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1页
高考历史考点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2页
高考历史考点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3页
高考历史考点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4页
高考历史考点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高考历史考点精析精练考点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2010·南通模拟)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歧,作者实际上主张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乔治·凯南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2.(2010·济宁模拟)某国领导人在演讲中呼吁:“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下列对该领导人所在国家及发出这一呼吁背景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A.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B.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空前膨胀C.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D.中国――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逐渐增强【解析】选B。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材料即是这种政策的体现。3.(2010·池州模拟)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故选A项。B项中的“武装进攻”与冷战不符,排除。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排除C项。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排除D项。4.(2010·淮安模拟)阅读《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40年代末50年代末60年代末70年代末80年代末亚洲1523293637非洲410425051拉美2020242933下列关于表格的解读正确的是()A.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居主导地位B.第三世界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C.亚非拉国家摆脱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控制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逐年增加【解析】选B。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数量的增加,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崛起,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不结盟运动可排除。5.(2010·潍坊模拟)《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新格局形成C.多极化趋势出现D.区域集团化发展【解析】选C。材料的意思是:欧洲崛起,中国已经强大,这充分说明欧洲、中国在世界地位逐步提高,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力量,故选C。6.(2010·济南模拟)“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上述材料评论的是()A.联合国的建立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选B。不结盟运动是独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7.(2010·潍坊模拟)尼克松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谈判时代”提出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与西欧的发展B.第三世界逐渐崛起C.社会主义力量壮大D.国际恐怖主义猖獗【解析】选D。尼克松的演说是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冷战时期,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和1973年经济危机,加之日本和欧洲的挑战、第三世界的崛起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迫使美国以谈判代替对抗。其原因不包括国际恐怖主义。8.(2010·广东四校模拟)有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的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可判断答案为D。9.(2010·吉林模拟)1990年4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说:“在遏制之后等待着的是民主。”此话并不意味着()“美式”民主B.美国长期对苏联、东欧实行“冷战”政策C.苏联、东欧实行政治多元化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解析】选D。可以根据材料所给的时间进行判断。材料所给的时间是1990年。苏联是在1991年解体的。冷战尚未完全结束。10.(2010·泉州模拟)一个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白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接下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哪里()A.东德B.古巴C.朝鲜D.越南【解析】选A。该旅行者的国家原是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11.(2010·南京模拟)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曹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2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本题考查二战以来美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时注意两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和国家利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答案:(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予美国)原因: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2)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