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事不避难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事不避难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事不避难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事不避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事不避难2023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事不避难

编者按

人的行为是事。事在人为,逢着那些大事或难事的时候,便可看出一个人的担当来。是“一根筋"坚持到底不见黄河心不死,还是“审时度势”灵活变通,每个人有不同看法有不同的选择。曹操曾青梅煮酒评说袁绍:“见小利而忘命,临大事而惜身"。可见只有不避艰难,才能有魄力有担当,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才能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时文选粹

事不避难者进!干事创业就要“朝最厚的地方钻孔”

(题目即是论点,旗帜鲜明。)

①经常“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多到吃劲的岗位上磨练,一个人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开篇点题,阐明观点。)

②据说,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但有位大科学家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我尊敬这种人,但我却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许多孔。这种评价,其实强调了在困难面前再坚持一下的理念,非常值得深思。(反面论证,指出做人做事应持有的正确态度,面对困难更应坚持。反面论证,指出做人做事应持有的正确态度,面对困难更应坚持。)

③哲人有言,“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的确,就拿字典编纂来说,陆谷孙教授为完成一部《英汉大词典》,花费了近20年工夫,等到下卷出版时已是年过半百;世界享有盛名的《牛津英语词典》定期更新,有编辑甚至用了一年时间来修订“go”这一常用单词的含义。“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这是干事创业过程中颠扑不破的硬道理。(引证法,举例论证,指出干事创业应勇于攻坚克难。)

④由此而言,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不可否认,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付出太多、收获太少,哀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其实,把付出转化为养分需要一定的过程,恰恰需要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只不过,有的人缺乏闯劲,拈轻怕重,喜欢简单重复,一味“复制粘贴”;有的人缺乏韧劲,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倘若凡事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一个人是不可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坠入自怨自艾的陷阱。(反面论证,说明成功没有捷径,做人做事应将目光放的更长远,不能只注目于眼前,应有钻透人生硬木板的定力。)

⑤王安石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却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事实上,成功大多长着一副“困难外表”,披着一层“危险外衣”。砥砺攻坚克难的毅力,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力,多倾注些耐心,多下点笨功夫,胜利的曙光就不会遥远。(引证法,成功要能下“笨"功夫。)

⑥换言之,经常“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多到吃劲的岗位上磨练,一个人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照应标题,重申论点。)

⑦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或许只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但对国家民族而言,却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譬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就会失去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举例论证,指明事不避难的精神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国家民族的重大意义。)

⑧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因“没有后方”而困难重重。邓小平却说,“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在最困难的地方站住脚、生下根的那股劲。面向未来,铭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我们拥有的将是无穷的力量。(引证法,提出号召。我们应坚守革命时期的奋斗精神,铭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作文导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中国却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大背景下,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媒称赞“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成功之年"。

眼科医生陶勇在年初意外受伤,经医治后仍无法重返手术台。在众人对他积累的手术经验“一夜清零”的惋惜声中,他却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用“可喜"一词来总结自己的这一年。

回顾2020年,对这些“危”与“机"、“惜”与“喜”,请你给自己写封信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示例

直面困难,危中有机

(对仗形式,直切主题。)

2021年的我:

你好!(格式符合材料的要求,简洁得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充满希望中2021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顾不平凡的2020,有“危"也有“机”,有“惜"也有“喜”,充满惊险的际遇让我更为深切地明白,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直面困难,才能有所突破。(入题,回应任务,回顾2020年。)

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我更加深切的意识到,一个国家只有直面困难才危中有机。(分论点一:从国家层面入手谈“危"与“机”的关系。)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中国不但控制了疫情,还研制出了属于我们的疫苗,中国对世界抗疫的贡献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中国却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大背景下,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媒称赞“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成功之年"。回顾历史,我们曾经积贫积弱,任外国列强宰割;如今,我们伟大的国家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中美贸易战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难……多难兴邦,只要我们直面困难,在困难,挑战困难,就会迎来转机。(直面现实,列举“危”转“机"的事例佐证观点。)

2020年的疫情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直面困难,才会“危”中有“机”,“惜”中有“喜"。(分论点二:从个人层面着笔,谈“危”与“机"的关系。)

眼科医生陶勇因为意外受伤,无法重返手术台,当众人为其深感惋惜的时候,他却用“可喜”来概括这一年。年迈的钟南山院士面对疫情,不顾自己年迈,毅然投身于抗疫前线。乐观和坚毅的的背后是直面人生的博大胸怀,正是博大胸怀塑造出其英雄壮举。还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快递小哥、志愿者……直面困难,用他们的双手托举这危难中的中国,是他们给中国带来了“危"中之“机”。(诠释“危"转“机”的原因,表达家国自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承载着建设伟大祖国的使命,在建设现代化祖国的征途上,在新长征的路上,时时会有“危”,但只要迎难而上,用信心、决心、恒心筑起一座钢铁长城,终会迎来柳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