作品的特色和主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游泳救生员考纲剖析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资格考试的传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总结与反思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繁育员考试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公安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儿童魔术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伞头螺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中空纤维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上切式剪切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PVC螺旋增强管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血液科护士对输血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 《工程材料基础》课件
- 渠道施工课件
-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 Part1-2 Unit1 Travel 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 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监管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金融风险传染性研究
- 小学科学实验目录1-6年级新教科版
-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