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为确保我国粮油安全,化解玉米大豆供需缺口及争地问题,带状复合种植作为一种高效的种植方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大豆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济效益;综合防控措施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概述1.1带状复合种植的原理及优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同一块地上玉米带与大豆带按照一定比例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具有边形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高低作物搭配间作,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是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带状复合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1.1.1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实现增产增收。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能充分利用光、水、养分、空间等资源,提高产量;大豆玉米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单位面积总量增收。1.1.2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在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中,一旦出现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益降低。而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两种作物同时受灾减产风险较小,亩生产效益比较有保障。1.1.3培肥土壤。大豆的固氮作用和轮作效应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根瘤固氮量能力增加,提高土壤肥力。1.1.4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能够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1.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适宜条件1.2.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适用于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在肥力不足的土地上,带状复合种植可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农业生产效益。因此,在选择带状复合种植的作物时,应当充分考虑土壤肥力。1.2.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适用于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具备涝能排、旱能浇灌的地块才能保障带状复合种植取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带状复合种植是高密度种植,干旱时与清种同等条件下,田间水分蒸腾量更大,干旱将更加严重,因此,在选择带状复合种植的作物时,应当充分考虑排灌条件好的地块。1.2.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适用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淮北地区四季分明,夏季雨量充足,温度适宜,有利于大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1.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模式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为达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目标,需做到每亩玉米株数与清种相当、大豆株数达清种的70%以上。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现有农机条件,选择适宜种植模式。其主要模式如下:1.3.14∶2模式: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2.7米,其中大豆行距30厘米、株距11厘米左右,亩播种9000粒左右;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12厘米左右,亩播种4500粒左右。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70厘米。该模式适于小型农机具作业,不利于中大型农机具作业。1.3.26∶4模式:6行大豆带与4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5米,其中大豆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亩播种8000粒左右;玉米行距60厘米、株距13厘米左右,亩播种4000-4500粒。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0厘米。现有中大型农机具经适当的调整,可以完成该种植模式的田间作业。淮北地区主要采用6∶4模式。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关键技术要点2.1品种选择2.1.1玉米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中矮秆、抗倒伏、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如MY73、MC121、安农218、中农大678、隆平638、天源818等。2.1.2大豆品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不裂荚高产品种,如皖豆37、临豆10号、郑1440、齐黄34等。2.2机械播种小麦收获后,秸秆打捆离田或粉碎灭茬,抢墒或造墒免耕直播,大豆玉米采用种肥同播方式播种。选用与模式行比配置相匹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体机进行种肥同播,也可根据现有的播种机情况,调整改造播种机,做到株距可调、播深可控、肥量可调的大豆玉米异机进行种肥同播,最好选用北斗导航辅助系统,做到行距均匀。为便于通风透光和以后除草、施药及收割方便,一般地头种植大豆。大豆播种深度为3-4厘米,玉米播种深度为4-5厘米。淮北地区6月25日前完成播种,以防播种过晚造成恋秋晚熟或不能正常成熟。2.3肥料施用2.3.1大豆:半亩基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或大豆专用肥10-15公斤,肥力水平较高地块可以不施或少施基肥。追肥: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2.3.2玉米:施肥前一定要调好肥料下肥口,确保单行玉米施肥量是净作玉米施肥量的2倍。半亩基施纯氮含量28%左右的玉米缓控释肥或玉米专用肥50-60公斤。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视苗情,半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结合降雨或者喷灌追施,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施效果更好。玉米要施足氮肥,大豆少施或不施氮肥。在玉米灌浆期、大豆鼓粒期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亩用量50-100克。2.4化学除草2.4.1芽前封闭除草: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同期播种时,可以使用同一种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只要时间来得及,一定要进行封闭除草,尤其是播种后遇连阴雨天气,封闭除草能较好防除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播后1-2天内,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选择无风时段进行封闭除草,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80毫升(或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任选一种)+唑嘧磺草胺,兑水60斤均匀喷雾;封闭除草时,若田间已有部分出土的杂草,每亩再加20%草铵膦200毫升,混合喷施,既可以封闭未出土的杂草又可以除掉已出土的杂草。前茬为小麦的田块,播种前须进行灭茬或打捆离田,然后封闭除草,若土壤湿度不够,可造墒或加大用水量,提高封闭除草效果。2.4.2苗后适期除草:土壤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再次进行苗后除草。大豆2-3片复叶期选用10%精喹禾灵+20%氟磺胺草醚等大豆专用除草剂,玉米3-5叶期选用30%烟·硝·莠去津(或8%环磺酮或苯唑草酮莠去津)等玉米专用除草剂,进行大豆玉米分带除草。无论采用机械除草或是人工除草,一定要做好物理隔离。施药作业,严禁药滴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喷雾需在无风条件下进行,以免药液漂移产生药害。如发生除草剂药害,可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赤霉酸等,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减轻药害影响。2.5化控防倒控旺对水肥条件好、株型高大玉米品种,在7-10片展开叶时喷施胺鲜·乙烯利等控制株高。对有旺长趋势的大豆,在分枝期(4-5片复叶)和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亩,或30%多唑甲哌鎓20-30克,兑水喷施茎叶控旺防倒。2.6病虫害综合防治针对大豆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及苗期虫害,对未包衣大豆种子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等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大豆出苗至分枝期及玉米出苗至喇叭口期,选择噻虫高氯氟等杀虫剂防治蚜虫、飞虱、叶蝉、玉米螟、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等害虫,同时预防刺吸式造成的大豆病毒病。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和大豆花荚—鼓粒期,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调节剂等进行“一喷多防”,重点防治蚜虫、飞虱、点蜂缘蝽、大豆食心虫、豆荚螟、斜纹夜蛾、玉米螟等害虫及锈病、大豆症青等病害,用甲维·茚虫威+噻虫胺等防治虫害,用苯甲·丙环唑(或唑醚·氟环唑)+氨基寡糖素防治病害,用磷酸二氢钾+调节剂,促进灌浆结实。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3.1配套农机具欠缺能同时完成大豆玉米播种、施肥并具备株距可调、播深可控、肥量可调的导航一体机欠缺,造成播种带之间带距宽窄大小不一,不利于下一步机械施药除草及机械收割。能同时完成大豆玉米带精准除草机械缺少,现有机械除草时常发生作物药害,而人工施药除草效率低,成本高,影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模化发展。3.2品种选择不合理调查发现,部分种植户品种选择随意性较大,没按照复合种植要求选择品种。所用玉米品种叶片平展、不耐密植、茎秆偏高等问题,不仅影响大豆的光照,而且一旦倒伏严重影响大豆玉米生长及产量;大豆品种不抗倒伏、耐阴性差等问题。从而造成大豆玉米单产偏低,达不到预期产量。3.3种植密度不足农户没有认识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密度对增产的重要作用,调查发现有的农户玉米株距15-20厘米,亩株数2750-3600株,比复合种植要求玉米株数少400-1250株;大豆株距15-18厘米,亩株数6000株左右,比要求的株数少2000株左右。由于种植密度不足,造成产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复合种植增产效益不明显。3.4施肥不当一部分复合种植户玉米施肥量按净作玉米施肥量调节下肥口,半亩玉米仅施20-30公斤复合肥,玉米肥料严重不足,6∶4模式种植靠中间的两行玉米生长瘦弱,明显肥料不足造成的;还有部分农户玉米大豆用同一种玉米高氮肥,磷钾肥较少,不利于大豆生产。3.5除草难度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长期在夏秋季节,正值杂草高发期,杂草多生长旺盛,如不能有效控制杂草危害,将严重影响大豆玉米正常生长,导致减产。因此,有效控制杂草危害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重点。封闭除草因高温及土壤湿度不足原因,有时效果不好;苗后除草,大豆玉米使用的两类截然不同除草剂可以相互杀死另一种作物。近两年来,复合种植中使用苗后除草剂时,时常发生除草剂药害,这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除草的难点。3.6大豆症青危害较重大豆“症青”表现为品种正常生育期结束时,植株仍然叶绿、枝青,有荚无籽或者籽瘪粒烂的现象。大豆症青一般减产20%-80%,严重的甚至绝收。2023年,插花镇部分种植户希望通过推迟大豆播种期(6月23日前后播种)避开高温期,降低症青病害的发生,最终还是较重发生大豆症青病害。根据中国科学院及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发现,大豆症青是由症青病毒引起的。可能是飞虱、点蜂缘蝽、蓟马、叶蝉等刺吸类害虫吸食大豆汁液时传播病毒,使得大豆发生症青病害。近年来,不论是复合种植还是纯种大豆,大豆症青病害时有发生,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影响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大豆症青成为本地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的阻点。4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存在问题的建议4.1研发推广配套机械,提高复合种植农机作业质量农机科研机构针对性研发具备株距可调、播深可控、肥量可调并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配套的播种、施肥、导航一体机,提高作业效率,提升播种质量。开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喷施除草剂的专用机械,减少苗后除草药害,提高作业速度,减少人工成本。政府要加大购机补贴扶持力度,引导农机手购置与复合种植模式相配套的农机具。农机部门做好复合种植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培训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能手,提高农机作业服务质量。4.2推广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种子培育单位培育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专用大豆玉米品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选择适合本辖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品种,并通过试验示范,推广高产抗性强的优质品种;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加大带状复合种植户培训力度,让种植户选对适合的品种,减少品种选择的盲目性及随意性,发挥优良品种的优势作用,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经济效益。4.3确保复合种植密度满足生产要求复合种植中一亩地要生产出近2亩地的产量,确保高密度种植是增产的关键因素,就是要半亩地种植玉米4500株左右,半亩地种植大豆8000株以上。通过培训,让农户采取适配的机械、提升技术、提高播种质量等多种措施达到复合种植需要的密度。生产中,部分农户因担心种植密度过密,可能导致玉米大豆倒伏,造成减产。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让农户按照复合种植的密度要求种植,采用合理的化控及施肥管理措施,既不会出现倒伏,又能保证产量效益。4.4分类施足肥料一亩地要生产出近2亩地的产量,相应肥料使用量也是净作肥料使用量的2倍,即半亩地用50-60公斤高氮复合肥或玉米专用肥,玉米大喇叭口期,再追施尿素10-20公斤;大豆要使用三元平衡肥或大豆专用肥,半亩地施10-15公斤基肥,使用量可以根据地力情况酌情增减。农户种植实践证明,在其他条件满足情况下,施足肥料才能获得高产。4.5重视封闭除草复合种植时喷施苗后除草剂费时费工,还容易出现除草剂药害,遭遇连阴雨天气时,苗后除草效果不理想,容易复发。调查发现部分种植户大豆带因除草效果不好,出现草盖过大豆的现象。因此,为有效防控杂草危害,复合种植一定要重视封闭除草,这样可减少杂草出土数,减轻苗后除草压力。生产中为了有效防治田间杂草危害,通常采用封闭除草与苗后除草相结合方式除草。播种后1-2天内先进行封闭除草,如果封闭除草效果好,后期不需要苗后除草。如果效果不好,再对玉米和大豆分别使用不同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注意做好隔离防止药液飘逸,产生药害。2023年插花镇试用了大豆玉米使用同一种苗后除草剂除草,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4.6症青的综合防控措施大豆症青可以说是大豆的癌症,大豆一旦症青,基本无有效药剂可治,但可以通过综合预防刺吸类害虫,减少大豆症青病害的发生。4.6.1大豆种子包衣:用23%吡虫·咯·苯甲等种衣剂拌种,在预防大豆根部病害的同时,减少苗期刺吸类害虫危害,预防病毒的传播。4.6.2大豆2-3片复叶期:结合苗后除草加入联苯·噻虫胺悬浮剂防治刺吸类害虫,此后10-15天,用烯啶吡蚜酮+氨基寡糖素再防1遍。4.6.3初花期至结荚期防治2-3次刺吸类害虫。大豆初花期用噻虫·高氯氟+氨基寡糖素+硼肥、钼肥防治1次(本次施药时,大豆需要控旺可以同时加入烯效唑)。此后间隔7-10天防治1次,使用噻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等防治刺吸类害虫,加入氨基寡糖素预防大豆病毒病,加入唑醚·氟环唑预防大豆其他病害,加入氯虫苯甲酰胺(或甲维盐)等杀虫剂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真题解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行为规范要求试题及答案
- 营养师在宠物销售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春季培训保育员计划
- 美容师考试反思实践题及答案总结
- 2024年药物疗效评价指标试题及答案
- 摄影协会年终总结
- 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方案
- 2024年宠物营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宠物营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GB/T 5271.31-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31部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 GB/T 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 GA/T 145-2019手印鉴定文书规范
- 2023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word)及答案(扫描版)
- 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系统
- 质量管理体系电子线路板PCBA生产质量控制计划表
- 2002版《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全》
- 110kV盘古变电站土建的施工方案设计
-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1《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教学设计
- 《这是我的家》-完整版PPT
-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