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文言实词90个
1、爱
褒义一对人:爰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喜爱、爰护)
对物: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喜欢)
贬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爰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吝惜)
2、倍
本字一名词: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倍
数)
副词:每逢佳节倍思亲。(更加)
通假: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违背)
3、备
动词一: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防备)
动词二: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具备)
形容词: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详尽)
4、比
本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靠近)
抽象一: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比较)
抽象二: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等到)
5、鄙
本义: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
引申一古义一: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地位低下)
古义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浅陋)
意动:鄙其为人。(轻视)
6、兵
古义: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今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7、病
名词: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疾病)
动词: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担心,忧虑)
形容词: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8、察
动词一具体:徐而察之。《石钟山记》(观察)
抽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考察)
形容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9、曾
本字一: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本字二: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竟然,简直)
通假:曾益其所不能。《愚公移山》(通"增"增加)
10、诚
名词: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真诚、
真心)
副词: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确实)
连词: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
11、除
常用一本义:洒扫庭除。(台阶)
引申: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修治、整理)
特殊: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任
命官职)
12、辞
基本义: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别)
联想一: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
联想二: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言辞)
联想三: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托
辞)
联想四: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计较)
13、从
本字一实词一具体一字形: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随)
使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使……跟从)
抽象: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听从)
虚词: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介词,由)
通假: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通"纵"缔结盟
约)
14、殆
实词: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危险)
虚词一: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几乎,近乎)
虚词二: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大概,恐怕)
15、当
动词一本义: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两者相抵)
引申一:当窗理云鬓。《木兰辞》(对着,向着)
引申二: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
介词: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方,值)
副词: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应当)
16、道
常用一中性一具体一名词: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路)
动词: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
抽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方法、道理)
褒义:倍道而妄行。(道义)
特殊: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说)
17、得
具体: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获得)
抽象一: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具备)
抽象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能够)
抽象三: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应该)
18、度
字音一一名词--具体:用之无度(限度)
抽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制度)
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越过)
字音二: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衡量)
19、非
副词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并未)
副词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不是)
形容词: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错误的)
名词: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过错)
20、复
具体: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恢复)
抽象: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又)
21、负
本义: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依仗)
引申一: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用背驮东西)
贬义: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违背、背弃)
引申二--具体: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覆盖)
抽象:而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淮南子•主术》(担负)
贬义: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蒙受、遭受)
22、盖
实词一名词: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覆盖物)
动词一具体: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覆盖)
抽象:力拔山兮气盖世。(超过)
虚词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大概)
虚词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大概
因为)
虚词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句首语气词,无义)
23、故
名词一客观: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
主观: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交情)
形容词:豫章故郡。《滕王阁序》(过去的)
连词: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因此)
副词: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
24、顾
本义:顾野有麦场。《狼》(回头看)
引申一: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看见)
引申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拜访)
引申三: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列传》(顾及,眷念)
25、固
形容词一指物: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
颛臾》(坚固)
指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
动词一对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使……坚固)
对己:君子固穷。(坚守)
副词一具体:蔺相如固止之。(坚决)
抽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本来)
26、归
常用一具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回家)
抽象:寡人闻古之贤人,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就下也。《勾践灭吴》
(归附)
特殊: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女
子出嫁)
27、国
今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国家)
古义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古义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岳阳楼
记》(国都)
古义三: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地域,乡土)
28、过
本义: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
引申一动词: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逍遥游》(超过)
引申一对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过错)
对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责备)
形容词: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过分)
名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过错)
29、故
形容词:豫章故郡。《滕王阁序》(过去的)
引申一指人: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交情)
引申一指物: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原样)
名词: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
连词: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因此)
副词: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
30、恨
今义: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
古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遗憾)
31、患
名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忧患)
动词: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屈原列传》(担忧)
32、或
今义: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许)
古义一代词: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的人)
副词: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时)
33、疾
名词: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疾病)
动词: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讨厌,
憎恨)
贬义:庞渭恐其贤于己,疾之。(嫉妒)
形容词一常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速)
特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宏大)
34、及
动词一具体: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赶得上)
抽象: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比得上)
介词: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促织》(等到)
连词: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和)
35、假
古为今用(假借):开仓J1,假贫民。(借)
36、间
字音一: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中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字音二一动词: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副词: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
37、见
本字一动词一对物:吾未见其明也。《师说》(看到)
对人: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拜见,参见)
被动: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期。《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代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放在动词前,相
当于"我")
通假:才美不外见。《马说》(同"现",显露)
38、解
具体一自动: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他动:庖丁为文惠王解牛。《庖丁解牛》(剖开)
抽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解答)
39、就
本义:持就火炀之。《活板》(靠近)
引申一: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就任,赴任)
引申二:瞬息可就。《活板》(完成)
40、举
动词一本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举起)
引申一: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举荐)
引申二: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攻占)
形容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全、尽)
41、绝
本义: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
引申一: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
引申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引申三: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引申四:以为妙绝。《口技》(极,最)
42、堪
具体: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忍受)
抽象: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可以)
43、克
本义一具体: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攻克)
抽象: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能)
引申:克己奉公。(克制)
44、弥
古为今用(欲盖弥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越,更
加)
古为今用(弥天大谎):舸舰弥津。《滕王阁序》(满,遍)
45、莫
本字一副词一: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赤壁之战》(不,不
要)
副词二: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没有)
代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没有谁)
通假: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同"暮")
46、期
名词: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期限)
形容词: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整
年)
动词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序》(至,及)
动词二: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期望)
47、迁
古为今用(变迁):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序》(改变)
古为今用(升迁):帝素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
令。《张衡传》(升职)
古为今用(迁徙):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放逐)
48、请
本义: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请求)
引申一: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允许我)
引申二:乃置酒请之。(邀请)
49、穷
具体: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困难)
引申: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不得志)
抽象: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逍遥游》(尽)
使动: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使……穷尽)
50、去
动词一对己: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离开)
对人: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除掉,去掉)
名词:西蜀之去南海。《为学》(距离)
51、却
动词: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退却)
使动: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使……退却,击退)
特殊: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副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还,再)
连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反而)
52、如
动词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比得上)
动词二: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像)
动词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到……去)
连词: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果)
词尾:突如其来。(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53、善
名词: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善事,好事)
形容词:溶激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好的)
动词: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擅长,善于)
54、少
字音一一具体: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不多)
意动: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秋水》(小看)
抽象一: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稍微)
抽象二: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不久)
字音二: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年轻)
55、涉
本义: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引申: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赤壁之战》
(至,到)
56、胜
动词: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胜过,超过)
引申一:其(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六国论》
(战胜)
引申二: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禁得住)
形容词: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副词: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尽,完)
57、识
字音一一对物: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知道)
对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
字音二:因笑谓迈日: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记得)
58、适
动词一本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到……去)
引申一: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出嫁)
引申二:少无适俗韵,性本爰丘山。《归去来兮辞》(顺应,顺从)
引申三: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享有)
副词:而适类于予。《愚溪诗序》(恰好)
59、书
名词一古义:报任安书。《报任安书》(书信)
今义:黄生借书说。(书籍)
动词:乃丹书帛日"陈胜王"。《陈涉世家》(写)
60、属
本字一名词: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类)
动词: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归属,隶属)
引申一: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连接)
引申二: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跟随)
通假: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赤壁赋》(通"嘱")
61、数
字音一一名词: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数
量,数目)
引申: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气数,命运)
字音二一动词: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信陵
君窃符救赵》(计算)
字音三一副词: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多次,
屡次)
61、数
字音一一名词: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数
量,数目)
引申: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气数,命运)
字音二一动词: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信陵
君窃符救赵》(计算)
字音三一副词: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多次,
屡次)
62、率
具体:率疲弊之卒。《过秦论》(率领)
抽象: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全部,一概)
63、私
形容词: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个人)
动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偏私)
副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门宴》(暗中,私下)
64、素
名词: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白色的生绢)
形容词: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质朴,不加装饰)
副词:吴广素爰人。《陈涉世家》(平素)
65、徒
名词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同伴)
引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门人,弟子)
名词二: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服劳役的人)
副词一: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只是)
副词二: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白白地)
66、亡
基本义: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
使动: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使……灭亡)
古义: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逃走)
通假: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
67、望
动词一具体:望之不似人君。《孟子见梁襄王》(远远地看)
抽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
名词: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名望,
声望)
68、恶
字音一一名词: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坏)
字音二一动词: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报任安书》(厌恶)
字音三一副词:卒然问日:"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怎
么)
69、微
形容词: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微小的)
贬义一: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低微)
贬义二: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祭十二郎文》(差)
副词: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核舟记》(稍微)
否定词: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
70、相
字音一一名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相貌)
动词一:伯乐相马。(观察)
动词二:吉人自有天相。(帮助)
字音二一双向:卒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齐,彼此)
单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用在动词前,表动作的另一方)
71、谢
本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道歉,请罪)
引申一: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谢绝)
引申二: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告辞)
72、信
名词一主观:失信于人。(诚信)
客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实情)
动词一对人: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信任)
对己: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守信用)
副词一正义: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确)
反义: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随便)
73、兴
动词一本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产生)
引申: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发动)
使动: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屈原列传》(使……兴盛)
名词: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兴致)
形容词: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兴盛)
74、行
动词一对己: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行走)
对事: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践行)
名词一具体: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行为)
抽象: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劝学》(品行)
副词: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将要)
75、幸
形容词: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幸
运)
动词: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宠幸)
副词: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幸亏,幸而)
76、修
形容词:路漫漫其修远兮。《离骚》(长)
引申: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高)
动词: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修理)
引申: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修养、陶冶)
77、许
动词:杂然相许。《愚公移山》(同意)
名词: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代词:问渠那得清如许(这,这样)
78、要
本字一形容词: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重要)
动词: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总括,概括)
通假: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通"邀")
79、遗
字音一一动词:秦无亡矢遗镶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遗失)
形容词: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留下的)
字音二: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给予、
赠送)
80、易
动词一本义:但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交换)
引申: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
人墓碑记》(改变)
形容词: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容易)
意动: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瞧不起)
81、阴
本义一名词:毅请闻之,女日:"洞庭之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材料供应合作合同
- 2025企业劳动派遣合同范本
- 2025塔吊租赁和维护的合同书
- 2025建筑外墙仿石漆施工合同 安全施工协议
- 2025适宜用于商业注册的办公室租赁合同
- 土建工程施工合同补充协议
- 装饰画制作合同范本
- 起重机转让合同范本
- 宠物美容洗澡协议书
- 共享商圈协议书范本
- 《肌力训练》课件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招标投标法培训课件
- GLB-2防孤岛保护装置试验报告
- 中铁员工内退管理办法
- 皮肤科玫瑰痤疮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日语复习:日语形容词用法专项课件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课件)
-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 2023年国家药监局直属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