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43真题对练1高考第24题对对练年份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命题规律2019年商周时期的王位传承秦国的水利工程西周宗法制高考第24题命题范围主要分布在先秦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基本上是交替进行。试题一般难度较大,难在对先秦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历史认识上,试题的命题材料学生了解较少,缺乏对先秦重要命题知识点的深化拓展。2018年《墨子》的科学成就早期政治制度:历史的兴衰春秋战国铁器的使用2017年分封制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先秦时期汉字的演变[高考真题对练]1.[2019·全国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兄弟相传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这说明王位世袭除了传统的传子之外,方式进一步增多,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2.[2019·全国卷Ⅱ,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国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的影响,旨在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试题以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兴修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旨在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能够建造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型工程建设,即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选D项。战国后期,公田制度逐渐瓦解,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普及”表述不当,排除;交通运输网络通畅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但并非支撑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3.[2019·全国卷Ⅲ,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项排除。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4.[2018·全国卷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墨子》中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的记载或论述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项正确。5.[2018·全国卷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再根据设问“意在说明”,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A项正确。6.[2018·全国卷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A项,材料中仅反映了当时铁器的少数分布区域,而且也不能说明这些铁器都是铁制农具,可排除;B项,仅凭铁器在新疆出现,不能说明当时新疆与中原联系密切,可排除;C项,材料中只反映了铁器的发现地分布情况,并不能说明这些铁器都是在当地生产的,可排除;D项,从图片中能看出当时黄河流域铁器分布广泛,而当时的江南及新疆地区只是小部分集中分布,联系所学可知当时黄河流域是主要的农耕区,这说明铁器的分布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经典模拟对练]7.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直辖区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固定的臣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等。这表明()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固定的臣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有相应的义务,与商代政治制度相比,这样做能使西周的国家结构相对稳定,故B项符合题意。西周的封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A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分封制下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项错误。8.[2019·安徽安庆二模]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到,“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这说明()A.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B.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D.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可知分封制明确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有利于维护统治,扩展疆土,故选C项;夏朝国家正式形成,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世袭制在夏启时逐渐形成,排除D项。9.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道:“政治和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那么对于卿大夫、士而言,就有‘国’和‘家’的对立,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虽为国家的分裂割据埋下隐患,但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周朝统治,增强了各地的文化认同感,为统一国家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其历史作用,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弊大于利,或是利大于弊,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下,卿大夫、士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说明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导致国家分裂,C项符合题意。10.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就传播到了各诸侯国。这说明西周()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周人使用的文字就传播到了各诸侯国”可知,周文化通过分封制传播到了各诸侯国,增强了各地的文化认同感,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秦朝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故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1.[2019·甘青宁高三3月联考]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礼乐制度向外传播,异族学习西周文化,故选D项;材料是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的比较,不是贵族与平民的比较,凸显不出贵族特权,排除A项;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的制度,材料既没体现分封制又巩固不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不能说“保障了”应该说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并且材料的主旨是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的比较,排除C项。12.[2019·四川内江二模]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泥范铸造法’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故选C项;材料没有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无法判断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排除A项;这一方法是工匠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排除B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排除D项。13.[2019·四川泸州二模]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也说:“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表明()A.“礼”成为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B.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民族交融C.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D.周人对礼乐文化发展的自信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牵涉的是从中华文字中探究礼乐之美,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文字的变化和民族交融,故B项错误;C项表述有违事实,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干中“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相符,故D项正确。14.[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与材料中“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相符,故选A项;反映人民的利益,与材料中“明君制民之产”不符,本质上反映了君主利益,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劝诫君主要实行“仁政”,而不是要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故排除C项;事实上有利于小农经济,但与材料中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15.[2019·河北唐山一模]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答案:C解析:“规范”一词及制作技艺源自于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且延续至今,体现了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故选C项;材料强调“规范”对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但不等同于贯通整个中国历史,排除A项;标准化生产开始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材料强调“规范”体现制作工艺的严谨,排除D项。16.[2019·四川南充一模]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D.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曲沃是晋国分封的卿大夫,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说明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排除A项;不能根据“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得出桓叔实行德治,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开始瓦解,不能说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排除D项。17.[2019·合肥一模]《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A.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B.神权色彩异常浓厚C.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D.儒家思想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表格中的四则材料的共同点都强调民的重要性:听取民意、保民,故选C项;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于明清之际,而材料中《尚书》出现于西周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意,未反映神权色彩,排除B项;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孔子,其生活年代是春秋末期,排除D项。18.[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一模]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思想家看来,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这说明该时期()A.道德认同意识增强B.富有人文精神C.现实功利思想浓厚D.摆脱宗教束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人为贵”、“人有道德……”、“人有知觉……”,突出人性,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B项;材料不仅强调人的道德,还强调人的知觉,排除A项;“现实功利思想”,与材料“人有道德……人有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税务师备考必避坑试题及答案
- 数据分析的实际技巧 试题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课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租赁合同标准版
- 2025中介服务佣金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2英语(新高考I卷)解析版
- 2025停车场承包协议合同书
- 生育补贴政策落地方案
- 2025专项许可经营合同
- 低空经济政策红利与产业机遇透析
- 《碳排放管理师》(高级)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4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正式版)
-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 2024年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完整版)
- 水培吊兰的养殖方法要领
- 动物的迁徙行为与地球生态系统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100字】
- 2025年日历日程表含农历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