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生物分类突破赢高考13
1.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
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填中间产物),
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过一过程可用(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刊遇淀
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
闭的主要原因是O
第三步:用函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
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蔡
基乙二胺偶联成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鼠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
是。
答案(1)糊精碘液(或KI-L溶液)酵母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使瓶内压力
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醋酸醋杆需要消耗乳酸(或有机酸)(光电)比色紫红作为对
照
解析(1)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酹(淀粉能必须冷却后加入,因为酶的催化活性
受温度的影响),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淀粉前催化作用下,分解成糊精(主要含麦芽糖
等),这一过程中可用碘液(或K1-I2溶液)来检测反应的情况。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
的过程中产生C0?,随反应的进行发醉瓶中C0?逐渐增多,瓶内压力升高,可能引起破裂,所
以不要完全密闭。醋酸杆的是好氧型细菌,在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的过程中消耗氧气。(2)泡菜
发酵过程离不开乳酸菌,其产生的酸主要是乳酸和少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
0.5g时就会引起人中毒,必须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其测定方法可用比色法。
2.在睥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处理的麦芽汁
充氧,接种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茵繁殖速度上升,产生白色泡沫,溶
解氧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
增多。当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请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1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0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
(4)请写出麦芽糖一葡萄糖一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设为麦芽糖,其相对分了•质量为342)有98.5%(质量分数)形成
了酒精(相对分子质量为46.0)和其他发酵产物。现有503t麦芽汁,其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
为8.00%,发酵后最多能生产酒精浓度3.2%(质量分数)的啤酒多少吨?
答案(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2)出芽生殖(3)酵母菌自身的生长
和繁殖⑷G此2。“十乩0他化则2cM2(X,十能量:CM2O6他化则2aH2H+2CO-能量(5)GHQ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0,1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mol葡萄糖,1mol葡萄糖发醉生成2mol
酒精,所以1mol麦芽糖发酵产生4mol的酒精。据题意得啤酒的产量:
46.0X41,、
500X8.00%X98.5%XX-——=662(t)。
jqqu.UJ乙
解析本题主要体现知识的应用,也就是通过发酵工程,获得人们需要的产品一一鲜啤
酒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对于发酵的实际操作来讲,首先要选育性状优良的菌种,微生物群体
生长的对数期常作为生产选用菌种的最佳时机,因为处7此时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个体的
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接着进行扩大培养,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快速增殖,同时需要消
耗能量。随之再进行接种和发酵过程,最后对产品进行分离提纯。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一般为
出芽生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它在有氯和无氧条件下,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生长和
繁殖,如在白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具发酵产物自然不同。
发酵过程为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在此阶段,除了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目、产
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以外,还需要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液成分,以满足菌种的营养需要。
同时还应严格控制温度、P1、溶氧等发酵条件,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
3.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桔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预处理、水解「卡》|发•I、丽业主I
I玉米秸秆I—|糖液|—T酒精|
(D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
基中的碳源为。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醵首先要检测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
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答案(1)纤维素(酶)(2)B、E(3)选择培养基纤维素(4)酶的活力(活性)固定
化酶(固定化细胞)(5)酵母菌无氧(密闭、密封)
解析(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可使其水解为葡萄糖。(2)纤维素酶
在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和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体内存在。(3)分离微生物的培养
基为选择培养基,由于这些微生物体内具有纤维素酶,因此其碳源为纤维素。(4)提取出来的
酶在使用前,要先检测酶的活性。为了使酶能够反复利月,应解决酶与酶促反应产物分离的
问题,常采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5)糖液发酵产生酒精时•,需要用酵母菌,酒精发
酵必须在无氟条件下。
4.某酒厂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用酵母菌生产酒精度数不低于12度的米酒,其主要工艺流
程为:糖化一发酵一后加工(勾兑、贮运)。发酵过程主要是在5nf的发酵罐中进行,其主要工
艺为:原料一接种菌种一充气培养一密封发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糖化阶段主要包括蒸煮大米和加入“糖化酶”等.“糖化酶”使(大米中)淀粉发生的
主要变化是o
(2)在发酵工艺中,接种菌种常加尿素或其他肥料,其目的是
(3)在图中,用曲线表示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情况。
°通气培养繇H培养
(4)在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的反应式为
答案(1)淀粉迷黄型麦芽糖麦与邂的前萄糖
⑵供给酵母菌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氮源和无机盐
(3)如图
种
籽
数
出
o通气培养密封培寿
⑷GH2O6+6O2+6H26coe+12HO
CM。"’2C」h0H(酒精)+2C02
解析(见答案)
5.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易于消化。请回答
有关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什么?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
(2)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与此有关的物质变化有哪些?
参与这些物质变化的陋有哪些?
(3)有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需加盐腌制,那么用盐腌制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要控制盐的用量
呢?
(4)在腐乳的制作中,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请问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何应
控制在12%左右?
(5)豆腐乳的品种很多,风味各异,你知道红方腐乳、糟方腐乳和青方腐乳在辅料上有何
区别吗?
答案(1)毛霉。毛霉有成形的细胞核。
(2)蛋白质f多肽一筑基酸;脂肪一甘油、脂肪酸。蛋白酶、脂肪酶。
(3)用盐腌制的目的:①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②加盐可以析出
豆腐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③有调味作用。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
响腐乳的口味。
(4)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5)红方腐乳因加入红曲而呈深红色;糟方腐乳加入酒糟而糟香扑鼻;青方腐乳不加辅料,
用豆腐本身渗出的水加盐腌制而成。
解析见答案
6.(•济宁)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
用白酒擦拭过的菜坛中(泡菜坛一般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器,坛口有坛沿,凡裂缝的菜坛不能
使用),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
为28〜32C。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
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生产泡菜,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o
(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⑶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⑷加入一些“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5)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如何变化?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如何变化?
(6)关于测定亚硝酸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的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含量,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
答案(1)消毒(2)因为乳酸菌为厌氧微生物,密封后可造成缺氧环境;菜坛有裂缝,
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繁殖,泡菜会变质(3)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
的发酵(4)提供乳酸菌菌种(5)有机物干重减少;种类增加(G)C
解析泡菜的制作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发酵,提供的新鲜蔬菜成了它的培养基。由于乳酸
菌是厌氧微生物,因此必须创造缺氧环境。在缺氧环境下,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能有
效抑制其他厌氧菌的生存。若密封不好,就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反而使一些需氧型细菌大
量繁殖,泡菜将变质。因为乳酸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大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所以有机物
的干重会减少,但发酵过程中却能产生更多种类的有机物。
7.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C时,加一定量的“酒
药”(实际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
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C),12h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
(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什么?
(2)发酵坛没有密封,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由什么造成的?
(3)请用文字或坐标曲线的形式来说明发酵坛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此消彼长的过程。
(4)酿酒过程中为什么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其原因是什么?
(5)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米饭的多少加适量的酒药,如把握不准,宁多勿少,如果加
少了将引起什么后果?为什么?
答案(1)为了杀灭其他杂菌。
⑵有氧呼吸消耗还产生大量水淹没基质。
⑶有氧气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逐渐减少时,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逐渐增
强,当氧气完全消耗时就转入完全的无氧发酵产生酒精。如图所示:
(4)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和水,氧消耗完毕后再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
(5)一开始加适量酵母菌是为了酵母菌种群有足够的起始密度,并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
个体占据整个生存空间。如果酵母菌种群起始密度过小,占据整个生存空间所用时间过长,
极易导致杂菌侵入。
解析见答案。
8.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
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
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
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一一亚硝胺。
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
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1)制作泡菜的原理:
(2)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色染料。先使泡
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
颜色,可以估测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
容易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机械机械工程设计与模拟化仿真考核试卷
- 煤制液体燃料的生产设备选型与优化考核试卷
- 皮革保养店客户投诉处理与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泡沫塑料的耐磨擦性能考核试卷
- 畜牧机械牧场养殖场养殖设备维护保养实操考核试卷
- 健身器材行业标准化建设考核试卷
- 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中药行业2025年3月月报:内需韧性凸显看好品牌OTC
- 2025标准个人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云南省景东县二中2025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试题模拟试卷(一)
- DB32T 5076-2025 奶牛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配置技术规范
- WS-T 428-2013 成人体重判定
- 资料员岗位季度绩效考核表
- 铺轨基地临建方案
- GB∕T 16422.2-20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1]
- 租船问题PPT课件
- 森林防火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完整
- 胸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
- 毕业论文基于web的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