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红烛闻一多学习目标:1.了解新月诗派的相关知识以及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其主要创作。2.把握本诗的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理解“红烛”的象征意义。3.品味精彩诗句,鉴赏诗歌的语言。4.学习诗人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作
者
简
介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1946年7月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闻一多先生的追悼会,朱自清先生出席并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创
作
背
景
《红烛》写于1925年,是诗集《红烛》的序诗。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1925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困惑于红烛的自焚(第二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第五、六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第七节)抑抑扬再读课文
赏析文本
全班分为5个小组,分别探究第一节、第二、三节、第四节、第五、六、七节,第八、九节。小组诵读课文,分工合作,讨论交流。
任务内容:1.这部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赏析其中的一个精彩语句。第一节:(1)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2)运用了呼告的手法。(3)“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一个“吐”字,逼真地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第二至三节:(1)从大惑不解到最终理解,由自作聪明的惭愧到深为敬仰的感情,表达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2)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3)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正一反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第四节:(1)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自我振奋。(2)反复。(3)“烧吧!烧吧!……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第五至七节:(1)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同情。(2)使用拟人手法、反问、托物言志。(3)“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以反问的方式强化自己的爱国的坚定情感,因为即使流泪,也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第八至九节:(1)深情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劝导鼓励的呼唤。(2)引用。(3)“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做出不屈的奉献,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分析“红烛”的情感线索1.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2—3.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4.对红烛的殷殷寄语,对自己的自勉自励。5—7.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8—9.对红烛同情的呼唤和劝导鼓励的呼唤。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对红烛殷殷寄语表自己拳拳心迹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比如闻一多在《红烛》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红烛伤心的烛泪红烛的赤诚红烛的自我牺牲精神诗人的赤子之心,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对红烛的敬仰。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红烛的责任诗人自勉自励,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红烛托物言志诗人笔下的“红烛”形象红烛为何燃烧成灰?红烛为何伤心落泪?红烛燃烧自己有何心愿?——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情感递进。最后,深情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读来让人怦然心动。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课外延伸: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卧式砂浆拌和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自动饱和蒸汽压测定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微量定氮蒸馏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分梳辊轴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职工个人工作总结(11篇)
- 交流分享会的国家电网试题及答案
- 2024调酒师考场应对策略试题
- 赠与车位合同范本
- 买卖猛犬合同范本
- 2025上海市产权交易出让委托合同(地方企业版)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2025年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2部分: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 2025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版)第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f
- 202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桥梁检测报告模板
- 2025年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课时精讲14-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学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