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十七古诗配画》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十七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二班
3.授课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今天咱们这节课啊,咱们就来学点不一样的,来点有创意的。咱们三年级的小朋友,现在是不是对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越来越感兴趣了?好,那今天咱们就来上一节《古诗配画》的信息技术课。咱们一起把那些美丽的古诗,用我们的画笔,变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兴奋啊?那就赶紧准备好你们的小手,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之旅吧!🎨📚🤩核心素养目标1.创意表达: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古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数字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艺术创作的技能,增强学生的数字素养。
3.文化传承:引导学生通过配画的方式,加深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理解古诗内容,把握古诗意境,这是配画的基础。孩子们需要通过阅读古诗,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
②掌握简单的绘图工具和技巧,能够运用电脑或平板电脑上的绘图软件,将心中的画面表达出来。这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对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度。
2.教学难点,
①将古诗的抽象意境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这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古诗的深层含义。
②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对古诗内容的忠实与个人创意的发挥,这是一个需要引导和思考的问题。孩子们需要学会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③时间管理,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考验。需要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绘图软件(如MicrosoftPaint、PhotoshopElements等)、投影仪或大屏幕显示器。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或班级学习群,用于发布教学资源和作业提交。
-信息化资源:古诗配画的范例图片、相关古诗的音频朗读材料。
-教学手段:教师演示、小组讨论、个别辅导、课堂展示。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我会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古诗配画》的预习资料,包括古诗的朗读音频、简单的绘画技巧视频和一幅配画的范例图,让学生提前感受配画的过程。
-设计预习问题:我会提出如“你最喜欢的古诗是哪一首?为什么?”和“你能想象这首诗的画面是怎样的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我会通过查看学生的预习成果和在线提问,了解他们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古诗进行阅读,并尝试理解诗中的意境。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的画面,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线资源,提高预习的效率。
作用与目的:
-让学生提前接触配画的概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想象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我会用一首简单的古诗引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讲解知识点:我会讲解配画的基本步骤,包括如何根据古诗内容选择合适的颜色、线条和构图。
-组织课堂活动: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配画,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创作思路。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并尝试将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创作相结合。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中积极讨论,共同完成配画作品。
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配画的基本技巧。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掌握配画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我会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独立完成配画。
-提供拓展资源:我会推荐一些关于古诗和绘画的书籍和网站,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完成自己的配画作品。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课后资源,进一步了解古诗和绘画知识。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配画的意义。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最终检验,以下是本节课《古诗配画》后,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具体成效:
1.**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古诗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在配画前需要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这一过程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例如,学生在选择《静夜思》进行配画时,不仅能够正确朗读诗句,还能描述出诗中的月色和孤独感。
-**绘画技巧应用**:学生通过实践,学会了如何运用线条、颜色和构图来表达古诗的意境。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对线条流畅性和色彩搭配的掌握,如《春晓》的配画中,孩子们运用了渐变色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在使用绘图软件的过程中,熟悉了工具栏的功能,提高了操作电脑的技能。许多学生在课后表示,他们现在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创作。
2.**创新能力与创造力**:
-**创意思维的激发**:配画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抽象的诗句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创意,如将《咏柳》中的柳树画成五颜六色的,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个性化表达**:每个学生的配画作品都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和情感。有的学生选择细腻的笔触来表现古诗的温柔,有的则用鲜艳的色彩来表达诗中的激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文化认同感的增强**:通过配画古诗,学生不仅学习了诗歌,还了解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他们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审美情趣的提升**: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了欣赏美,感受到了美的存在。他们的作品不仅美观,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感悟。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他们通过讨论和协商,找到了最佳的配画方案。
-**沟通技巧的提高**: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5.**反思与自我提升**:
-**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学生在完成配画作品后,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评价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这种自我评价的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习动力的激发**:通过参与配画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中。典型例题讲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配画》这一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典型例题的讲解,以及相应的补充说明和举例。
1.例题一:
**题目**:《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诗,请创作一幅配画。
**答案**:
-**画面描述**:画面中,天空乌云密布,雨点从云层中落下,地面上的花朵被风吹落,一些花朵散落在地上,一些还在枝头摇摆。
-**解题思路**:首先,理解诗句中“夜来风雨声”描绘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接着,“花落知多少”则暗示了风雨对花朵的影响。因此,画面应体现出夜晚、风雨和花朵的飘落。
2.例题二:
**题目**:《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请创作一幅配画。
**答案**:
-**画面描述**:画面中,月光洒在窗户前的地面上,形成一片银白色的光斑,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铺上,床上的被褥显得格外宁静。
-**解题思路**:诗句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形成对比,因此画面需要表现出月光与地面的界限,同时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氛围。
3.例题三:
**题目**:《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请创作一幅配画。
**答案**:
-**画面描述**:画面中,夕阳西下,山峦连绵,黄河在山脚下蜿蜒流淌,最终汇入大海。
-**解题思路**:诗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因此画面需要展现出山水的广阔和黄河的奔腾。
4.例题四:
**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两句诗,请创作一幅配画。
**答案**:
-**画面描述**:画面中,广阔的原野上长满了绿草,草地上有一些枯萎的草叶,表现出生命的循环和季节的更替。
-**解题思路**:诗句中的“一岁一枯荣”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因此画面需要表现出草地的生机与枯萎并存。
5.例题五:
**题目**:《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请创作一幅配画。
**答案**:
-**画面描述**:画面中,大雪纷飞,山中的鸟儿都飞走了,小路上没有人的踪迹,营造出一种荒凉和寂静的氛围。
-**解题思路**:诗句描绘了一幅冬季的山景,因此画面需要表现出雪后的寂静和荒凉。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活动,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专注力**:在讲解和示范环节,学生们能够保持专注,认真聆听并观察老师的操作,这对于他们掌握配画技巧至关重要。
-**积极性**:学生们对配画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创意展示**:在小组讨论和创作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展示出了独特的创意和风格。例如,一个小组将《春晓》中的柳树画成了彩色,另一小组则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静夜思》的宁静。
-**合作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他们能够有效地沟通,协调各自的工作,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作品。
3.随堂测试:
-**基础知识测试**:在课程结束后,我进行了一次基础知识测试,包括古诗背诵和配画技巧的简单应用。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背诵所选古诗,并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简单的配画。
-**实践操作测试**:我还让学生现场使用绘图软件进行配画,以检验他们对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结果显示,学生们能够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创作出符合要求的配画作品。
4.学生自评与互评:
-**自我反思**:学生在完成配画作品后,进行了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互相评价**:学生们互相评价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织衣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制木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制飞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直播时代如何防沉迷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网集中监测系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信号显示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普通不粘铝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日常用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糖苦瓜曲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电话的发明》课件
- 酒店投资项目融资计划书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全册单词语境记忆(复习必背)
- 蔬菜水果配送投标方案
- 西藏自治区班戈县班嘎错、(3湖)盐湖液体矿补充勘查环评报告
- 电机设计计算公式
- 赫尔《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继父(2015浙江杭州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 DBJ-T 13-31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医院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