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页(共2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一.试题(共20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农忙时节,农民zhòu夜劳作。拂xiǎo时分,农民才忙完蚕sāng之事,就又去田间劳作了,连稚(zhǐzhì)子都学着大人的模样帮忙。正所谓“一分耕yún,一分收获”,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回报。2.比一比,组词语。蝴蜻瞎湖请害3.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燕国(yānyàn)涟漪(yīyì)供货(gōnggòng)秉持(bǐngbǐn)蚌壳(fēngbàng)倭瓜(wěiwō)晃眼(huǎnghuàng)点缀(zhuìchuò)4.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草满池塘水满陂A.池塘B.池岸(2)童孙未解供耕织A.提供B.从事(3)短笛无腔信口吹A.随口B.胡乱地说(4)也傍桑阴学种瓜A.傍晚B.靠近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1)主持人故意拉长声音说话。(2)奶奶正和爸爸拉家常。(3)如果同学有困难,大家应该拉一把。(4)爸爸和门卫大爷拉交情。(5)车要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复兴号火车。6.照样子,写词语,在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胖乎乎圆明毛蓝(1)看到狗尾草,我想到了这个词。(2)我躺在草地上,仰望着的天空。(3)太阳光的,将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7.选词填空。偶尔偶然(1)他在街上遇见了多年未见的老友。(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8.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祖父做什么,我跟着瞎胡闹。(2)你愿意,在园子里,你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3)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仍忘不了苇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4)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能书善画。9.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里。正重其事颇副盛名蜡月天气眷峦祖国好好宝存顶天力地10.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选词填空。不可数乐此不相成趣乡背井美妙绝良美景(1)父亲在年轻时就,来到城市打拼担负起养家的重任。(2)夏日夜晚,明月当空,荷花满池,面对这样的,我不蔡想要高歌一曲。(3)雪花飞舞,腊梅悄悄开放,枝头上的梅花与雪花。(4)月亮是古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中国古诗词中写月的作品。11.积累拓展。在古代,有的诗人,出于种种原因,长期客居在外。在他们的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请根据以下情感的不同,照样子,分别列举某位诗人的思乡诗句。情感诗句因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特殊之日,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因长期在外作战,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12.“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不知道。”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反问 B.设问 C.比喻1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夏天的夜,天空中繁星闪烁,不可胜数。 B.听了黄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如此简单。 C.你到了国外,可不能乐此不疲,忘记养育你的故土啊! D.在风雪中观赏梅花,雪与梅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14.阅读《祖父的园子》课后“阅读链接”对课文体会有误的一项是()A.从“阅读链接”的内容可以看出,萧红后来无限怀念祖父,怀念祖父的园子。 B.萧红之所以怀念祖父的园子,是因为祖父的园子里有祖父对萧红的疼爱,有快乐的童年。 C.萧红后来长大了,童年这段生活已成了过去,慢慢忘记了。 D.童年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在她的生命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永远铭记在心。1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6.根据提示,完成填空。(1)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图画:从“,”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小孩子趴在溪边剥莲子吃的画面。(2)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声音:从“,”中,我们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耳畔的声音。(3)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气味:从“,”中,我们仿佛能闻到菜花散发出来的清香。17.口语交际。我采访爸爸,问关于他童年时的问题。我:爸爸,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的内容吗?分享给我吧。爸爸:我:爸爸,您小时候做过的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爸爸:18.阅读理解。祖父的园子(节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1)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3)仿照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19.拓展阅读童年的记忆故乡的黄土地留下我童年的脚印,那里有我的外公、外婆,还有我喜爱的竹林、瓜棚、稻田、雪地……童年的我,是那么幼稚可笑,春天一到,我便像归林的小鸟,一头扎进我的小世界——竹林。我常常挎着小竹篮,踏着软软的青草地,开始一天的漫游。一朵朵小花,一个个蘑菇,都进了我的小篮。玩累了,便躺在天然的“地毯”上睡一觉。可当我醒来时,已躺在外婆的怀里了。我问外婆是怎么回事,外婆却不告诉我。盼呀,盼呀,终于,夏天来了。嘴馋的我总是盯着瓜地里的西瓜。到了傍晚,我肯定是第一个嚷着要吃西瓜的。西瓜破开了。我挑了块最大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吃完了,外公便拿起我没吃干净的西瓜皮吃起来。有一次,外公问我:“咱们家谁嘴馋啊?”我肯定地说:“是外公。”外公问我:“我怎么嘴馋啊?”我认真地说:“因为我总是看见您啃我吃过的瓜皮。”一听这话,外公便哈哈大笑起来……秋,又悄然无声来临了,那徐徐的秋风送来了丰收的喜悦。每当这时,我便和外公去田里捉蟋蟀。捉了回来,我俩便在桌上斗蟋蟀,每次总是我输;结果总免不了挨外公的惩罚——打一下屁股。如果这时外婆看见了,就会骂外公。于是我便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偷偷地笑。冬天到了,大雪过后,我便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这时,外公总会帮我制造“炮弹”。我一打败仗便耍赖,外公便和我扭成一团,雪地里响起我们快乐的笑声……(1)给加点的字注音。幼稚嚷着啃嘴馋(2)从文中找到两个成语写下来,并选其中一个造句。(3)文中写了童年的哪四件趣事?①②③④20.习作天地ㅤㅤ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写出当时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一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131415答案BCCC一.试题(共20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农忙时节,农民zhòu昼夜劳作。拂xiǎo晓时分,农民才忙完蚕sāng桑之事,就又去田间劳作了,连稚zhì(zhǐzhì)子都学着大人的模样帮忙。正所谓“一分耕yún耘,一分收获”,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回报。【考点】看拼音写汉字;汉字读音.【答案】昼晓桑zhì耘【分析】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和汉字读音。回答这些问题,可通过平时在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根据拼音的拼写规则,结合语段中的拼音可知,zhòu是“昼”,xiǎo是“晓”,sāng是“桑”,yún是“耘”。汉字注音要结合字音字义来选择,也可放到词语中来理解并确定读音。稚:读zhì,指幼小。故在“稚子”中应读“zhì”。故答案为:昼晓桑zhì耘【点评】做好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对此类知识多加练习,多积累,做到厚积薄发。2.比一比,组词语。蝴蝴蝶蜻蜻蜓瞎瞎子湖湖水请请坐害害怕【考点】形近字;组词.【答案】蝴蝶蜻蜓瞎子湖水请坐害怕【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可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解答】例如:“蝴”与“湖”,音同,部首不同,义不同。蝴:指蝴蝶。可组词“蝴蝶”。湖:湖泊,四周为陆地的广阔水域。可组词“湖水”。故答案为:蝴蝶蜻蜓瞎子湖水请坐害怕【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3.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燕国(yānyàn)yān涟漪(yīyì)yī供货(gōnggòng)gōng秉持(bǐngbǐn)bǐng蚌壳(fēngbàng)bàng倭瓜(wěiwō)wō晃眼(huǎnghuàng)huǎng点缀(zhuìchuò)zhuì【考点】汉字读音.【答案】yānyīgōngbǐngbàngwōhuǎngzhuì【分析】考查了所学课文生字中易读错字的读音,以及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解答】燕:[yàn]鸟类。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在中国春向北来,秋返南方。捕食昆虫,是益鸟。[yān]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222)。故在“燕国”中应读“yān”。供:[gòng]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gōng]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故在“供货”中应读“gōng”。晃:[huàng]摇动;摆动。[huǎng](光芒)闪耀。故在“晃眼”中应读“huǎng”。故答案为:yānyīgōngbǐngbàngwōhuǎngzhuì【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4.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草满池塘水满陂BA.池塘B.池岸(2)童孙未解供耕织BA.提供B.从事(3)短笛无腔信口吹AA.随口B.胡乱地说(4)也傍桑阴学种瓜BA.傍晚B.靠近【考点】字词解释.【答案】(1)B;(2)B;(3)A;(4)B。【分析】考查了字词解释和组词。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解答】(1)“草满池塘水满陂”的意思是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陂”的意思是指池塘的岸。故选B。(2)“童孙未解供耕织“的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供”的意思是从事。故选B。(3)“短笛无腔信口吹”是指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信口”的意思是随口。故选A。(4)“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傍”是靠近。故选B。故答案为:(1)B;(2)B;(3)A;(4)B。【点评】平时学习中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1)主持人故意拉长声音说话。C(2)奶奶正和爸爸拉家常。D(3)如果同学有困难,大家应该拉一把。G(4)爸爸和门卫大爷拉交情。F(5)车要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复兴号火车。A【考点】多义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解答】(1)拉长:拖长的意思。“拉”拖长。故选C。(2)拉家常:家长里短地拉呱。“拉”闲谈。故选D。(3)拉一把:帮助,扶持的意思。“拉”帮助的意思。故选G。(4)拉交情:攀谈,联络,拉拢的意思。“拉”拉拢、联络。故选F。(5)拉着:扯着,拽着的意思。“拉”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故选A。故答案为:(1)C;(2)D;(3)G;(4)F;(5)A。【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6.照样子,写词语,在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1)看到狗尾草,我想到了毛嘟嘟这个词。(2)我躺在草地上,仰望着蓝悠悠的天空。(3)太阳光明晃晃的,将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考点】词语仿写;选字词填空.【答案】滚滚晃晃嘟嘟悠悠;(1)毛嘟嘟;(2)蓝悠悠;(3)明晃晃。【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的仿写、选字词填空。作答此题重点是找出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据此仿写。【解答】胖乎乎:词语结构类型是ABB式,类似的词语有: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1)(2)(3)结合语境应依次填毛嘟嘟、蓝悠悠、明晃晃。故答案为:滚滚晃晃嘟嘟悠悠;(1)毛嘟嘟;(2)蓝悠悠;(3)明晃晃。【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整理。7.选词填空。偶尔偶然(1)他偶然在街上遇见了多年未见的老友。(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考点】选字词填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解答】(1)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根据语义应选“偶然”。(2)偶尔:很少出现。根据语义应选“偶尔”。故答案为:(1)偶然;(2)偶尔。【点评】做题时要从词义、词性、词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选择。8.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无论祖父做什么,我都跟着瞎胡闹。(2)只要你愿意,在园子里,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3)我虽然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但是仍忘不了苇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4)外祖父年轻时不仅读了不少经、史、诗、词,而且能书善画。【考点】关联词.【答案】(1)无论都;(2)只要就;(3)虽然但是;(4)不仅而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解答】(1)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相连。(2)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3)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4)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仅……而且……”相连。故答案为:(1)无论都;(2)只要就;(3)虽然但是;(4)不仅而且。【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9.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里。正重其事正——郑颇副盛名副——负蜡月天气蜡——腊眷峦祖国峦——恋好好宝存宝——保顶天力地力——立【考点】错别字.【答案】正——郑副——负蜡——腊峦——恋宝——保力——立【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解答】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正”改成“郑”。颇负盛名:相当的有名声。“副”改成“负”。腊月天气:冬季最寒冷的天气。“蜡”改成“腊”。眷恋祖国:深切地留恋着自己的祖国。“峦”改成“恋”。好好保存:好好的保管收存。“宝”改成“保”。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力”改成“立”。故答案为:正——郑副——负蜡——腊峦——恋宝——保力——立【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10.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选词填空。不可计数乐此不疲相映成趣离乡背井美妙绝伦良辰美景(1)父亲在年轻时就离乡背井,来到城市打拼担负起养家的重任。(2)夏日夜晚,明月当空,荷花满池,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我不蔡想要高歌一曲。(3)雪花飞舞,腊梅悄悄开放,枝头上的梅花与雪花相映成趣。(4)月亮是古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中国古诗词中写月的作品美妙绝伦。【考点】补全词语;选字词填空.【答案】计疲映离伦辰(1)离乡背井;(2)良辰美景;(3)相映成趣;(4)美妙绝伦。【分析】本题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字词填空。回答这些问题,要通过平时在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不可计数乐此不疲相映成趣离乡背井美妙绝伦良辰美景(1)离乡背井:是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离乡背井”。(2)良辰美景:指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良辰美景”。(3)相映成趣:指互相衬托、映照而显得很有趣。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相映成趣”。(4)美妙绝伦:美妙:美好,奇妙。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美妙绝伦”。故答案为:计疲映离伦辰(1)离乡背井;(2)良辰美景;(3)相映成趣;(4)美妙绝伦。【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11.积累拓展。在古代,有的诗人,出于种种原因,长期客居在外。在他们的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请根据以下情感的不同,照样子,分别列举某位诗人的思乡诗句。情感诗句因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特殊之日,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示儿》因长期在外作战,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分别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宋代陆游的《示儿》,唐代王昌龄的《出塞》。故答案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示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2.“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不知道。”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反问 B.设问 C.比喻【考点】修辞手法.【答案】B【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题干句子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夏天的夜,天空中繁星闪烁,不可胜数。 B.听了黄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如此简单。 C.你到了国外,可不能乐此不疲,忘记养育你的故土啊! D.在风雪中观赏梅花,雪与梅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考点】成语.【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B、D恰当。C.不恰当,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与语义不符。故选:C。【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14.阅读《祖父的园子》课后“阅读链接”对课文体会有误的一项是()A.从“阅读链接”的内容可以看出,萧红后来无限怀念祖父,怀念祖父的园子。 B.萧红之所以怀念祖父的园子,是因为祖父的园子里有祖父对萧红的疼爱,有快乐的童年。 C.萧红后来长大了,童年这段生活已成了过去,慢慢忘记了。 D.童年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在她的生命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永远铭记在心。【考点】课文理解.【答案】C【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解答】A、B、D正确。C.有误,《祖父的园子》记叙了作者在祖父的呵护下,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作者对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的怀念的思想感情。这段生活成为了萧红美好的回忆,一直没有忘记。故选:C。【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考点】诗歌翻译.【答案】C【分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A、B、D描写了儿童生活。C.不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慈母手中正在忙碌做着的针线活,是在为即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后用来表达母亲对儿女深厚无比的慈爱。故选:C。【点评】紧扣诗句的含义来分析,注意揣摩句意,联系诗歌的整体进行思考。16.根据提示,完成填空。(1)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图画:从“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小孩子趴在溪边剥莲子吃的画面。(2)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声音: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中,我们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耳畔的声音。(3)童年里有诗词,诗词里有气味: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我们仿佛能闻到菜花散发出来的清香。【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1)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2)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舟过安仁》;(3)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故答案为:(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17.口语交际。我采访爸爸,问关于他童年时的问题。我:爸爸,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的内容吗?分享给我吧。爸爸:我记得有篇《小猫钓鱼》,小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一条鱼都没钓到。后来听了猫妈妈的话,专心钓鱼,才钓到鱼。这篇课文让我知道做事要专心呢。我:爸爸,您小时候做过的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爸爸:我小时候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动手做了个小书架,把家里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放上去,看着可有成就感啦。【考点】情景对话.【答案】我记得有篇《小猫钓鱼》,小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一条鱼都没钓到。后来听了猫妈妈的话,专心钓鱼,才钓到鱼。这篇课文让我知道做事要专心呢。我小时候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动手做了个小书架,把家里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放上去,看着可有成就感啦。【分析】本题考查情景对话。作答时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解答】作答第一问时注意爸爸的回答可以围绕某一篇印象深刻的课文,可以是从课文里有趣的故事、主人公、课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等角度完成。作答第二问时注意一定要将“自豪”的事情叙述清楚。如:我:爸爸,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的内容吗?分享给我吧。爸爸:我记得有篇《小猫钓鱼》,小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一条鱼都没钓到。后来听了猫妈妈的话,专心钓鱼,才钓到鱼。这篇课文让我知道做事要专心呢。我:爸爸,您小时候做过的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爸爸:我小时候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动手做了个小书架,把家里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放上去,看着可有成就感啦。故答案为:我记得有篇《小猫钓鱼》,小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一条鱼都没钓到。后来听了猫妈妈的话,专心钓鱼,才钓到鱼。这篇课文让我知道做事要专心呢。我小时候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动手做了个小书架,把家里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放上去,看着可有成就感啦。【点评】这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促使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18.阅读理解。祖父的园子(节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1)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花、鸟、虫子、蝴蝶、倭瓜、黄瓜、玉米,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自由。(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CA.比喻B.夸张C.拟人(3)仿照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星星亮了,就像在眨眼睛似的。天打雷了,就像生气了似的。月圆了,就像刚吃饱了似的。(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考点】语段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句子仿写;修辞手法.【答案】(1)花、鸟、虫子、蝴蝶、倭瓜、黄瓜、玉米自由;(2)C;(3)星星亮了,就像在眨眼睛似的。天打雷了,就像生气了似的。月圆了,就像刚吃饱了似的。(4)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分析】语段选自课文《祖父的园子》,本文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解答】(1)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花、鸟、虫子、蝴蝶、倭瓜、黄瓜、玉米,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自由。(2)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选段运用写人的词语写物,把事物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3)考查了仿写句子。结合例句理解,仿写一个排比句即可。(4)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阅读本语段可知,本语段主要写了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在院子里自由自在的生长和生活。因此文段可以概括为: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故答案为:(1)花、鸟、虫子、蝴蝶、倭瓜、黄瓜、玉米自由;(2)C;(3)星星亮了,就像在眨眼睛似的。天打雷了,就像生气了似的。月圆了,就像刚吃饱了似的。(4)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点评】注意读通文章,理解内容,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想想作者在文章中告诉我们什么。19.拓展阅读童年的记忆故乡的黄土地留下我童年的脚印,那里有我的外公、外婆,还有我喜爱的竹林、瓜棚、稻田、雪地……童年的我,是那么幼稚可笑,春天一到,我便像归林的小鸟,一头扎进我的小世界——竹林。我常常挎着小竹篮,踏着软软的青草地,开始一天的漫游。一朵朵小花,一个个蘑菇,都进了我的小篮。玩累了,便躺在天然的“地毯”上睡一觉。可当我醒来时,已躺在外婆的怀里了。我问外婆是怎么回事,外婆却不告诉我。盼呀,盼呀,终于,夏天来了。嘴馋的我总是盯着瓜地里的西瓜。到了傍晚,我肯定是第一个嚷着要吃西瓜的。西瓜破开了。我挑了块最大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吃完了,外公便拿起我没吃干净的西瓜皮吃起来。有一次,外公问我:“咱们家谁嘴馋啊?”我肯定地说:“是外公。”外公问我:“我怎么嘴馋啊?”我认真地说:“因为我总是看见您啃我吃过的瓜皮。”一听这话,外公便哈哈大笑起来……秋,又悄然无声来临了,那徐徐的秋风送来了丰收的喜悦。每当这时,我便和外公去田里捉蟋蟀。捉了回来,我俩便在桌上斗蟋蟀,每次总是我输;结果总免不了挨外公的惩罚——打一下屁股。如果这时外婆看见了,就会骂外公。于是我便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偷偷地笑。冬天到了,大雪过后,我便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这时,外公总会帮我制造“炮弹”。我一打败仗便耍赖,外公便和我扭成一团,雪地里响起我们快乐的笑声……(1)给加点的字注音。幼稚zhì嚷着rǎng啃kěn嘴馋chán(2)从文中找到两个成语写下来,并选其中一个造句。狼吞虎咽幸灾乐祸狼吞虎咽:他太饿了,一看到东西就狼吞虎咽起来。(3)文中写了童年的哪四件趣事?①春天到竹林漫游。②夏天吃西瓜。③秋天去田里捉蟋蟀、与外公斗蟋蟀。④冬天与小伙伴们打雪仗。【考点】记叙文;内容理解与概括;汉字注音;成语;造句.【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这篇短文记叙了“我”在童年时一年四季的美好回忆,表达的作者对童年美好往事的留恋与怀念。【解答】(1)考查了生字的认读情况,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正确写法。(2)考查了成语的运用。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造句即可。(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趣事,可根据文章的2﹣4自然段来分析,这四个自然段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熟读文可知,作者在春天到竹林漫游;夏天去吃西瓜;秋天去田里捉蟋蟀、与外公斗蟋蟀;冬天与小伙伴们打雪仗。故答案为:(1)zhìrǎngkěnchán(2)狼吞虎咽幸灾乐祸狼吞虎咽:他太饿了,一看到东西就狼吞虎咽起来。(3)①春天到竹林漫游。②夏天吃西瓜。③秋天去田里捉蟋蟀、与外公斗蟋蟀。④冬天与小伙伴们打雪仗。【点评】做阅读题,一定要在熟读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作答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20.习作天地ㅤㅤ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写出当时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考点】记叙文(记事).【答案】那个瞬间,我长大了成长,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路,都是逐渐而大的脚印。这说明了什么?不就是说明我们长大了吗!可是,“长大”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没几天,爸爸有一天神秘地对我说:“你都上了一年级了,是否该考虑自己睡了呢?”这句话像是一道闪电,在我眼前划过,使我手足无措。那天晚上,爸爸便与妈妈开始“行动”了。我正在卫生间洗漱,听到爸爸妈妈好像在运什么东西。“咚!”“啪!”“刷……刷……刷!”的声音在我耳边想起。“咦?他们在干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