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_第1页
2025《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_第2页
2025《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_第3页
2025《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_第4页
2025《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5《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冲刺必会300题_含详解一、单选题1.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A解析: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神经系统时刻需要血糖,低血糖时人会感到很疲倦,思路不清,甚至有可能昏迷、休克。大脑在活动时会消耗大量的糖类,而葡萄糖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成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米、面中,故平时一日三餐应吃足主食。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2.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岁。A、0-1.5B、1.5-3C、3-6D、6-12答案:A解析:自主对羞怯是1.5—3岁;主动对内疚是3—6、7岁;勤奋对自卑是6—12岁,而信任对怀疑是0—1.5岁,是信任感建立的关键期。3.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是()。A、班级情况分析B、班级工作目标的制订C、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措施D、对幼儿进行分组答案:D解析: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涉及对班级情况的全面分析、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以及安排重要工作。而对幼儿进行分组,并非计划制定阶段的内容,而是在班级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和幼儿的特点来进行的,它不属于计划本身的组成部分。4.最早将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是()A、法国的福禄贝尔B、英国的欧文C、意大利的蒙台梭利D、德国的福禄贝尔答案:D解析: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5.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提出在教学中应理解儿童、因材施教,并提出儿童的“六大解放”的教育家是()A、陈鹤琴B、杜威C、陶行知D、张雪门答案:C解析: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其中,“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相连。同时,陶行知非常注重理解儿童、因材施教,并提出了儿童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让儿童能够自由地发展。这些观点与题目中的描述完全吻合,因此正确答案是C。6.皮亚杰所划分的游戏类型是()A、机能游戏、建筑游戏、扮演游戏和规则游戏B、模仿游戏、探索游戏、尝试游戏和造型游戏C、机能性游戏、想象性游戏、接受性游戏和制作性游戏D、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答案:D解析: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儿童的游戏行为与认知发展阶段相对应。他将游戏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练习性游戏:主要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为了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的游戏。2.象征性游戏:出现在前运算阶段,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3.结构性游戏:发生在具体运算阶段,是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4.规则性游戏:主要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这四种游戏类型反映了儿童在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选项D与皮亚杰的分类相对应,是正确答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其他选项中的游戏类型分类可能基于不同的理论或研究视角,但与皮亚杰的理论并不完全一致。在理解和研究儿童游戏时,可以参考多种理论和观点,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7.儿童利用积木、积塑、泥、沙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是()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答案:B解析:结构游戏指儿童通过操作积木、泥沙等材料构造物体的活动,属于创造性游戏类型。积木、积塑等材料特点符合构建、造型的行为特征。角色游戏侧重模仿社会角色,表演游戏以文艺作品为蓝本,规则游戏强调规则约束。题干中描述的建造行为直接对应结构游戏的定义。该知识点出自学前教育理论中关于儿童游戏分类的内容。8.下列关于幼儿睡眠的说法正确的是()A、3至6岁的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平均3小时较为合理B、幼儿教师在睡觉前可以给儿童讲引起悬念的故事C、有些幼儿喜欢趴着睡觉,教师不能干预幼儿睡觉姿势的喜好D、睡眠时生长素的分泌有助于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答案:D解析:选项A:3至6岁的儿童白天睡眠时间平均2至2.5小时较为合理,故该选项错误。选项B:幼儿教师在睡觉前给儿童讲引起悬念的故事,可能会使儿童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幼儿入睡,故该选项错误。选项C:趴着睡觉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呼吸和血液循环,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故该选项错误。选项D:睡眠时生长素的分泌有助于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该选项说法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D。9.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A、感受美、欣赏美B、欣赏美、表现美C、感受美、表现美D、感受美、创作美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指出,幼儿艺术活动应注重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与创造。题干强调幼儿在表现过程中发展能力,教师作用在于激发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对应《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要求。选项C的“感受美”是审美的基础,“表现美”是艺术表达的核心,二者结合完整体现了艺术教育目标。其他选项或侧重单一环节(如A、B忽略创造),或超出幼儿阶段特点(如D的“创作美”更侧重结果)。10.幼儿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子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种思维方式为()。A、具体形象思维B、聚合式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观行动思维答案:A解析:幼儿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如果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子等具体形象来进行,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它依赖于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活动,而不是依赖于抽象的概念或逻辑。因此,选项A“具体形象思维”是正确的描述。11.在一天教学工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的方法,属于()A、反思日记B、交流讨论C、行动研究D、行动中反思答案:A解析:教师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写下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这种方法正是反思日记的典型应用。反思日记作为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回顾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促进专业成长。而其他选项如交流讨论、行动研究、行动中反思,虽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并不符合题目中描述的“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这一具体情境。12.保教人员给幼儿皮肤擦药要注意药物浓度和剂量。这是因为幼儿皮肤()。A、保护能力差B、调节体内功能差C、渗透能力强D、表面蒸发快答案:C解析:幼儿肌肤幼嫩,渗透能力强。在擦药时注意药物浓度是为了避免过量药物渗透到幼儿体内。13.领域活动中的知识是主要以表象或初级概念为基础和核心组织起来的经验层次的“前学科”体系,这段话强调了领域活动的下列哪项特点?()A、知识经验有较强的系统性B、有较强的渗透性C、强调与儿童生活的联系D、强调促进儿童素质的提高答案:C解析:领域活动中的知识主要以表象或初级概念为基础和核心,组织成经验层次的“前学科”体系。这种组织方式直接反映了领域活动与儿童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因为表象和初级概念通常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接触和理解的。通过这种方式,领域活动能够更好地贴近儿童的实际经验,使学习更加生动和有效。14.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各有特点,互不关联B、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比其他教育领域更为重要C、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D、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答案:C解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虽然各领域的教育活动目标各有特点,但它们是相互关联与渗透的,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凸显。幼儿园应当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包括艺术教育活动等其他领域,渗透科学教育,使幼儿能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接触和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因此,选项C“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是正确的表述。15.主张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答案:D解析: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16.教师用奖励小红花的方式激励幼儿,体现了评价的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诊断功能D、交际功能答案:B解析: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因为评价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评价对象的形象、荣誉、利益等,因而能够激发被评价者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追求好的评价结果,激励他们全力以赴做好有关工作,创造更大的成就。17.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美化环境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答案:D解析:抓题干中的关键词“规则”即可得到答案。18.以下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评价内容多元化B、评价的目标应是促进幼儿发展C、应使评价经常化D、以量化评价为主,适度结合质性评价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应自然伴随整个教育过程,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评价内容需关注各方面的发展,强调质性评价而非量化为主。选项D强调以量化评价为主,违背了以质性评价为核心的导向。其余选项均符合《纲要》关于评价多元化、发展性目标、常态化实施的要求。19.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原则()A、兴趣性B、时代性C、生活性D、发展性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题干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原则。20.学前儿童对营养和热能的需要,从种类上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六大类缺一不可。A、氨基酸B、水C、谷物D、胡萝卜素答案:B解析:学前儿童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21.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A、让幼儿学会服从B、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C、便于教师管理D、维持纪律答案:B解析: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持之以恒,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22.对于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磁铁”,活动目标中的认知目标设置为“知道磁铁能吸铁的科学事实”,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目标定位科学合理B、活动目标设置过于简单,不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C、活动目标设置过于复杂,不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D、活动目标不容易达到答案:B解析:磁铁的相关科学知识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大班幼儿应能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的特性。题干中的认知目标仅停留在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层面,未涉及磁铁性质、磁极相互作用等更深层次的探究内容。大班幼儿已具备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目标设置需更侧重探究过程而非简单结论。选项B指出该目标低于大班幼儿发展水平,符合指南中关于科学探究目标的进阶要求。23.下列属于肺炎症状的是()A、发烧、咳嗽、气喘B、面色苍黄、易疲倦、患儿嗜睡C、发烧、畏寒、嗓子痛D、皮肤出红斑答案:A解析: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即发烧)、咳嗽以及可能伴随的呼吸困难或气喘。这些症状是由于肺部受到感染或炎症引起的。选项A中的发烧、咳嗽、气喘均属于肺炎的常见症状。选项B中的面色苍黄、易疲倦、患儿嗜睡虽然可能在肺炎重症时出现,但并非其主要或初期症状,且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选项C中的发烧、畏寒、嗓子痛更像是上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的症状,而非肺炎。选项D中的皮肤出红斑与肺炎无直接关联,可能是其他皮肤疾病的表现。因此,根据肺炎的典型症状,选项A是正确的。24.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是指()A、B、0~2岁8.2~7岁C、7~11岁D、11~15岁答案:A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感知运动阶段是指0~2岁的幼儿心理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通过感官和动作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对物体的感知和认识。因此,选项A正确描述了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25.学前儿童皮肤薄嫩,渗透作用()。A、弱B、强C、一般D、不确定答案:B解析:学前儿童皮肤薄嫩,这一特点使得其皮肤的渗透作用相对较强。因此,一些有害物质如有机磷农药、苯、酒精等容易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甚至可能引发中毒。所以,针对学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应特别注意避免他们接触到有害物质。26.“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保护”是()的社会教育目标。A、托儿所B、幼儿园小班C、幼儿园中班D、幼儿园大班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小班的目标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保护”。而托儿所的教育目标相对较为宽泛和基础;中班和大班在此基础上会有更深入和扩展的目标要求。所以答案选B。27.()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A、科学B、艺术C、文学D、健康答案:B解析: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艺术教育可以通过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科学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文学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健康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虽然这些教育领域也都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28.儿童在特定的场面或人物面前出现无言症状是()。A、场面缄默B、全缄默C、失语症D、胆小答案:A解析:场面缄默是指儿童在特定的场面或人物面前出现无言症状,而在其他环境中言语正常。这是一种选择性缄默的表现,儿童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焦虑、恐惧或社交压力而选择不说话。29.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依靠()。A、感觉B、直觉C、感知觉D、知觉答案:C解析:婴幼儿的认识活动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感知觉是人类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方面,它们是一起发生、不可分割的。婴幼儿通过感知觉来直接获取外界事物的信息,无论是记忆、想象还是思维,都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因此,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依靠的是感知觉。30.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运用()来培养幼教师资。A、小先生制B、艺友制C、五指活动D、行为课程答案:B解析: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来探讨教学艺术便是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陶行知的艺友制教育思想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要将理论与实践并举,在“做中学”。31.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0~2岁B、3~4岁C、5~6岁D、6~10岁答案:A解析: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的第一、二年。在第一年内幼儿的身长增加20~25厘米,为出生时身长(50厘米)的50%;体重增加6~7千克,为出生时体重(3千克)的两倍。第二年幼儿的发展速度也是较快的,身长增加10厘米,体重增加2.5~3.5千克。32.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虫媒传播B、食物传播C、接触传播D、飞沫传播答案:D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排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而虫媒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一般不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答案选D。33.幼儿能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A、4岁B、5岁C、6岁D、7岁答案:B解析:幼儿的空间知觉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他们首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接着是前后方位,最后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这一发展过程从3岁开始,到5岁时,幼儿能够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因此,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的能力。34.有的幼儿反应快,容易冲动,精力旺盛,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其气质类型偏向()A、抑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答案:D解析:气质类型通常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胆汁质的幼儿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体验强烈,行为冲动且难以自我约束。题目中描述的幼儿特征,如反应快、容易冲动、精力旺盛以及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与胆汁质的气质特点相吻合。35.以下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论述错误的是()。A、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B、发展幼儿的美感C、促进幼儿纪律性的发展D、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答案:C解析:幼儿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具有多重价值。它可以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体质和身体素质;可以发展幼儿的美感,游戏中蕴含的艺术元素和审美体验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游戏中的互动和合作让幼儿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然而,幼儿游戏活动本身并不直接旨在促进幼儿纪律性的发展,纪律性更多是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规则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来逐步形成的。因此,选项C“促进幼儿纪律性的发展”是对幼儿游戏活动价值的错误论述。36.幼儿突发细菌性痢疾的表现为()。A、脓血样便B、红果酱样便C、白陶土样便D、柏油样便答案:A解析:幼儿突发细菌性痢疾时,其肠道会受到细菌感染,导致肠道黏膜炎症和溃疡,从而引起脓血样便。脓血样便是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之一。红果酱样便常见于肠套叠。白陶土样便则多见于胆道梗阻。柏油样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综上所述,答案选A。37.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答案:A解析:本题干中描述的“点红实验”测试的是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领域的著名实验是考试中常考点,比如“视崖”等。38.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学前期是指()A、1~3岁B、3~6岁C、6、7岁~11、12岁D、11、12岁~14、15岁答案:A解析: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先学前期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指的是1~3岁的儿童。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初步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39.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问题言语,另一种是()。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对话言语D、交际言语答案:B解析: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问题言语,通常表现为在遇到困难或疑惑时发出的简单、零碎的言语;另一种是游戏言语,这种言语相对完整、详细,并带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因此,正确答案是游戏言语,即选项B。40.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它们标志着内部器官,如呼吸、消化、排泄系统以及骨骼的发育。A、身高B、体重C、身高和体重D、肺活量答案:C解析: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通常通过身高和体重来衡量。这两个指标不仅反映了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还与其内部器官的发育密切相关,包括呼吸、消化、排泄系统以及骨骼等。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是幼儿生长发育的直接体现,也是评估其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身高和体重共同构成了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41.幼儿期是思维()。A、发展的最高阶段B、稳定的时期C、迅速发展的时期D、发展减缓的时期答案:C解析:幼儿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迅速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开始理解和运用简单的逻辑和概念,能够进行象征性思维和直觉思维。相比之下,选项A发展的最高阶段通常指的是成年期或更晚的阶段,在幼儿期之后;选项B稳定的时期可能更适合描述儿童在某个特定阶段的表现,但不一定是思维的发展;选项D发展减缓的时期与幼儿期的实际情况不符,幼儿期通常是思维发展较为活跃和迅速的阶段。因此,正确答案是C。这个选项准确地反映了幼儿期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的特点。42.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敏感性强,这类幼儿是()。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独立型D、中间型答案:A解析:赫尔曼·威特金的认知风格理论指出,场依存型个体倾向于依赖外部环境线索进行判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且对社会互动更敏感。题干中描述的幼儿易受外界影响、社会敏感性强,符合场依存型特征。场独立型个体则更多依赖自身内部参照,独立性较强,与题干特征相反。独立型与中间型未在威特金理论中作为典型分类。43.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是()。A、生活经验B、教师引导C、同伴引导D、家长指导答案:A解析:儿童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儿童游戏的基础和源泉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44.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A、使幼儿学到基础知识B、使幼儿学会基本技能C、保证幼儿的存活D、使幼儿学会劳动答案:C解析: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所有的青壮年每天都要为猎取食物奔波,以勉强维持部落的生存。部落没有多余的人力、财力专门花在教育儿童上,只能由妇女和年老体弱的成人在驻地周围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哺育儿童,保证他们存活下来,并向他们传授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的知识经验。因此,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45.()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A、裴斯泰洛齐B、洛克C、夸美纽斯D、卢梭答案:B解析: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脑在初始状态下就像一张没有任何痕迹或内容的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通过经验获得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后天教育和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4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A、颜色B、环境C、遗传D、物质答案:B解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是一句古语,意思是指物体被染上什么颜色,就会呈现出相应的颜色。这里用来比喻经常与优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其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人或事物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这句话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47.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社会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基础教育制度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48.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三种,以下选择项中不属于情绪状态划分的是()A、心境B、应激C、愤怒D、激情答案:C解析:情绪状态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被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有情绪色彩的状态;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则是指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而愤怒只是一种具体的情绪体验,并不属于情绪状态的划分范畴。49.()是指围绕着贴近儿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内容即主题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的活动。A、单元活动B、领域活动C、主题活动D、区域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干中的描述强调以贴近儿童生活的主题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这一概念多见于学前教育理论,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的课程整合方式。单元活动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块教学;领域活动按学科知识体系分类教学;区域活动以物理空间划分为基础设计学习环境;而主题活动通过儿童生活相关的主题,串联多领域学习内容,形成综合性活动网络。选项C符合题干定义。50.教育除使每个儿童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标准之外,还允许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让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够实现自己有特色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这是因为()。A、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的原则B、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的原则C、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答案:D解析:在教育实践中,除了要求每个儿童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基本标准外,教育还强调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有特色的发展。这一做法体现了“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该原则强调教育者应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同时重视每个儿童的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以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选项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51.幼儿()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A、3岁B、6岁C、4岁D、5岁答案:D解析: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5岁时,幼儿的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他们开始能够更准确地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这是幼儿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52.()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A、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B、良好的生活习惯C、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D、幼儿身体正常发育答案:D解析: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是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53.幼儿的手被割伤,处理办法是()。A、直接消毒伤口B、直接包扎C、止血即可D、先止血,后消毒,再包扎答案:D解析:幼儿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处理时应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54.()是指幼儿早期及父母的情感关系。A、广义的亲子关系B、狭义的亲子关系C、有差别的社会性关系D、无差别的社会性关系答案:B解析:亲子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以及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等内容。而狭义的亲子关系特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因此,正确答案为B,即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及父母的情感关系。55.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A、三角形B、圆形C、长方形D、半圆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的形状知觉的发展特点,幼儿最容易掌握的图形是圆形。形状知觉即一个人对物体几何形体的知觉。3岁幼儿已初步具备根据样本找到相同的几何图形的能力,5至6岁的幼儿根据样本找到相同的几何图形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不同的几何图形对幼儿存在不同的难度。幼儿初期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幼儿中期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幼儿晚期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幼儿能适当辨认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幼儿对于大小的辨别,其正确性也依图形的形态而异:辨别正圆、正方、等边三角形的大小时感觉比较容易;辨别椭圆、长方形、菱形、五角形的大小时感觉比较困难。对这些形状的掌握次序要记忆清楚,选择题的常考点。56.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提出()。A、教学做合一B、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C、做学教合一D、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答案:B解析:陈鹤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的观点,强调了游戏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观点体现了陈鹤琴对于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深刻理解。57.幼儿园在帮助幼儿做好学习准备方面不需要的工作有()。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B、入学前教孩子拼音、认字、做算术C、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D、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幼儿园在幼儿学习准备方面的正确工作。幼儿教育应注重培养综合能力,而非提前教授小学知识。A选项培养学习习惯、C选项培养非智力品质、D选项发展思维和基础能力,都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而B选项入学前教拼音、认字、做算术,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可能会加重幼儿负担,不利于其健康成长。58.为了实现我国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和社会积极整合多种资源发展幼儿教育,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倡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此外,()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A、中学富余教师B、小学富余教师C、中小学富余教师D、中小学在岗教师答案:C解析:国家在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时,提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2010年相关政策明确提到中小学调整富余教师编制,经培训后可补充到学前教育岗位。《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选项C涵盖中小学阶段,符合政策表述,其他选项未完整覆盖或表述不准确。59.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答案:A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60.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A、B、社区教育形式多样C、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幼儿答案:D解析: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所有人,而不仅仅是青少年及幼儿,故答案选D。61.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相结合的发展格局。A、公办与民办幼儿园B、正规与非正规幼儿园C、正规与非正规、公办与民办幼儿园D、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答案:D解析:《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题目中“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兴办为主体”体现了公办与民办的并重关系;“正规与非正规”对应不同教育形式的互补性。选项D完整涵盖这两组分类,符合政策表述。其他选项仅部分涵盖分类维度。62.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原则。A、经济性B、参与性C、开放性D、多样性答案:C解析:选C。幼儿园将自身环境与外界的家庭、社区等环境结合在一起,这体现了开放性原则。63.下列活动不属于幼儿园值日生内容的是()。A、整理玩具B、整理图书C、自己洗手、洗脸D、照料自然角.记观察日记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值日生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增强责任感。整理玩具、图书及照料自然角属于为集体服务的范畴;自己洗手、洗脸属于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属于日常常规要求,不纳入值日生职责。选项C符合这一区分。64.下列()不属于自闭症幼儿的性格特点。A、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B、不能主动及人交往A、B、行为兴趣和活动方面狭窄、刻板C、D、经常督促孩子运动答案:D解析: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简称自闭症,是一组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男性患儿居多。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能力缺陷、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常伴有感知觉、认知、智能、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督促孩子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不是自闭症幼儿的性格特点,而是家长或教育者可以采取的措施。因此,应该选择D。65.以下选项中,对活动内容评价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容的适宜性、有效性B、内容的针对性、挑战性C、内容的多元性、整合性D、内容的静止性、单一性答案:D解析:评价活动内容时,通常关注其是否适切、有效、具有挑战性及整合性。在教育学或活动设计理论中,有效的内容评价强调动态适应与多样性,如《课程与教学论》指出,活动内容需具备发展性、灵活性和综合性。选项D中的“静止性”与“单一性”违背这些原则,属于评价中的负面特质,不符合有效活动内容的标准。其余选项均涉及积极评价维度。66.以认识空间图形为例,小、中班幼儿以认识平面图形为主,大班幼儿可以学习认识几何体,这反映的是数学教育内容的()。A、科学性B、启蒙性C、系统性D、适时性答案:C解析:数学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强调在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重点和难度,逐步深入,形成系统。以小、中班和大班幼儿认识空间图形为例,小、中班幼儿主要以认识平面图形为主,而大班幼儿则可以开始学习认识几何体。这种逐步深入的教育内容安排,正是数学教育内容系统性的体现。67.班杜拉提出的认知理论是()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C、社会认知理论D、认知结构理论答案:C解析:班杜拉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他提出的认知理论被称为社会认知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观察、模仿和反思等社会互动过程来学习和构建知识。因此,选项C“社会认知理论”是正确答案。68.“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答案:A解析:“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这一观点出自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指出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本质属性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A选项“社会性”指的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时所具有的属性,这包括人的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都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这与题目中的观点相符合。B选项“自然性”是指人作为生物体所具有的本能、生理需求等自然属性,这与题目中强调的社会关系不直接相关。C选项“共同性”通常指人类共有的特征或属性,虽然人在社会关系中有共同之处,但这一选项没有直接体现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D选项“差异性”指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虽然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确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是题目观点所强调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社会性”,它准确反映了题目中观点的核心内容。69.皮疹呈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A、麻疹B、水痘C、手足口D、猩红热答案:B解析:水痘的皮疹分布特点为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和四肢较少,手掌和脚掌更少。这与题目描述的皮疹分布特点相符合。而其他选项的疾病皮疹分布特点与题目描述不符,如麻疹是先从耳后、颈部开始然后遍及全身;手足口病特征为手、足、口出现水疱;猩红热则是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因此,正确答案是B。70.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和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方法是()A、讨论法B、语言法C、演示法D、体验法答案:C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教师出示实物和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正符合演示法的特点,所以答案是C。而讨论法强调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语言法侧重于通过语言进行教学;体验法注重学生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均与题干描述不符。71.“认识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答案:A解析:“认识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着重于理解人在社会中的多维度关联与互动。它突显了人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更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具有与社会其他成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属性。这种属性即人的社会性,它涵盖了人在社会中的互动、关系、角色等多个方面。因此,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与选项A相符。72.幼儿教师了解儿童最好的信息来源是()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答案:C解析:幼儿教师了解儿童最好的信息来源是家长。家长是儿童最亲近的人,他们对儿童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最为了解。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幼儿教师可以获得关于儿童的详细信息,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需求和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依据。相比之下,同龄人、社区人士和教养员对儿童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同龄人虽然与儿童年龄相仿,但他们可能对儿童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方面了解有限;社区人士对儿童的了解可能更加表面和间接;教养员虽然在工作中与儿童有接触,但他们的了解可能更多地局限于儿童在幼儿园或学校的表现。因此,家长是幼儿教师了解儿童最好的信息来源。7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其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又包括三部分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纲要》中“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的是()。A、教育目标B、内容与要求C、指导要点D、组织与实施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划分为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三个子项。其中,“组织与实施”是《纲要》全文的独立组成部分,而非“教育内容与要求”下的内容。选项D对应《纲要》第三部分标题,其余选项均属于第二部分内容。7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强调()。A、做是中心B、学是中心C、教与学是中心D、教是中必答案:A解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并强调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主张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使学习者能够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和创造力。75.关于幼儿园活动过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动过渡是幼儿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之间的转换活动B、活动过渡可以让幼儿得到休息和调整,不需要教师的组织和计划C、活动过渡可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D、活动过渡可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使生活环节转换自然有序答案:B解析:幼儿园的活动过渡包括饮水、如厕、盥洗等内容。活动过渡可以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让幼儿得到休息和调整,但这种活动不能是无组织、无计划的,而是需要教师的组织和计划。76.幼儿园的()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A、智育B、美育C、体育D、品德教育答案:D解析: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社会领域的教育有这样的表述: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这与题干的“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所以本题表达的是社会教育的内涵,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的品德教育可以选。77.关于“单一活动”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幼儿园“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由教育活动设计者设计,强调单一概念和技能的教学B、以教师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难以发挥C、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D、教育活动设计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的各学科目标答案:C解析:幼儿园“单一科目”教学活动是由教育活动设计者设计的,它侧重于单一概念和技能的教学,设计者主要关注的是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的各学科目标。这种设计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预先设定的活动很难完全适合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因此难以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78.通过()可以使教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A、家长学校B、开放日制度C、家访D、家长会答案:C解析:家访是教师主动走进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以及家长的期望,同时,也能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选项A“家长学校”主要是为家长提供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场所,虽然有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但不如家访来得直接和深入。选项B“开放日制度”是学校定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一种方式,虽然能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但更多的是侧重于学校层面的交流,而非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个人交流。选项D“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集体交流的平台,虽然能集中解决一些共性问题,但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交流。因此,通过家访可以使教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正确答案是C。79.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A、观察法B、作品分析法C、档案袋评价法D、实验法答案:B解析:"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是作品分析法的特点之一,题干中教师对幼儿评价以"幼儿的图画"为依据,正是作品分析法特点的体现。80.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A、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两年教育B、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C、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D、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答案:C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因此,正确答案是C。81.鹏鹏是个胖嘟嘟的小孩,他妈妈总是怕他在幼儿园吃不饱。老师在与鹏鹏妈妈交流时,要特别注意提到如下几项内容,除了()A、食物烹调以清蒸、水煮为主B、孩子不吃饭时,强迫喂饭C、孩子主动锻炼时,要给予鼓励D、经常督促孩子运动答案:B解析:在老师与鹏鹏妈妈交流时,提到的内容应当有助于改善鹏鹏的饮食和健康状况。清蒸、水煮的烹调方式有利于健康,适合幼儿;鼓励孩子主动锻炼和经常督促孩子运动,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活动水平和促进健康成长。而强迫孩子吃饭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厌食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饮食习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是不建议的做法。82.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的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这种教育评价是()。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答案:A解析: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然后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这种评价方式关注的是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而不是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或差异。因此,题目中描述的教育评价方式属于绝对评价。83.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A、阅读训练B、书面言语的学习C、口语的学习D、识字学习答案:C解析: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语的学习。84.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订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今后的教育教学。这说明幼儿园课程评价具有()作用。A、鉴定B、诊断C、改进D、导向答案:B解析:本题干所述说明幼儿园课程评价具有诊断作用。85.某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A、因材施教原则B、直观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答案:A解析: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和指导,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选A、。86.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0~2岁B、3~4岁C、5~6岁D、6~10岁答案:A解析: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0-2岁是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体各系统都在快速发育,身高和体重的增长也最为明显。3-4岁、5-6岁和6-10岁的幼儿身高和体重也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87.“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是属于()的目标。A、健康领域B、社会领域C、语言领域D、生活领域答案:A解析:本题干中的目标强调安全保健常识和自我保护,与健康领域直接相关。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包含身心状况、动作发展及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其中明确提到“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选项A健康领域契合题干中安全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核心内容,而其他选项未直接涵盖此类目标。88.儿童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儿童()的水平。A、运用材料B、建构形式发展C、社会性发展D、行为发展答案:C解析: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同伴等互动交往有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89.“精力过剩论”的代表人物是()。A、维果斯基B、斯宾塞C、皮亚杰D、格罗斯答案:B解析:“精力过剩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他提出,游戏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即游戏是对剩余精力的发泄。这一理论解释了游戏的一种可能动机,即生物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会有过剩的精力需要释放,而游戏便是一种自然的、无目的的消耗这些精力的方式。90.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答案:D解析: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是思维。幼儿思维是以婴儿阶段的思维为基础,在新的生活环境下,以言语发展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具有形象性以及进行抽象思维的可能性。91.幼儿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感、兴趣等,个性初具雏形的时间是()A、3~4岁B、4~5岁C、5~6岁D、6岁以后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幼儿个性发展阶段的了解。幼儿发展过程中,5-6岁时,其心理和认知能力有了一定发展,开始形成较稳定的态度、情感和兴趣,个性也初具雏形。A选项3-4岁幼儿各方面还在初步发展;B选项4-5岁仍在积累;D选项6岁以后个性已基本形成。所以答案是C选项5-6岁。92.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厘米。A、300B、270C、210D、240答案:C解析:视敏度描述的是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根据儿童视力发展的一般规律,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210厘米,这一数据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5—6岁达到270厘米,6—7岁则为300厘米。因此,针对4—5岁幼儿,其视敏度的平均距离是210厘米。93.对于活动目标“能跳过15厘米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A、活动目标没有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B、活动目标具体C、活动目标涉及行为条件D、活动目标主体不一致答案:A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育活动目标应体现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题干中的目标“跳过15厘米”以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幼儿,未根据不同发展水平设置弹性目标。选项B错误,因“具体”并非题干问题核心;选项C错误,目标未附加行为条件;选项D错误,目标主体明确为幼儿。答案A正确,因目标未体现个体适应性。94.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普及口腔卫生及龋齿预防知识刻不容缓。卫生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发起,将每年()定为“全国爱牙日”,以唤起各部门对儿童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视。A、3月22日B、9月20日C、10月15日D、6月5日答案:B解析:我国为了唤起各部门对儿童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视,特定将每年的9月20日设定为“全国爱牙日”。95.在幼儿自主表演游戏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现象是()。A、想象B、性格C、感觉D、知觉答案:A解析:幼儿的自主表演是幼儿随着自己的意愿自主的发挥想象进行表演。96.()是按儿童学习领域划分学前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类型,它是把学科体系改造为儿童的经验体系,使之既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又不失系统性。A、单元活动B、领域活动C、主题活动D、区域活动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学前教育课程类型的划分依据。领域活动以儿童发展的不同领域(如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框架,将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合幼儿经验的学习内容,既保持系统性又贴近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采用五大领域划分幼儿园教育内容。单元活动和主题活动侧重主题整合,区域活动强调空间环境设置,均不符合学科体系转化为经验体系这一核心特征。97.表明患儿病情较轻的症状是()A、呼吸不规则,时快时慢B、脉搏细而快C、两眼瞳孔大小不同D、脸色红润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呼吸不规则、脉搏细而快以及两眼瞳孔大小不同都可能是患儿病情严重的症状。而脸色红润通常表示患儿的血液循环良好,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病情可能较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仅凭脸色红润这一个症状并不能完全确定患儿的病情轻重,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呼吸、脉搏、体温、意识状态等。因此,正确答案是D。98.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答案:D解析: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99.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是()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答案:D解析:在家园联系中,即家庭与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各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A.咨询活动:这通常是一种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活动,家长可以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政策、教育方法和孩子的在校情况。但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快捷、最灵活的,因为它往往需要提前安排和准备。B.家长委员会:这是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用于促进家校合作,协调家校关系。虽然它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运作通常涉及多个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因此也不是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C.家长学校:这主要是为家长提供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场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教育。虽然这对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很有帮助,但同样不是最快捷、最灵活的联系方式。D.电话联系:电话联系具有即时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随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家长也可以及时反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问题。因此,它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即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100.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可以称为()。A、原始的情绪反应B、基本的情绪反应C、混合的情绪反应D、高级的情绪反应答案:A解析: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题干中新生儿的表现,如哭、安静、四肢划动等,都属于原始的情绪反应。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基本情绪反应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遗传的情绪反应,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高级情绪反应则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与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密切相关。综上,答案为A。101.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来看。A、教学活动中B、幼儿园小范围C、课堂小范围D、学校答案:B解析:首先,题目询问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相互关系的看法范围。接下来分析每个选项:选项A的教学活动中,这只是幼儿与教师互动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涵盖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选项C的课堂小范围与选项A类似,也过于局限;选项D的学校则范围过大,没有具体指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选项B的幼儿园小范围,既包括了教学活动,又更具体地指出了幼儿与教师在幼儿园这个特定环境中的相互关系,更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102.在大班下学期幼儿园可以()。A、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B、布置小学化,不设游戏区角C、采取小学作息制度,一天上6节课D、布置至少2个小时的家庭作业答案:A解析:A项做法可以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B、C、D三项的做法过于小学化,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10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A、知识取向B、情感态度取向C、能力取向D、技能取向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104.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套发展儿童感官的教学材料的幼儿教育家是()A、柏拉图B、蒙台梭利C、卢梭D、夸美纽斯答案:B解析: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教具,如用以辨别物体形状、大小、高低、长短的镶嵌板,辨别声音、音色的音筒,辨别味道、气味的瓶子,练习小肌肉活动的纽扣板等。105.广义的学前教育是面向0—6、7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可具体分为()。A、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7岁的幼儿教育B、0—3岁的托儿所教育和3—6、7岁的幼儿园教育C、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7岁的幼儿园教育D、0—3岁的托儿所教育和3—6、7岁的幼儿教育答案:A解析:广义的学前教育是针对0—6、7岁儿童的教育阶段。根据教育阶段的划分,0—3岁通常被称为早期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包括托儿所教育以及各类早教指导;而3—6、7岁则被称为幼儿教育,除了常见的幼儿园教育外,还可能涵盖社会上的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因此,广义的学前教育具体分为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7岁的幼儿教育。106.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A、5B、6C、7D、8答案:C解析: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7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与此同时,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为建立各种条件反射提供了生理基础。107.班级活动室一般要求人均面积不能低于()平方米,即总面积不能低于50平方米。A、2B、3C、1.5D、2.5答案:A解析:班级活动室的设计需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确保每位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根据相关规定或常规设计标准,班级活动室的人均面积一般不能低于2平方米,同时,为了保证整体的活动空间,总面积也不能低于50平方米。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学生在班级活动室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各种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108.孩子从楼梯上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出现什么后果?()A、视网膜脱落B、脱臼C、髋骨移位D、头晕答案:C解析:幼儿应避免从高处向坚硬的地面上跳,以免造成坐骨、髋骨发生移位。109.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答案:B解析: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110.学前儿童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慢,如新生儿出血需要8—10分钟才能凝固,幼儿需要()分钟。A、3—4B、4—6C、6—7D、7—9答案:B解析:新生儿的血液凝固时间相对较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血液凝固能力会逐渐增强。通常情况下,幼儿的血液凝固时间较新生儿有所缩短。所以,答案为B。111.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强调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应当力求做到()。A、儿童化、教育化、绿化和美化B、年轻化、知识化、绿化和美化C、儿童化、知识化、绿化和美化D、年轻化、教育化、绿化和美化二、材料分析题答案:A解析: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需在安全卫生基础上,兼顾儿童发展特点与教育功能。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学前教育指导文件,环境应具备适宜性、教育性和审美性。选项A中“儿童化”对应幼儿身心特点,“教育化”强调环境的隐性课程作用,“绿化”“美化”关注自然环境与视觉审美。选项B、C、D中的“年轻化”“知识化”等表述偏离学前教育环境创设的核心要素,未准确体现幼儿环境的特性及功能定位。112.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A、精神环境B、室内环境C、户外环境D、心理环境答案:A解析:广义的游戏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选项D心理环境是和空间环境相对应来划分的。选项B室内环境和选项C户外环境都属于空间环境。故正确答案选择A。113.幼儿园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有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A、晨间谈话B、早期阅读C、睡前故事D、日常活动答案:B解析:幼儿园基本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通常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和早期阅读。谈话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讲述活动则着重培养幼儿的叙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听说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提高幼儿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文学活动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美感;早期阅读则帮助幼儿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A选项晨间谈话是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环节,虽然也涉及语言交流,但不是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C选项睡前故事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放松心情,进入睡眠状态,并非以语言教育为主要目的。D选项日常活动涵盖了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但不一定具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因此,正确答案是B。114.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辨明是非真伪,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是()。A、谈话法B、讨论法C、讲解法D、演示法答案:A解析:谈话法的定义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辨明是非真伪,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因此选择A。115.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A、《理想国》B、《爱弥儿》C、《大教学论》D、《林哈德与葛笃德》答案:B解析:《爱弥儿》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本书是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116.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答案:D解析:在运用讨论法时,教师应提供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的不对,也不应该立即打断,因为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117.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A、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B、书写自己的名字C、养成正确的写画姿势D、学习书写常见汉字答案: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阅读与书写准备”部分指出,4~5岁儿童的目标是:(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5~6岁儿童的目标是:(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2)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3)写画时姿势正确。学习书写常见的汉字并不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118.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成立于()。A、1837年B、1838年C、1839年D、1836年答案:A解析: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创立的。他的教育理念强调游戏和活动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将幼儿园视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福禄贝尔的幼儿园模式对全球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基石之一。因此,答案是选项A。119.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A、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B、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C、培养幼儿的主动性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答案:B解析:幼儿入学后作业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但由于幼儿园时期幼儿所需完成的任务性东西不多,他们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题中反映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为避免这种问题,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是在大班阶段,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120.通过注射丙种球蛋白使儿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属于()A、自然自动免疫B、人工自动免疫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丙种球蛋白是一种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预防麻疹和传染性肝炎。若通过注射丙种球蛋白使儿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方式属于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其特点是效应快,不需经过潜伏期,一经输入,立即可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通常为2~3周,故需重复注射才能保持免疫力。自然自动免疫和人工自动免疫则是通过接种疫苗或类毒素,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与本题描述不符。自然被动免疫则是母体通过胎盘或乳汁传给新生儿的抗体获得的免疫,同样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D,人工被动免疫。121.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岁。A、0—1B、1.5—3C、3—6、7D、6—12答案:A解析: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面临特定的心理社会危机。基本信任感对应婴儿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埃里克森在《儿童期与社会》中提出,婴儿期(约0-1.5岁)通过母亲或主要照料者的抚育形成对世界的信任感。选项A(0—1)与此阶段吻合,选项B(1.5—3)对应自主性对羞怯阶段,选项C(3—6、7)对应主动性对内疚阶段,选项D(6—12)对应勤奋对自卑阶段。122.在陈鹤琴实验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教育结构是(),该种教育结构在五大领域的基础上,将课程的教育内容扩大到幼儿生活的多种环境,每个单元都以社会为中心,每一个方面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活动,将幼儿一日生活的全部要素都能包含其中。A、单元教育课程B、综合教育课程C、领域教育课程D、主题教育课程答案:A解析: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中,单元教学法是其核心方法之一,强调以幼儿生活经验和社会自然现象为中心组织课程。题干描述的教育结构特征与之高度契合,尤其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单元组织形式。此教育模式来源于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体系,后发展为单元教育课程,其特点是将课程内容按生活单元划分,整合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言五大领域。《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1952年)明确提到单元课程模式对幼儿生活要素的全面覆盖。选项B强调跨领域整合但缺乏单元结构特征,选项C侧重分科领域,选项D突出主题而非社会中心单元。题干关键信息指向单元组织结构,对应选项A。123.“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答案: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这两句话意在强调评价时的基准,属于相对评价。124.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反映了幼儿的()A、情感发展社会认知B、C、感觉发展D、个性发展答案:D解析: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幼儿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而选项A情感发展主要涉及幼儿情绪的表达和管理;选项B社会认知侧重于幼儿对社会规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理解;选项C感觉发展则主要关注幼儿的感官知觉和体验。因此,选项D个性发展更符合题意。125.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弹琴,孩子们可以按音乐节奏学唱歌。儿童的这种心理过程是()。A、注意的集中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答案:A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儿童按音乐节奏学唱歌体现了他们在音乐学习中集中注意力。选项B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选项C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选项D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和活动。儿童按音乐节奏学唱歌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他们对音乐的集中注意,而不是注意的范围、转移或分配,因此答案是选项A。126.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A、游戏言语B、问题言语C、对话言语D、连贯言语答案:B解析: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如军军在拼图时的言语,属于问题言语。问题言语的特点是比较简短、零碎,通常是在儿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出现。而游戏言语是在游戏中出现的,较为轻松愉快;对话言语是与他人交流时的言语;连贯言语则是有逻辑、有组织的完整表述。军军的自言自语是为了解决拼图中的问题,所以答案是B选项。127.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感觉经验,即已形成的()进行想象的,因此,想象是客观的反映。A、感觉B、知觉C、表象D、记忆答案:C解析:想象以表象为基础。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故本题选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