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
定其余三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去拜访一位朋友,叫是走着走着迷路了。
朋友电话告诉他,只要一直往东走,一定能找到的。可是,小明怎么找到东的方
向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东、南、西、北。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1】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1:早晨,太阳在东方。
预设2:小明面向东,背对着的方向是西,小明的左边是北方,右边是南
方。
师介绍: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在生活中我们常用东、南、西、北表示四个方向。(课件配合演示,
在演示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
2.在活动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课件出示游戏:转一转】
面向东,背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面向南,背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面向西,背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面向北,背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想一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什么规律
排列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排
列的。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两人一组:照样子说一说校园里的建筑分别在什么方向上。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第2题。
3.填一填。
(1)早晨,小美面向太阳,她背对着的方向是(),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2)聪聪傍晚放学回家,面向太阳,他的右面是()。
四、知识拓展
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
面向北极星时,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利用树桩年轮辨认方向,密的一面是北,疏的一面是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东、南、西、北。
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
常接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向的经验和
策略,但是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与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增加学生
自己体验的机会。整节课教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
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中掌握并理解了新知,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看简单的平面图,了解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
制的;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位置关系
的相对性。
2.进一步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
难点: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位置
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二、复习导入
夜晚,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
面是()0
(学生回答。)
师:不借助工具或其他事物,在平面图中怎么辨认方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
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三、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2示意图】
1.认识方向标。
师:这是我们学校的示意图,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1:以操场为中心,图中上方是教学楼,下方是大门,右边是图书
馆,左边是体育馆。
预设2:右上角有一个“箭头”,上面写的“北
师介绍:这个“箭头”是方向标,指的方向是北。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
2.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师:大门在操场的什么方向?以什么为观测点?
预设:以操场为观测点,大门在操场的下面,就是在操场的南面。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课件配合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根据方向标指向
可以知道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课件出示】
教学楼在操场的()面,体育馆在操场的()而。
操场在图书馆的()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面.
教学楼在大门的()面,大门在教学楼的()面。
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以操场为观测点,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体育馆在操场的西面。
预设2:以图书馆为观测点,操场在图书馆的西面。
预设3:以体育馆为观测点,图书馆在体育馆的东面。
预设4:以大门为观测点,教学楼在大门的北面;以教学楼为观测点,大门
在教学楼的南而。
(学生回答时,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让学生明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找准
观测点,并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四、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选取代表展示作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题、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四、拓展运用
帮小动物们找家。
小猴家的北面是小猫家,小羊家在小猫家的西面,小羊家的南面是小熊家,
小猫家的东面是小狗家,小兔家在小猫家的北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
描述物体位置时要找准观测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
生复习旧知,根据生活中的物体来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紧接着抛出问
题一一不借助工具或其他事物,在平面图中怎么辨认方向,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
在探究新知环节,先引导学生认识“方向标”,明确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接着,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
程中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整节课进行得较为顺利,通过作业反馈出的
学习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3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给定为一
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用所学方位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I四个方向。
难点: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
性。
【教学过程】
三、复习导入
听口令,站位置。
找5名同学上台,以其中1名同学为参照物,其他4名同学分别站在他(她)
的东、南、西、北方向。
请你判断他们是否站对位置。
师:刚才大家都很积极,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方位有关的知识。
四、探究新知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例3主题图】
师:你从图中能确定哪些方向?
预设1:根据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东北角,我能确定“东北角”在什么位
置。
预设2:根据“东北角”我可以确定东面和北面在什么位置。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仔细观察图片可以发现小女生的手上有一个指南
针,它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课件出示】
师:观察指南针,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多了4个新的方向一一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预设2:东北方向在正东和正北之间,东南方向在正东和正南之间,西南
方向在正西和正南之间,西北方向在正西和正北之间。
预设3: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
2.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1)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7页填空。
(2)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答案。
预设1:食堂在校园的西北角,存车处在校园的东南角,科技楼在校园的西
南角。
预设2:食堂在存车处的西北方向,科技楼在多功能厅的西南方向,多功能
厅在科技楼的东北方向。
(学生回答时,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
的相对性。)
五、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两人一组,画一画,说一说。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题。
两人一组,照样子说一说。
3.完成教材“练习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四、知识拓展
风向知识
生活中我们所说的
东北风是指从东北方向
制向西南方向的风。
1_________
今天刮西北风,彩旗往()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开展的。
由于生活经验有限,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
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指南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方向
的命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这些方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加深学
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本节课局限于教室,为了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后期教学中应该将课堂从教室内扩展到教室外更加广
阔的空间去。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4课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所学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八个方位词正确
描述行走路线。
2.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进
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难点:能用八个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及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
四、复习导入
1.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八个方向各有
什么。
2.两人一组,一人说出一个方向,另一人指出与对方所说的相反的方向。
五、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4导游图】
师:根据这幅导游图,你能确定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和西
北这八个方位吗?
预设:图中的方向标指的是北方,这幅导游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绘制的,那么另外四个方位也就可以确定了。
2.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帮小玲和小红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小冷:或先向东走去看大熊猫,然后想去看我亚,可以怎么走呢?
师:小玲看完大熊猫后想去看猩猩,可以怎么走呢?你们是怎样想的?
预设1:从大熊猫馆出发,先向西北走到狮虎山,再向北走到猩猩馆。
预设2:从大熊猫馆出发,先向北经过海洋馆走到飞禽馆,再向西走到猩猩
馆。
预设3:从大熊猫馆出发,先向北走到海洋馆,再向西走到狮虎山,最后向
北走到猩猩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如果有学生表述不够规范,教
师要加以引导。)
【课件出示】
小红:我想去长颈鹿馆,应该怎么走呢?
师:小红是从什么位置去长颈鹿馆?
预设:大门。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预设1:从大门出发,先向北走到狮虎山,再向西北走到长颈鹿馆。
预设2:从大门出发,先向北走到狮虎山,再向西走到象馆,最后向北走到
长颈鹿馆。
预设3:从大门出发,先向西走到猴山,再向北经过象馆走到长颈鹿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如果有学生表述不够规范,教
师要加以引导。)
(2)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
①说一说其他动物场馆分别在饵虎山的什么方向。
②与同学互相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后,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释疑。)
六、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题、第6题和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简单的路线图
描述行走路线时,先确定出发点,再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然后寻
找行走路线,最后把路线描述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能用八个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方位的基础上,设
计了游览动物园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一是要加强学生语言描述的训练,在学生进行行
走路线的叙述时,不仅要帮助学生说正确,还要帮助学生说连贯;二是要把握
好教学的度,学生在互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由于观测点的
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会发生改变的情况,对于此类问题,只需让学生看图描
述物体的位置即可,点到为止。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课时口算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的口算方法,并能
正确口算。
2.能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运算能力。
3.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的算理。
【教学过程】
五、复习导入
1.算一算。
64-3=154-5=
8+4=30X3=
24+6=500X4=
2.填一填。
(1)60里面有()个I。
(2)300里有()个百。
六、探究新知
1.探索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M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预设: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得多少张。
师:怎么列式呢?
预设:求每人分得多少张就是把6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计算,列式为60・3。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
①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②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分析不同的算法。
(3)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我是利用实物进行演示得出的,60张彩色手工纸,每沓10张,一
共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2沓,也就是20张。
预设2:我将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
(学生说出这一方法后,教师要重点讲解。)
预设3:我是想乘法算除法,因为20X3=60,所以60+3=20。
2.探索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
6004-3=
6000+3=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1:我将600看作6个百,6个百除以3是2个百,就是200。
预设2:我将6000看作6个千,6个千除以3是2个千,就是2000。
七、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二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
位数(首位能被整除):可以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
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题、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1)
60-r3=20(东)6004-3=2006000-r3=2000
IIIIII
6个十2个十6个有2个百6个千2个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
位数(首位能被整除)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放
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使每个学生都经历口算算法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掌握了“整
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鼓励学生用刚刚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索整百、整
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加深学生.对口
算方法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效率。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2课时口算除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能被整除)的口
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每一位都能被除尽)
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发展运算能力,培养运用转化法和知识迁移法解决
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在探索过程中积累成功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几百儿十、儿干儿百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能被整除)
的口算方法。
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每一位都能被除尽)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六、复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604-3=904-9=
80+4=800+2=
20004-2=60004-3=
师:你能都做对吗?
七、探究新知
1.探索几百几十数、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2】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预设: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工纸,求平均每个班用了
多少张。
师:怎么列式呢?
预设:求平均每个班用了多少张,就是把12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0+3。
(2)探究120+3的口算方法。
师:你会计算吗?尝试计算,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将120看作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
理。)
(3)想一想:12004-3=o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将1200看作12个百,12个百除以3是4个百,就是400。
(4)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前两列题。
2.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3】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呢?
预设: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
师:你会列式吗?
预设:求每人得到多少张,就是把6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
法计算,列式为66・3。
(2)探究66+3的口算方法。
师:应该怎样算呢?
预设:把66看作6个十和6个一。6个十除以3是2个十,6个一除以3
是2个一,2个十与2个一合起来就是22。
604-3=20
64-3=2
20+2=22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
理。)
(3)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后两列题。
八、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3题、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8题。
(1)教师指名上台板演。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1204-3=40(张)12004-3=40664-3=22(张)
Illi604-3=20
12个十4个十12个百4个百64-3=2
20+2=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安排了两道例题,其中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和
运用。这两道例题,我都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将新知
识转化成已掌握的口算来解决,但有个别学生仅停留在计算层面,不会用数学语
言去表达自己的思路,这也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机会不够,这是在后期教
学中要多加注意的。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3课时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增强估算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难点:正确利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七、复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40+2=6004-6=
6404-8=2004-4=
4200+6=12004-2=
(学生口答。)
八、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4】
1.阅读与理解。
师: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李叔叔骑车旅行,3天一共骑行267二米。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估计一下手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
师:这里的“估计”“大约”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估计大约骑行多少千米,不用算出准确结果。
2.分析与解答。
师:怎样列式呢?
预设:根据每天骑行的路程=总路程♦天数,所以列式为267+3。
师:“267+3”大约等于多少呢?请你们试着估一估,然后汇报交流。
预设1:267千米接近300千米。
3004-3=100(千米)
267^-3^100(千米)
预设2:267千米更接近270千米。
2704-3=90(千米)
2674-3^90(千米)
3.回顾与反思。
师:他们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对这两种估算方法进行回顾,得出: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合理
的。虽然结果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师: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多,还是比90千米少?
预设:在第二种估算方法中,我们把267千米估成了270千米,267千米
V270千米,所以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少。
师:每天骑行的路程比80千米多,还是比80千米少?
预设:如果每天骑行的路程是80千米,3天就是240千米,267千米>240
千米,所以每天骑行的路程比80千米多。
师:根据刚才的推理,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每天骑行的路程比80千米多,比90千米少。
预设2:将267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儿十数进行估算,答案更接近准确
值。
九、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2题。
(1)想一想:接近几十是什么意思?
(2)试着算一算,然后汇报交流。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3题、第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267+3=100(千米)267:3k90(千米)
II
300270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会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在估算当
中,除法的估算是很难把握的,因为除法估算不单单是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
整卜、整百数或几百几I•数就可以了,还耍考虑到能不能被除数整除,因此在理
解题意后,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
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4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对结果进行验算。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和总结的过程,发展计
算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笔算算理,掌握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八、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预设: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
师:今年的植树节,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去植树了,他们在植树的
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帮他们解决一下。
九、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1】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三年级2个班一共植树42棵,要求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怎么列式
呢?
预设:要求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就是把4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2・2。
(2)探索42+2的计算方法。
师:你会计算吗?
预设:我会口算。
40+2=20
2+2=1
20+1=21
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先分一分,再试着列竖
式算一算,然后汇报你们的过程。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将分小棒的过程和书写笔算竖式的过
程结合起来,以便帮助学生明确每一次计算结果的含义。
r...........每份分得2个十
.
21…每份分得1个一
2)42
4......分掉(2X2)个十
2•一还*)2个一
2—分掉2个一(
相一•没有利余
(3)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前两题。
(4)小结。
师:结合刚才的练习,谁来说一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
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方法?
预设: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得的商写在十位上;再用被
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得的商写在个位上。
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四年级2个班一共植树52棵,要求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怎么列式呢?
预设:要求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就是把5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2・2。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
①用小棒接一摆,分一分.
②列整式计算。
③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3)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并让学生说
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
师:上面的计算正确吗?请你们验算一下。
预设: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26X2=52,结果等于
被除数,计算正确。
(4)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后两题。
(5)小结。
师:结合刚才的练习,谁来说一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不能被
除数整除)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得的商写在十位上;再将十
位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一位数,求得的商写在个位上。
十、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题。
(1)教师指名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2题、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一、拓展运用
一根绳子长88米,将它连续对折3次后沿疔痕剪开,每段绳子长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21
验算:26
2)42
/4X2
252
____2_
0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安排了
两个例题,这两个例题的整体编排都是一样的。关于这两个例题的教学,我都是
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再利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算一算,将分小棒的过程和笔
算竖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地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仅停留在会算、会写的层面上,不会用语言去描述每一步计
算的含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课堂留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思路。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5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对结果进行验第。
2.经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发展运算
能力及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3.培养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过程】
九、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
56+7=64+4=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然后一起核对答案。
十、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3】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一名快递员2天投递了256件快递,要求平均每天投递
多少件。
师:你会列式吗?
预设:要求平均每天投递多少件,就是把25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56+2。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
(1)根据前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经脸,想一想商是几位敷。
(2)列鳖式计算并验算。
(3)组内交流:说一说一一步计算的含义•
3.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演并与学生交流算
法。
128
先分2个百,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
2)256
商应该是三位数。写在百位上。
2____1
5再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5,商2,写在十位上,
42X2=4,分掉了4个十,还余1个十。
rr余下的1个十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是16,用2去除
16
16,商8,写在个位上。
0
师:上面的计算正确吗?请你们验算一下。
预设:
128
X2
256结果等于被除数,计算正确。
十二、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指名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红红沿着一条小路来回跑了3趟,一共跑了696米。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1)想一想:“来回跑了3趟”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汇去。
3.三(1)班进行眺绳比赛,王涛4分钟跳了448下,张丽5分钟跳了655
下,谁的成绩比较好?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
128
2)256验算:128
2___X2
5-256
4
1~6
16
0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及验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出发,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
数)的计算方法,与此同时.,我注重加强说理训练,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给予
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结合竖式说出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这样不仅能促进学
生更好地理解算理、算法,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6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20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对结果进行验算。
2.经历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过程,培养归纳、概括的
能力。
3.培养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过程】
十、复习导入
2J2263)7355J9B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然后一起核对答案。
十一、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4】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学校的石榴树结了148个石榴,要平均分给6个年级。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求每个年级分得多少个,还剩几个。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预设:148・6。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
(1)和256:2对比,你发现148+6有什么不同?
(2)列竖式算一算。
(3)小组内交流算法。
3.汇报交流。
师:和256・2对比,你发现148+6有什么不同?
预设:在256+2中,2个百除以2等于1个百,够商1,而在148+6中,
1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
师: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如果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
的前两位,也就是用14个十去除以6o
师:商写在哪里?
预设:14个十除以6,够商2,2写在十位上。
师:接下来怎么算?
预设:2乘6等于12,14减12等于2。
师:余下的“2”表示多少?
预设:余下的“2”表示2个十。
师:接下来怎么办?
预设:余下的2个十和个位.匕的8合起来是28,用28除以6,够商4,4
写在个位上,还余4。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算理。)
师:结合题目,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帮助规范语言表述,如有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
加以提示。
师: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预设: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师:请你们对刚才计算的结果进行验算。
预设:
24
X6
-144
+4
―148%果等于被除数,计算正确。
4.归纳小结。
师: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预设: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
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
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6题、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农。
3.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0题。
(1)教师指名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四、拓展运用
王平和李兰用一个数作被除数,王平用这个数除以8,李兰用这个数除以60
王平除得的商是43,余数是5,李兰除得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24
算
脸24
48
X6
2
144
28+4
24
448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
算方法,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汇报交流算法的环节,我通过
追问几个关键问题,帮助学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组织学生讨论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还不错。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例5、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原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过程,发展运算能力,增强合作意
识。
3.在明确算理、掌握算法的同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难点:理
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学过程】
十一、复习导入
口算下列各题。
4X0=34+0=35-0=0X0=
0X73=04-25=0X1=92-0=
(学生口答。)
师:根据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还得原数,任何数减。还得原数。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与“0”有关的除法。
十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学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的数,都得0”的原理。
【课件出示】
。・5=口
师:哪个数和5相乘得0?
预设:0和5相乘得0。
【课件出示】
0・2=口。。&=口
师:这两题的商分别是多少?
预设1:0和2相乘得0,所以0+2=0。
预设2:0和8相乘得0,所以0+8=0。
师:根据这三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得0。
师:0能作除数吗?
预设:学生能回答出0不能作除数,但是关于为什么0不能作除数的原因
说不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5+0=口,0XD=0这两道题,帮助学生理解0
不能作除数,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之前的发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
得0o
(2)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第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白卷文科数学试卷
- 广元市2024中考数学试卷
- 河南九下期末数学试卷
- 海纳专升本二模数学试卷
- 菏泽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 函授高升专数学试卷
- 衡水中学高一数学试卷
- 海淀区初中期末数学试卷
- 广东汕头高考数学试卷
- 邯郸高考三模数学试卷
- 托管回馈活动方案
- 2025届四川内江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含详解)
- 高中生物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7月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行政处罚法培训
- 耕地保护培训课件
- 考试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学生校服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报告
- 二年级下二升三数学暑假作业(人教)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